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页不白
“大人,这是我们最有福气的一百家人所供布料制成的百家衣,望两位大人长命百岁,福泽绵延。”一老朽声音激昂的说道。
两位大人不辞万里来到岭南,为了岭南亲入险境,不拘身份亲自走到田间地里,深入了解当地百姓。一步步带领他们书写岭南传奇,他们怎能不感恩戴德?
随后两个青年呈上了两件五颜六色,由一块块碎布制成的衣服。
“多谢各位厚爱。”姜与乐和骆元梧眼中含泪,没有推辞,当场穿上百家衣后才向百姓辞行。
虽然她们从未想过得到回报,但当她们收到百姓的爱戴时心中仍是高兴万分。
“恭送大人,大人一路顺风!”
姜与乐和骆元梧不舍的向百姓一直挥手,在连绵不绝的“恭送大人”中慢慢驶离岭南。
一直等看不见姜与乐所乘船只百姓才各自散去。
这一场面成为岭南流传了千百年的美谈,后来还在此修建了老人献百家衣于姜与乐和骆元梧的雕塑,成为又一名胜古地。
“忘尘,突然觉得留在岭南也不错。”骆元梧情绪低落的说道。
可他肩负着振兴家族的重担,只有回到京城才能走向更高的位置。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或许等沈家人百年后,她会再次回到这里。
两人最后看了一眼岭南的方向,随即看向京城。时隔五年,她们终于又要回到那个地方。
这五年她不仅仅是治理岭南,还为穆渊准备了大礼,希望拆开大礼那一日他足够惊喜。
虽然姜与乐经常把岭南的事写成信寄给皇帝,但回京的第一时间她们还是先进了宫,亲自将五年来两人所做之事汇报一遍。
“沈爱卿,一别五年,你长高了。”皇帝感慨的说道。
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破裂,若不是面对的是皇上,骆元梧估计已经放声大笑。
但看他那样子,憋的也是够辛苦。
“多谢皇上关心。”她黑着脸谢恩。
“哈哈哈,五年了,沈爱卿还是如此禁不起逗。”皇帝感慨的说道:“每年朕的生辰你们都会送一幅岭南的画,朕深感其变化,有两位爱卿实乃岭南之幸啊!”
姜与乐和骆元梧一阵心虚,花银子的地方太多,所以两人才想出送岭南画像凑数。
“若无皇上支持,微臣两人又怎么施展的开,所以岭南有今天,脱不开皇上的信任。”
此话一出皇帝肉眼可见的更高兴了几分,哈哈大笑,留两人吃了晚饭才放她们离开。
“皇上私下看起来还挺和蔼。”骆元梧高兴的说道,这还是他第一次私下见到皇上。
姜与乐不忍心打击他,只是说:“他表现的再温和也是皇上,有些话听听就行。”
“放心吧,为兄心里有数。”骆元梧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随后伸了个懒腰说道:“我闺女一天没见我了,也不知道想我没。”
“呵呵,那你赶紧回家吧。”不就是炫耀自己有个闺女。
骆元梧是到岭南娶的亲,两人属于一见钟情(骆元梧单方面一见钟情)。
因为嫂子赵玥是武将之女,从小习武,性格爽朗,骆元梧挨了好些揍,靠着他的“死皮赖脸”才抱得美人归。
两人如今生了一儿一女,女儿不过一岁,成天可劲炫。
“回去了,回去了,免得我娘子太思念我。”
姜与乐:下次就让小伍套他麻袋!
唯一的好消息是在她去岭南两年,周兰芳生了一对双胞胎。
因着好孕药的原因,算是非常顺利,因为照顾的好,连以前没做好月子的亏损也补好了。
等姜与乐告诉夫妇两个自己不育时,两人才没有太过伤心。
虽然他们希望有个人以后照顾姜与乐,但是也不想祸害好人家的女儿,就接受了她单身的事实,准备让两个弟弟以后给她养老。
如此,姜与乐总算松了一口气。
此次姜与乐回京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些年她人没在京城,但京城却处处是她的传说。
“主子,景王殿下请您过府一叙。”
第40章 种田文中的六元及第状元郎26
这些年因为姜与乐帮了景王几回,景王就开始拉拢她,可穆渊不是好人,景王又是什么好东西。
“回了。”
“是。”
至于什么理由,小伍会处理好。
“臭小子,终于舍得回来了?”周兰芳红着眼睛,故意骂道。
“娘,这不是走不开嘛。”姜与乐讨好的笑了笑。
她和骆元梧为了早点治理好岭南,已经连着两年过年都没有回家。
“大孙子回来了就好。”沈富贵高兴的流眼泪。
他头发白了许多,精神头还是很不错。沈石高兴的拍了拍姜与乐的肩膀,“好小子,爹为你骄傲。”
“哥哥,你终于回来了,我快被两个小霸王烦死了?”沈欣可怜兮兮的说道,活像被辣手摧花。
她的身后探出两个脑袋,陌生又好奇的盯着她,这就是她的两个弟弟沈博仁和沈青羽。
姜与乐冲着两个小不点笑的温柔,却对沈欣说道:“欣儿放心,我会让他们好好认识一下我这个大哥。”
沈博仁和沈青羽盯着这个陌生的大哥,背脊发凉,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姜与乐回了他们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来日方长。
当天晚上姜与乐和骆元梧的封赏就下来了,姜与乐任户部侍郎,骆元梧任吏部郎中。
朝堂上对此议论纷纷,但她们的功绩摆在这,再加上景王有意向她示好和皇帝的维护,无人动摇她的位置。
“沈大人可真是好样的,远在岭南都可以操控朝堂之事。”
穆渊面无表情,眼里杀意弥漫。若不是这沈忘尘,他怎么会被景王压的抬不起头。
“彼此彼此,王爷在京城还如此关心下官,时不时就派人来看看下官,下官惶恐呐。”
死样,隔天就派波人刺杀她,她回点礼怎么了?
“沈大人,你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牙尖嘴利!”
“比不得王爷,一张嘴就能呼风唤雨。”姜与乐笑眯眯的说道。
穆渊本想发泄一番,没成想先把自己气到了。早知道当初他就不应该心慈手软,让这个贱民有机会蹦哒到今天。
“哼!”穆渊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姜与乐依然笑眯眯的,整的同僚都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姜与乐走到半道马车被拦下给请上了茶楼。
“沈大人真是好大的威风,连本王的面子都不给。”景王虽是笑着,眼神却冰冷。
“哪里,不过是久未见家人,着急团聚。”
“既然如此本王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之前说的事沈大人考虑的怎么样?”
“殿下,下官一直忠于皇家,自然也忠于您。”姜与乐打着哈哈道。
景王冷了脸,“砰”的一声将杯子砸在桌子上,“沈大人,不要把本王的抬举当做你忤逆本王的资本,你知道本王是什么意思。”
“况且当初你把安王的把柄送到本王手上,你以为不跟本王联手就能全身而退?”
姜与乐扬起一个迷死人不偿命的微笑,说:“那就不劳王爷操心了。”
说罢姜与乐起身离开,景王的收下欲要拦下她,被小伍等人挡了回去。
等她离开后景王一把将茶杯挥在地上,踹翻了桌子。
“沈忘尘,敬酒不吃吃罚酒!”
姜与乐听见楼上的动静冷笑一声,这么着急,那也免得穆渊一人太孤单。
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人,当然一起搞死!
京城慢慢起了谣言,皇上有意立景王为太子。
还有人说户部侍郎沈大人投诚安王,助安王逼宫。
更有甚者说姜与乐意图以岭南为据点造反,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要不是姜与乐是当事人她都信了。
谣言在京中越演越烈,皇帝在这个关头将她招进了宫。
“沈爱卿,你对京中的谣言有何看法?”这是姜与乐第一次在皇帝眼中看到探究。
皇上老了,头上已经有了白发,深不可测的双眼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混浊。
“皇上认为呢?”姜与乐抛回问题道。她已经不是最开始那个沈修撰。
虽然谣言是假,但有一点是真,她一声令下,岭南必乱。
但她只为任务何来,无意毁百姓安宁。
“哈哈哈,朕当然信你,你可是朕亲自选的状元郎,是为朕兴盛天宇国的肱骨之臣!”
姜与乐不在乎皇帝的话是真是假,只道:“微臣不管从前、现在或是未来,忠于皇上,忠于天宇国。”
她的意思很明显了,听了她的话皇上的笑真心实意了几分。
“爱卿,你说人怎么总是贪心不足呢。”
很明显说的是景王和安王,皇帝其实一共有五个儿子。
二皇子是皇帝最喜爱的,性格豪迈爽朗,年纪轻轻隐姓埋名去了军中,一次抵御外敌时残了腿。
虽面上开朗却是再也不喜见人,自困于府。
四皇子和五皇子年纪尚小,景王和安王有一些才干但无仁德,视人命如蝼蚁。
皇帝日渐年老,没有满意的继承人,本就忧心,儿子还兄弟相残,自然愈加痛苦。
姜与乐当然不好评价,谁知皇帝话锋一转问道:“沈爱卿,依你之见谁堪当大任呢?”
“皇上,此事微臣怎好妄加议论。”
上一篇: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