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莲下藏鱼
“怀王现在没了封地,只是一个挂名王爷,李大人把女儿嫁给他,他还不得对人好点吗?”
众人一听也是,要是以前,李洁嫁给怀王做侧妃,还勉强说得过去。
但是现在怀王明显在皇上面前失了宠,连亲王的名号都快保持不下去了。
就之前,怀王吊着尚书府、巴结将军府的行为来看,他可不是得好好地对李洁吗?
青阳公主看大家都在讨论怀王,虽说自己也十分不喜这个皇叔,但是他再怎么说也是皇室中人。
“好了,各位小姐,大家可别辜负了这满湖的荷花,我们去看看吧。”
众人收起话题,跟着青阳公主来到船边。
众人叽叽喳喳的讨论鉴赏着这湖里的荷花。
最后青阳公主还叫人撑着小船到湖里去摘了一些荷叶、荷花。
给这荷花的主人付了钱以后,就把这些东西分给了众位小姐。
沈清青拿着荷叶和荷花坐上马车回府去了。
沈清青和桃香坐在马车上,沈清青在船上晒了会儿太阳,现在有点犯困。
她恹恹地对桃香说:“桃香,你今天做得很好。”
“保护小姐,是桃香应该做的。”
今天跟着小姐在宴会上吃了好几块糕点,走的时候还打包了几块糕点走。
桃香现在还高兴着呢。
沈清青也知道,桃香是最喜欢吃的。
于是从荷包里拿出几块银子:“给,今天小姐请你吃烧鸡,路过飞鸿酒楼的时候,买两只烤鸡,一只给你、一只留着我和母亲吃。”
桃香接果银子,高兴极了。
太好了,可以自己一个人吃一整只烤鸡!
桃香作为暗卫,以前每天训练,现在自己也天天练功,她的饭量可不小。
这一只烤鸡她绝对吃得下,还能配点菜、吃两碗饭。
沈清青今天回家以后,跟母亲稍微说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
将军夫人对今天的事情不以为意,只要女儿不吃亏就行,
然后沈清青就过上了死宅的生活,天天在府里窝着。
只是经常让桃香出去买点好吃的零食,顺便听听皇城里的八卦。
现在大家提起怀王和李洁都是一脸嫌弃。
知道他们短短两个月就要成亲,还猜测是不是李洁已经珠胎暗结。
怕日子久了会显怀,才着急忙慌的要进府。
李洁听到这些流言蜚语气得在屋子里摔了一批瓷器。
“这些贱民!等王爷成就大事以后,我一定要他们好看!”
沈清青每天听着这些消息,在府里高兴地要多喝一碗汤。
不过她不愿意出府,天天待在府里,倒是对刺绣有了一点兴趣。
问佳佳买了刺绣的书,让原主原来的贴身丫鬟小翠来教自己。
说起这个小翠,她对原主也是忠心耿耿。
只是现在沈清青带着桃香出门更方便、安全。
不过沈清青也没有亏待小翠,把自己院子里的事务都慢慢的交给她管。
自己私库的钥匙也从奶娘那里要回来交给小翠。
奶娘年纪也大了,而且她自己是有孩子的。
在府里这么多年,照顾沈清青的同时也是为自己家里挣下了许多家业。
现在家里生活富裕了,奶娘的儿子儿媳妇也想着把母亲接回家去孝敬。
将军夫人和沈清青也同意了,所以现在奶娘手里的事情,沈清青都叫她慢慢的交给小翠。
小翠本来特别伤心,自从小姐身边多了桃香这个丫鬟以后。
自己就不是小姐最看重的丫鬟了,小姐出门也不让自己跟着。
但是她后来才发现,小姐是不让自己跟着出门了。
但平日里小姐洗漱梳头这样的事情还是自己做。
而且小姐把院子里的事情都交给自己了。
这哪里是生疏了,明显是小姐对自己更加信任了。
小姐还答应以后自己嫁人以后如果愿意,还能继续在小姐面前当差呢!
现在沈清青要学刺绣,小翠也特别高兴。
自己是很小就被卖到府里来了,从小嬷嬷教导,自己学得最好的就是刺绣了。
只是之前小姐说什么都不要学刺绣,自己一身技艺也只是给小姐做点贴身衣物而已。
现在沈清青每天都让小翠教自己刺绣,然后自己还研究系统里买的书。
桃香本来一开始也跟着一起学,但是她那拿剑的手用来拿绣花针,结果可想而知。
在桃香把一朵小黄花绣成一个杂乱的圆圈以后,沈清青终于决定放弃她了。
桃香高兴得到院子里舞了一套剑法。
不过最近几天,皇城里的八卦变了。
根据最新消息,皇上亲自写信给外祖父霍霖邀他来皇城赴职。
李尚书现在是朝中官位最高的文官。
要说学子们对他的崇拜是来自于他的官位和权利。
那么霍家就是完全凭借着学识赢得所有读书人的敬佩。
霍家一直都是书香世家、先皇后也是出了名的有才。
是先皇好不容易才从霍家求娶得。
到现在为止,国家选拔科举的试卷都是霍家人出题。
因为相信他们的人品,试卷只交给霍老爷子审核没问题就直接用了。
这几十年来也从未出现漏题的情况。
虽说霍家深受学子们的推崇,但是拜入霍家门下的学生确实不多。
不说霍家子孙和徒弟终身不得参加科考,只是霍家那严格的入学考核就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代皇帝都对霍家十分放心。
就算霍老爷子不在朝中为官,皇上还是封他为正一品。
沈清青听到这个消息,就知道皇上恐怕是要对李家下手了。
霍家进京,名声威望瞬间把李家比了下去。
沈清青想得是对的,皇帝越想李家和怀王的关系越是忧心忡忡。
这个李尚书,是先皇夸奖过得,自己登基后没几年就封他为尚书。
第128章 坑爹的将军府大小姐11
现在李尚书在朝堂上的权力不可谓不大。
而且几乎全国的学子都把成为李大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皇上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写信给外祖父求助,希望他能来皇城,助自己一臂之力。
霍霖接到这个皇帝外孙的信,也是思虑良久。
霍家一直门风清正,而且从不参与皇族中的事情。
自己这个女儿嫁到皇家去做了皇后已经是意外了,现在到底要不要去趟这趟浑水。
后来霍老爷子思虑良久,还是决定去这皇城走一趟。
读书人本来就是为了这天下人而读书,怎么能为了明哲保身而明知朝堂有难却不去帮助呢?
再说了,皇帝还是他的亲亲外孙子,是他唯一的女儿留下的唯一的孩子,
皇上知道外祖父不喜欢朝堂的尔虞我诈,只是爱好读书育人。
从小到大,从未向外祖父求过什么大事。
这次,外孙求到自己面前,看来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也罢、也罢,趁着自己这身老骨头还能走得动,再为子孙们做一些事情吧。
霍老爷子召集霍家众人在祠堂商议这件事情。
霍老爷子一共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最后大家商议决定,派霍家老二和四房年纪最小的儿子跟着老爷子一起去皇城。
霍家是书香门第,大部分人都以读书为重,虽说不是书呆子,但是对那些官场上的事情实在是了解不多。
但是作为科举的主考官,总要跟朝廷打交道吧;一家人吃吃喝喝总是要钱的吧。
他们家老二和老三就是在读书之余负责跟官员打交道和经营生意的。
至于老四的小儿子,霍子谦也去。
是因为老爷子很喜欢这个孙子,而且家里其他兄长都或多或少的开始接触科举试卷。
但是霍子谦因为年刚刚十八岁,还不及弱冠,所以他还没有接触到家里的这些事情。
一个混过官场的儿子、一个腹有诗书但还没有参与霍家事务的孙子。
上一篇:八零之快来接你媳妇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