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第167章

作者:大卉 标签: 种田文 末世 系统 团宠 穿越重生

她真的对每一个人都很?好,也从?来没有在他们?面前摆过?架子。能在这里?和她一起?工作,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幸事。

风带着植物?的气息吹拂在他们?的身上,四周偶尔传来的鸟鸣和蛙叫声?交织在了一起?。原本炙热的阳光柔和地撒在他们?身上,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气氛就这样弥散在了空气中。

叶柠刚到育种室,时丛就兴高采烈地把她迎了进去。

其余人还在不同的隔间里?忙碌着。

叶柠决定进行农作物?推广后,就抽调了40%的人加入到了农作物?基因优化和培育的计划里?。

所以研究所直接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来专门?推进这件事。

他们?把人员分?开投入到了六类品种的农作物?之中,所有房间都是用透明玻璃隔开的,大家?都能互相看到对方,有问题的话,也能立刻沟通交流。

这个部门?已经完全由?时丛接手了。

另一部分?的生态计划也还在推进,那边有原本的研究员和苍皓,也没有落下。

房间内还有几位研究员,见?她过?来了,都非常高兴。

时丛:“叶柠大人您看,这是我们?最新迭代出来的小麦种子。”

他把叶柠拉到了试验台上,上面投射着不同性状的基因数据,不过?台面上只留下了那一份种子。

时丛高兴地和她介绍着那份种子。

“以西沙区的气候条件为例,正常小麦的生长周期是120-150天,但最新迭代出来的小麦15,生长周期只有60天,也就是说,在不需要耗费任何资源的加速下,只需要两个月的就能进行收获。”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西沙区的气候条件相比起?其他区,依旧算是恶劣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在两个月内实现收获的,那在其他条件更好的地方,生长速度一定会更快。

“您看它小麦结出的麦粒,原本的种子亩产量在600斤左右,但经过?我们?多次迭代后,亩产量已经达到了900斤。而且里?面的营养物?质和口感,也比之前有了进一步地提升。”

当然?,这依旧是在沙漠恶劣环境下得出的数据。正常情况下的小麦亩产量在850-1000斤左右。如?果种植条件极其优渥,亩产量是可以达到1200-1800斤,甚至更高。

时丛看着叶柠,眼睛里?绽放着喜悦的光芒,“叶柠大人,小麦种子可以率先推广出去了。”

叶柠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她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你们?真的太棒了,能和你们?这样优秀的团队并肩作战,是我最大的荣幸。”

时丛坚定地摇了摇头,“是您给的母本种子非常优秀,再加上您的天赋力,我们?才能如?此顺利地进行迭代。原本基因库里?的种子基因,根本无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甚至生长出来,哪怕迭代一百次,也不一定能顺利种植出来。”

原本的种子在基因上和环境极其不匹配,甚至可以说存在重大缺陷。这种缺陷在没有母本样本,无法进行实质性迭代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优化。

现在看,觉得他们?培育出小麦15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没有叶柠的话,想培育出小麦15就是神话故事。

众人一片附和。

“对啊,叶柠大人,没有您我们?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培育出来。”

“没错,这都要感谢您的顶级天赋力。”

“是啊,果然?纯人类才是这个世界最后的希望。”

叶柠看着他们?,认真说道:“大家?总是在说‘纯人类是这个世界最后的希望’,但我一直觉得,这句话不对。无论是纯人类还是兽人,大家?都在为了海尘星的未来努力。没有你们?,我不可能独自培育出这么优质的种子,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你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希望。”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救世主,可以凭一己之力拯救世界,拯救所有人。

迄今为止的成?功,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她只是和海尘星上的很?多人一样,在尽自己的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实在她眼里?,大家?的努力和奉献也没什么区别,只是能力强的人,贡献更为突出和关键。但这些关键节点的出现,往往背后也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

时间仿佛凝固一般,众人耳边好像只能听见?叶柠的声?音。

叶柠的感谢极其真挚,感动感从?众人心底涌起?,一种温柔的震撼感包裹住了他们?身体。

来自叶柠的认可对他们?来说太珍贵了。她纯人类的身份,她拥有的顶级天赋力,她为他们?提供的条件和资源……

有人眼眶开始发热,有人站在那里?手足无措,有人怀疑自己是否值得如?此真挚的肯定,但随即,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力量感,也在众人心中升了起?来。

半响,有人开始说道:“叶柠大人您放心,我们?以后一定会更努力地!”

叶柠摇头,“这些种子培育完,你们?先好好休息几天。”

“您放心,我们?最近都有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您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在这里?可比我原来上班强多了。”

“对,您都不知道外面的公司是怎么压榨人的,恨不得我们?一天24小时吃喝拉撒全在公司。”

“其实离开这里?,反而会让我难受,能在这里?研究植物?对我来说就已经是休息了。”

……

时丛看着叶柠,笑着说道:“我再带您看看其他农作物?的进展。”

叶柠点了点头,跟着他去了其他区域。

不过?去之前,叶柠又嘱咐了侯临,让大厨给大家?加个餐。

毕竟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好日子,是小麦15的诞生日!

其余农作物?的进展也都很?顺利,估计一周内,就能全部培育出来了。

其实考虑到沙漠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大面积种植的需求,马铃薯和食用菌是最适合西沙区的。

马铃薯具有耐旱性,而且土壤适应性也很?强,尤其喜欢土壤结构松散,且有一定排水能力的区域。因为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根系的发展和块茎的膨大。而排水性强,才能避免积水过?多导致的病害。这些要求,西沙区的黄沙就很?符合。

而且马铃薯是喜光作物?,西沙区刚好光照充足。

食用菌适合西沙区,则因为它们?可以直接在温室或大棚内种植,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沙漠中的风沙、虫害等对食用菌的危害。

不过?马铃薯不需要大棚,直接在室外就行。到时候长出来的庞大根系,不仅能固土防风,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唯一的问题是,马铃薯是喜凉作物?,西沙区中午的气温会比较高。不过?也没关系,百清之前研究出来的液态覆膜也进行了多次迭代升级,回头可以直接喷洒在植物?上,减少高温的危害。

土壤处理起?来也很?容易,直接把砒砂岩和土壤改良剂一起?混合到了黄沙中就行了。

种小麦的话也可以,本来就是基于西沙区条件进行的实验优化过?程,所以在培育过?程中,他们?也特别注重植物?本身对环境的适宜性。因此,小麦15还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盐碱的特点。

一切准备就绪,西沙区的农作物?种植,率先拉开了帷幕。

第100章

初期的小麦种植规模不宜过大, 主?要是以积累种植经验为主?。所?以他们计划的第一批次的小麦试验田的面积为15亩,1亩约等于666.67平方?米,15亩就是10000平方?米。这个面积既方?便他们的管理, 又能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

这15亩地选在了种植区的附近,因为周围的植物?,能最大程度降低风沙对小麦的影响。

而15亩小麦大概需要300斤左右的种子, 这大概是半亩地的产量。但还要考虑优良率和损耗之?类的,所?以叶柠直接在种植室内, 培育了一亩地的小麦出来。

让麦种成熟又结出新的麦种, 整体循环下来,再加上种植室内的源石做辅助,她花一天的时间, 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把这一亩地的小麦培育了出来。

她故意延缓了时间,但大家已经觉得非常惊喜了。

而且因为这一亩地,是完全?由她异能培育出来的, 所?以质量非常好, 各项数据远胜于实验室最优结果。

土壤改良已经提前做好了, 种植小麦需要地形较为平坦的土地。所?以他们在之?前, 已经把所?有沙地推平了,保证整体的地表高低差不超过5厘米, 这样能最大程度让水源均匀分布。

之?前她在种植室内种的小麦和水稻之?类的, 剩下的秸秆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现在已经结合着动物?排泄物?一起混合了进去。

他们还特地为此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开幕式。

其实知道消息的时候,西沙区高官们就去找了鹤央, 说想来参加, 并提议搞一个大型开幕仪式,但叶柠觉得太麻烦了。

他们很快还会种植马铃薯和食用菌,没必要种点东西就请一堆人过来搞个仪式。

不过该有的记录还是要有的。

他们之?前精心策划并拍摄的生态恢复区系列纪录片, 早就剪辑好,发布在了网络上。整个纪录片生动真实地,记录了生态恢复区从?一片黄沙到生机盎然的蜕变过程。

包括后面的生态教育日,他们也?制作了视频发了上去,这些纪录片在网络上发布后,关注和反响都很热烈。越来越多的人观看了视频,她的金币也?就越来越多了。

到了正式种植小麦的那?天,研究员们都非常激动,天还没亮,就陆续出现在了农作物?区。

叶柠过去的时候,研究员们正在检查着种子和机器之?类的道具,确保今天的种植能万无一失。

但是,叶柠看着门口的东西,小声?问侯临,“那?个是什么?”

半人高的东西,外?面被一层鲜艳的红色防水布密不透风地遮盖着,只是大致能看出来,里面是一个梯形的东西。

侯临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带了一丝神秘,“是一个雕塑,你?待会儿剪完彩就知道了。”

这个体积的雕塑,肯定?不是她的模样。叶柠的好奇心被安心地勾了起来。

他们之?前就提议过,在种植区门口竖立一座她的超级大雕像,或者能不能在植物?园或是西沙区的正中央放一座,但都被她拒绝了。出门到处都是她的照片,已经是她的极限了,她可不想还要到处仰头看自己的巨大雕像。

正式开启试验田之?前,叶柠照例说了一些肯定?、期许大家的话之?后,时丛将一把剪刀递到了她的手上。

叶柠“咔擦”一声?,用手里的金剪刀,剪开了覆盖在防水布上的红色绸布。

彩带在四周飘散了出来,落在了她的身上,研究员们热烈地鼓起了掌。

下一秒,周围的人拉开了覆盖着的那?层红布。

雕塑的真容终于展露了出来,雕塑……竟然是她那?把铲子?

叶柠看看那?个雕像,又看看她身后的研究员们。

众人都期待地看着她,侯临也?凑过来询问道:“惊喜吗!”

叶柠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连忙点了点头,“非常惊喜。”

侯临看她表情就知道,她在瞎说。

他解释道:“你?那?把铲子,现在已经成为了研究所?的镇所?铲了。所?以大家投票后,一致认为农作物?种植区的门口应该放你?那?把铲子。”

研究员们立刻说道:

“对啊,叶柠大人的这把铲子太好用了,每次用它翻完土,都觉得土质好像变得更好了。”

“我上次遇到一块大石头,用它一下就铲掉了,比机器人还好用。”

“是啊,比我用过的所?有工具都要顺手。所ω*? 以每次看到这把铲子,我都会觉得很踏实。”说这话的研究员,已经扑在了铲子的雕像上,温柔地抚摸着它,眼中满是珍视。

他们甚至在网上找遍了同款,都没有找到一把能和叶柠的铲子相媲美的。以至于现在用铲子都需要提前预约排队。

叶柠其实已经很久没见过铲子了,因为她一直在育苗。而且有系统在,她也?不担心铲子会失踪。

用铲子混合改良后的土壤是她的硬性要求,但如果有大面积的翻地需要,都是机器人用铲子操作的。

而且铲子只有她能调整大小,也?只有她能真的“毫不费力”,对其他人来说,就是一个趁手的工具而已,不过对土壤的加成是真的,但本来翻土就是在混合了各种添加剂之?后,土壤变好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所?以她没想到,大家喜欢铲子喜欢到了这种程度。

众人热热闹闹地说着话,时丛将按键放在了叶柠面前。

“叶柠大人,您来开启今天的种植吧。”

叶柠按下了启动键的按钮,同一时间,所?有机器人都运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