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耶
叶青芷抬手敷在贺启明的手背上,轻笑着说道:“咱们家四个孩子要照顾呢,我不着急工作。”
谁喜欢工作呀,老公每个月工资上交,还有存款,何必把自己弄那么累。
再说等八零年以后,她不说赚多少钱,给几个孩子一人弄一套房子肯定不成问题,所以她现在躺的很平,一点都不想奋斗。
“没错,咱家孩子多,得先照顾孩子。”贺启明低头亲了亲叶青芷的头顶。
叶青芷突然想到曹丽妍,笑容慢慢消失,“那个曹丽妍真的烦人,明明你都没跟她相亲过,偏偏弄的我抢走你一样。”
贺启明拧眉,“媳妇,你今天碰到她了?”
“嗯,中午回来的路上,曹丽雅,哦,就是曹丽妍的妹妹,她倒是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还没说两句呢,曹丽妍就沉着脸,语气很不好把她叫走。”叶青芷撇嘴,转过身正色问道:“老实交代,除了曹丽妍,你还跟谁相亲过?”
贺启明愣了一下,没想到火突然烧到他身上。
“跟徐宝丽结婚前,相过两次亲,当时在别的部队,现在早就没有联系,离婚后就相了一次,就是你,像曹丽妍这种不算相亲。”贺启明认真的说道。
叶青芷立马来了兴趣,“你最早相的那两次,为什么没成?”
“第一个是文工团的,太娇气,说话也不直说,老让人猜,猜不到又生气。”贺启明到现在都觉得莫名其妙。
叶青芷噗嗤笑出声,“第二个呢?”
“第二个啊,战友的妹妹,我当时觉得还行,她也有那么点意思,结果赶上出任务,等我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嫁人了。”贺启明耸了耸肩。
叶青芷眯眼,“那岂不是很遗憾?”
贺启明顿时警铃大作,“什么遗憾,只是见了两面,在战友家一起吃过一次饭,根本就没有感情,只是觉得合适,包括徐宝丽,我们也只是见了一次面就结婚,后来……我们聚少离多,也是没什么感情,媳妇,真的,我遇到你了,才知道心脏怦怦跳是什么感觉。”
叶青芷横了他一眼,“油嘴滑舌。”
“字字发自肺腑。”贺启明认真的说道。
第二天,叶青芷拿了一网兜苹果和杨晓柔一块去探望李金凤。
睡了一觉,李金凤明显精神很多,看到他们过来还笑容满面的招呼他们坐下。
“来就来,拿什么东西。”李金凤让李汉兴扶她靠着,“我这次算是因祸得福,棉花厂的领导说,等我康复以后,给我安排一个轻松的岗位,而且是正式工,可以传给孩子的那种。”
军区会给军嫂安排工作,但不是工人编,相当于临时工,但是又拿着正式工的工资,算是军区给军属的福利吧。
李金凤之前的工作属性就是这样,做多久都可以,拿的也是正式工的工资,但是不在编,也就是说,李汉兴调走或是退伍,她的工作就没了。
现在不一样了,棉花厂给她一个工作指标,是入编的那种,真正的铁饭碗,哪怕李汉兴调走或是退伍,她不会被开除,可以继续工作或是卖掉,甚至可以保留工作名额,等孩子长大了以后接班。
“恭喜。”叶青芷笑着恭喜。
李金凤喜气洋洋的拿糖给他们,“同喜同喜,有了这工作,我家老大考不上中专也不怕了,可以到棉花厂接我的班,能安排一个是一个。”
难怪李金凤这么高兴,也确实应该高兴,现在想要弄一个工作指标可不容易。
因为这个赔偿,李桂芳对李金凤的愧疚都没了,反而有些埋怨李金凤冲在前面,如果李金凤不冲在前面,受伤的就是她自己,那这些赔偿不就是她的?
“到底受了这么重的伤,接下来可要好好养伤,西北天冷,养不好的话容易风湿,千万要小心。”杨晓柔见她吊着一只手,细心的说道。
李金凤连连点头,“我知道了,谢谢。”
她在医院住了一星期才出院,这期间李桂芳就来了四次,送了两次鸡汤,一次排骨汤和一次饺子,之后再没来过。
“我知道,她是嫉妒我有了正式工作。”李金凤并没有因为李桂芳的作派而难过,她还是很高兴,一个工作名额呢,换成她,她一时半会也想不开。
叶青芷帮她掀开被子,“得了,你还是好好养伤,有什么事就让文书找我。”
“谢谢啊,我这一受伤,倒是麻烦你跟晓柔了。”李金凤不好意思的说道。
“快别说了,都是军嫂,互相帮助。”叶青芷确定她没什么事,就跟晓柔起身告辞。
两人出了李家,杨晓柔立马说道:“我还是瞧不上李桂芳的作派,金凤是为了救她受伤,不能因为赔偿丰厚就抹去这个事实。”
“整个家属院都知道她又送鸡汤,又送排骨,怎么不记恩了?”叶青芷挑眉。
“是,就送了那么几次,闹得整个家属院都知道,好像每顿都送鸡汤一样。”杨晓柔撇嘴,“不提她,徐阿姨明天要走,今晚请我们去她家吃饭,她还让你把孩子们也带上。”
叶青芷摇头,她家四个孩子呢,别说现在,就是五十年以后,也没有带这么多孩子去吃席的。
“我就不去了,启明去就成。”叶青芷没忍住,小声问道:“那小姑娘留下来还是?”
“跟徐阿姨回去。”杨晓柔左右看了看,凑到叶青芷耳旁小声说道:“徐伯伯很生气,把徐阿姨骂了一顿,不然徐阿姨才不会回去。”
徐母这次是铁了心要徐团长和白雪离婚,还准备打持久战,没想到老头和儿子拖后腿,可把她气得半死。
确定叶青芷不去,杨晓柔没有再劝,跟她说了几句,就去白雪家帮忙做饭。
后溪村,叶大妈终于盼到了叶青芷的回信,打开信,催促着初小毕业的桔子赶紧念信。
“妈,你急什么,信还能跑了?”桔子撅了撅嘴,不知道,还以为叶青芷才是妈的女儿。
“别废话,赶紧说说你青芷姐写了什么?”叶大妈敲了一下桔子的头,着急的问道。
“叶大妈,展信安,我这边一切都好,不用担心,您的身体还好吗……”桔子读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羞恼的看着叶大妈,“妈,谁让你跟青芷姐说对象的事儿了?我还小呢,才不想这么早结婚。”
叶大妈伸手抓住信纸,虽然不识字,眼睛却没离开上面的字,“你这臭丫头,赶紧接着念。”
已经十六了,听着好像是不大,可转眼就要十七岁,再翻年就十八了,时间过得很快,而且合适的对象
不好找,当然要早点相看。
桔子不是很开心,有气无力的念道:“您放心,我和启明会留意适合桔子的对象,这事也要问问桔子的意见,看她喜欢什么样的……”
读到这,桔子明显心情好了很多,对叶大妈让叶青芷帮她找对象的事也没那么排斥,到底她也是喜欢穿着绿装的男人。
“魏有良的事就按您说的办,麻烦您跟大队长多费心,部队旁边有个牧场,我跟牧民换了牛轧糖,里面加了青稞,是这边独有的味道,带给您尝尝味,其中一份给大队长,麻烦您帮忙转交。”
桔子看到牛轧糖几个字,眼睛顿时亮了,“妈,糖呢?”
叶大妈瞪了她一眼,“就知道吃。”
跟信一起寄过来的还有一个包裹,除了两斤牛轧糖,还有两双狼皮做的鞋垫,一个毛绒发圈,几个毛球发夹。
“啊,好好看,妈你看,青芷姐给我的。”桔子爱不释手拿着发圈和发夹。
叶大妈摸着鞋垫,青芷是个好孩子,所以她一定要看住魏有良,不能让这老小子给青芷找麻烦。
第40章
晚上贺启明不回来吃饭,叶青芷煮了米饭,做个一锅炖,里边有白菜,土豆,酸菜还有冻豆腐。
这是她到西北后学的,省事,放在炉子上边煮边吃,不会一下就冷掉。
“有人在家吗?”
听到声音,叶青芷开门出去,就见一个五十出头,气质雍容典雅的女人站在院门口笑吟吟的看着她。
“在,您是?”叶青芷一边问,一边招呼她进屋。
“我是徐开胜的母亲,你就是小贺的媳妇吧?本来我刚到的时候就该请你们去家里坐坐,一直被各种事耽搁,明天我就要走,你和孩子们都上我家吃个饭,咱们聊聊天,认识认识。”苏琳琅温声细语的说道。
看着很慈和的一个人,很难相信她会做出逼儿媳妇离婚,甚至借腹生子的事情来,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不了,阿姨,您也看到了,我这边晚饭已经做好,正跟孩子们吃着呢。”叶青芷指着炉子上的一锅炖,“知道您忙,都不敢打扰您,等下回您来,我再带着孩子拜访您。”
真那么想请她和孩子去吃饭,就该早点来,而不是让杨晓柔带句话,又等开席的时候来找她。
苏琳琅可惜的叹了声气,“既然你们已经在吃,那便算了,也怪我,该早些跟你说的。”
“阿姨您太客气了。”叶青芷笑笑。
送走苏琳琅,叶青芷轻舒一口气,跟这样的人说话,她也不自觉的会端着,当时不觉得,现在一松下来,就觉得很累。
“妈妈,怎么了?”叶安民疑惑的看着叶青芷。
“没事,你们学校怎么回事?我看到不少人进进出出。”叶青芷吃了一口土豆,这边的土豆很面很沙,比他们老家的土豆好吃。
“我知道,我听李老师说过,学校要安暖气片。”叶安杰举手。
“你们学校终于要安暖气啦?”叶青芷高兴的问道
叶青芷之前以为这个年代没有暖气,去了一趟医院才知道,暖气是有的,只是学校没有安。
她跟贺启明讨论过,西北的冬天那么冷,教室里就摆两个火盆根本不行,学校也知道,所以经常停课,可孩子们老不去上学也不是事。
她是上辈子上过大学,教个小学完全没问题,那没念过书或者很忙的家长呢?就让孩子们成天在家里玩,心都玩散了。
那么多孩子呢,都是军人子弟,难道不值得部队给学校安个暖气片?
贺启明觉得有理,找沈清源一合计,叫上李汉兴他们一块去找政委。
能随军的都是军官,几乎家家都有孩子要上学,没有不疼孩子的父母,想到孩子们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纷纷跟政委还有首长申请给学校安暖气。
“这事你们爸没跟我说,安暖气片是好事,这样你们上课就不会冻着。”真感冒了,累的还是家长。
贺景衍没吭声,叶安民赞同的点头,教室里实在太冷了,他虽然戴了手套,还是冻得握不住笔。
吃完饭,孩子们帮着叶青芷一起收拾好碗筷,然后自觉的去洗漱,再带着弟弟去炕上玩
等叶青芷洗漱好,泡了脚,躺到炕上的时候,贺启明才拎着东西回来。
“手里拿着什么?”叶青芷好奇的看着他,怎么还连吃带拿呢?
“徐阿姨送的点心,从北京带来的。”贺启明打开包装纸,笑着说道:“徐阿姨一直很讲究,每回来部队看望老徐,不但请我们吃饭,还会送点心。”
“我们吃饭的时候,她特意来喊过我们,看着跟书里写的那种大家太太一样,我跟她说话都不敢大声。”叶青芷笑着的坐起身子,探头看了一眼,哟,还是京八件呢,大手笔啊!
她认识,原身肯定不认识,所以叶青芷好奇的问,“怎么每个都不一样?”
“这是京八件,味道很好,你现在要吃吗?”贺启明递到叶青芷面前。
“不了,我这都已经刷了牙,明天再吃吧。”叶青芷让贺启明包回去,重新躺回被窝,“咱们得回礼吧?”
“我之前都是一个人,也就没回礼,明天问问老沈。”贺启明想了想,“咱们家有什么东西适合回礼的吗?”
“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徐阿姨肯定瞧不上,我之前摘的野茶,徐团长和沈参谋不都说好,家里还有一斤,给徐阿姨包半斤怎么样?”叶青芷问道。
徐开胜和沈清源还真没有说客套话,叶青芷带来的茶叶确实很好,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可原身摘的是清明前最嫩的那一茬。
现在这年头,很多领导喝的都是茶末子,叶青芷带来的茶叶,部队首长看了都眼馋,因此徐开胜和沈清源的茶叶已经给搜刮走不少。
“行,不用半斤,包个二两就行,剩下的我另外有用。”贺启明不太爱喝茶,但是知道好坏,“咱们老家有那么多野茶?明年能弄到吗?”
“可以啊,叶大妈和桔子也会去摘茶叶,每年我们靠这个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叶青芷想到收购站给的钱,跟买大白菜一样,不如她跟叶大妈他们换。
不论是棉花还是毛线,或者是奶粉,在老家都是有钱买不到的好东西。
贺启明显然也想到了,只是亲朋好友之后礼尚往来,不算投机倒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