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荔景
【拉拢完太平公主自然还是不够的,她仅仅是代表宗室,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宫内能汇报帝踪的眼线,于是他们想到了曾经曾为他们通风报信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虽以前是武皇的心腹,但因为她及时站队成功,李显念其有功,所以依旧将她留了下来,负责宫内文书工作,还将她升了职,从才人升到了昭仪。】
【咳咳,需要说明的是上官婉儿虽然头上挂着宫妃的名头,但实际上并不是宫妃哈。据现有的史料来看,她住在宫外,本质上相当于是李显和韦后的秘书助理。】
【之所以照成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那时候的女官制度还没有成型,于是帝王想要提拔女子为官,只能先打个擦边球,给她安个对应品级的妃嫔称号。】
【策反上官婉儿也不算难,毕竟上官婉儿虽历代帝王心腹,能够影响帝王决策,不少人认为她实际上担任着内廷宰相之职,然而她终究没有宰相的名头,当外廷官员不愿认她之时,她便也没多大的权力。】
【于是在张柬之的一通威胁下上官婉儿便答应了下来,甚至还答应事成之后帮他们拟上一封假圣旨。】
相较于今天被点名的其他人,上官婉儿显得很是淡定。
毕竟之前她早已经被天幕曝出过背叛武皇,在政变中为张柬之等人通风报信了。
这一次她是被“逼迫”,出卖得还是李显,上官婉儿表示无伤大雅,毛毛雨罢了。
更何况从之前太平公主之事上她也可以看出这其中多半有诈,安乐郡主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她被策反,为别人所用。
以她和太平公主之间的关系,她也相信太平定然也会为她通风报信的。
至于安乐郡主故意陷害她,想要除掉她的这个可能,上官婉儿觉得基本上不可能。
且不论天幕已经提过安乐郡主对女子很是友好,除此之外以安乐郡主那时候的权势,还需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吗?
想通了这些之后,上官婉儿便望向武皇,声音平静道,“陛下,臣以为这其中定然有诈,请陛下听完天幕所言再做判断。”
上官婉儿都能察觉出其中的不妥,武皇又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于是她对着上官婉儿点了点头,表示看完天幕讲述再做处置。
【如今所有人都知道夜长梦多的道理,毕竟继续留着安乐大帝他们不知道安乐还会做出什么削弱他们所有人的事,所以联络好相关人员后,他们便决定即刻动手。】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张柬之等人再次站在了玄武门外,不过这一次李隆基却是比他更加的主角。李隆基的一声令下后,玄武门的大门再次被打开,而后他便带着侍卫们直接冲到了李显和韦后的寝宫,打算快速诛杀两人。】
【事情发展到这,一切都很是顺利,就当李隆基以为皇位近在咫尺之时,他们打开寝宫大门时却发现宫内空无一人,完全没有李显和韦后的身影!】
【李隆基不是傻子,他很快便明白了过来,他们中计了!上官婉儿给他们提供的帝王行踪是假的!】
上官婉儿瞬间展颜一笑,果然她的猜测是对的。
同时她在心中淡淡地松了口气,虽然对自己的猜想很有信心,但是如今听见天幕盖章的话后这才算得上是尘埃落定。
虽然哪怕是真的她也有信心保住自己的性命,但对着众人解释、辩解也的确麻烦。
更何况真要是坐实了她就是那随风飘动的墙头草,武皇仙逝之后她恐怕就得告老还乡,无人敢用她了。
庆幸之后,上官婉儿又开始分析起天幕中的这场政变。
不够,还是不够,虽然有她和太平这两个卧底,但是也只能起到一个麻痹几人的作用,万一他们的确身负气运,带着禁军进行殊死一搏,谁输谁赢真还说不定呢?
等等,该不会……
武皇这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君臣两人视线交汇的一瞬间,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那个答案。
禁军!禁军有问题!
天幕女声也很快便印证了他们的猜想。
【哪怕知道被骗,但事到如今,既然已经发动了政变,他们也只能一条路走到底了,毕竟谋反和意图谋反都是死路一条。】
【李隆基也是果断坚决之人,很快便做出了决定,他要带着禁军们在宫室中找出李显,杀掉他们!】
【然而就当他再次对禁军们下达命令之时,却发现这一次禁军们一动不动,完全不听他的诏令。李隆基很快反应了过来,禁军也有诈!】
【只是这一次李隆基却不敢也不愿相信,毕竟若是禁军反水,他就彻底失了翻盘的希望。于是他看向了从前与他称兄道弟的陈玄礼、葛福顺,也是如今禁军的统领,对着他们祈求,希望他们能命令禁军们跟他一起行动。只是李隆基得到的只是两人冰冷的目光,没有丝毫动作。】
【李隆基哪里看不懂两人的意思?顿时也不再抱有翻盘的希望,满心只剩下先逃出皇宫保住性命再谈以后。】
【唐朝的皇子、宗室子弟都会学习骑射、武艺,李隆基也不例外,而且他也算是少年英才,很快趁着众人不备之时抢下了一匹马,然后架着马朝着来时的玄武门狂奔。】
【就当玄武门出现在他眼前,李隆基以为自己终于能逃脱时,一只利箭却不知从何地射出,直接刺进了他的胸腔处,李隆基整个人从马背上瞬间跌落下来。】
【这时李隆基才看到不远处的城楼上,安乐大帝一身戎装,手持弓箭,显然那支利箭是她亲手所射!至此,李隆基彻底明白,这一场政变就是李云乐特意为他们设置的瓮中捉鳖的圈套!】
【不得不说李隆基的求生意志很是坚决的,哪怕是现在他依旧想要逃命,挣扎着起身想要继续逃跑。】
【但安乐大帝又怎么会轻易放了他?又是“嗖嗖”几箭,每一箭都射到了李隆基的要害处,直将李隆基射成了个刺猬,任凭他有九条命也不够用。】
【最后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李隆基倒在地上再也没能爬起来,血留了满地,当场气绝身亡。据说那时的李隆基眼睛睁得极大,显然是死不瞑目,很不甘心的。】
【这时禁军也将在其他路的张柬之、崔玄暐等人押解了过来。确认所有政变之人都被拿下,保证安全后,安乐大帝这才携着李显、韦后等人从城楼上下来,宣告叛乱已除。】
【至此安乐大帝不仅彻底震慑住了想要造反的宗室和朝臣,也有了再次收缴权臣、世家土地的理由,还让李显彻底摆脱了因推举之功封王的张柬之等人的桎梏,可谓是一石三鸟。】
【毕竟杀功臣总是敏感的,一个普通的罪名总是会让不少人觉得帝王是在过河拆桥,但功臣若是谋反了,那他们处理起功臣来可就不用再顾忌什么了。】
哪怕没有画面,天幕描述得也不算详尽,但所有人都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的惊险,还有李云乐的运筹帷幄。
满朝文武都生出了一个念头,如果是他们身处那个场景,处在李云乐的对立面的话,他们恐怕也赢不了,反倒被李云乐耍得团团转。
而且李云乐看着细胳膊细腿的,之前也没有听说过她擅长骑射、武艺啊,结果竟然能这么远的距离击杀李隆基,如同当初的太宗在玄武门击杀太子建成一般。
可是当初的太宗是在战场上练就的本事,李云乐可只是个公主啊!
不对,大唐公主也不都是弱不禁风的!
众人突然间又想到了唐初之时的平阳昭公主,难不成李云乐还隔代遗传了平阳昭公主在战场上的本事?
一瞬间,不少人额头上的冷汗直冒,心中生出了一丝不妙的怀疑。
这一刻他们甚至开始怀疑他们之前打算政变杀死李云乐的想法能不能成功,他们怎么觉得这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如同这天幕中一样呢?
说不准他们还会更惨,毕竟他们不管是胆识还是经略才华都不如张柬之和李隆基等人。
而已然被禁军控制看管的李隆基仍然能看到天幕,他崩溃地笑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原来从一开始我就踏进了李云乐的圈套!原来我费尽心机去接近,讨好的人都是李云乐特意安排的,罢了,这一辈子输给她我也不冤了,如果有下一世,我定然……”
他接下来的话并没有说出口,但是听到的人却都能猜出话中的含义。
只可惜所有人都很清楚,人哪里又有下辈子呢?
李云乐并没有听到李隆基的这番话,但如果她听见的话,也只会冷笑一声。
真可惜如今的李隆基不知道原本唐玄宗那老登干的事,不然他绝对不会指望自己还能有下辈子。
其实李云乐一直怀疑老天爷就是为了解决掉唐玄宗,才安排她穿到这里来的。
毕竟李隆基可不是简单的某个封建王朝的罪人,他算得上是整个华夏的罪人。
安史之乱之后,华夏民族从开放走向封闭,原本锐意进取的民族变得逐渐保守,最终在千年后落后了一个时代。
李云乐能接受王朝兴衰更替,但却无法看着华夏民族走下坡路。
所以她穿来这后,定下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杀李隆基,幸好不管是天幕中的那世还是如今,她都顺利按照预想的那般达成了目标。
武皇面上不动声色,但心中却是为李云乐叫了数次好。
胆色、计谋通通不缺!甚至亲手射杀敌人还能面不改色,真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要知道当初太宗在玄武门射杀李建成之时还手抖了呢。
不过,等等,她之前怎么没听过李云乐还会箭术,而且还很是不俗!
比起朝臣们在心中嘀咕,武皇则要直接许多,直接望向李云乐。
“没想到你还会箭术,可还会其他骑射、武艺?之前怎么没听你提过?”
李云乐哪里听不出武皇是在质问她为何要隐瞒她会武艺之事?
她在心中吐槽,平日里又不需要她动手,她干嘛要暴露啊,说不定某个时刻就能救她的小命。
更何况为了这身武艺受了多少苦,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虽然她也用了一些系统积分加强了自己的体质,但这也只是让她力气比寻常女子大了一些,想要练就好身手自然少不了常年以来的勤学苦练。
所以李云乐自然很是珍惜,决定不到关键时刻绝不暴露自己会武功的事实。
当然李云乐肯定不可能说实话的,出口时便成了。
“陛下,安乐才刚回洛阳没多久,而且平日里守卫森严,哪里用得着安乐动手呢?自然没机会展示我的武艺了。而且安乐也知道大家都政务繁忙,肯定没空关心安乐这等小事,自然不会主动提起打扰大家。”
武皇心头好笑,李云乐这是在指责别人不关心她所以才不知道?她倒打一耙的本事倒是炉火纯青了。
不过虽然这种自由心证之事不好探究究竟,但武皇却也不愿轻易就这么放过李云乐。
她笑了笑道,“朕之前的确对你有所忽视,既然如此,那朕就给你个机会,下次宫宴上你给大家表演上一出吧,将你所会的东西都展露给大家看。这样朕总不算忽视你了吧。”
李云乐一脸震惊,除了后悔就是后悔。
呜呜呜,她只顾着甩锅,结果怎么把自己给坑了!让她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表演这跟用视线凌迟她有什么差别?!
她怎么就忘了武皇定然是那种别人越是能辩,她越是不会放过的人?
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说她是保留实力,说不准武皇也就让她过了!
不过李云乐的尴尬到底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天幕接下来的话让她没心思思考不知道多久后的尴尬表演了。
【这一场政变几乎到这就结束了,然而大家是不是发现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up主没有解答,是的,那就是禁军们是如何被安乐大帝策反的!】
【嘿嘿!每次看到这一段历史我都不禁心神澎湃,所以特地放在最后来讲,也正好承上启下一番。】
【李隆基被放出宫后才开始与禁军们交好,但是安乐大帝却是早在房州之时便开始支助家中困难的底层军士们,同时也交好年轻的世家军官,其中便包括被李隆基引为知己的陈玄礼和葛福顺。】
【所以说呢,李隆基自以为拉拢住了他们,实际上一直是安乐大帝安排人在那等着他。】
【而那批军士中也可谓是人才辈出,在之后征伐之中,这批军士们可谓是大唐铁骑踏碎整个亚欧大陆的中流砥柱。】
【看安乐大帝之前的经历我只觉得她对百姓有着超出那个时代的爱护之心,但是看了这一段历史后我开始怀疑她是不是穿越人士,提前预知了历史!】
李云乐顿时背后一凉,好家伙,你特么还真的真相了。
万一武皇真听进去怀疑起来,她要怎么解释啊?!
第26章
不过事实上证明李云乐的担心得有些多余了,“穿越”这个词对于武皇还是太过陌生了。
更何况武皇本质并不信所谓的神佛,所以她根本不信预知未来这种事。
李云乐若是能预知的话,会预料到天幕出现吗?
更何况听了那般久的天幕,她也已经了解到天幕中那个女声性格很是活泼,喜欢开一些促狭的玩笑,想来那女声又是在打趣她所谓的“偶像”安乐大帝。
武皇并未多想,但还是下意识朝着李云乐望去,却看到了此时李云乐竟是一脸的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