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医院又穿了 第87章

作者:流云南 标签: 系统 正剧 穿越重生

  王强很肯定,沉闷的一声又一声就是随着队伍前进而越来越清晰的,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思来想去,王强从移动梯刚下到方沙城,就看到骑马的神卫们匆匆回来,张嘴前忽然意识到自己不会说大郸语,借马怎么说?完!

  万万没想到,神卫长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一个一个往外蹦字:“守门仙,铺路,送米面粮油和、还有很多肉……”

  神卫长式普通话,NL不分,前鼻音后鼻音也不分。

  王强连蒙带猜的, 只明白了个大概,嗯,应该对飞来医馆的安全不够成威胁,那就这样吧, 挺好,琢磨完拍了拍神卫长的肩膀,摇了摇手又从移动梯回医院了。

  到医院西门,边拍手边嘀咕:“唉,什么时候能像大郢有天梯呢?”

  “也不知道系统任务有没有?”

  正在这时,一只手毫无征兆地搭上王强的肩膀,身体比大脑更快反应,抓手反拧却扑了空,不用想肯定是魏璋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

  一转头,果然!

  魏璋笑得苦哈哈:“给你打电话把老爸吵醒了,然后就被踢出来士活了。”

  王强乐呵呵地竖起大拇指:“报应!”

  “滚!”魏璋毫不客气地还了,“说正事,现在有网了,医护们不用跑来跑去看报告,轻松多了。”

  “废话,有网有电当然方便。”附送一个大白眼。

  “老爸把我赶出来的时候惊动了邵院长,邵院长先看到飞来医馆系统的消息、又看到食堂樊主任发来的食材告急,让我想办法去国都城买点儿。”

  “人随我挑,这不第一个就来找强哥了嘛。”魏璋特别理直气壮。

  “行啊,”王强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还有谁?”

  “食堂樊主任、两名大厨,我们俩,外加文浩和周洁,”魏璋假模假样地掰手指,“借方沙城的马车和牛车,能买多少是多少。”

  ? ? ?

  王强脸上浮现谜之微笑:“文浩和周洁两个人都不会做饭,他们跟去干嘛?”

  总不能是之前出诊,他们保护医护;去国都城采买,换医护保护他们?

  魏璋比了个别说话的手势,挑了挑眉毛:“懂的都懂。”

  王强琢磨过味儿来了,看破不说破:“什么时候出发?”

  “七点半准时出发。”魏璋边说边走。

  “买菜团”组建完成,团员们抓紧时间休息。

  但有不少人因为有电有网的好消息而激动。

  方沙城东的临时休息区,负责光伏的工程师汪奇锐,望着信号满格的手机,一拍大腿:“弟兄们,有网啦!”

  “有网就不用担心停电啦!哦耶!”年轻的志愿者们都特别开心。

  “手机能用,我们就不用再方沙城东南西北地到处跑了。”天知道,这两三天的时间里,他们跑了多少地方。

  除了方沙城的人以外,全院最开心的就是检验科了,感天动地啊,终于不用再被医护们盯着出报告了,有网了,医院系统就能恢复如常,再也不用跑断腿。

  再好的事情都有两面性,比如各科室指望靠跑腿减肥的医护们,只能另寻他法了。

  无论如何,能提前完成系统任务怎么都好。

  ……

  早晨七点半,“买菜团”在医院西门集合完毕,一个接一个从移动梯下到方沙城时,神卫长把一封厚厚的书信郑重其事地交到魏璋手中。

  魏璋望着空白的信封诧异地问:“给我的?”

  “是郑国公夫人的贴身女使送来的拜贴,”神卫长一字不漏地禀报,“她还在那边等回信。”

  魏璋从信封里抽出拜贴,一目十行地看完,拿出手机拨号:“邵院长吗?我是魏璋,郑国公夫人递来拜贴,正午,哦不对,中午会送儿子赵潜的药费诊药的米面粮油。”

  “为了报答飞来医馆对赵潜的救命之恩,还会送来已经杀好的牛五头、羊十五头、猪十头、鸡鸭鹅各五十只,全都已经去毛分割好。”

  “还有山珍海味之类的各十箱,希望飞来医馆不要拒绝。”

  邵院长听魏璋说话,终于明白郑院长说的“就像一切都安排好”,经常会有缺什么就出现什么的巧合,现在……这巧合就这么毫无预兆地出现了,真神奇。

  魏璋的手机里传出邵院长的决定:“你们先别去国都城。”

  “哎,邵院长,国公夫人的女使在等您的回信。”

  十分钟后,邵院长拿着盖好印章的回信交到魏璋手里:“我已经通知保科长,中午以前他们会把移动梯改成传送带。”

  “是。”魏璋再次下到方沙城,互相见礼后,把回信交到国公夫人女使的手中。

  国公夫人女使收好回信后再次行礼,恭敬有礼地转告:“主君召集了一大群工匠从昨夜开始,在铺国都城到方沙城的加宽石板路……”

  “主君说,少则七日,多则十日,必定能铺好。”

  魏璋点头示意,目送女使离开后,转身就抢了王强的望远镜从移动梯爬上去,一直跑到医院东门,从望远镜里看,果然!

  “还给我!”王强跑到魏璋身旁,作势要抢。

  魏璋把望远镜还给王强:“好说。”

  王强立刻用望远镜眺望,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草,基建狂魔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吧?”

  望远镜里,四台人力夯土机正结结实实地轧着地面,每隔一段时间,人力会轮换;而在夯到结实后,就有另一组工匠从马车牛车上抬石板,平整地放在夯平的泥土路上。

  所有的车和人都是滚动又高效的,只一个晚上就已经铺完三分之一的路程,不愧是基建狂魔的老祖。

  “买菜团”还没出发就原地解散,每位团员还都挺开心,毕竟之前去大郢国都城都憋得厉害,想来大郸国都城应该也差不多。

  ……

  正午时分,郑国公夫人的马车牛车队满载着米面粮油、山珍海味和各种肉类,终于穿过方沙城破败不堪的城门,转而直奔城西南。

  当郑国公夫人一行浩浩荡荡到达医院西门下方的方沙城时,已经下午一点。

  保科长的液压叉车、志愿者们的液压转运车等都已经就位,而连接上下的传送带也已经安装调试完毕,邵院长和金老在医院西门,魏璋和王强在下方的方沙城。

  豪华的、带有国公府徽记的马车停得非常稳当,马夫放好马凳,女使伸手撩起挡帘,护着郑国公夫人下了马车,排在后面的十六辆马车上都有人下车。

  下车动作整齐划一,每位女子都带着帷帽,风沙吹过,帷帽纱轻轻浮动,似乎都带着仙气。

  下过人的马车都纷纷驶离,排在后面、格外宽敞的大牛车上堆得满满当当。

  魏璋粗略一扫眼,只觉得来信上写的可太保守了,立刻上前:“郑国公夫人请。”也就是低头意思一下,跪是绝对不可能跪的。

  郑国公夫人从宽袖里取出一份清单,立刻有女使双手接过,呈到魏璋手中。

  魏璋接过清单,用清晰的大郸语介绍:“烦请把米面粮油都搬到传送带上,每隔装一份,等全部清单完毕,邵馆长会给详细的收礼单并盖飞来医馆的戳记。”

  女使离开传话,很快国公府的仆从们开始往传送带上搬大小不等的麻袋。

  说来也怪,太多大郸人被移动梯和传送带惊讶感慨,偏郑国公夫人连嗓音平稳,只是极有礼貌地问:“不知能否见吾长子赵潜?”

  邵馆长凡事有预案,家属想见病人天经地义,前提是病人病情允许。

  于是,魏璋取出手机点开微信发出视频邀请:“喂?郑国公夫人带了很多米面粮油和各种食材,现在只要见一下赵潜。”

  “嗯,是的,病人家属情绪稳定,理智有分寸。”

  魏璋说完,又提醒夫人:“赵潜脸上的伤挺重,需要尽快择期手术,现在颜面部肿胀,您可能认不出来。”说完,就把手机放到她面前。

  郑国公夫人被手机里的影像惊得倒吸一口凉气,掀起帷帽的双层纱,声音颤抖起来,似乎瞬间失去了相见的勇气:“潜儿?”

  “阿娘?”赵潜喜出望外,可惜两只眼睛都肿成一条缝,整个颜面部都不太能动,尤其是整形科医生再三嘱咐别动。

  郑国公夫人的指尖轻轻拂过赵潜在手机上的脸,眼神温柔,指尖都在微微颤动,一次又一次哽咽,最后才招呼大儿媳:“来,快来看一眼潜儿。”

  大儿媳立刻走上前,看到手机里努力活着的赵潜,泪水像决了堤:“夫君?”

  三个人努力沟通,直到麻醉科护士长过来夺走了手机,同时嘱咐:“魏璋,赵潜的病情还不稳定,刚才心电监护报警,关掉。”

  魏璋的手机忽然就显示“视频断开”,变成黑漆漆的一片,原以为他们这样聊一下天,能给赵潜打点勇气,这下……明显是气打过了。

  可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魏璋觉得非常冷静自制的她们,忽然就相拥而泣,此前一直悬着的心落了一半,七上八下的,根本不得安宁。

  魏璋清了清嗓子,安慰:

  “赵潜目前处于易感染期,所以你们今天来到方沙城但不能见他,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就可能诱发出血、伤口肿胀等等问题。”

  “所有的治疗方案和照料方式都与郑国公沟通时完全相同,现在他颅内出血已经止血,之后还有两次大手术要做,请放心,医护们一定竭尽全力。”

  “多谢。”郑国公夫人出发前听了郑国公警告,所以她们和一群女眷整齐行礼,言行举止都像经过精心培训,太优雅端庄了。

  这时,魏清才注意到这群女眷们个个红了眼圈,一时间劝也不是,不劝又好像不太行,只能硬着头皮解释:“赵潜的病情有反复,还请你们回国都城去。”

  “等他颜面部手术完成以后,慢慢就能恢复以前的样貌。”

  郑国公夫人有些犹豫,片刻后又问:“潜儿能好好活着的吧?”

  魏璋笑得很抱歉:“对不起,我不是医师。但能以人品和项上人头担保,哪怕你们不在他身旁,在麻醉科复苏室里,赵潜也被照顾得很好。”

  “如果赵潜的病情忽然恶化,我们会想办法及时通知您。”

  不知是不是魏璋诚恳的语气和眼神,或者还有其他,郑国公夫人犹豫再三,最后仿佛下了毕生最大的决定:“叨扰许久,告辞。清单交给女使迎夏就行。”

  郑国公夫人率先走向马车,其他女眷们轮流上车仍有忍不住频频回头的。

  医院不说再见,魏璋微笑又诚恳地向她们挥手告别,望着她们离去时悲伤的背影,只能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赵潜福大命大,大难不死必有后服。”

  尽管有传送带,但架不住米面粮油这些实在太多,还有那么多肉类、蔬菜等等,等所有的物品都送到医院西门时,保科长已经开着液压叉车往返了三趟。

  志愿者们搬得双肩发酸,好不容易搬到传送带上终于出现了空格,心里一块巨石落地,啊……总算搬完了。

  最开心的就是樊主任,乐得合不拢嘴:“太好了,食材暂时不缺了,又可以松口气。”

  樊主任和志愿者们整理好清单,交到邵馆长手里,与魏璋手里的那份完全相同。

  邵馆长签单以后,交给魏璋,魏璋又转交到女使手中。

  万万没想到,第六项任务公布的第二天,食堂库房就被塞了不少食材,虽然都来自大郸,但确实是精挑细选的优质食材。

  大家都很开心,但有人开心,必定就有人不开心,比如儿科已经完全康复的小病人和家属们。

  如果小病人们放开嗓子大喊大叫,整个儿科能成为全院最吵的病区。

  原因也很简单,家属们先找护士长再找儿科主任,说明他们希望孩子在飞来医馆也能好好学习的心愿。

  儿科主任听完又找到邵院长,如此这般地说了一下。

  邵院长刚好在院长办公室,赶紧拿出《飞来医馆人才统计表4.0》,果然,找出好几位病人是C市各学校的老师,还在老年病房找出了三位退休老教授,再算上教历史的金老。

  因为上次穿越的关系,医院也有自己的图书馆。

  邵院长决定把图书馆开放给孩子们上课,并拿着人才统计表亲自去病区邀请,一位,两位,三位……教语数化政史生等课程的老师都有,再加上四位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