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子程
宋兰花起来,去屋里找纸和笔,但这是稀缺东西,家里没有,想了想道:“大牛就叫致远,二壮叫骏驰,小三儿就叫越泽。”
“挺好,积极向上,”顾南城一听,乐了,好家伙,全是以前好友的名字,你还真敢用。
宋兰花:“怎么,我儿子的名字我不能取?”
顾南城竖起大拇指:“含义好,志向大,挺好。”
一看就敷衍,宋兰花懒得计较,名字就这么定了。
顾老三想反抗,奈何他是个奶娃娃,要是敢说话,绝对会被当成怪物,况且,眼前的两个不知道是哪来的,他不敢暴露。
晚上,宋兰花让大牛和二壮看着老三:“你们好好看着弟弟,别让他磕了碰了,最好让他学走路,要是学会走路,明天一早我给你们做鸡蛋饼吃。”
大牛和二壮连连答应,还问宋兰花:“娘,鸡蛋饼好吃吗?”
“好吃,软软的,香香的,全是白面和鸡蛋。”宋兰花择好菜,放盆里,用清水洗干净,又开始洗腊肉。
大牛和二壮刚吃了饭,还想吃鸡蛋饼,就扯着老三学走路:“小三儿,你要好好学,明天的鸡蛋饼,俺分你一点儿。”
又是小三儿,顾老三,哦,现在是顾越泽了,就很想撞墙,幽怨的小眼神看向宋兰花,亲娘哎,你能不能换个称呼。
他不想当小三儿。
宋兰花忙着洗肉,没看到他幽怨的眼神。
顾大花系着围裙进来,直接去了厨房帮着宋兰花做饭。
顾南城拿回来不少东西,又有顾大花拿来的,今晚的饭菜挺丰盛,十个菜,两个汤,量挺大,分开坐的,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孩子在女人那一桌上。
两家人带着孩子上了门,二妹妹顾招弟带了一些青菜和肉,满脸红光,身后跟着三个高矮不一的半大小子。
她男人是五里外李家沟的,名字叫李洪树,到他这一单是三代单传。
抗战时期,李爷爷给日本人害死了,就剩下李奶奶带着儿子生活,亲戚朋友想占他们家的房子,诬陷李奶奶不守妇道。
都说寡妇门前多是非,李奶奶要是个性子软的,早被人欺负死了。
她泼辣蛮横,有人诬陷她,她拿着菜刀堵住那人,让他说清楚,要是不说清楚,就把那人剁成泥。
这个时候软的怕硬的,更怕不要命的,李奶奶豁得出去,如此一两次,再没人敢欺负他们了。
她独自拉扯大儿子,省吃俭用给李洪树娶了媳妇。
李洪树媳妇,顾招娣一连生了三个男孩儿,是李家的功臣,很得李奶奶看重。
三妹妹顾来喜直接空着手来的。
迎上宋兰花的目光,顾来喜有些不自在,把头扭到一边,眼眶偷偷红了。
她想带点东西的,可婆婆不给,还说她是不下蛋的母鸡。
公公说,顾南城是团长咋地啦,他们冯家没沾一点光,才不会巴结顾南城。
冯家也算有权势,冯父是村长,在村里有一定的权利。
顾来喜的丈夫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颇为受宠,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性子。
周边的人家没人愿意嫁给冯家小儿子。
这可把冯父和冯母愁坏了,只能增多了彩礼。
他们许的彩礼多,倒是有说媒的,离冯家沟远,找亲朋一打听,冯家小儿子是个二流子,说什么也不愿意。
赵萍娘家离冯家沟近,想从中间捞些好处,就找到了赵萍。
赵萍是个财迷心窍的,和顾大山商量一番,就给顾来喜定了这婚事。
冯家小儿子长得好,顾来喜见了觉得挺好,也就答应了。
谁知婚后没多久,冯有才就暴露了本性,不好好上工,整天游手好闲,喝点小酒一睡就是一天,更别提上工的事。
顾来喜想让冯父管管,冯父管不了,婆婆还觉得顾来喜事多,天天盯着顾来喜的肚子说事儿。
一年后,顾来喜生了一个女儿,可让婆婆抓住了小辫子。
从早上起来,只要看见顾来喜,就会说一通,什么不下蛋的母鸡,吃白饭的,冯家命苦等等。
顾来喜开始会顶嘴,她婆婆就躺地上撒泼打滚。
她丈夫以为顾来喜欺负亲娘,抓住顾来喜先打一顿,公公也埋怨她。
顾来喜满肚子委屈,不敢向姐姐弟弟说,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咽。
经过被打一事后,她婆婆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装装委屈,挑拨一顿,顾来喜必定遭一顿毒打。
当然,这些顾来喜都不敢和娘人说,只是一味忍着。
她越是忍着,冯家人越是欺负她。
宋兰花不着痕迹看向顾来喜,又看向她身后的两个女孩,衣服洗得发白,裤腿和袖子短了一节,一看就知道经常穿这套衣服。
她心疼孩子,让顾来喜进屋,主动拉着孩子的胳膊,一摸衣服才知道,衣服是湿的,胳膊上没二两肉,一把骨头,摸着硌手。
进了屋,她让大牛给孩子拿糖,自己去了厨房,和顾大花偷偷说了这事儿:“大姐,三姐他们的衣服是湿的,她家孩子和你们家的两个小的差不多,你回家拿一套,给她们换上吧。”
顾大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顾来喜的婆婆又作贱她们了,对宋兰花说了声谢谢,摘下围裙转身出了厨房。
半个小时后,不仅两个孩子换了衣服,顾来喜也换了衣服。
顾大花进了厨房,眼眶红红的,显然刚才哭了,见到宋兰花就说:“兰花啊,来喜受苦了,身上都是伤,被打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让她们住下,我找机会问问两个孩子,要是三姐过得不好,咱们就离婚。”宋兰花语气硬气。家暴只有一次和无数次,这样的人家留不得。
离婚被她说得云淡风轻,却惊呆了顾大花。
这个时候哪有离婚的,离了婚的女人会被人看不起,生活有多艰难,所有人都看得见。
“咋能离婚呢?”顾大花抹了把泪,有些心急。
顾招娣也不同意离婚:“我们村有个离婚的,婆家不给孩子,娘家也不收留,她受不了,跳河了,人没救回来,男的不到三个月又娶了一个。”
这个世道就是对女人不公平。
“那是别人,三姐是三姐,她要是离婚,我和南城都会是她的后盾。”宋兰花叹息一声,农村的日子可真苦,不仅要干繁重的农活儿,还要受婆婆折磨。
她是现代人,忍不了家暴,劝离不劝和。
三个人又说了会儿话,饭很快做好,因为人多,都是用盆子盛的。
顾大花一家和顾招娣一家放得开,不拘谨,该吃吃该喝喝。
顾来喜娘几个不怎么敢吃菜,只是默默啃馒头。
宋兰花注意到了,给她们夹了好几次菜:“别拘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把所有的东西都吃完。”
听了这话,娘三个才敢下筷子。
饭后,顾大花带着顾招娣收拾桌子。
顾来喜被顾南城和宋兰花拉到东屋收拾房子。
母女三人受宠若惊,不敢让宋兰花动手,麻溜自己收拾。
南城帮不上忙,去堂屋看着几个孩子。
也幸亏现在不冷,晚上盖一点就行,要是冬天,非把人冻着。
她们离这边十多里,回去不方便,也危险。
宋兰花看着收拾好床,让顾来喜放心住下,回了堂屋,端水给孩子们洗手洗脚,和顾南城说起了这事儿:“三姐的日子不好过,衣服旧得没法穿,估计也就那一件衣服,哪个地方脏了,就用水擦擦,来的时候还是湿的,现在穿的是大姐的衣服,大人就算了,两个孩子的衣服也这样,裤腿和袖子都短了一节,三姐的婆家不是村长吗,家里不至于这样吧。”
顾南城沉默,叹息一声:“明天我问问。”
第9章 要离婚
顾南城没有找顾来喜问,而是把两个孩子拉到厨房,偷偷问她们在冯家的情况。
顾来喜生了两个闺女,大的叫望弟,小的叫盼弟,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冯家重男轻女。
两个孩子相视一眼,低着头,手紧紧攥着衣服,一个字不说。
顾南城就吓唬她们:“你爹是不是经常打你娘,要是在这样,你娘早晚会被打死,到时候你们爹会给你娶后娘,你们村应该有后娘吧,在后娘手底下不好过,你们自己看着办。”
两个孩子顿时慌了,开始抹眼泪,呜咽着把这几年的日子都说了。
“舅,俺爹经常打俺娘,俺奶奶也打,不顺心的时候就骂,娘不让说,她不想让你担心。”望弟哽咽着说。
她到底九岁了,该懂的道理都懂,明知母亲不让说,可还是忍不住。
顾南城揪心的疼,暗骂冯家不是人。
他和三姐是龙凤胎,爷爷奶奶想要男孩子很久了,三姐生出来后,爷爷奶奶见不是男孩本来不高兴的,准备取名叫盼弟的。
谁知他娘又生了一个,还是个男孩儿。
爷爷奶奶高兴,说三姐是个有福气的,能带来喜气,就叫来喜。
他是家里唯一的孙子,他的名字找村里的教书先生取得,为此,爷爷给人家一些烟叶子和两个鸡蛋。
或许是双胞胎的原因,他和这个姐姐格外亲近。
记得他当兵走的时候,三姐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拉着他的手,哭着喊着不让他走,说他走了或许再也见不上他了。
五年后再回来,三姐已嫁进了冯家。
顾南城知道她性子弱,就问她,在冯家的日子咋样?
顾来喜说日子不错,让顾南城不要担心。
顾南城信以为真,继续出去打仗,第二次回来又是几年后。
他回来还没媳妇,当时顾南城二十四了,爷爷奶奶一把年纪,想抱重孙子,就让他娶了媳妇再回去,不然就死给他看,说着说着就开始抹泪,说这些年他们多不容易,怎么想他,要是不能看见他结婚,死后见了他亲娘,也没法交代。
顾南城无法,只能听话娶媳妇,他忙着娶媳妇,就没顾上顾来喜。
他那时候是营长,家属可以随军,可他要执行任务,常年不在家,宋兰花不愿意随军,顾南城没勉强,找到机会就回来一趟,即便如此,在家的机会也不多。
每次回来,他都给三姐留了一些钱,顾南城没想到,顾来喜竟被家暴。
“舅舅知道了,会帮你娘的,你们别和她说。”顾南城安抚好两个孩子,找到了宋兰花,把顾来喜的情况说了,顿了顿又问宋兰花,“你说这事儿该咋办。”
他心里早已有了决断,还想问问宋兰花的意见。
“一会儿再说。”宋兰花给他使个眼色,去东屋找顾来喜:“三姐,你昨天来得晚了,还没去老宅吧,要不你去老宅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