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年代文中真少爷的养母 第171章

作者:木子程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顾南城正要去营区,闻言走过来接过电话,和梁老寒暄几句,又说梁煊一切都好,谁知梁老却说,胡嘉铭前两天回到帝都,带着伤回来的,还没到家又被人揍了,肋骨断两根,被送进了医院,问顾南城他是否知道这事。

“梁老,您心里明白就行,别说出来,说出来就没意思了。”顾南城连忙岔开话题,“梁煊收到了东西,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孩子,保证不少一根头发。”

挂了电话,宋兰花让梁煊打开笔记本,看看梁母都写了什么。

梁煊迫不及待打开,看了一页便落下泪来,咬牙愤恨喊出声:“胡嘉铭,我跟你不共戴天。”

第166章 娘家来人

宋兰花连忙抱住梁煊:“别生气,你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怎么还上火?”

顾南城也劝说几句。

大牛几个却在一旁拱火:“你快说说,你那狼心狗肺的爹都做什么了,到时候我们帮你报仇。”

敢欺负他们的兄弟,他们绝对不会放过。

梁煊抹一把眼泪:“我本该有一个妹妹或弟弟的,可惜没有出生。让胡嘉铭和胡老婆子打掉了。”

这或许是妈妈存了死志的原因之一。

两人并非无心,而是有意,就是想让妈妈给那个女人腾位置。

他们可真狠,连亲骨肉不都要,活该他们绝户。

宋兰花倒吸一口凉气:“这胡家人,真没一个好东西。”

顾南城:“咱们不是早就知道了。”拍拍梁煊的肩膀,“报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爷爷现在还不能动胡家,更何况是你。”

宋兰花:“动不了胡家人,就动能动的,把他们的助力都砍掉,独树难成林,独枝难成树,咱们把他的枝丫都砍掉,再等时机除掉胡家人会容易很多吧。”

顾南城点头:“但现在还不是时候,革委会的权利依然在,再等两年。”

宋兰花看向梁煊:“你的意思呢。”

“我听爹娘的。”梁煊总觉得宋兰花和顾南城考虑周到,而且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别人都觉得高考不能恢复,只有爹娘坚定认为国家迟早要恢复高考,并督促他们好好学习。

梁煊不仅说了这件事,还说了许多关于亲妈的事。

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透漏出胡家人的无情,在他们的无情和冷眼旁观中,梁煊的亲妈彻底失望,在一个雨夜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晚上宋兰花还和顾南城小声嘀咕:“我听说□□期间,帝都被抄家的有十万多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要是真的,全国被抄家的该有多少人。”

那些被下放的人很多都是无辜的。

顾南城:“别说这些了,早晚会过去,大哥和大伯什么时候来。这几天糟心事太多,等他们来了,咱们好好庆祝一下。”

宋兰花不是很清楚,想去打电话再问问。

顾南城:“还是别问了,地里挺忙,可能要等一段时间。”

翌日一早,宋兰花早早起来做饭,吃饭时问几个孩子:“你秀秀姐要下乡,你们要不要去送送她?”

大牛几个自然乐意去,在码头上看着秀秀坐上离岛的船,与他们挥手告别,顾来喜的泪水落下来:“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宋兰花非常笃定:“用不了多久,对了,秀秀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今儿就给她邮寄走。”

“还有一些东西没有准备,我回去再准备准备,你忙你的就行,东西我去邮寄。”顾来喜看着船渐行渐远直至看不见才和宋兰花一起离开。

大牛跟在他们身旁:“娘,等放假了,我们能回老家吗?”

宋兰花看他一眼:“你们回去干什么,给你大姑添乱还是给你舅舅添乱。”

大牛:“我们住自己家,谁家也不去,就不会给人添乱了。”

宋兰花:“你们想回去就回去吧。”

她不知道几个孩子回去是为了秀秀,他们怕秀秀在老家被人欺负。

就算有大姑在,也不一定什么都知道。

宋兰花去医院上班,几个孩子今天休息,要去菜市场买菜,中午他们做饭。

顾来喜很羡慕宋兰花:“你看看你这几个儿子,比女孩儿都勤快。”

梁煊不赞同:“三姑,勤快和男女没关系,你不知道林娇娇很懒吗,家里的活都是她男人干,听说给孩子换尿布都是她男人干。”

宋兰花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儿,姜芹可能觉得是家丑,从来没说过林娇娇过的怎么样,不说应该是过的好。

林越泽:“是啊,人家都说,要是林娇娇对象能生孩子,估计都不用林娇娇生。”

“林娇娇运气不错,找这么一个对象。”宋兰花说。

她和几个孩子分开后直接去医院,见到张老就说:“今儿中午别去食堂吃了,几个孩子在家,准备改善生活,你过去尝尝他们的手艺。”

张老高兴,直接答应,说中午就过去。

宋兰花笑着去办公室,刚给几个病人看好,见淮海在门口探头探脑,见没病人了直接进来。

“你怎么来了?”宋兰花洗了手,给他倒杯水。

“我给张爷爷送花,他院子里有不少花,留在家里可惜,我不得给他送过来。”淮海一脸求表扬的样子。

宋兰花不得不夸赞他几句:“都给你张爷爷搬进屋了?”

淮海:“可不是,忙完了我才来看看你。”

宋兰花坐下:“你回家了吗,今天不上课,大牛他们准备改善生活,你不回去帮忙?”

淮海坐着没动:“我也算是客人,怎么着也得吃现成的。”

宋兰花笑他:“小心被大牛几个听见揍你。”

淮海这才敛起笑容:“姐,张爷爷的儿女你知道吧,他们找张爷爷呢,去我外公外婆家打听了,被他们撵走了,我猜他们会来岛上,你最好注意点。”

宋兰花神色一怔,随后问:“你和你张爷爷说了吗?”

“说了,我张爷爷说,不用管他们,他们愿意来就来,反正不会给他们一分钱,更不会和他们回去。”淮海道。

宋兰花觉得张老的儿女个个不省事,搞不好会闹到医院来。

可惜她这次猜错了,张老的儿女没去医院闹,直接去找宋兰花,他们想问问宋兰花,为什么拐走父亲,是不是图父亲的补偿款。

宋兰花下班喊上张老回家,在门口遇到*张老的儿女。

张老三儿两女,今儿全到齐了,坐在顾家门口等人,抬眼看见张老,立刻过来询问张老怎么来这里工作,为什么不和他们商量一下。

张老冷笑:“当年我被下放,你们一个个的着急和我断了关系,也没问问我的意见,今天质问我不觉得过分吗,咱们什么没关系,早就登报断绝关系了,以后别再来了,我在这里挺好,你们谁都不要打扰。”

一个女人走过来,盯着宋兰花看一眼,随后上来挽张老的胳膊:“爸,您真是老糊涂了,我们是你的儿女,血脉亲情哪里说断就断。您老了,躺在床上不能动了,难道不需要我们照顾,难道指望外人?”

这话带着威胁的意味。

宋兰花忍不住出声:“张老还活着只是被下放,你们都能断绝关系,真有一天他躺在床上不能动了,需要你们伺候的时候,你们真能端屎端尿,我看不见得吧。”

她不开口还好,刚一开口,张老五个儿女全都看向她,目光凶神恶煞,仿佛要吃人。

宋兰花很清楚,她这是把人得罪死了,不过她不怕:“看什么看,我说的句句是实话,现在凑上来了为了什么,你们心里清楚,早知道有今日当初干什么去了,老母亲去世时,你们一个个的又在哪里。”

桑婆子牵着孩子出来,听得一知半解,也跟着开口:“当初不孝顺,现在凑上来,为了啥,我这个没文化的糟老婆子都知道,为了钱呗,老爷子有钱,儿女就都凑上来了。”连亲爹妈都能舍弃,这样的儿女早生早好。

张老也看向几个儿女:“你们别再来了,再来我就去你们单位找你们领导说说去,这亲都断了再凑上来几个意思。”

宋兰花站在张老旁边,寸步不让。

顾南城走过来,一看几个人的模样,就知道他们是谁,扶着张老进家,回头对着张老的儿女说:“老人家的意思很清楚,不想和你们这群没良心的玩意来往,你们都回去吧,别在这里找难堪。”

张老喜欢顾南城,对着儿女放几句狠话,不再搭理他们,跟着顾南城进家。

他的儿女们说不动张老,很是无奈,只能离开,临走盯着顾家的门眼珠子咕噜转着,显然没放弃他们原有的目的。

他们还不清楚张老的打算,要是知道张老会把研究的方子给宋兰花,会立刻大闹顾家吧。

饭菜是几个孩子做的,有麻婆豆腐,清蒸鱼,九月份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他们一下子买三十来个,还有一碟红烧肉,其余是青菜,满满一桌子。

张老坐好,望着桌上的饭菜惊讶出声:“这也太丰盛了,都是几个孩子做的?”

宋兰花坐在他旁边,把碗筷给他:“可不是,您快尝尝,是不是比我做的好吃。”

大牛几个谦虚:“没有娘做的好吃,我们家属我娘会做饭。”见顾南城看他们,又加一句,“我爹也会做饭,和我娘旗鼓相当。”

张老爷子喜欢红烧肉,夹一筷子仔细品尝:“肥而不腻,软糯咸香,好吃,这是我吃到最好吃的红烧肉,你们几个不错,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雏凤清于老凤声,果真不假,很好。”对着顾南城和宋兰花,“你们很会教育孩子。”

以前他和妻子忙,那时候国外也不太平,疏于对孩子的管教,让几个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子。

宋兰花看出他伤心,连忙给他夹一筷子赛螃蟹:“您尝尝这个,这可是淮海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张老来不及伤感,低头品尝美食。

这顿饭大家吃的心满意足。

饭后,宋兰花准备把菜地整理一下,种点油菜和白菜,谁知周凤梅抱着一包衣服进来,笑着走到宋兰花身边:“这都是我们的旧衣服,你留着给孩子们做鞋。”

天开始冷了,宋兰花准备去买碎布回来,这回不用买了,走过来要接衣服,周凤梅没让,把衣服放廊檐下:“你继续忙吧,我送了衣服就走,家里还有事,我也得把菜地整理出来,种点白菜和油菜,到时候腌一些酸菜,对了,你那辣白菜怎么腌的,到时候教教我,我们家瑾年最喜欢吃,我到时候给他邮寄一些。”

宋兰花:“好,到时候教你,你们家瑾年很不错,听说又立功了。”

周凤梅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和担忧:“我希望他别太冲在前面,这孩子一点不听,上次都受伤了,多亏了你的药,要不是你二姐家的孩子,瑾年捡回一条命都是好的。”

宋兰花:“也是瑾年运气好,正好赶上了,我二姐又让我做了一些药,邮寄走了,有贺瑾年一份,你就放心吧。”

周凤梅感激万分:“我们家还有一些新布料,我准备给瑾年做衣服用的,他整天做穿军装用不上,我给你拿来,你给大牛几个做新衣裳,一人一套别省着。”

说完不等宋兰花开口,回去找布料去了。

贺老太太见儿媳妇找布料,就问她在找什么。

周凤梅没抬头继续找:“找点布料,给顾家送去,这次瑾年受伤,多亏有宋医生做的止血药,要不然,瑾年恐怕没命回来。”

贺老太太这才知道孙子受了伤,还差点没命,回来找贺司令闹一回,非让贺瑾年转业回家。

当然,这事宋兰花不清楚,她在忙着处理另一件事。

顾家,宋兰花盯着唐嫂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你们家红军下乡了?”

怎么又是一个恋爱脑,没有这点事活不成了?

唐嫂子:“是啊,洗化厂招工,他好不容易进去,就在装卸上干,虽然苦点累点,那也比回农村种地强。”

宋兰花:“那你就劝劝吕红军别去农村,咱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地里活不好干。”

再让宋兰花回去干活,宋兰花绝对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