八零之快来接你媳妇孩子 第74章

作者:雨中花慢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她突然意识到,她妈好像经常从别人身上找优越感。

  杜康脸黑得跟锅底似得,语气冷厉:“行,随便你,后悔了别来找我,别在我面前晃悠,看你们仨就烦,看在老爷子份上让你们在家过年,过完年你们必须得马上搬出去。”

  ——

  大年初一,别人忙着拜年串亲戚,舒苑他们要去参加庙会,先于顾客进场,把摊子摆好。

  舒苑给小满穿得多,棉衣棉裤,外加在东北买的那件防寒服,头戴毛线帽,“应该不会冷了吧,小满。”舒苑说。

  小家伙只露出肉乎乎的俊俏的脸,这个冬天没有长皴,皮肤细嫩光滑,可爱极了,舒苑忍不住捏了又捏。

  他的抽动症好了很多,没那么频繁的歪嘴抽鼻子挤眼睛,但还是会有控制不了的动作,舒苑想只要给他足够的爱护,他肯定会完全摆脱这个症状。

  小满晃了晃手臂说:“不冷,就是不太灵活,不过也不会影响画糖画。”

  陈载给娘俩泼凉水:“在外面呆得时间长了就会冷,肯定得冻透。”

  小满心情舒畅,爸爸妈妈都陪着他呢,爸爸不喜欢人多的场合,不爱凑热闹,还是愿意陪着他来。

  多宝很想加入,小满就请她帮着收钱找钱,早上庙会正式开门前,陈惠跟田野就把多宝带到了他们的摊位处。

  多宝得到参与的机会很高兴,又觉得收钱的任务重,忐忑地说:“小满,我收钱找钱弄错了咋办?”

  小满很宽容:“弄错了也没关系。”

  多宝觉得涉及到钱就是大事儿,又看向舒苑,舒苑就是在旁边看孩子,本来不想管,但小孩征求她的意见,就说:“小满说得对,错了也没事儿,多宝。”

  多宝突然有了信心,在太爷爷家,只要她犯一丁点错,奶奶就会对她横眉立眼,可是小满跟伯母对她那么宽容。

  “我会努力好好收钱。”多宝马上保证。

  陈惠也在旁边看孩子,舒苑轻松的语气让她觉得自在,她愿意跟舒苑相处。

  舒苑把碳炉点着,就放在俩小孩背后,边招呼俩小孩烤火边说:“要是觉得冷了咱们就收摊回去。”

  小满认真地说:“顾客四点钟不允许进场,我们最早四点半才能收摊,不允许早收。”

  舒苑笑道:“那小满直接回去就好啦,我在这儿看摊,不画也没人能说啥,到点再收,不是还有糖画爷爷可以画嘛,小满,你要学会变通。”

  糖画爷爷在旁边搭话:“对,可不能把小满冻着。”

  小满忽闪着大眼睛,小心脏里满是惊奇,还能这样啊,这样就是变通吗,妈妈的脑子可真好使,他要像妈妈学习。

  莫莫的摊位离他们有二十几米呢,小丫头美滋滋的,要不是二姨给了买了棉花糖机,她不可能摆摊卖棉花糖,也不可能来参加庙会。

  莫弟眼巴巴地看着,想让奶奶把莫莫撵走,由他来霸占摊位,可他们奶奶尊重儿媳妇,舒苹不说话,老太太也不太好插手。

  本来顾客都以为小满是来打酱油的,当得知他真的会画时,便都围了过来,人越来越多,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

  顾客想见识小满的真本事,专挑复杂的让他画,立体的鲤鱼、荷花都有人找他画,几个小时,小满就做了五个花篮。

  小家伙可高兴坏了,平时都画一毛钱的,原来庙会上的顾客花钱这么豪爽。

  他的手腕都酸了,需要停下来休息,舒苑边给他捏手捏手腕,小满边说:“先不画了,找糖画爷爷画吧。”

  顾客以为他跟糖画爷爷是师徒,或者是爷孙,小的都画得这么好,那老的一定更强,糖画爷爷的生意同样好得不得了。

  多宝并不是个话多外向的小孩,她是赶鸭子上架不得已地奶声奶气又大声地维持秩序,认真地数钱找钱,还不能搞错顾客,忙碌得很。

  中午当然是要吃庙会上的各种美食,炸春卷、小笼包、卤煮火烧、丸子、肉串每样吃一点就能吃饱。

  吃过午饭,陈载又买了十一碗八宝茶,连着茶碗穿过人群小心翼翼地端过来,等到小满的摊位时已经变温可以直接入口。

  舒苑再次感慨陈载真大方,糖画爷爷、舒苹一家、陈惠一家,每个人都有一碗,八宝茶是茶水里加了冰糖、玫瑰花、苹果片、桂圆肉、核桃仁、枸杞、红枣,香甜可口,喝上一碗整个身体都暖和了。

  小满这个小孩非常有毅力,忙得跟陀螺似得,也没喊苦累,一直坚持到收摊时间。

  后座上绑着木箱没法三人一起回家,陈载先骑车把小满送回姥姥家,舒苑先走路,等着陈载来接,晚上在娘家吃饭。

  舒苑揉着柔软的小手说:“明天还能坚持吗,小满。”

  “当然可以,妈妈。”小满心满意足地说。

  沈盼一大家子来逛庙会,在卖烤肉串的摊子面前,沈盼被鹿肉吸引,要求买两串烤鹿肉串。

  戴淑芳不想给买,把沈盼拉到旁边低声说:“能是鹿肉吗,假的,肯定是用别的肉冒充的。”

  羊肉串一毛钱一串,鹿肉串四毛钱一串,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她不想被当傻子糊弄。

  沈盼不听任何解释,蛮横地说:“我就要烤鹿肉。”

  如愿拿到两串烤鹿肉串,边吃边各种凑热闹,看到前面的摊位一圈大人小孩围着,沈盼举着肉串就挤了进去,看清楚糖画摊位跟小满,沈盼的心都凉了。

  小满是来摆摊的,他自己是来逛庙会的,沈盼立刻就觉得小满比自己高级。

  这个从乡下来的小子好风光啊。

  沈盼立刻觉得手里的鹿肉串不香了,他瞪大眼睛看着,小满的手艺好像又进化了,他正在做的是自己从来没见识过的龙龟,就是乌龟身上驮着一条龙,立体的,晶莹剔透,栩栩如生。

  等糖画完成,周围一片称赞叫好之声,旁边有个戴眼镜的,看起来跟他爷爷一样是知识分子,居然说小满有天分,“这个小孩了不起,糖画算是后继有人啦。”这句话竟然还得到一阵附和。

  这不就跟他爷爷夸小满差不多嘛,沈盼登时就不高兴了。

  “这么小就画得这么好,长大可不得了。”

  “你给我也画个龙龟吧,还想再看一遍。”

  “哇,太好看了,这是艺术品啊,我们家孩子都舍不得吃。”

  就一个龙龟,足足卖了三块钱。

  有人还伸长了手臂递钱,生怕小满不收似的。

  沈盼听着各种赞美,感觉自己要裂开了,美好的庙会之旅被破坏了。

  大过年的,沈家正鸡飞狗跳。

  沈盼一整天都情绪低落,他看见谁风光都不想看到小满风光。

  他可不能让乡下来的小子比他强。

  他绝对不相信那小子是天才。

  吃晚饭的时候沈盼跟全家人宣布:“不就是画糖画吗,有啥了不起的!我光看小满画就已经学会了,你们去给我买工具,我也要画糖画。”

  戴淑芳支持孙子的兴趣爱好,可还没乐出声来,就听沈盼说:“明天,我要全套工具。”

  戴淑芳立刻为难地说:“现在大过年的,上哪儿买去,起码得过了初八,才有可能买到。”

  沈盼开始闹脾气,立刻大声嚷嚷:“必须给我买,明天就要。”

  他指着舒红果:“你去给我买去,买不来就让舒苑把小满那套拿来。”

  沈忠诚听到舒苑这个名字就恼火,听到儿子自以为是的发言又觉得脑壳疼,满心不快,斥道:“别人的东西能拿给你?”

  沈盼突然挨了他爸的严厉批评,愣了一下,不管不顾开始哭闹,那声音尖利得能撕破人的耳膜,怎么哄都停不下来。

  ——

  等初五这天,忙完最后一天的庙会,在公园门口分别时,小满从挎包中数出五张一块的纸币递给多宝说:“这是给你的工资。”

  多宝眼睛亮了起来,惊喜地说:“我还有工资啊,这么多!”

  这可是一笔巨款。

  小满给了她参与的机会,她这几天很充实很开心,没想到小满还给她发工资。

  小满说:“对呀,你拿着吧。”

  多宝接过钱,乐呵呵地说:“多谢你,小满,要是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还帮你收钱。”

  等吃过晚饭回到家里,娘俩立刻坐到左边数钱,这活俩人干的顺溜,很快统计完毕,小满惊喜地说:“妈,扣除摊位费十块,白糖跟炭火成本四十块,还有,足足挣了一百三十五块,就五天时间,比我干一年都挣得多。”

  做得立体糖画多,白糖成本就显得少,利润高。

  舒苑赶紧夸奖他:“这么多,小满可真棒啊。”

  这还是在小满偶尔歇工的情况下挣到的。

  小满有点遗憾:“原来庙会上也有照相摊子,妈妈本来可以自己摆摊照相,挣得钱肯定比我多,可妈妈却在陪我。”

  舒苑忙安抚他说:“我当然要陪着小满啊。”

  陈载给娘俩各端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麦乳精,拉了椅子坐在他们旁边说:“小满,咱们画糖画不要考虑挣钱,主要是练手艺。”

  小满连连点头:“爸爸,我会做的立体糖画越来越多。”

  舒苑捧着茶缸子喝了口麦乳精说:“小满除了画传统的,还自己琢磨呢。”

  陈载倒是赞同母子俩的说法,他转向舒苑:“你不能太看重挣钱,你没发现小满在学你?”

  舒苑笑眯眯地说:“我知道了,陈医生,我现在不是贫穷嘛,还欠你的钱,等我不穷了一定会有精神追求。”

  她笑脸相迎,声音软糯,表面上态度很好,其实就是敷衍搪塞,堵住别人的嘴,让人无法再继续说她。

  陈载找不到继续再说她的理由,终究是没再开口,小满已经把自己的麦乳精分给他半杯,给他端了过来,好吧,喝着热麦乳精,他的心情还不错。

  ——

  这天陈娴带着个年轻姑娘来找舒苑,让她帮拍几张艺术照。

  那姑娘说:“我看你拍得照片好,又获了奖,就来找你拍。”

  舒苑一点都没谦虚,笑着说:“你真有眼光。”

  陈娴快言快语地说:“你给我们拍那张合照里就有她,她是表演系在读,以后想当演员,需要好点的照片面试用,嫂子,艺术照肯定比一般的照片贵,你按正常价收费就行。”

  舒苑非常想拓展拍高价艺术照的业务,她喜欢拍这类照片,简直按捺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手,不过她没法接这活儿,很用心地给王晓莱提议:“拍艺术照的话我相机都不行,其实可以去人民照相馆,他们的人像拍得很好。”

  在舒苑看来,她那台两百多块钱的相机就是业余相机,在公园拍拍还行,拍艺术照清晰度都不够。

  那些一千多块钱的笨重的箱式相机比她这相机清晰度高多了,有些走街串巷拍照的就在自行车后座上载着箱式相机,但舒苑嫌笨重嫌麻烦,再说最开始的时候她也买不起一千多块钱的相机。

  陈娴的朋友说:“去问过了,四块左右一张的,但是人家就在摄影棚里拍,不出外景。”

  舒苑还没给人拍过艺术照呢,但她可不想自降身价开拓市场,便说:“要是拍摄千篇一律的照片,出外景的话,我大概会收三块钱一张,这种情况每个人都可能拍差不多的照片,比如都站在桥边,但是要拍创意照片,我要十块钱一张,这十块钱不含服装但包括化妆,还有创意在里面,创意给一个人用,一模一样的就不会再给第二个人用,每个人的照片创意都独属于她自己。”

  她觉得不贵,毕竟创意只卖一次。

  俩人直接被十块钱的创意照片,忽视了舒苑之前提到的三块钱,俩人不约而同嫌贵。

  陈娴的嘴巴直接张大能塞下个鸡蛋,说:“嫂子,这也太贵了吧,拍几张照片工资就没了,谁拍得起啊。但是,小莱,我嫂子这样收费肯定有她的理由。”

  王小莱都被这个惊到了,说:“是有点贵,还没见过哪个摄影师这样有自信呢。”

  这个年代的人的想法还比较朴实,俩人都认为既然敢要这个价,就一定有相应的水平。

  舒苑肯定是要推掉的,因为她没相机啊,不过两人商量了一会儿,陈娴说:“相机倒是好解决,我可以给你借,我有朋友有部禄莱相机,借来用用总可以吧。”

上一篇:快传之炮灰的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