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琪琪家的猫
“如果是以前,在打伤小杰后,就送那小子去部队,还真的能进去,可现在闹的这么凶,部队那头怎么会同意。”
“但凡有点办法,韩家也不会送韩军去疆省,他们难道不担心韩磊会给韩军挖坑?”
“现在好了,韩军这次肯定啊,要进去吃免费饭。”张威一想到韩军还是没有避开去接受再教育,心情就特别好。
当初自家没有办法,也只能接受和解,心里很是不甘心,可也没有办法,谁让韩家势力大。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姚颖走到张威身边,握住他的手,当初签和解的时候,姚颖真的很是不甘心,可不甘心又如何,也只能忍。
张家知道韩家现在一定是急的团团转,韩磊可是在几天前就回绝了张家的提议。
那些给韩家欺负过的家庭,知道韩军还关押着,心情那是一个愉快,他们可是知道韩家这些天,东奔西跑就想把孙子给拯救出来,可结果还在里面关着。
大家不知道韩家的具体操作,也不知道他们去求了谁,但是能肯定韩家一定是各种碰壁。
以前他们都知道韩军进出派出所,都是稀疏平常的事,进去没有多久就能出来,可现在,大家都觉得这小子指不定要倒霉。
韩老爷子再次没有精神的回到家里,韩老太看到老爷子,立马扑过来,“老头子。。”
韩老爷子摇头,“没有办法,老李他们,我今天见到他们,我都差点跪下。”
要强一辈子,以及这么多年大权在握让韩老爷子也飘了起来,没想到老了老了,竟然还要到处碰钉子,看冷脸,特别是去求那些曾经地位不如自己,和自己不对付的人,本来就已经很郁闷的心情变的更郁闷。
“最后?”老太虽然知道现在更应该安慰男人,可想起关在里面许久的孙子,对孙子的关心还是占了上风。
“老李他们说了,让我彻底退下来。”不要看老爷子一直说是个退休老人,可还是在政协里担任一个委员的工作,这也算是韩家最后的荣光。
有出息的大儿子走了,没有出息的小儿子,不求让韩家进一步,连维持现状,都是一个奢望。
寄予希望的第三代韩磊,对他们有怨言有不满,至于他们一直努力培养成为家族领军人物的韩军,彻底的把韩家推入深渊。
对韩家的未来,韩老爷子真的想过很多,可从来没有想过,韩家竟然会用这么一个方式,就这么点不体面的从现在的位置上离开。
韩老太傻眼了,本来听到男人说有解决办法,心里一喜,可听到这个选择后,“那,那。。”
老太太也是读过书的人,知道小儿子两口子就是靠着老头子,才能在现在的岗位上待着,一旦老爷子退下去后,到时候儿子儿媳妇他们?
“还有小军必须离开这里。”韩老爷子把对方的要求提出来,“同意的话,我们去签协议,然后他们去撤诉。”
让韩军离开这里去外地?老太太傻眼,“怎么会这样,他们怎么可以这样,他们这是要逼死小军。”
“我,我要去问问他们,他们怎么可以这么残忍。”老太太气的准备冲出去找他们算账。
韩老爷子看了眼哭闹着要去找他们的老太婆,知道也就是演戏给他看的,“你要去闹就去,对方都不给我面子。”
“还有他们一着急,来个秉公处理,不要怪我。”韩老爷子现在对韩老太也是有很大的不满和意见。
“当初我就是说,送小军去部队待上两年。”在了解张家事情后,韩老爷子就提过让韩军去部队待上两年。
一方面这孩子是真的必须要好好管教一二,家里已经没有办法教育,还有就是去部队几年,回来后,再大的事也过去,到时候稍微运作下,也能给这小子安排个好岗位,结果全家上下都不同意。
韩老太现在不后悔吗?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孙子去接受教育,“都这样了,你还提以前的事干嘛。”
第1954章 路人女知青103
外人都不知道韩家已经是走投无路的局面,大家震惊的是关在里面许久的韩军,他,他竟然给放了出来。
这么大的事情,张家人当然也是很快就知道,张钰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件事应该是出结果了,就是不知道韩家这次大出血情况如何。
没错,张家人知道对方一直咬着不松口,这次能放过韩家,绝对不会和自家一样,就那么的放过韩家。
大家知道韩军竟然放出来后,都很是惊讶,都以为韩家再次保下来韩军,可没有在背后各种咒骂。
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韩军父母很快就调动了工作,而且工作调动前往的是疆省。
等大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韩家都已经收拾好全部家当,该邮寄的东西邮寄走,该变卖的东西也陆陆续续变卖。
张钰很吃惊,“这是打算全家去疆省?”
“就韩军的脾气,他去疆省?”现在疆省那边的治安,在汉人多的地区是没有问题,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还是有危险存在。
韩磊有时候会在信上说工作上遇到事,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绝对不能马虎,因为一旦马虎,最后的结果就是人身伤亡。
韩军这小子真的就是一个嚣张跋扈惯的,让他去那边生活,他能适应吗?
“所以韩老爷子跟着去,又担心他走了后,留在老家的小儿子两口子给人算计。”张威能理解韩老爷子为何要这么做,“再次证明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但凡当初他能好好教育儿孙,也不会这样。”张威看着一对儿女,没有问题的话,再过个几年,他们也要结婚生子。
“等你们以后结了婚生了孩子,孩子教育上,可绝对不能放松。”韩家用倾家荡产的事实,告诉大家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绝对不能放松。
张钰嗯了声,“爸,你放心,我肯定会好好教育孩子。”张钰不觉得这话有问题。
张杰虽然是男孩子,可毕竟年轻,压根就没有经历过这些,又不像张钰,那可是真的经历了很多,“爸。。”
张钰看着张杰窘迫的表情,哈哈大笑起来,最后还是姚颖站出来拯救了小儿子,“好了,也不知道他们去疆省,是否是去投奔韩磊。”
姚颖想起韩磊,顿时觉得这小伙子真的很可怜。
韩磊可怜吗?张钰承认是可怜的,不过这人也是很有心思,小小年纪就心思那么深沉,她可不会承认她是迁怒,这本来就是事实。
韩家五口人经过一路颠簸,总算是来到了疆省首府。
一家人看着车站前的场景,韩军第一个想法就是,“我想回去。”这里真的是太落魄了。
韩军父母也是心哇哇凉,不是不知道这里落后,就是没有想到竟然会这么落后,他们心里怎么能甘心,要多不甘心就有多不甘心。
韩老爷子心里难道不凉吗?他心里那也是哇凉哇凉的,谁能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能落魄成这样。
“好了,我们还要接着坐火车。”不管如何,他们已经是没有任何退路,除了一路继续北上还是北上。
啊?韩家其余众人都惊呆了,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结果告诉他们,还要继续坐火车,他们能不傻眼吗?
结果买车票的时候,知道还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车,接着是坐一天的汽车才能到地方后,韩家人都惊呆了。
“这就是到市区,然后你们是到下面的县城,还要再转车。”一个也是兵团出差的人知道那个地方,稍微简单的说了大概需要的时间。
韩军呆滞了,本来以为下了火车后,就应该到地方,结果还要坐一天的车,这才到市区,接下来还需要多久,对方也不知道。
韩军妈实在是忍不住了,直接对着韩军就是一顿揍,“你说你怎么弄的,如果不是你的话,咱家会这样?”
本来在老家,她是众多同事,朋友还有亲戚羡慕的对象,他们都觉得她嫁的好,男人虽然不咋的,可公公有出息啊。
结果现在全都成了大大的笑话,韩军妈越想越生气,对着韩军就是一通输出。
韩老爷子看着在疯狂指责孙子的小儿媳,“好了,你给我闭嘴。”
换成以前,小儿媳听到公公出声,肯定会闭嘴,可现在她还真的无所畏惧,“孩子都是你们带的,说你们会带孩子。”
“好,你们有经验,我想着你们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好,可结果呢,你们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小儿媳不教育儿子,直接对着公婆一通疯狂输出。
韩家老两口看着突然翻脸的小儿媳,满脸的不敢置信,他们不是不知道小儿媳是两面派,只是他们一直都觉得,绝对不会用在他们身上。
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天还是来了,这可是把老两口给气的不轻,更让他们寒心的是,儿孙都没有出声帮衬,就看着他们的媳妇/妈妈骂人。
韩老爷子气的身体直哆嗦,不停的在打摆子,然后就倒下去。
这可是把韩家众人给吓坏了,特别是小儿媳,她真的就是气不过,想要发泄一二,她真的从来没有想过韩老爷子出事。
毕竟韩老爷子的级别在那边,收入也高,待遇也好,更为重要的是,她还盼着过几年,等事情平息下去后,老爷子走动下关系,他们全家可以回去。
哪怕不能回老家,能回内地就成,总之她真的不想在疆省过完下半辈子。
张钰知道韩家人去疆省的日子,不会好过,可她没有想到韩家人到了疆省后,韩老爷子就中风了,如果不是送医及时,人都要当场噶了。
饶是送医及时,那边的医疗水平也是一般,还是留下来后遗症,不过总比人死了好。
而韩家人还真如张家人之前猜测的那样,他们去的地方就是韩磊在的地方。
韩磊对于他们的到来,态度很是冷淡,虽然不至于不搭理,不过也就是稍微搭把手,每周去看下老两口,毕竟是爷奶,又是扶养他长大,不去看就是不孝顺。
至于更多的提携小叔,还有帮韩军找份工作等等要求,他都是只当没有听到。
第1955章 路人女知青104
张钰知道韩家在疆省那边过的各种磕磕碰碰,也是松口气,她就担心一旦让韩家人缓过来,等他们回归日就是报复之日。
还有就是知道王燕的近况,这辈子少了她这个冤大头帮衬,前者的日子过的不是一般的惨淡。
她是可以狠心不搭理王家人,可架不住王家人真的是豁得出来,要到春节的时候,就会来农场找王燕,说家里日子如何都不好过,如何吃不饱穿不暖的。
他们要去不高,就是希望可以把王艳名下的大米名额拿下来,能够生出王燕那样的女儿,王母当然也是一个会演戏的人,各种哭诉不容易。
王燕很生气,她的收入看着是不错,二十元左右,可她要吃饭,缺的东西多,需要一样样的添置起来,哪怕下乡几年,她手上也没有存下几个钱。
她本来想着把大米给卖了,这样也能多一笔钱,手上就能宽裕一二,下乡第二年她是这么操作的,这笔收入可把她给乐坏了,能够添置不少东西。
她都已经把接下来几年的这笔钱都做了一个安排,比如给自己弄点棉花,做两条厚实点的被子,对了还要做件厚棉衣,冬天真的是太冷了。
她的想法是不错,可架不住第二年她没有回去,王家人怎么会乐意,知道这个女儿和他们生分了,直接不和她商量,春节前就到农场。
王母在农场就和王燕挤在一张床上,一日三餐当然也是王燕花钱买,吃的还不少,可把她给气的不轻。
还有就是王母都已经到了农场,怎么可能就带走一些大米,真的是买买买,反正回去的时候有轮船。
至于采购那些东西,当然是王燕掏钱,按照王母的话就是,把女儿养这么大,都已经工作赚钱,孝顺父母一二又如何。
王母这么说,让一些本来还想劝上一二,毕竟王燕赚钱不容易,可她说是孩子孝顺,大家还能如何说,总不能说王燕不需要孝顺父母吧。
他们可是见识过王母那个闹腾劲,但凡王燕稍微没有满足对方要求,她就立马各种哭诉养孩子不容易,骂王燕不孝顺。
众人想起王母的这些操作,众人哪里还敢帮衬一二,更为重要的是,王燕平时也喜欢装可怜,各种占人便宜,大家对其实也不是很喜欢,他们担心到时候万一给这对母女给讹上,这事可咋解决。
王燕对王母各种逼迫,当然是很不满,她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可那么一来,她的名声就要臭了,对她接下去的计划不利。
没错,这几年她想了很多,比如,如何摆脱王家,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嫁人。
但嫁人也不是想嫁人就嫁人,考虑的问题比较多,比如是否可以带她回城,最好还要在城里帮她安排一个工作,她太清楚一份工作对人的作用多大,起码可以挺直腰杆。
这个要求,她知道基本上不可能,能来这里的人,但凡有办法的,当然是考虑留城,怎么会来农场当知青,要么就是过来过度一二,过些日子就回城,这样的人会和知青们保持距离,更不可能在这里完成人生大事。
王燕再三考虑后,就换了一个条件,比如家里条件过的去的,兄弟姐妹不能多,然后家里还会多照顾一二的,比如经常有邮寄包裹来到。
这样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也不是没有,王燕当然打听到了,只可惜这样的人不是一般的抢手,是不少女知青眼里的香饽饽,压根就轮不到王燕。
也不是没有人追她,只是王燕压根就不会考虑,那些人家里的条件真的很是一般,还要每月汇款回去,她都可以猜到,等他们结婚后,指不定家用就指望她的工资,对方工资邮寄回去。
王燕当然恨嫁,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她宁愿不嫁,这次队里新来了一个知青,长的不错,重要的是对方的衣服都没有打补丁。
还不是一件两件衣服没有打补丁,而是没有一件衣服打补丁,这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