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58章

作者:爱丽丝爱吃糖 标签: 穿越重生

  “为了庆祝我们家还清债务,我们明天早点下班去国贸吃好吃的吧?上次去那里我们都舍得在旋转餐厅吃。”林秋突然提议道。

  “那里得提前预定,我们下班去的话估计没有座位了,哪里听说都要排队。”王修仁想了想,把知道的信息告诉林秋。

  林秋突然记起可以通过电话查找旋转餐厅的电话,“我明天看看能不能电话预订,如果预定不了,我们就去其他店吃,你记得早点回来!”

  “那没问题!”

  第二天六点多一点,王修仁就领着异常兴奋的王珊到了报刊亭。

  “妈妈,我们今天有喷泉那个高高的楼那里吃饭吗?”王珊突然出声把林秋吓了一跳。

  林秋惊魂未定地拍了拍胸脯,看到是王珊,长长地舒了口气,放缓声音。“珊珊,下次可不能这么冒失了,差点吓到妈妈了!”

  王珊见到林秋脸色有些发白,抓着妈妈的衣角,低着头,“妈妈,以后我再也不会了。”

  看着女儿样子,林秋有些不忍心地安慰道:“珊珊记住就行了,妈妈没有怪你!”

  说完给王珊把头发重新扎了一遍,又给她理了理衣服,然后亲了亲她的小脸蛋:“我家珊珊可真好看!”

  在林秋看来,女儿任何时候都是漂亮的。

  王修仁跟着点头,“珊珊是很漂亮!”

  王珊这才笑着把头抬起来。

  国贸大厦的旋转餐厅,林秋母女俩是上次陪老两口来过一次,王修仁只是听说过,这是头一次来。

  走到大门口,王修仁莫名有些底气不足,低声说道:“看起来好高级啊!”

  林秋也才是第二次来,比他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还是装作淡定的样子安慰他:“没关系,我们带了钱来的。”

  一楼金碧辉煌的大堂叫王修仁看得目不转睛,王珊又拉着他去看了音乐喷泉,最后还是在林秋不耐烦的目光中,父女俩才依依不舍地上了电梯。

  到了旋转餐厅,跟前台说了一声预订号码,就被服务员领到20号桌。

  20号桌靠窗,可以俯瞰城市,还可以领略不同的风光,这还是林秋打电话预定的时候正赶上有人退订了。

  “真漂亮啊!视线也开阔!”王修仁不住地赞叹,看到旁边有人拍照,推了推林秋的胳膊,“我们也拍一张吧?”

  听到要拍照,王珊立马满怀希望地看着妈妈。

  林秋想到上一次三人合照还是王珊周岁的时候,于是点头同意了。

  和楼下一样,都是十元一张的即时成像照片。摄影师叫一家三口靠近,很快一张照片就拍好了。

  有些昏暗的背景下,一家三口的笑容格外灿烂。

  “我回去就买个相框好好装起来,就摆在电视机旁!”王修仁小心翼翼地把相片放进林秋的包里。

  “好耶!”王珊配合地欢呼。

  午餐很丰盛。

  林秋想着也来不了几次,把招牌的几样点了个遍,反正自家有三个人,要是实在吃不完还有王修仁这个大胃王。

  不过点的实在太多了,即使有王修仁在,仍然打包了三个饭盒的剩菜回家,打算放进冰箱留着明天晚上吃。

  一家三口摸着肚子在王珊的要求下,下了电梯以后又看了一遍音乐喷泉,然后再坐着公交车往回赶。

  十一月的深圳,天气刚刚好,不冷不热,晚风吹在身上很舒服,一家三口靠在一起坐在公交车的最后面,夫妻俩紧紧地护着中间的女儿,不时低声交谈几句。

  皎洁的月光把夜色照得朦胧,也照亮了人间的小幸福。

第73章 年底

  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是一九九四年的元旦。

  元旦一到,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

  别看现在还不到农历十二月,火车站和车票的代售点,每天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了,就连新闻里也报道过车站排队买票的壮观景象。

  林秋一家是早就定好不回家过年的,但是林平得回去,所以最近大家都在替她烦恼车票的事情,她自己要上班,林秋和王修仁白天也没有时间去排队,所以票买下来很是折腾,还是托杨贵满的福,才买到一张坐票。

  买票的钱加上要带回家去的东西,零零总总算到一起,至少三四百,这就是一个月的工资了。

  林平本来是一直惦记家里的,毕竟出来快一年,但这些事情凑到一块,就有些不想回去家了。

  但是林庭早早地打电话过来,再三叮嘱她一定要回家过年,所以林平只能愤愤地踩着缝纫机,希望能多赚点钱弥补回家的损失。

  车票定下不久,制衣厂就开始放假了。林平打包好自己的行李,住在了林秋家。每天陪着林秋去报刊亭,再加上在租房待不住的张桂香,三个人天天凑在报刊亭嗑瓜子。

  “林妹子,今年的春联生意你还做不做?”张桂香一边吐着瓜子壳,一边想起去年卖春联的事情,直接向林秋开口问道。

  林秋这才反应过来。

  自从还完满哥的三万块钱以后,林秋觉得日子无比的轻松。

  房子也买好了,钱也还了,报刊亭每月收入不少,王修仁也努力干活,就连女儿也乖巧可爱不用操心。

  所以,林秋几乎忘了卖春联的事情。

  这事一经张桂香提起后,林秋立马来神了。

  手里的瓜子也不磕了,直接放到柜台上,“卖,肯定要卖的,嫂子你不说我都快忘了这回事了!”

  “那你还带我吗?”直脾气的张桂香直接开口。

  “带,肯定带!不止是你,还有林平呢?”林秋大力保证。

  “这种好事肯定不能忘了我!”林平端起茶杯,喝了一杯水,瓜子磕多了,口挺干的。

  “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呀?”张桂香热切地看着林秋。

  直勾勾的眼神,让林秋有些招架不住。

  “当然是越快越好!我今天回去先合计合计。”

  “那就这么说定了。”

  张桂香和林平相视一笑,又可以赚钱啦,果然是跟着林秋走有肉吃!

  林秋吃完晚饭后就一直在想这个事情,春联是要卖的,但既然是三个人正儿八经的要做这个事情,那就不能像去年那样了。

  去年是自己拿货,然后张桂香再从自己这里拿货,卖多少拿多少,自己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今年既然她俩想掺和进来,那就亲兄弟,明算账,把春联生意正式做起来。

  自己其实是不愿意合伙做生意的,都说人生有三件不能做的事情中就有不合伙做生意这一条。但是一个是自己的亲妹妹,一个是认识以来帮助自己良多的桂香嫂子,自己家已经买房安定下来,她也希望她们能够在这个城市扎根下来。

  林秋拿着本子坐在沙发上写写画画,不时皱着眉头。

  “你这又打算干些啥?”王修仁一屁股坐到旁边,伸着脖子往本子上瞅。

  林秋往旁边挪了一点,把桂香嫂子和林平想一起卖春联的事情说了。

  “这是好事呀!干嘛皱着眉头?”王修仁有些不理解。

  “去年是小打小闹,今年如果要卖的话,三个人掺在一起,就没那么好做了。我就怕一起做生意做着做着感情都淡了!”林秋把自己的忧虑告诉王修仁。

  “不至于吧?又不是什么大生意!再说你们感情那么好。”王修仁觉得林秋现在完全是杞人忧天。

  “生意哪分什么大小?只要有利益,就容易产生纠纷。”林秋瞪了他一眼,而且春联生意虽然小,但利润可不小。

  “别着急瞪我。”王修仁往沙发后靠了靠,“依我看你这事其实很好办!”

  “怎么说?”林秋目光灼灼地看着王修仁。

  王修仁见状颇为自得地摸了下没有胡须的下巴,“要么你们仨一起出钱,一起进货,不管谁卖的多卖的少,一律平分利润。”

  “要么你去进货,然后按照批发价批发给他们俩,你中间赚点差价,至于她们能赚多少就看她们自己的本事。”

  是哦!林秋恍然大悟,拿着本子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己完全可以当个代理商嘛,虽然底下拿货的就两个。

  “还有一个法子,你要不要听?”王修仁故意卖了个关子。

  “你要说就快点!”林秋心急地推了推王修仁的胳膊。

  “别急嘛!”王修仁好笑地看着心急的老婆,“第三种就是你雇她们俩帮你卖货,给她们开工资,卖的多的就给奖励!”

  “可以呀,王修仁!”林秋大声夸赞道,“没想到你还挺有生意头脑的嘛,平常真没看出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真人不露相啊!”

  林秋直白的马屁拍得王修仁身体舒畅,本想还指望着趁机要老婆给点甜头,谁知道林秋趴在茶几上奋笔疾书,连头都不抬。

  第二天,林秋把王修仁说的三种方案细细说给两人听,问她们俩是什么想法。

  她们俩凑到一起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从林秋那里拿货,自己去卖,卖多卖少都各凭本事。

  事后,林秋问林平为什么选择第二种方案。

  “一是因为我俩本钱不多怕亏本,又不知道进货的渠道,二是我卖冰棍尝到了甜头,不甘心拿死工资!”林平说出了自己和桂香嫂子所考虑的事情。

  还有一点她没和姐姐说,那就是她和桂香嫂子一致认为已经占了姐姐不少便宜了,在打着合伙的名头分利,那就不合适了。虽然她们很想赚钱,但该有的原则和底线还是要有的。

  卖春联的生意就这么铺开了。

  林秋继续去广市德宝交易市场批发春节装饰品,还是找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这一次不管是品类、款式还是数量,都要比去年拿得多,所以老太太又多让利一分利,把进货的价格主动压低了一点。

  林秋还和她交换了电话号码,约定如果鹏城那边货不够了,就打电话过来,林秋那边款一汇过来,这边老太太就让客车带货过去。

  当天,林秋打了个电话到报刊亭,就租了辆三轮车,拖着四大袋春节装饰品上了客车。

  下了车,林平已经在汽车站等着了。

  两姊妹也没喊拖货的三轮车,一人卖力地扛着两大袋挤上了公交车。

  当天下午,报刊亭就摆上了春节装饰品。

  张桂香和林平每人从林秋这里进了一批货,一个去每个小区门口摆摊,一个去菜市场门口摆摊。

  春节装饰品对于本地人来说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所以三个人的生意都不错。特别是越靠近年关,装饰品卖得越好,连王修仁和赵大龙也帮着去步行街那边的路口摆摊卖春联,隔两天就要给老太太打电话、汇款。

  直到十二月二十五,张桂香和林平才结束生意。

  这次林秋都不需要问,就知道她俩赚了多少,毕竟一笔笔进货都是有记录的。两人虽然不说发个大财,但也至少是赚得个盆满钵满。

  林平大手笔地给王珊买了过年的装备和大量的零食玩具,乐得王珊恨不得二十四小时粘着她小姨。

  赵桂香则是在小年夜请了两家人上海鲜城美美地吃了一桌丰盛的团圆饭。

  二十六日,在王珊的泪水中,林平和赵大龙夫妇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林秋带着女儿继续守着报刊亭,王修仁则继续在步行街摆摊卖春联,反正已经放假,待在家也是无聊,还不如出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