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改嫁到军属大院 第121章

作者:雪耶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余小燕眼珠子一转,嘴角撇了撇,尖着嗓子接口道:“可不是嘛,青松,这来的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朋友,还有咱们几十年的老邻居,难道还要挨个儿盘问是为谁来的?再说了,你那些城里来的同事朋友,真就冲你来的?”

她可记得有两个是叶青松的领导呢,叶青松的面子有这么大?估计是冲两个小姑子来的。

叶青松也明白,可不管他们冲谁来的,最后还礼都是他。

叶青兰听得秀眉紧蹙,实在忍不住开口:“行了,五哥说的没错,他的同事朋友包的红包大,还礼也大,这些红包确实该给他,至于酒席,差不多是一桌吧,让五哥出一桌酒席的钱就是。”

“哟,不愧是一起长大的兄妹,青兰都向着你五哥,也是,你们姐弟俩现在都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自然是胳膊肘往里拐,向着城里人,我们这些土里刨食的乡下人,就是没见过世面,眼皮子浅。”王谷秋阴阳怪气的说道。

叶青松看着他们几人一唱一和,唾沫横飞,心里跟明镜似的,这点红包钱,他们是铁了心要扣下了。

他倒不是真的缺这点钱,只是这次母亲的丧事,他从头到尾忙前忙后,出钱出力,如今连这点明面上的礼金都要被两个哥哥如此算计,实在叫人齿冷心寒。

他深吸一口气,“大哥,二哥,我的客人,我自己心里有数,大部分都是我厂里的同事,还有几个一起长大的朋友,他们给的红包,信封上都有名字,至于酒席,既然是平摊,那就按总的桌数和平摊到每一桌的费用,再计算我这边的客人大概占了几桌,或者直接按人头数折算成桌数,这笔账,很简单,不难算。”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两个哥哥,“妈刚走,我不想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不休,闹得人尽皆知,让妈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但道理必须讲清楚,这些红包,按照规矩,是谁的客人送的礼,礼金就理应归谁,将来也好还礼。”

反正今天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余小燕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叶青峰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青松,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我们做哥哥的占你便宜了不成?”叶青山面色不豫,语气也硬邦邦的,“妈是我们大家的妈,合着就你孝顺,我们就想让妈死不瞑目?现在闹事的到底是谁?”

“大哥,我从来没说你们占我便宜。”叶青松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我只是想把账目算清楚,一码归一码,我为妈出钱出力是应该的,但不能当冤大头,任人拿捏,妈生前,我自问在孝顺上不比两位哥哥做得少,妈走了,她的身后事我也尽心尽力,现在我们谈的是钱,是规矩,更是人心。”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狗屁规矩!”叶青峰有些气急败坏地嚷嚷起来,“一家人,天天把钱挂在嘴边,那还叫一家人吗?太伤感情了。”

“二哥,你们确定不给?”叶青松的眼神冷了几分。

叶青荷见状,连忙适时地开口打圆场:“大哥,三弟,我看青松这个提议也挺公道的,要不,就按人头算也行,咱们把礼单拿出来,一项一项对着认,谁家的客人谁心里都有数,妈才刚闭眼,咱们可别为这点小事再起争执,让外人看了笑话不说,妈在天之灵知道了,心里也不会安生的。”

“叶青荷,你一个出嫁二十多年的外嫁女,这里有你说话的份?”王谷秋瞪了叶青荷一眼。

她不敢说叶青芷和叶青兰,难道还怕这个大姑子?

叶青荷气的满脸通红,刚刚最小的妹妹开口说话的时候,大嫂可是连屁都没放一个,怎么到她这就没资格说话了?说白了,就是看不起她。

“大哥,二哥,青松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他就是想把事情说明白,别为这点钱伤了兄弟情分。”叶青兰忍不住再次出口。

看着大哥大嫂和三弟三弟媳妇都没反驳,叶青荷更生气了,直接拎着东西离开。

“二姐?”叶青兰还没反应过来。

叶青芷全都看在眼里,只是她跟一个外人一样,什么都不管。

叶青山和叶青峰对视一眼,叶青松这小子,今天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把这笔账算清楚不可,真要按人头细算,他们肯定占不到什么便宜,难道就这么算了?

看到村民在门外探头探脑,像是好奇他们发生了什么,叶青山要面子,跟叶青峰嘀咕了几句,最后沉声说道:“行,叶青松,既然你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们要是再不同意,倒显得我们这两个当哥哥的太不讲道理,太小家子气,就按你说的办,红包各人归各人,谁的客人谁收,将来的人情往来,也由各自负责,酒席也由你来出。”

“好。”叶青松干脆利落地点头。

很快,村里负责红白喜事记账的族亲被请了过来,账本摊开在八仙桌上,上面用毛笔记录着一项项开支:酒席多少桌,每桌的菜金多少,买香烛纸钱花了多少……

账目算清之后,叶青松不想留下来听两个嫂子阴阳怪气的话,直接带着老婆孩子回城里,叶青芷也不想听两个嫂子的各种抱怨,带着叶青兰回了大洋村。

“小妹不留下来?”余小燕追了出来。

“不了,我去四姐家住。”爸妈都没了,娘家也不算娘家了,她还留在这边做什么。

这回没有李刚帮忙,姐妹俩只能走路,还好两边公社通车,他们只要走到公社就行。

饶是如此,两人前后也走了三个多小时,好多年没走这么久的路,叶青芷和叶青兰都有些不适应,尤其叶青芷,她感觉自己的脚底可能生了水泡。

“呀,青芷回来了?是因为你妈吧?唉,节哀,你妈只能躺在床上,连拉屎拉尿都要人帮忙,还不如早点走,对她自己和你们子女都好。”三婶拉着叶青芷絮絮叨叨。

“可不是,这是你妹妹吧?你们姐妹俩长得有几分相似,都很好看。”四婶跟着说了一句。

好容易到贺家老宅,杨福珍又拉着叶青芷姐妹说了好些宽慰的话,然后带着两个儿媳妇帮她打扫房子。

这次离上次回来只过去几个月,所以被子虽然有点味道,但是还能用。

“厨房就别收拾了,你们回来就几天,麻烦,这几天就在我们那边吃饭。”李荷花帮着拍被子。

叶青芷不是占小便宜的人,在老宅吃饭的话,她绝对不会空手,到时候不论是点心白糖,还是拿了肉,总之老宅都不会吃亏。

“行,麻烦大嫂了。”叶青芷点头。

送走杨福珍他们,炉子

上的水也开了,叶青芷到了两盆水,拉着叶青兰一块泡脚。

“四姐,二姐今天生气是不是因为我?”叶青兰总算有些反应过来。

叶青芷看了她一眼,“不全是是因为你。”

她用手掬起一点热水,缓缓浇在自己有些红肿的脚踝上,继续说道:“二姐是觉得大哥大嫂他们区别对待,你仔细回想,你帮青松说话的时候,大哥大嫂他们不高兴,但是没有出声说你什么,结果二姐一开口,大嫂那话你记得吗?你呢,紧接着就帮青松说话,偏偏大嫂又没说你,如果你是二姐,你气不气?”

叶青兰咬着嘴唇,小声道:“我……我当时真没想那么多。”

叶青芷看了她一眼,是没想那么多,还是跟大哥大嫂他们一样不在乎二姐的感受,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热水渐渐凉了,叶青芷起身,拿出一条干净的布巾递给叶青兰,自己也擦拭起来。

脚底板火辣辣地疼,她低头看了看,果然磨出了几个亮晶晶的水泡,碰一下都钻心地疼。

“四姐,那我该不该去给二姐道歉?”叶青兰擦干脚,拿过叶青芷手里的针,“我给你挑。”

叶青芷躲了一下,“不用,我自己来。”

连着挑破三个水泡,叶青芷轻轻嘶了一声,家里好像还有一瓶高度白酒,叶青芷让叶青兰帮忙拿过来。

“二姐那边你自己看着办,反正我们多年没来往,以后也不打算来往。”现在丁爱仙也走了,那么连叶青山那边,叶青芷都打算不再走动。

什么靠娘家,原身那么困难的时候都没靠上,她就更靠不上了,也用不着。

叶青兰抿了抿唇,还是决定去找二姐道个歉。

第二天一早,叶青兰就去公社的供销社买了东西去看望叶青荷,叶青芷没去,她在家养脚。

上午,她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就见贺大红拎着东西进来。

“大姑,应该我去看你的,只是我这脚走起泡了,所以今天就没出门。”叶青芷赶紧拿了把凳子给贺大红。

“得了,跟我客气什么。”贺大红把篮子放下,里边是今年的橘子,她一直放地窖,保存的很好。

“呀,橘子,大姑,你保存的真好。”叶青芷惊喜的说道。

“也没多少了,你今年在老家过年吗?”贺大红笑呵呵的问道。

今天是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一,再有九天就过年了,所以贺大红才会这么问。

“不了,等我脚好点,我们就回部队,孩子们还等我回去过年呢。”叶青芷笑笑。

贺大红点头,这女人啊,结了婚有了孩子,这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牵挂。

下午四点多,叶青兰风尘仆仆的回来,看她脸色不错,看来叶青荷原谅她了。

“四姐,二姐说这事不怪我,要怪就怪大哥大嫂太势利眼,看菜下碟,本来就是嘛,这事跟我没多大关系,对了,四姐,你不知道,二姐的孙子特别可爱,还很聪明,都没满周岁呢,就能说不少话了。”叶青兰看到墙角的橘子,顿时惊叫:“四姐,哪来的橘子?”

“启明他大姑送来的,你自己拿,挺甜的。”叶青芷也拿了一个,“小兰,我不打算等妈过头七,今天是二十一,我想回家属院过年,最迟后天,我就回西北部队。”

提起孩子,叶青兰心里止不住的想念,“四姐,我跟你一块回去。”

第二天,叶青芷的脚好了很多,她在村里借了一辆自行车,载着叶青兰朝大叶村骑去。

“什么,小芷,小兰,你们明天就走?不等妈的头七过了再走吗?”王谷秋拧眉问道。

叶青山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吐出一口烟雾,那烟圈在屋子里晃晃悠悠散开,“你们是军嫂,随军在西北,所以不能经常回来看妈,这我们能理解,现在妈死了,也不用你们一直守着,就让你们留下来过个头七都这么难?”

叶青芷知道,大哥大嫂这话里有话。

什么叫“不用一直守着”?她们得到消息就马不停蹄的赶回来,再说头七女儿不在也没事。

不过按着叶青山他们的意思,妈死了,做女儿的就应该在家守着,守满七天,这才是孝顺,也证明他们家庭和睦。

叶青兰低着头,手里攥着衣角,没吭声,她是想回去陪孩子们过年的,但被大哥大嫂这么一说,心里又觉得有道理。

毕竟年每年都能过,但是妈的头七就一个,而且他们就这么走了,村里那些人背后不定怎么数落他们。

叶青芷抬起头,直视着王谷秋和叶青山,语气淡然,“大哥,大嫂,不是我们不想留,孩子们在西北呢,快过年了,他们盼着我们回去,妈走了,我们心里也难受,但日子还得过。”

王谷秋冷笑一声,“过年比给亲妈守头七还大?你现在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在部队里当官太太,是不是就忘了自己是从这山沟沟里走出去的?这乡里乡亲的,谁不看着?你们就这么走了,让别人怎么说咱们家?怎么说妈?”

“就是,”叶青山也跟着帮腔,把旱烟袋磕了磕,“小芷啊,你现在是出息了,可不能忘了根,这头七不是给别人看的,是你做女儿的心意,你这样匆匆忙忙就走,对得起妈的在天之灵吗?”

叶青芷心口堵得慌,她最听不得的就是这种道德绑架。

什么叫“飞上枝头变凤凰”?这跟丁爱仙的头七有屁关系,而且不提她来回路费,只说这次办丧事的钱,她这当女儿的少出一分了?

现在就因为不能守这个头七,就要被扣上一个“不孝”的帽子?

“大哥,大嫂,”叶青芷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没有那么冲,“我不是忘了根,我心里有妈,她老人家走了,我心里也难过,小兰跟我说妈走的时候,我马上就找启明买车票赶回来,妈这次的丧葬费,我和小兰少出了?我们有跟你们算过账吗?至于给我们扣帽子吗?”

“扣帽子?”王谷秋翻了个白眼,“还用我们扣帽子?再过几天就是头七,连这几天都等不及就要走,用我们扣帽子?小芷,哥跟嫂子也是为你们好,你们不为自己着想,也为孩子想想,尤其是你,小芷,你家三个孩子都是大学生,将来要当官的,这名声就更重要了。”

这话一说,叶青芷心里的火气噌一下就冒了上来,偏偏投鼠忌器,她还真顾忌这些。

“大嫂,你这么说过了啊,我跟四姐在西北回来一趟不容易,妈生病的时候,我们二话不说就回来,你们知道我们来回一趟要几天吗?十天,坐了面包车坐火车,坐完火车再坐面包车,这次丧事,我们做女儿的出了那么多钱,念着你们伺候妈不容易,我跟四姐每人包了二十块的红包,这还不孝顺?你们十里八村打听打听去,谁家女儿这么大方的?别拿我们男人工资高说是,嫁到城里的不少,他们有这么拿钱吗?”叶青兰火冒三丈的说道。

“说一千道一万,你们就是不想守头七是吧?”王谷秋提高了嗓门,好像要让全村都听见似的,“行啊,翅膀硬了是吧?要走就走,以后这个家,你们也别回来了!”

叶青山的旱烟袋也停了下来,他皱着眉头,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分明是赞同王谷秋的,在他看来,叶青芷和叶青兰这样急着要走,就是驳了他的面子。

“行。”叶青芷扫了他们一眼,语气淡淡的说道:“大哥,大嫂,你们记住今天说的话,我们明天就走,以后……以后咱们就按你们说的办。”

她懒得再跟他们废话,也没有再多看一眼王谷秋他们的嘴脸,扭头问叶青兰要不要一块走,见她点头,就带着她直接离开。

她和叶青兰走出家门,院子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叶青山吧嗒吧嗒重新抽起旱烟的声音,和王谷秋气急败坏的咒骂声从身后传来。

叶青芷推着借来的自行车,叶青兰跟在她身后,村里不少人看到他们,问候了几句,知道他们明天要走,有问他们不留下来守头七吗?大部分觉得他们赶回西北过年也没什么。

本来嘛,守头七是儿子儿媳妇还有孙子的事情,女儿来不来全看她自己心意,哪有叶青山和王谷秋说的那么严重。

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女儿也必须守头七,不然就是不孝,会被人戳脊梁骨,那叶青芷肯定也不会提前离开。

回到大洋村已经是下午,叶青芷把自行车还给人家,叶青兰的情绪也稍微平复了一些,她们决定明天一早就坐车去县城,然后坐火车回部队。

两人在老宅吃了晚饭,闲聊了一会,就回家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她们就起来了,叶青芷的脚已经完全好了,背上行李,去和杨福珍他们道了别,俩人一起去村口等车。

一开始没什么人,慢慢的人越来越多,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她们面前。

“小芷,小兰,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这么早。”

叶青芷抬眼一看,竟然是叶青荷,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棉衣,手里提着个篮子,正一脸惊讶地看着她们。

“二姐?”叶青兰也愣住了,“你怎么在这儿?”

上一篇:穿书后只想当娇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