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年代文中真少爷的养母 第167章

作者:木子程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张老见他们感情好,也高兴,他和老妻就是相濡以沫,困境中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可命运却对他们不公,让老妻早早走了。

宋兰花把行李给他:“多铺一床褥子。”

顾南城答应一声,宋兰花借机探讨医术,拿出奶奶的手札,首页小楷写着三个小字,是宋奶奶的名字,张婉莹。

字虽小,张老一眼便瞧见了,颤抖着双手问宋兰花,这手札哪来的。

宋兰花假装不明白,笑得坦然:“这是我奶奶留给我的。”

张老老泪纵横:“不会错,这是我张家的东西,*你奶奶真叫张婉莹,她就是我姐姐。”

宋兰花猜测张老是奶奶的弟弟,没想到真是:“我奶奶在家时被军阀看上了,想让奶奶做妾,奶奶不同意,嫁给了长工,且连夜逃了,打那以后再也没回过家,您确定您和我奶奶是兄妹,一个娘生的?”

张老抹一把眼泪:“确定,是一个娘生,家里有姐姐做的笔记,上面的字一模一样,还有你刚才说的正是我姐姐经历的,我出生亲娘就死了,后来继母过门,我是姐姐一手带大的,为了抚养我,姐姐二十多岁都没嫁人,她离开那天,我在私塾,回去后继母在发脾气,还让满世界找姐姐,可惜没找到,最后是她闺女当了姨太太。”

不然那军阀不会轻易放过姐姐。

她笃定继母会把亲女儿嫁过去,才决然离开。

姐姐走后,他收到一封信,是一个小乞丐给他的,那是姐姐的亲笔信,说自己过得好,也不后悔嫁给长工,他大了,让他照顾好自己。

从那以后,他再没见过姐姐。

后来战乱,他去了国外,内战解释,他才回国,一直记挂姐姐,回老家找过几次,都没见到姐姐,他以为姐姐一家都死了,没想到土埋脖子时遇到了姐姐的后人。

张老得知姐姐是饿死的,哭得像个孩子,捶着胸口说,自己蠢笨没能找到姐姐。

顾南城下楼,就见张老哭得像个孩子,看向宋兰花无声问,这是怎么回事,好好的人怎么突然哭了。

宋兰花说了事情来龙去脉。

顾南城再次为她竖起大拇指,这都是什么运气,请个大夫给自己请个舅爷爷回来。

宋兰花拿出手帕给张老擦泪:“您别哭了,一会儿孩子们该回来了,不知道还以为我欺负您呢。”

张老摸着手札,擦着泪:“我不哭了,和我说说你家还有什么人。”

宋兰花说了家里的情况,张老很欣慰,姐姐还有后人,也算儿孙满堂,挺好的,不像他,妻子早逝,女儿背叛,如今是孤家寡人一个。

顾南城不想打扰宋兰花和张老叙话,去厨房做饭。

大牛几个回来,就见顾南城在厨房忙活:“爹,我娘还没回来吗?”

上午他们放学回来,就喊娘,但没见到娘,也没见到爹,卫民回来告诉他们,娘出岛去海市找人,爹在营区很忙,没时间回来,让他们去洗化厂食堂吃饭。

大牛几个才不去食堂,兄弟几个分工合作,简单做顿午饭,吃饱后又去学校上课,以为回家能见到娘,谁知道是爹在做饭。

顾南城看他们一眼,指了指堂屋:“在屋里。”正当几个孩子要去堂屋,被顾南城喊住,“家里来客人了,都消停会。”

顾平安好奇,伸着脖子往堂屋看:“你娘的舅爷爷。”

几个孩子傻眼:“娘的舅爷爷,我们喊什么?”这辈分也太高了,刚给淮海当侄子,这又给人当孙子,他们怎么那么惨,就不能当一回长辈。

顾南城:“老舅姥爷?”不太确定,让大牛几个问宋兰花。

林越泽走在最后面,被顾南城喊住:“你怎么没回家?”

沈玖离岛,没人再缠着他,林父林母回帝都,林佳怡不会做饭,让林越泽回去做饭。

林越泽明白顾南城的意思,笑了笑:“我妈让我回去了,我不想回去,家里女孩子多,说话不方便,还是您这里好。”说着跟着大牛去堂屋。

顾南城暗骂医生臭小子,继续做饭。

张老见进来五个大小伙子,一个个都很高,有些讶然:“这,这都是你的?”

“可以说是。”宋兰花对大牛几个招招手,让他们认认人,“这是你们老舅姥爷,都喊人。”

大牛几个齐齐喊人,张老有些尴尬无措,摸向裤兜:“我来得急,没带见面礼,下次补上。”寻摸着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回头给孩子们带来。

顾平安几个连连摆手:“不用,我们都是大小伙子了,怎么能要礼物,是吧,娘?”

宋兰花:“是,不用给。”又让大牛去喊宋父和杜大姐,还有二姐一家。

大牛不想去,问宋兰花凭什么他去。

宋兰花斜睨他一眼:“你跑得快啊,快去,明天我去买只大鹅,让你吃鹅腿。”

大牛高兴,转身就去,顾平安也想吃鹅腿,说去喊二姨。

顾南城知道菜不够吃,让林越泽和梁煊拿上钱,去洗化厂食堂一趟,让大厨炒几个菜,他们顺便过来。

两人不敢耽搁,拿上钱就往外跑。

晚饭,宋父两口子,宋梅花一家四口都来了,知道张老的身份,热情打招呼,尤其是宋父,他年过半百的人了,竟然不知道他还有舅舅,还是亲舅舅。

宋兰花知道宋父喜欢喝酒,找出顾南城存的茅台,给宋父他们倒上,让他们边吃边喝。

张老问了许多关于宋奶奶的事,得知姐姐日子窘迫,却没和丈夫红过脸,被丈夫捧在手心里才露出满意的笑容,又问家里还有什么人。

宋父一一说了。

张老提出见一见,宋兰花连忙往宋庄打电话。

电话是大伯接的,得知多出一个舅舅,也是激动,听到宋兰花邀请,说找时间过来。

亲人见面,大家都很激动,免不了多喝几杯,这顿饭一直吃到晚上十点多。

张老喝醉了,被大牛背上楼,老爷子一面哭一面说,这辈子值了,没有白活,快死了还能遇见姐姐的后人,到了地下见到姐姐,也不陌生。

宋父也喝多了,但没醉,扶着杜大姐离开。

王冬生见一双女儿困了,让他们现在沙发上睡一会,帮着顾南城收拾桌子。

宋梅花帮着宋兰花收拾厨房,也忍不住感慨:“奶奶的嘴真严,她从来没说过还有一个弟弟,突然多一个亲人挺好。”

“老爷子出国了,可能奶奶早就知晓,那边的人她一个不想认,也就这一个弟弟还没在国内,说什么呀。”宋兰花看了看手表,让宋梅花赶紧回去。

宋梅花要帮着收拾好:“老大来信了,说在部队都好,贺瑾年又立功了,这次受了点小伤,他瞒着家里没让说,我就告诉你了,你也别往外说。”

宋兰花看一眼天真的姐姐:“贺司令是谁啊,那可是上过战场的人,战友多得是,贺瑾年是他唯一的孙子,你以为他不知道,我估摸着,贺瑾年刚受伤他就收到了消息,只是没敢告诉贺老太太和家人,老太太身子骨不好,怕受刺激。”

贺老太太早年上过战场,为了过河,大冬天跳进河中,幸亏当时有了贺瑾年的亲爹,不然贺司令要绝嗣。

宋梅花想了想:“你这么一说还真有道理,对了,你给我配点药,止血的,涂抹的,还有防蚊子的,我给老大邮寄过去。”

“行。”宋兰花欣然答应,“我多做点,到时候让他分给贺瑾年一些。”

宋梅花:“我就是不说,老大也会分给贺瑾年,他们关系可好了,比以前上学那会都好。”

“过命的交情,能不好吗?”

宋梅花一家走后,宋兰花又把用到的药材准备好,明天不上班,正好可以多做一些药材。

翌日一早,宋兰花刚起床便遇到在院子里打拳的张老:“嗬,您起得够早的。”

张老继续打五禽戏:“人老觉少,睡不着就起来了。”下巴微扬向门口,“南城也起来了,说去买菜,我还是头一次见男人买菜的,他一个师长,怎么能去买菜。”

他和妻子相濡以沫多年,也是男主外女主内,家务事都是妻子在做,乍一看见男人买菜,有些不习惯。

宋兰花去井边刷牙,不赞同张老的看法:“男人怎么不能买菜了,我不仅要上班,还要带孩子,他帮我买点菜怎么了,他不仅帮我买菜,还帮我刷锅劈柴呢,您啊,少见多怪。”

张老也就嘴上说说:“你有福气,和你奶奶一样。”

宋兰花吐了嘴里的牙膏:“谢谢您的夸奖,今天我带您入职,医院特别缺人,您老来了,我就省事多了。”顿了顿又问,“您学的是西医?”

都出国深造了,学的肯定是西医。

张老:“家学渊源,中医西医都行,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宋兰花觉得自己捡到宝了:“行,外科缺人,您去那边,帮我们多带几个学生。”

张老脸一沉,片刻后同意,只当普通学生,不倾注感情也就不会受伤。

在张老变脸时,宋兰花猜到一些,见他缓和便什么也没说,直接去厨房做饭。

她问张老吃什么,得知他喜欢吃韭菜煎饼,立刻安排上。

大牛几个下来时,宋兰花已经把饭端上桌,顾南城买菜回来,让几个孩子赶紧洗漱,吃过饭去学校。

顾平安:“今天周天,学校不上课。”不过老师让他们补课,他们都学会了,便告诉老师不补课。

顾南城吃着煎饼:“老师说了,让你们补课。”

林越泽惊讶瞪着顾南城:“爹,你怎么知道的?”他们没干吐露半个字。

“你三姑现在是初中部主任,你姑父是高中部主任,我什么事不知道,吃过饭都去补课,谁也不准缺席。”顾南城瞪眼,“换成别的老师也不给你补课,你们姑父给你们补,谁不去中午吃素。”

林父林母离开,康校长意见最大,可又没有阻拦的借口,只能放任,随后让顾来喜当初中部主任,丁福贵当高中部主任,他自己担任校长,不仅如此,康校长还担任了林父的课。

她得知宋兰花劝林父林母回的帝都,找顾南城抱怨,让顾南城帮她找两个老师回来。

顾南城没有答应,找老师是学校的事,和他没关系。

康校长不愿意,谁说没关系,要是没有宋兰花劝说,林父林母那样的人能回去,不可能的事,非让顾南城找个老师回来,不然就找林师长和秦副司令说理去。

就算他这样说,顾南城依然没答应。

顾平安看向张老:“老舅姥爷刚来,你们都忙,我们带着他老人家在岛上转转。”

宋兰花:“我真是谢谢你了,老爷子忙,没时间带着你们玩,饭后去学校,别想着偷懒。”

饭后,几个孩子乖乖去学校。

顾南城和宋兰花说一声去营区,宋兰花带着张老去医院,路过桑家,桑婆子出来打招呼,看见张老就问他是谁。

宋兰花笑着道:“我家一个亲戚,以后是咱们医院的医生了。”

到了医院,宋兰花把张老带到苏瑾办公室。

邱院长要离开,医院的大小事都归苏瑾管。

苏瑾看着张老觉得面熟,问他是不是曾在海市医院工作,得到肯定回答又问:“内战那会儿,你在医院救过一个地下党你还记得吗?”

张老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那时候他刚当上副院长,就遇见这种事,毕竟是一条人命,他不能袖手旁观,只能冒险把人救下。

苏瑾就说,那个人是她,再次对张老感谢,也知道他的医术好,让他做医院的院长。

张老不愿意,做院长还要和其他部门打交道,不如做大夫,专心看病,省心。

苏瑾看出他真不愿意,就没勉强,喊来劳资科科长,让她带着张老去办手续,人走后她忍不住夸宋兰花:“没想到你把人请来了,我还以为你要去三四趟呢。”

宋兰花:“我也以为要三顾茅庐呢,没想到这么容易。”又把淮海与张老认识,张老的身份说了。

“都说无巧不成书,这比书里的故事都精彩。”苏瑾走到门口,朝外看了看,确认没人才关上门,对宋兰花郑重道,“我有两件事告诉你,都不是好消息,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宋兰花见她说得郑重,便问:“什么事,难道是胡家又来岛上要人了?”

苏瑾点头:“梁老刚打电话过来,胡家人上了火车,很快就到,还有一件事,邱峥嵘那小子听说秀秀在海市,竟然去了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