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144章

作者:爱丽丝爱吃糖 标签: 穿越重生

  临走前,又再三叮嘱:“就在南湖这一块写生,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另外手机放好,别丢了。”

  “知道啦,知道啦!”王珊随意的招了招手,连头都没有回,直接架起画架,铺上画纸,拿出颜料,准备画画。

  “这孩子!”林秋摇摇头,然后往回走。

  伴着隐隐约约的人声,林秋睡了一个冗长的午觉。

  等睡醒时,抬起手看时间,已经将近下午四点了。

  她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听到关节发出咔咔的声响,又下床活动了一番,总算完全清醒过来。

  好久没睡过这么长时间的午觉了!

  林秋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倚靠在窗户边上,像昨晚那样,眼神落在外面的风景上。

  这样悠闲的时刻可真是太难得了!

  林秋突然发现,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自己好像很少有这样闲逸的时候。

  前世一直忙着田里的粮食、地里的蔬菜、家里的孩子,这一世虽然不需要种田种菜,女儿也有父母帮着管,但还是忙。

  先是忙着报刊亭,然后忙着士多店,再是忙着网吧,终日不得闲。

  记忆中少有不忙的时候通常都是在过年的时候。

  那个时候店门关了,自己好不容易可以轻松一点,但又得准备过年的事情。

  这样算下来,自从结婚生女后,要不是这次陪女儿出来写生,自己竟没有完整的休息过一天。

  林秋为这个发现而震惊。

  她又想到现在在老家的周清,在她将近七十年的人生里,估计到现在都没能闲下来。

  是闲不下来吗?

  还是说习惯了被迫忙碌?

  林秋不知道。

  林秋只是突然发现,做一个女人好难,一边工作,一边相夫教子,女人没有休息日,身体和时间都是别人的,只有逝去的青春,脸上逐渐爬起来的皱纹,是属于自己的。

第191章 独处

  越想越觉得意难平。

  林秋把杯子里的水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地吐出一口气,然后下定决心要对自己更好一些。

  看了看天色,想起女儿写生还没有回来,林秋把杯子放好决定去找她。

  林秋一路上遇到不少背着画板的少男少女,走到南湖边上,发现王珊不在中午写生那个地方。

  环视一圈,发现画桥那头围着一圈人,林秋慢慢凑过去。

  果然,王珊正坐在人群中间,正在和一个老师模样的中年男子交谈。

  林秋也没上前打扰,静静站在人群后面,看着女儿落落大方的和人交流。

  虽然听不清王珊说了些什么,但也能看出中年男子眼中的赞许之色。

  王珊突然瞥到了林秋的身影,和中年男子交谈几句,就拎着画架,提着颜料、画笔等材料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妈妈,你怎么不叫我啊?是不是等了很久啊?”王珊以为林秋等久了,有些懊恼的开口。

  林秋从女儿手中接过画架,笑语盈盈:“我刚到没多久。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说到这里,王珊激动地抓住林秋的手,“妈妈,你知道吗?刚刚那个是鲁迅美术学过路的游人院的孙老师,他和郭老师认识,上次在画展上见过。”

  “是吗?居然这么巧。”林秋也很诧异。

  “我们也觉得很意外,孙老师今天带着他家的两个后辈过来这边写生,在南湖边上看到我了,就过来和我打招呼,他还给我指导啦!我觉得我真是太幸运了!王珊手舞足蹈地说起下午发生的事情,清亮的眼睛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看得出来王珊今天真的很高兴,叽叽喳喳讲了一路,完全没有平常沉稳淡定的模样。

  林秋看见这样活泼的女儿也很高兴,“孙老师有没有说在这里待多久?”

  “孙老师说在宏村待三天,就去西递,然后再去婺源。他还说在徽州的这几天我要是有问题都可以去找他。”

  “孙老师可真好是个大好人!”林秋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本来还以为王珊这次写生只能纯靠自己的领悟,没想到还能收获孙老师这样的大师的指导,这可是千金都难求的好事。

  “珊珊,你明天问问孙老师方不方便一起吃个饭。”

  王珊点点头,一蹦一蹦的跳进客栈。

  她今天可是太高兴了!

  晚上吃完饭,王珊还想继续画画,却被林秋以放松筋骨为由,强行拉着去外面走了一圈。

  走到月沼边,四周的建筑亮起了灯,粉墙黛瓦马头墙倒映湖中,和灯影一起在池中波动,景色美轮美奂。

  看到如斯美景,王珊感激地看了林秋一眼。

  多亏了妈妈,自己才能看到宏村如诗如画的夜景。

  接下来无论是在宏村还是在西递,王珊都是跟着郭老师师生三人一起行动。

  林秋不用担心女儿的安全,有更多的时间享受这次旅行。

  相较于江南水乡般婉转的宏村,林秋更偏爱另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西递。

  这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古村落,这里保存着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林秋一个人背着相机,漫步在西递的石板路上,时光仿佛在倒流。

  古老的街巷,古朴的民居,典雅的庭院,无不展示着岁月的痕迹。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审美,让人不禁陶醉在这浓厚的历史氛围中。

  劳作完归来的老农,巷子里嬉笑的孩子,暮色时分的晚霞,袅袅升起的炊烟,池塘里绽放的荷花……都是拍照的素材,随手一按快门,就是一张绝美的风景照。

  走累了,林秋找到一家溪边的茶楼,点一杯香茗,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看着阳光洒在屋顶上,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惬意。

  林秋身心觉得无比放松。

  无需忙碌工作,也无需操心家庭,就这样,什么都不需要想,只安静的待着就很舒服。

  在这里,她暂时可以不是妻子、不是女儿,甚至偶尔可以不是母亲。

  她终于可以只是她自己。

  她甚至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够一个人出来走走。

  林秋母女这次出行算是如鱼得水,甚至可以说是乐不思蜀。

  这可苦了一个人待在家里期盼妻女早日回来的王修仁。

  他每天下班回来后,看到空荡荡的房子,就觉得像个孤家寡人似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吃什么都味同嚼蜡。

  王修仁每日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每晚的电话时间。

  他在电话这头跟个怨妇似的,絮絮叨叨的向林秋汇报自己每日的饮食起居和身边发生的事。

  林秋就和他分享江南秀丽的风景,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式建筑,徽州美食的奇特,徽州人民的质朴。

  王修仁听得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飞到徽州去同妻女团聚。

  他下定决心,下次停工都要跟着一起过去,在一起的时候没觉得分开会这么难过。

  如果王修仁文学造诣再高一点,就会知道这样一句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在孙老师离开西递转去婺源的第二天,林秋母女俩也开始打包行李了。

  收拾好行李后,母女俩就去街上采购伴手礼,打算把徽州的特产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分享。

  晚上吃过晚饭,林秋和王珊手挽手,在临走之前,体验了一下西递热闹非凡的夜市,最后还请过路的游人帮忙拍了一张合影。

  次日,母女俩坐在出租车里依依不舍的看着着窗外的风景。

  “真想一直留在这里啊!”王珊把脸贴在车窗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留在这里应该不大可能,我们争取下次有机会再来一次吧!”林秋摸了摸女儿的头发。

  “那下次还是带上爸爸吧!”王珊想到爸爸每天的电话忍不住皱了皱眉,“要不是爸爸催的急,我都想和孙老师一起去婺源。”

  “也行!是得带上,不然像这两天一样再来一次电话连环轰炸,我可受不了。”林秋忍不住吐槽。

  王修仁可不知道妻子女儿都在吐槽他,他从花店买了两束花,急匆匆的开车就往机场赶。

第192章 黄局长

  林秋和王珊下飞机后,有些恍惚的抱着鲜花,丈夫/爸爸什么时候这么浪漫了?

  王修仁提着行李走在前面,发现妻子、女儿没有跟上来。

  “发什么呆呢?”他笑着回头。

  林秋牵着王珊赶紧跟上去。

  王珊在爸爸面前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好奇,她指着怀里金灿灿的向日葵,“爸爸,你怎么会想着带鲜花过来接机啊?”

  林秋也看向他,眼里是明晃晃的好奇。

  王修仁有些不好意思的别过头,“上次送你们上飞机时,看到有人带着鲜花接机,所以……”

  “原来是有样学样啊!我还在想爸爸怎么一下子变得浪漫啦?”王珊豁然开朗,“当然啦,收到鲜花我还是很开心的,谢谢爸爸!”

  林秋抱着怀里火红的玫瑰,也跟着笑道:“我也很开心!”

  王修仁向后摆手,“你们喜欢就好,下次还给你们买!”

  等坐到了车上,王珊就和王修仁说起这段时间的见闻,叽叽喳喳讲了一路。

  回到家稍微收拾了一下行李,一家三口就去外面店子里吃了点东西,然后就提着带回来的伴手礼一一送到亲朋好友家中,顺便安利一下徽州的西递和宏村。

  这一次回来以后,王修仁发现林秋变得明显不一样了。

  这种变化并不是外在上的穿衣打扮,而是整个人的思想状态和做事风格和以往有很大的区别。

  她不再像之前那样把什么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亲力亲为。

  每日去网吧、士多店察看一下,然后就回家看看书,或者带着父母开车去外面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