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年代文中真少爷的养母 第193章

作者:木子程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梁煊提着蛋糕对淮海扬起下巴:“想不想吃,想吃的话就闭嘴。”

别说淮海馋了,就连二壮他们也馋了,喊了声好哥哥,转身就下楼。

梁煊提着蛋糕走进堂屋,把蛋糕放桌上,见二壮下来,问:“爹和娘呢?”

二壮:“他们去上班了,让我们在家学习,哪里也不许去,临走时还告诉我们,你们要是回来就一起学习,不准乱跑,爹还威胁我们,要是敢乱跑,天天让我们啃白菜帮子。”

顾平安解释:“娘说,今年有可能恢复高考,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

林越泽也附和:“以后别乱跑了,小心你们的屁股。”

他和顾平安是重生的,自然知道什么时候恢复高考。

大牛撇撇嘴,有点不信:“真的假的?”

林越泽:“你不信可以问问娘,友情提醒你一句,最好不要质疑,因为爹真会揍你。”

大牛有自知之明,才不会往枪口上撞:“对了,你们谁去喊皓宇,他也喜欢吃蛋糕。”

二壮和皓宇关系好,举起说着跑出去,不多时皓宇跟着过来,看见蛋糕也很高兴,就问两个嫂子走了?

大牛朝他胸口上打一下:“说什么呢,什么嫂子,别胡说。”

皓宇捂着胸口假装难受:“还用我说吗,岛上的很多人都知道,我奶还说安知青不错,给你们当老婆不亏。”

梁煊打死不承认,就说他们是普通朋友,不许皓轩瞎说,要是别人再问,就让他们解释一下,他们没事,影响人家女同志的名声。

皓轩才不信,也不和梁煊理论,不是还护上了,要真是,不得把所有兄弟都忘记了。

中午,大牛几个刚做好饭菜,宋兰花和顾南城并肩回来,站在厨房门口见大牛和梁煊回来了,问安宁和安静是不是安全坐上火车了。

大牛点头:“坐上了,我们把人送到火车上了。要不是我们,她们都不一定能挤上火车,人太多了。”最后他把自家的电话告诉了安静,让她们到帝都一定给他们打电话。

要不是火车上有乘警看护她们,大牛和梁煊都想把人送到帝都。

宋兰花很满意,见桌上有鲈鱼,有一盘牛肉,醋溜白菜,凉拌粉丝和萝卜,觉得菜不错,忍不住夸奖几句。

吃饭时,顾南城对大牛,梁煊和淮海说:“年后你们去一趟老家,把户口都迁回来。”

大牛不明所以:“为什么?”

宋兰花解释:“年后洗化厂再次扩大,这次招人是针对年轻人的,你们都有机会回来。”

大牛不想回来,怕安静和安宁回去被人欺负。

宋兰花看出大牛和梁煊的担心,说:“咱们家能分到两个名额,淮海的工作名额需要花钱,要是谁想要工作,都可以花钱买。”

她想着,先把儿子们弄回来,要不要去洗化厂上班再另说,实在不行找个临时工,让他们代替儿子们上班,工资也是她们领,岛上有不少渔民,找熟悉的人,肯定有人愿意干。

宋兰花不知道,她这样干了,别人都跟她学,导致临时工也不好找,不是没有,就是没有特别合适的,洗化厂要求高,没有熟人担保,不会让她们进洗化厂。

淮海见姐姐姐夫没有落下他,心里挺高兴,连忙给宋兰花和顾南城夹菜:“大牛他们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在哪里都无所谓,我妈有钱,让她买个工作就行。”

周媛媛要是在这里,一定会笑着骂他,都说女生向外,她这儿子一点不贴心,整天往外扒拉东西。

宋兰花和顾南城没有瞒着儿子们,把他们的计划说了。

大牛几个挺感动,让宋兰花和顾南城操操心,看能不能多买两个工作名额。

宋兰花觉得玄乎,也没直接拒绝儿子,让他们问问安静和安宁的意思。

她们父母平反,上面或许有补偿,安静和安宁的工作可能轮不到他们操心呢。

正月初十晚上,安静和安宁打来电话。

她们已安全到家,爸妈亲自去火车站接她们。

还说政府归还了他们家的房子,父母的补贴暂时没发,但给了基本的生活费,让他们都放心。

安家父母也和宋兰花电话,感谢顾家对两个女儿的照顾。

宋兰花没有邀功,简单说了几句便把电话给大牛。

大牛握着电话,看一眼宋兰花说:“过了年我们可能要回岛上,不再去老家当知青,你们有去处吗,你们两个小姑娘不安全,最好能在城里找个工作,就算是临时工也成。”

安静知道大牛是为她们,说她们会考虑,让他们不要担心。

大牛哪能不担心,挂了电话央求宋兰花:“娘,再弄两个工作名额呗。”

宋兰花没好气白他一眼:“家属院那么多人,这次扩招已经是破例,咱们家就有三个名额,你想想多少眼睛都盯着咱们呢,你想让你爸犯错误?”顿了顿又说,“安家父母已经平反了,两人不是没本事的人,他们曾为国家做过贡献,国家会考虑他们的处境,你们就不要操心了。”

大牛还是忍不住担心。

顾南城实在看不下去,往他屁股上拍一下:“婆婆妈妈,优柔寡断,早晚也是恋爱脑,滚楼上学习去,要是考不上军校,你别想进部队。”

大牛知道顾南城生气了,连忙走了。

其他孩子见状,也都走了。

他们走后,顾南城说起了沈禾的事:“被判了三个月劳动改造,主要是没造成实质伤害,也不清楚那些人的计划,就想占点便宜。”

宋兰花不关心沈禾,关心顾南城抓了多少敌特,让他赶紧说。

顾南城故意逗她:“这是军事机密,不能说。”

宋兰花白他一眼:“还机密呢,要是没有我,你们一个也抓不着。”

顾南城伸手揽住她的肩膀:“是是是,宋医生的功劳最大,不逗你了,这次抓了不少人,目前抓到了十几个,还在审问中,找出来的金银珠宝比前几次加起来都多,弄不好,会有个一等功。”

宋兰花两眼放光:“你们要发了。”

顾南城点头:“这次贺瑾年占了大便宜,前前后后跟着忙活,最少也是个人二等功,可把贺司令高兴坏了,见了我就说孙子沾了咱们家的光。”

要不是宋兰花让贺瑾年送人,贺瑾年也不会参与进来,休个假顺便立个二等功,这次回去能往上升一升。

宋兰花有些惋惜,怎么不是外甥回来。

顾南城看她一眼,立刻看出她的想法:“为王雷可惜呢?”

宋兰花点头:“我是人,也有私心,自然希望我外甥能立功,将来走得更远更高,二姐脸上有光。”

贺瑾年有家人铺路,外甥的助理太少,想要晋升比贺瑾年难。

她又不是圣人,怎么就不能有点私心了。

顾南城理解,见时间不早了,拉着宋兰花去休息。

翌日一早,宋兰花刚起床,就看见周凤梅提着一包东西进来,见宋兰花没反应过来,笑着解释:“这是我公公让给的,至于原因,找你家顾师长,我不能说。”

她怕宋兰花不收,放下东西就走。

宋兰花想拒绝都没找到机会开口,走过去看了看,见篮子里面有一块牛肉,估摸着有十斤,四条鱼,几斤大虾,旁边还放着一个包裹。

她打开瞧了瞧,里面全是肉票油票布票,简单数了数,不老少,叹息一声,这么多,收还是不收?

收了显得她财迷,不收又不给贺司令面子,真是为难。

顾南城买菜回来,见宋兰花盯着一个篮子发呆,走过来看了看篮子里面,笑着问:“贺司令给的?”

宋兰花点头,提着篮子进厨房把东西放起来:“这么多东西,收了不好吧?”

顾南城跟着进了厨房,把菜放橱柜里:“给你就收着,老头工资高,加上补贴,可能比咱俩的工资都高,他们家就一个孩子,如今都当排长了,手里不缺吃喝。”

宋兰花想了想,觉得也是,便心安理得收了东西。

一下子多了四条鱼,加上顾南城买回来的两条,便有些多了,一顿也吃不完。

她给林佳怡一条,二姐三姐家各一条,最后一条给苏瑾。

宋父经常去钓鱼,还学会了放蟹笼,不缺海里的东西。

宋兰花便没给他鲈鱼,给他割一块肉送过去,乐得宋父合不拢嘴,主动提出把杜大姐的工作给大牛。

宋兰花便说了洗化厂将要扩招的事,让宋父不用操心,孩子们都不用下乡了。

正月十六,贺瑾年归队。

离开前提着东西来顾家,放下东西和大牛聊天,得知今年可能恢复高考,回家后又把当年的笔迹全部找出来带上回部队。

他到了部队,拉着王雷一起学习。

王雷看着他娘给他邮寄过来的笔迹,又看着贺瑾年给他的笔迹,陷入甜蜜的烦恼中。

过了十五,洗化厂招工,门口公告栏上贴着一张名单。赫然有大牛,梁煊和淮海的名字。

这次招了五十多人,家属院下乡的孩子基本都有工作。

隔天,大牛几个回老家,准备将户口迁回来,回到宛城火车站,找到顾南城的战友,把带来的冻鱼给他,说是顾南城让带的,不给他拒绝的理由。

三人办理迁户口很简单,村长一听他们找到了工作,还有接受单位的证明,立刻给他们盖章放行,嘱咐他们回去后好好工作。

顾大花为孩子们高兴,留他们吃了一顿饭,下午送他们去火车站。

知青院的人知道时,大牛几个已经走了。

听说大牛离开,有人打起了安宁和安静的主意。

没两天,两人也回来,在父母的陪同下转移户口,她们没有找到正式工,找了两份临时工。

安家父母舍不得孩子受苦,让她们去帮正式工顶班。

这还是大牛给她们出的主意,就上两天班,回头再把工作还给别人,以后猫在家里,别出去晃悠,就能避免下乡。

要是知青办去找,那就再去上两天班,低调做人,苟到高考。

安家父母觉得可行,大不了多花点钱。

他们有工资,可以买高价粮,坚决不能再让女儿们下乡,上次是遇见大牛几个是运气,女儿才没能被人欺负,这次回去,没有大牛他们护着,肯定会吃亏。

三月初,洗化厂扩招设备齐全,大牛和梁煊,带着淮海去洗化厂上班,回来说工作挺轻松,一直干也行。

宋兰花不同意:“你们是想上大学,还是想当一辈子工人?”

几个孩子都不傻,自然想上大学。

顾南城喝了一口稀粥:“想上大学就好好学习,别整那么多幺蛾子。”

大牛点头,不敢反驳顾南城。

宋兰花挨个给他们夹菜,继续劝说:“你们先干几天,我去找人顶替你们。”

梁煊担心:“娘,别人要是问怎么办?”

宋兰花想了想:“我就说你们挖河伤了身子,得好好养一养,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拖到什么时候,这段时间你们老老实实在家待着,不许出去惹事,谁要是惹事,我天天让他们吃素,一口肉都不给他们吃,直到高考结束,不信你们可以试试。”

大牛几个知道宋兰花说到做到,连忙答应,拍着胸脯说不敢出去。

饭后,宋兰花让顾南城看着几个孩子,她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