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程
王雷摇头,看向王冬生。
王冬生解释:“王,王老头和王老太不让去,说我上学占了雷雷的名额。不过我借书教雷雷了,他把一二年级的知识都学会了。”
王冬生是喜欢读书的,总觉得读书不会辜负自己,也希望儿女们识文断字,不做睁眼瞎。
宋兰花不得不佩服王冬生的眼光,问王雷:“直接上三年级能跟上吗?”
王雷想了想,说能跟上,看着宋兰花又问:“小姨,我可以去上学吗?”
“怎么不能,你这个年纪该是读书的年纪,不读书干什么?”宋兰花从包里拿出本子和笔,塞到王雷手中:“好好学,你爹说的不错,知识不会辜负我们,莫要浪费光阴。”
王冬生让王雷谢谢宋兰花。
王雷觉得读书有用,也听亲爹的话,抱着东西给宋兰花弯腰鞠躬:“谢谢小姨,我会好好学习。”
第二日,王雷三兄妹入学,他上三年级,弟弟王雨六岁,上一年级,至于最小的王欣上育红班,和大牛在一个班。
王雨在顾来喜班上,她才知道宋梅花一家来了岛上,忙找出旧课本给宋梅花送来,让她给孩子们复习用,以免跟不上课。
宋梅花很感动,几日后遇到宋兰花,和她一起这事。
宋兰花道:“她给你什么,你要就行,不用不好意思。”
她没和二姐说过顾来喜的事,趁机说了此事。
宋梅花感慨,没想到顾来喜这么命苦,幸好苦尽甘来,遇到了南城和兰花这对亲人。
宋兰花安排好二姐家的事务,按部就班上班,没想到又遇到一桩麻烦事。
二月初八下午回来,还没走到家门口,就见许多人围在自家门前。
隐约听到了葛二妮的声音,宋兰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该来的还是来了。
葛二妮没能如愿要到方子,宋春兰被林佳怡开除,瞎爹和继母能轻易放过她吗,肯定不能。
这不是来闹呢。
宋兰花也清楚他们想要什么,无非是要方子,让宋春来回厂里上班。
她站在人群后面,仔细听着葛二妮的控诉。
“各位邻居,你们都评评理,兰花这事办的不地道。”
“方子是我们宋家的,顾家祖上又没出过郎中大夫,哪来的方子,还不是我们家老太太给兰花的。兰花出息了,用方子开工厂,该把妹妹带进厂,可她却让人把春兰开除了,大家伙儿说说,兰花做得对不对。”
有不知道内情的,觉得宋兰花做事太绝。
这一部分人都没进厂,羡慕进厂的人,更羡慕宋兰花,家里老公疼,外面有工作,还拿两份工资,加起来有一百多,试问没有工资的人谁不眼红,纷纷指责宋兰花不地道,连自家妹妹都容不下。
也有知道内情的,替宋兰花说话了。
“你们知道啥,宋春兰为啥被开除,可不是宋医生做的。她自己不会做人,乱嚼舌根,被开除了怨得了谁。”
“对哟,还有那方子的事,宋医生和林厂长开会说了,那方子是宋医生自己研制出来的,和宋家一点关系没有,让我们不要瞎说,谁要是敢瞎说,宋春兰就是她们的结局。”
“就是,我也听说了方子的事,你们说方子是宋家的,你们有什么证据,空口瞎掰谁不会,我还说那方子是我的呢,但,是吗?”
葛二妮没想到,方子没要到,连累女儿没了工作。
女婿回家后发了一通脾气,让他们安分守己,不要想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连一个六岁的小孩子都质疑他们,说方子是宋兰花的,和宋家没关系,让宋家人别异想天开,肖想别人的东西,到时候不仅他们丢脸,连沈家人都跟着丢脸。
这是沈瑞说的,沈瑞开始挺喜欢宋春兰的,觉得她心眼不坏,人也实在,如今看来,也只有这一条优点,心眼不坏,脑子秀逗,竟给他们沈家抹黑。
就连继母的亲娘也是傻子,聪明人就该知道笼络人,不是和宋医生作对。
顾家后面是秦副司令,如果打好关系,父亲将来的军旅仕途将会更顺。
不仅如此,宋医生很会做人,贺司令和林师长都对其赞赏有加。
宋父三人不说和宋兰花打好交道,还屡次针对,这就是作死的节奏。
尤其是宋父,自己闺女不疼,偏偏疼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女,那就是更蠢。
要是宋兰花知道沈瑞的想法,不得不赞叹一句,不愧是女主的哥哥,眼界比一般人远。
葛二妮恨啊,没能占到便宜更不甘心,拉着宋春兰跪在顾家门口,明着道歉,实则逼迫,逼迫宋兰花接受宋春兰,让宋春兰回洗化厂上班。
宋兰花知道葛二妮和宋春兰没有道德底线,脸皮比别人也厚,挤开人群往里走。
田嫂子一眼看见了宋兰花,忙让人让开一条道,迎着宋兰花进去,趁机说了葛二妮和宋春兰母女的事。
她小学毕业,没能进工厂,心情不顺找宋兰花走关系。
宋兰花给田嫂子保证,要是厂子扩招,一定有田嫂子,现在厂子里人手足够,暂时不要人,她也无能为力。
田嫂子虽失望,却也不恼,让宋兰花想着她,不能忘了今天的承诺,就整天闲在家里,除了做家务,就是到门口找小媳妇说家常。
葛二妮和宋春兰刚来她就知道,就把事情经过说给宋兰花听:“他们一来就跪在这里了,我看着不像请罪,倒是像逼你,你要是不答应,他们不起来。”
宋兰花冷冷看着葛二妮母女,让众人嫂子婶子都散了,时间不早了,回家做饭去。
她拿出钥匙,打开门进去,然后关上了大门,动作一气呵成,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葛二妮母女。
宋兰花想置之不理,田嫂子等人也不看热闹,说说笑笑,三三两两离开,不消片刻,门口只剩下葛二妮母女。
两人看看顾家大门,又看看远去的众人,顿时傻眼。
怎么和她们想的不一样,众人不应该同情她们,让宋兰花接受春兰入厂吗,怎么都不管她们。
她们是跪还是走,都到这份上了,灰溜溜离开肯定丢脸,谁能来给他们一个台阶。
宋春兰想到了顾南城,他还没回来,顾南城肯定不会让他们在门口跪着。
顾南城是看不下去,远远看见跪着的母女,他脚步一转,去了沈家,把沈团长喊出来,冷冷说:“你媳妇和丈母娘在我家门口跪着呢,你去把人弄回来,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宋父从屋里出来,指着顾南城的鼻子要开骂。
放在以前,他不敢骂顾南城,现在不一样,他女婿也是团长,和顾南城一个级别。
顾南城一句话让他闭了嘴。
第87章 丧尽天良
“我是军人,劝你免开尊口。再者,兰花和你断绝了父女关系,我不是你女婿,我不会惯着你,你要是敢骂我,我让人把你抓起来,你不信可以试试。”顾南城冷着一张脸,气势吓人。
沈玖藏在屋里,看着这样的顾南城缩了缩脖子,紧紧攥着沈瑞的手。
沈瑞不明所以,搂着妹妹让她别害怕,大人的事和他们小孩子无关。
沈玖心说,哥你不懂。
顾南城说一不二,可以说,除了宋兰花六亲不认。
前世她见识过顾南城的狠绝,对待坏人,从不手下留情,能摁死,绝不留活口。
他骨头也硬,就算被那些人折磨死,也不开口求饶,更不会放弃坚守的信念。
宋父欲吐口的话,卡在了嗓子眼,骂也不是,咽回去难受,真是憋屈死。
顾南城瞪一眼宋父,对沈团长说:“你们家的事你处理好,别再到我家门口闹,我不希望再有下次。”
沈团长没想到宋春兰能做出这样的蠢事,连忙给顾南城道歉,跟着顾南城回家,把门口的两人拉走。
沈团长忍了一路,最后还是没忍住,到了家就对宋春兰发脾气:“咱们离婚吧,一次又一次,我的脸都被你丢光了,你想让宋兰花难做,可你想过没有,顾南城是我战友,我们在一个院子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你跪人家门口,让我怎么见人,怎么面对昔日的战友,怎么面对领导?”
闻言,宋春兰愣在原地,不知该怎么办。
还是葛二妮先开口,让沈团长别生气,她们没别的意思,就想让宋春兰进厂上班,也是为了补贴家用,他一个人挣钱不容易。
沈团长愣愣盯着葛二妮:“您别掺和我们家的事了,您不来一切都好好的,春兰在厂里干的好好的,您一来她就被辞退,您不找找自身的原因,就去顾家闹。让战友怎么看我,让领导怎么看我,说我不会管家,管不住自己媳妇。”
他怕说多了没意思,闷着头往前走,不理会后面的宋父。
宋春兰就是个没脑子的,丈母娘聪明是聪明,却目光短浅。两人不能在一起,必须送走丈母娘。
宋父见女婿真发脾气,要和沈团长把人喊回来。
沈团长一言不发,朝顾家走,半道上嘱咐自己的警卫员,去买两张出岛的票,今天务必把人送走。
宋父就跟在他们身后,闻言直接黑脸,想到什么,转身离开。
顾南城看着门口的人走光才回家,回到家就闻到了一股饭香,去井边洗了两遍手,才去厨房:“你那继母和继妹没为难你吧?”
宋兰花把一盘子菠菜给顾南城:“为难什么,我都没搭理她们,她们不值得搭理。”
“这就对了。”顾南城端着盘子去堂屋,没看见几个孩子,就问,“又去林佳怡家了?”
宋兰花点头:“可不是,伯母做的饭好吃,还变着花样给他们做吃的,都不爱回家了。”宋兰花又端一盘鱼出来,想了想说,“回头你买菜,多买一份,给林家送一份去,不能让孩子们总吃人家的。”
林父林母工资高,也有存款,不在乎这点,可他们不能小气,不然关系长久不了。
顾南城点头:“知道了,明天我就让卫民送过去一份。”坐在宋兰花对面,忍不住感慨,“要是天天咱们俩吃饭就好了。”
宋兰花:“美得你,不出力就想得三个儿子,净想美事儿。”掰开一个二合面馒头,伸手给顾南城一块,“门口那母女俩怎么走了?”
“饿了呗,管他们呢。”顾南城接过馒头咬一口,又看了看桌上的一荤一素,好歹有肉,目光又有看向院子的鸡圈,“咱家的鸡快下蛋了吧。”
宋兰花知道他馋肉,不是鱼肉海货,而是猪肉和鸡肉,笑着解释:“家里还有肉票,明天你买半斤肉,要五花肉,咱们做炸酱面。”
顾南城欣然答应,还在惦记家里的鸡何时下蛋,明一早买菜时买了半斤五花肉,又买了一只老母鸡,肉提回家,母鸡让卫民给林家送去。
见到母鸡林母高兴,没有推辞,告诉琳琳和林越泽,中午喊哥哥们来吃饭,就吃鸡汤面条。
林佳怡是北方人,喜欢面食,让林母多做点,中午喊宋兰花一起过来。
林母把鸡放屋里,开始烧水,老母鸡不好炖,需要功夫,得提前炖上:“不用了,小卫说了,不用请他们吃,顾家今天吃炸酱面。”
顾南城以为能安安心心吃顿炸脚面,谁知大牛又领着弟弟们回来了,还说要吃炸酱面。
宋兰花知道会是这情况,多做了一碗,去厨房拿碗,给大牛一个一人一点:“你们不是去林奶奶家吃鸡汤面条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吃了,林奶奶说你们做炸酱面,我们回来再尝尝。”大牛咽下嘴里的面条,抹了把嘴,“娘,你偏心,我们在家时你都不做炸酱面,爹在家你就做。”
二壮也说一句偏心。
顾南城在他们屁股上拍一下:“你娘什么时候偏心了,早上的鸡蛋饼,也没见有我的。”
忽然听到一声咯咯哒,大牛眼睛瞬间亮了,放下筷子往院子里跑,欢呼喊着:“娘,是咱家的鸡,咱家的鸡下蛋了。”
宋兰花欣喜:“养了小半年终于下蛋了。”带着二壮去看,果然在鸡窝里看到一个鸡蛋,拿在手里还热乎呢,嘱咐大牛和二壮,“天暖和了,你们别总是出去玩,给咱家的鸡挖点蚯蚓,那东西能让鸡多下蛋,可能还是双黄的。”
大牛和二蛋记在了心里,有空就去西边的林子里挖蚯蚓,也是天气暖和的原因,顾家养的十来只鸡,除了三只公鸡,都陆陆续续开始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