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程
宋兰花抬头看他:“怎么了,有事?”
顾南城坐到宋兰花身边:“顾向东来找我了,要我去看看赵萍*,说赵萍有事和我说,我真想不明白,她都快死了,找我什么事,难不成怕我不让她和顾大山合葬。”
宋兰花想了想,对着外面喊一声,让大牛进来,让他把顾大花喊来,这事情得问顾大花。
顾大花得知赵萍要见顾南城,也挺诧异的,想了想说:“不会因为顾微微吧,他那个对象回城了,听说家里人平反了,官复原职。刘家良走前和顾微微保证,会回来接她,可一直没见到人,你们可能不知道顾微微的情况,前两胎生的女儿,刘家良不高兴,和村里的女知青打得火热。顾微微相信赵萍的话,吃这药方吃那药方,终于怀了一个,看见刘家良和女知青走得近,上去就打那个女知青,结果孩子没了,是个成型的男孩儿。再后来没怀上,又开始吃药,但始终没孩子。”
宋兰花觉得赵萍不简单,敢来找顾南城,肯定有依仗,到底是什么事,他们还不清楚。
顾南城不打算见赵萍,准备回绝顾向东,让宋兰花和顾大花说话,他去去就来,结果这一去,一个多小时都没回来。
宋兰花让大牛他们去找找顾南城。
大牛应了一声,回来告诉宋兰花:“爹去老宅了,听人说进去一个多小时了,还没出来呢。”
“肯定有事。”宋兰花说。
顾大花怕弟弟出事,要去老宅找人,宋兰花也要跟着:“咱们一起去,我倒是想看看赵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大牛几个也想知道出了什么事,也要跟着。
几人刚走到老宅门口,顾南城从老宅出来,大牛连忙迎上去:“爹,你没事吧。”
顾南城走过来,摸了摸儿子头:“我能有什么事,回家说。”
到了家,淮海和周媛媛也在,他们一早给淮海爹上坟,才回来,见顾南城和宋兰花脸色不好,就问发生了什么事。
大牛说:“我爹去老宅了。”
林越泽猜测:“肯定有事找爹。”
顾南城让几个孩子们都出去,留下宋兰花和顾大花,孩子们都出去后关上门,怕孩子们偷听,又打开门,果然见几个孩子趴在门口准备偷听,他呵斥一句,看着孩子们离开,再次关上门。
宋兰花迫不及待:“到底怎么回事,难道赵萍威胁你了?”
她能用什么东西威胁,婆婆的坟赵萍不敢动,等改开后他们就牵走,难道赵萍手里还有什么东西。
顾大花也着急,让顾南城赶紧说。
顾南城叹息:“赵萍手里有半块玉佩,是娘的遗物,另外半块我在姨母那里见过,姨母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事关苏家祖上遗留的财产。”
这才是不让孩子们听的原因,怕他们守不住,被有心人知道。
是真是假,顾南城不清楚,苏瑾知道的也不多,他们不敢动这些东西,就怕被人抓到把柄。
苏瑾问过顾南城,是否见过那玉佩,顾南城真没见过,也没见娘拿出来过,没想到竟然出现在赵萍手里。
顾南城问赵萍,玉佩哪来的。
其实就算不问,他也猜到了。
第139章 沈家打架
赵萍是将死之人,没必要说谎,就说玉佩是顾大山给她的定情信物,玉佩非常漂亮,手感温顺,她很喜欢那块玉佩,一直藏的好好的,不敢让别人瞧见。
开始,她不知道这块玉佩的来历,后来听到顾大山和原配吵架,才知道这玉佩是顾大山偷原配妻子的。
当时顾南城亲娘想要会玉佩,顾大山不给,还用玉佩威胁她说,只要她选择离婚,他就把玉佩还给她,否则就永远别想见到玉佩。
顾南城的母亲也想离婚,可还有四个孩子,她不舍得孩子没地方去,更不忍孩子们没爹,坚决不离婚,后来再没问过玉佩的事,到死都没问。
宋兰花暗骂顾大山无耻,幸亏死了,这种不要脸的人死了也要被鞭尸才行:“赵萍愿意给玉佩,她想让你做什么?”
顾南城肉了把脸:“让顾微微带着孩子进城,找他那个抛弃妻女的女婿去,再给顾向东找个工作,让顾向东别在看张小翠的脸色。”
什么叫看媳妇的脸色,那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赵萍到现在都看不清楚真相,白活一把年纪。
“你答应了?”宋兰花问。
顾南城嗯一声:“不答应能怎么办,我娘的玉佩还在她手里呢。”
顾大花也紧张:“刘家良亲爹职位不低,会不会连累你。工作也不好找,你上哪里给顾向东找工作去。”
宋兰花又问:“玉佩会不会是假的,赵萍其实也不知道,就是想利用你。”
顾南城:“不会,我见过玉佩,和赵萍描述的一样。”顿了顿又说,“既然顾微微想往火坑里跳,我就帮她一把,希望赵萍死后别后悔。”
知青抛弃妻女,能是什么好人啊,就算顾微微能进城,多半是入火坑,绝不会享福。
赵萍也是真疼儿女,到死都在为儿女打算。
宋兰花知道顾南城有成算:“你想怎么做我都支持你。”
当晚,顾南城就拿到了玉佩,是顾向东送来的,说:“我娘说你一向说话算话,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让我把东西先给你。”
赵萍不害怕顾南城,害怕张小翠,张小翠早就知道她手里有东西,夜里偷过几次,可惜一无所获。她怕玉佩真没了,顾南城不帮顾向东和顾微微。
顾南城摸着玉佩,告诉顾向东:“我知道了,你回去吧。”目送顾向东出家门,把玉佩给宋兰花:“好好保存,将来用得着。”
改开后帝都房价飞涨,还是要早做打算为好。
宋兰花把玉佩揣兜里,见周媛媛红着眼站在西屋门口,才想起他们去上坟的事,她和周媛媛不熟,并没多说话,而是把淮海喊过来,问他上坟的事。
淮海一五一十说了:“我妈到了我爹坟前,一边烧纸一边哭,说了很多以前的事,还说会把我抚养成人,我都多大了,她连个饭都不会做,我需要她抚养吗。”顿了顿又说,“她还说,百年后要和我爹合葬,希望他别嫌弃她,下辈子他们还做夫妻,孩子死了,她来奶了,早干嘛去了,我都替我爹不值,要不是她,我爹……”说到这里,淮海红了眼,继续说,“要不是她,我爹不会死。我爹最疼我了,她生气不管我的时候,都是我爹抱着我,把我举过头骑大马,背着我上山掏鸟蛋,干活时在地头铺上草席,让我在上面玩,夜里给我读小人书,告诉我要多读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那么好的爹,却早早死了,还不让我恨她,说她有苦衷,让我好好孝顺她。”
周媛媛就站在门口,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她依然泪流满面,儿子说得对,那个男人很好,对自己处处维护,事事忍让,却早早走了。
他走后,再也没有哪个男人像他一样照顾她。
宋兰花拍拍淮海的肩膀:“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人要往前看。”
夜里,宋兰花问顾南城怎么帮顾向东和顾微微。
顾南城想也没想说:“简单,顾向东随便找个工作,我让人带顾微微找她男人去,威胁几句肯定能留下,以后的日子就看他们的了,反正玉佩拿回来了。”
正月二十,天灰蒙蒙的,看着要下雪,青苗带着男人和儿子过来,宋兰花第一次见青苗的男人,一米八不到的个头,带着黑边眼镜,看着沉稳又成熟。
听大姐说,他家人一直不同意他在乡下结婚,订婚和结婚家里人一个没来,青苗生了孩子,亲妈来了一趟,不是嫌弃这个就是嫌弃那个,青苗不高兴,男人就把他妈送回去了。
从那以后,婆家人再没来过,如今孩子都四岁了,都不知爷爷奶奶家的人什么样。
宋兰花把青苗迎进去,问她工作上的事顺利吗,有没有哪里不明白的,书还看着吗?
青苗都一一说了,还说自己在学高中的知识,虽然有些吃力,看过宋兰花给的解析,能明白不少。
宋兰花:“这挺好,国家迟早要恢复高考,你们要提前做准备。”
青苗的爱人闻言,询问宋兰花是不是真的,他是小学老师,为了教课更顺利,从不敢懈怠,跟着媳妇学习高中知识,刚把高一的课本学完,要是能恢复高考,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参加。
宋兰花没给出明确答案:“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近十年没高考,到时候考的人肯定多,很可能不分年龄,不分成分,总之,你们想要考大学,就要做好准备。”
两人很激动,在宋兰花这里待了一会就走了。
顾南城把他们送到门口,回来和宋兰花说:“青苗这个对象不错,有上进心,对青苗也好,来的时候怕青苗累着,他抱着孩子来的。”
宋兰花欣慰:“那挺好,别管穷富,得找个能过日子的,顾微微当初看上那个吃软饭的,还不如在隔壁村找个知根知底呢。”
下午,宋兰花坐上回岛上的火车,火车上几个孩子说说笑笑,引得旁边的人问宋兰花:“这几个孩子都是你们的。”
“有五个是,一个是亲戚的孩子。”宋兰花看一眼坐在旁边的周媛媛。
周媛媛抬眸看她,宋兰花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承认她是她舅娘了。
宋兰花不知道她心里的想法,知道了肯定唾弃呢,那是对外的说辞,真想当她的舅娘,也不看看她有没有资格。
“你们可真有福气,竟然五个儿子。”一个大娘羡慕盯着几个孩子。
宋兰花:“运气好,看大娘气色不错,身体挺好,孩子们也孝顺吧,不然气色哪能这么好。”
大娘点头:“都挺孝顺。”
五月二十二上午,宋兰花一行人到达海市,淮海不想跟周媛媛走,要跟宋兰花去岛上,还说要是搬回来住就好了。
宋兰花把他的行李给周媛媛:“周天可以去,其他时间好好上学,你要是成绩下滑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淮海想起自己被侄子们群殴的画面,拿起行李赶紧走人,还向宋兰花保证:“我的成绩很稳,都是第一名,不信你问她。”
提起儿子的成绩,周媛媛很骄傲:“这孩子学习很好,总被老师夸,学习的事你不用操心,你,你们路上慢点,到了给我打电话。”说着把写好的电话塞宋兰花手里,又说,“岛上买东西不方便,有什么需要也给我打电话,我买了让淮海给你们捎过去。”说完就走了。
宋兰花盯着她的背影,问顾南城:“她什么意思?”
顾南城提起行李去等公交车:“能是什么意思,想和咱们搞好关系呗,行了,都是亲戚,没有生死大仇,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又怕宋兰花误会说,“你舅舅和她的事,是你舅舅自愿,没人逼迫他,咱们也怨不着周媛媛,淮海都不恨她,咱们没必要恨她。”
再说,周媛媛后悔了,百年后要和淮海的爹合葬,这是最好的结果,他们没必要插手别人家的事。
宋兰花清楚顾南城的想法:“淮海都不计较了,我自然不会计较。”
林越泽趁机插嘴:“看着淮海不在乎他娘,其实挺在乎的。”
火车上,顾南城帮宋兰花接水,淮海见周媛媛羡慕,主动帮她接水,周媛媛感动的直落泪,只是背过人抹泪,恰好被他看见,那一刻他才清楚,淮海还是很在意他亲娘的。
到了岛上不到上午,卫民开车接的他们,人多车坐不下,顾南城把东西放上,又拉着宋兰花上车,让几个儿子跑着,还美其名是锻炼他们。
顾平安撇嘴:“你就是想和娘单独聊,你和娘是真爱,我们都是意外。”
顾南城关上车门,对着儿子们挥手:“你们知道就行,回头见。”
卫民笑得合不拢嘴,驱车离去,从后视镜中看到,几个孩子跑着追车,两条腿追不上四个轮子,很快几人被甩在后面。
车子停在门口,宋兰花拿出钥匙开门,顾南城和卫民提东西,东西全部提进屋又问顾南城:“师长,您什么时候去营区。”
“这两天没发生什么事吧?”顾南城见炉子上有热水,知道是卫民把炉子点着烧的,拿下来倒洗脸盆里,让宋兰花赶紧洗把脸。
宋兰花要把孩子们的衣服提上楼,顾南城没让:“让他们自己做,这么多东西,你一个人提多累,谁的让谁提。”
卫民要帮着提上去,顾南城也没让,让他说说这两天发生的事:“其实也没什么事,营区那边都挺好,就是家属院这边,沈团长和她爱人打架了。”
“沈团长,和宋春兰吗?”宋兰花挺诧异的。
宋春兰为了要孩子,喝了两年中药,她也是个狠人,不管多苦的药,都坚持下来了,七三年年初,生了一对龙凤胎,可把宋春兰高兴坏了,孩子没出生几天,就要把葛二妮接过来,还说两个孩子她一个人照顾不了。
沈团长受不了葛二妮,要把沈老太太接过来。
沈老太太自知亏欠宋春兰,儿媳妇生了龙凤胎,怎么也要过来看看,不然被人说,接到儿子电话收拾好东西就来了。
结果呢,进门和葛二妮撞个满怀。
葛二妮一直盼着闺女生孩子,闺女不仅生了,还生了两个,且是龙凤胎,终于扬眉吐气,本来欢欢喜喜给女儿伺候月子,不用再伺候那讨厌的一家人,谁知刚到就听女婿说,亲家母要来,本就不高兴的她,被沈老太太撞到更不开心,后退指着沈老太太骂,话特别脏,不堪入耳,正巧被沈团长听见。
沈团长把沈老太太护在身后,脸阴沉的可怕:“岳母,这是我妈。”
葛二妮不似以往对沈团长和颜悦色,板起脸来教训沈团长:“春兰没告诉你吗,让我伺候月子,你怎么又让老太太来了,一来一回不得花钱儿,老太太一把年纪来回折腾,万一再生病,都是你们当儿女的事,我不一样,年轻劳苦命,伺候春兰坐月子正合适。”
沈团长直来直去,没见过葛二妮这样的,一时间也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