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77章

作者:爱丽丝爱吃糖 标签: 穿越重生

  “你先请,你先请!”杨昌寿站偏一点,请林庭先行。

  林庭不再退让,率先走进去,杨昌寿陪在一边。

  廖爱莲也拉着周清的手,跟在后面。

  王修仁一家三口加上林平走在中间,杨哲峰和他姐姐姐夫走在最后。

  进了包厢以后,杨昌寿请林庭夫妇坐到主位。

  林庭不肯,推辞道:“你是主人家,当然是你坐主座。”

  然后就在主座右手边。

  周清就顺势坐到林庭右手边,林秋一家坐到母亲身边。

  杨哲峰安排母亲坐到父亲左手边,姐姐、姐夫依次坐到母亲身边。

  最后剩下两个位置,刚好留给林平和杨哲峰。

  杨哲峰让林平先坐下,就跑去外面催促服务员把茶水、水果、干果送上来。

  杨昌寿先站起来,以茶代酒,“林大哥,我先要感谢你一家人!感谢你们百忙之间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聚会!”

  林庭也站起来,端起茶杯,“杨老弟,你客气了,应该是我感谢你,感谢你大老远赶过来同我们会面才对!”

  双方碰了一杯,然后相互扶着对方的胳膊,坐下来。

  杨昌寿喝了一口茶,慢慢开口:

  “我家就在秀岳山底下,离你们那里也只有七八里路。我没得什么本事,只会一点篾匠功夫,农闲时靠编点箩筐、簸箕、席子等赚点油盐钱。家里有四个小孩子,三个大的已经嫁人了,外孙都添了好几个了,就差这个最小的儿子还没娶亲。”

  说到这里,他感激地看着林庭夫妇,“现在得亏你们看得上我家这个不成器的小子,把这样优秀的女子许给我这样的家庭。你放心,我家虽然关键比不得大哥你家条件好,但绝对不是那种苛待儿媳妇的人家。林平到了我家,我们老俩口只当多了一个女,绝不会让她受委屈!”

  林庭听到杨昌寿所说以后,一脸感动地回复:“谢谢老弟看得上我这个不成器的小女儿。我家四个,两个儿子和大女儿都已经成家了,两个儿子、儿媳并四个孙男孙女都待在老家,今天来的是我大女儿一家。像你家哲峰这样难得的好小伙看得上我们家林平,我们是非常满意的。只要他们俩过得好,其他都好说。”

  “那是的,只要他们两个合得来,我们做父母的只有举双手赞成!”杨昌寿跟着点头。

  两个父亲你来我往聊的热络,逐渐达成共识,两个母亲也隔着自家的老伴说起话来。

  杨哲峰几个姐姐和姐夫也开始找话题同林秋、王修仁聊了起来。

  而这次聚会的男女主人公则在一旁小声地交流,顺便投喂王珊。

  等到饭点,杨哲峰事先点好的酒菜被服务员一一送上来,两家人开始推杯换盏、互相敬菜。

  待到酒足饭饱,两家人移步到锦绣花园。

  杨家人哪见过这样的电梯房,进门以后,看到光亮的地板连脚都不敢踏上去,生怕弄脏了地板。

  王修仁赶紧张罗大家进去坐,又从厨房后边的阳台上把塑料椅子搬出来,小小地客厅坐的满满当当。

  稍微坐定以后,杨哲峰又把准备好的礼品奉上。

  两条芙蓉王香烟、两瓶五粮液酒、两盒茶叶,两盒古汉养生精,两盒驴胶补血颗粒,两盒饼干,两个水果篮,四样干果,还有从老家带来的一袋腊鱼腊肉、一袋干菜。

  礼品把茶几堆得不剩空间。

  双方又一番往来后,林庭笑着收下。

  杨昌寿和廖爱莲一人拿了一个厚厚的红包放到林平手上。

  “平平,我也像你家里一样喊你了,这是叔叔阿姨见面礼,希望你不要嫌弃!”杨昌寿满意地看着准儿媳妇。

  廖爱莲握着林平的手,拿出一枚金戒指套在她的手指上,“阿姨按照自己的心意挑的,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林平羞涩地低着头,低声地回答:“谢谢叔叔、阿姨。”

  廖爱莲又抱起跟在林平身边的王珊,塞了一个红包放到她手上,“这个娃娃养的真好,奶奶这次没给你准备礼物,等下次再给你补上!”

  林秋赶忙把红包推回去,“阿姨你也太客气了!”

  “要给的!这是见面礼可不能推辞!”廖爱莲又塞回去。

  双方你来我往,最终以林秋收下而告终。

  然后双方父亲商定五一回来家把婚订了,年底选一个合适的日子把婚礼办了。

  这次见面算是圆满结束了。

  把杨家人送走以后,全家都松了一口气。

  杨家人走出锦绣花园后,也都长长地舒了口气。

  人生大事,从一开始就不简单啊!

  所以更要认真对待!

第96章 闲事

  初九,林庭回请杨家人去海鲜城吃了一顿,又领着他们在步行街逛了一圈,看了“大家乐”舞台的表演。

  到了初十,一大家子又把除杨哲峰以外的一家人送上火车,附加鹏城特产。

  正月十一,林秋又开始守着报刊亭了。

  王修仁托阿兴老婆的福,接下了一个邮政局装修的活,天天忙到除了睡觉不见人影。

  林秋看到忙碌的丈夫,寻思着过年这几天玩得也差不多了,还不如在报刊亭呆久点,多赚点钱。

  报刊亭整日开着,进来的客人却没有变多,主要是还没到复工返程的高峰期。

  毕竟工厂里面的男工、女工才是各种武侠杂志、口袋言情小说的忠实读者。

  她闲着没事,又跑去租书店看看最近畅销的小说类型,又从德宝交易市场的老太太那里下单了一批元宵节要挂的各式花灯。

  林庭和周清老俩口加上林平、杨哲峰这对小情侣又开始了摆摊的生活。

  “你也不要太辛苦了。”王修仁睡觉之前对林秋说道。

  林秋并不觉得辛苦,第二天精神奕奕地把各种款式的花灯挂在报刊亭前新牵的铁丝上,然后坐到柜台后面一边看小说,一边等顾客上门。

  挂上花灯后,过来询问的顾客也增加了不少,周清提着保温瓶过来送饭。

  她进来就说:“别看了,快来吃饭!”

  林秋放下小说,拿过保温瓶,没揭开盖子,闻了一下就肯定地说:“萝卜皮炒腊肉!”

  “珊珊的狗鼻子就是遗传的你!”周清扫了一眼放在柜台上的小说,笑着说:“你要是当年读书的时候又有现在看小说这么努力,说不定都考上大学,坐上办公室了!”

  “要是读书像看小说一样简单那还有可能!”林秋往嘴里塞了一口饭。

  林秋很有自知之明,其他事情她基本上都做得来,唯独在读书上面缺了一根筋。

  东江乡的中学每年也能送几个去县里的高中,林秋被林庭压着复读了一年也没考得上,林庭只能够帮着她想出路,费了不少心思送她去镇上的老裁缝那里当学徒。

  “读书是难读,而且你们老林家祖上就缺了一根文脉!”

  在老家这样的农村,出个中专生都是一个天大的新闻,可见书是真的难读。

  当初林庭为了让自家出一个吃国家粮的人,花了那么大的价钱把四个小孩都送上初中,结果没一个能考上高中,只能够背地里再替儿女想办法。

  林秋不再说话,专心往嘴里扒饭。

  吃完后,周清也没有多留,她忙着回去摆摊。

  眼见着离元宵节越来越近,花灯的生意可是好的很,连给女儿送饭都算得上是忙里偷闲了。

  接下来几天都是这样,一家人都忙得团团转。

  很快就是正月十五了,元宵节当日,一家老小齐上阵。

  公园里,菜市场,小区门口,步行街转角,花灯摊子越铺越广,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就连王珊也提着花灯在外公外婆摊子旁当托儿。

  林秋也有正业要做,毕竟复工返程的人多起来了,报刊亭的生意又好了不少。

  报刊亭又新进了一批武侠小说,口袋言情本又有新的出来了,她连续几天把新小说摆在显眼的位置,兴致与前几日相比高了不少。

  毕竟口袋里的进账多了不少!

  根据林秋的观察,正月十五后报刊亭的客流量明显多了不少,营业额肯定比前面半个月至少要翻上一番。

  这个猜测在月底算账的时候得到证实。

  报刊亭是每个月最后一天算总账,按照林秋每天登记的营业额算钱,在扣除相应的成本,只要每天登记好,到月底每日的数据一加,结果就很轻松地算出来。

  果然不出林秋所料,正月十五后的营业额是前面半个月的两倍还要多。

  老俩口和小情侣也借着元宵节这股春风发了一笔毛财。

  王修仁更不用说,鹏城市邮政总局的领导过来视察,看到宝安去这边的办公室焕然一新,也想着把总局办公室更新换代一下,于是王修仁又接下了一个工地。

  今年可以算的上是开门红啊!

  既然大家都赚到钱了,那肯定得好好庆祝一下。

  刚好月底林平也休假了,一家人加上杨哲峰来到商场新开业的川菜馆。

  川菜麻辣鲜香,很对能吃辣的湘省人的胃。一行人吃得嘴巴微红、大汗淋漓,直呼“过瘾”。

  不怎么能吃辣的王珊也觉得外酥里嫩的甜皮鸭和滑嫩劲道的老妈蹄花很对胃口,嚷嚷着“下次还来”。

  不到一个月就是林平的生日。

  这一天,林秋提早了半个小时下班,关下卷闸门就踩着自行车往步行街那边赶。

  她歪歪扭扭地往前卖力地踩着自行车,没多久一辆桑塔纳按着喇叭从身边呼啸而过。

  林秋把龙头往旁边偏了一点,心里默默念道:以后我也买一辆,买一辆更好的、更贵的!

  很快就到了说好的饭店,王修仁正站在大门口等她。

  看到她来了,王修仁赶紧迎上去,结果自行车,推到一边锁好。

  然后两人并肩往大堂走去。

  “妈妈,这里!”

  王珊眼睛尖,一下子就看到林秋和王修仁,立马大声喊道。

  “爸爸,我在这里!”

  她怕两人听不到又伸出右手不停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