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 第239章

作者:漫漫行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随后第二日在朝上,天和帝便将推行土芋的重任交给了太子一方的人,并将更多的权力交给了太子。而燕王却是被架空了,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此外,更耐人寻味的是,天和帝更是将元嘉郡主从原本的中书舍人的位置提升为大理寺左寺丞,正五品的官位。元嘉郡主立下如此大功,升官原本就在预料之中,从六品到五品他们也能够接受,毕竟这若不是此人是元嘉郡主,直接封爵也是可能的,毕竟这土芋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是利国利民之物。令众人意想不到的是,陛下居然没有让元嘉郡主继续留在身边,或者前去工部,而是选择完全不相干的大理寺,这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只是众人不知的是,这是沈皎自己的打算。

第318章 律法

紫宸宫中

“说说吧, 怎么会选择大理寺这个地方, 你可不是你三哥一样喜欢典刑之事的人。”天和帝温声问道。

对于三哥沈长映, 沈皎知道, 这位是真的沉迷典刑破案之事, 当然, 她对于这方面并没有兴趣,她有兴趣的是别得地方。

“当然不是,我所在意的地方是我大齐的律例, 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在大理寺能够更了解律例的具体运用了。”在大齐, 大理寺有着最高的司法审判权力,当然这个最高是在皇权之下的最高。大理寺掌刑狱案件的审理, 与刑部和都察院共称三法司。后两者一个负责审核, 一个负责监督, 真正地审理案件,运用法律还是在大理寺中进行。

“你想要修法?”天和帝皱眉问道。

“倒也不是非要修法。”沈皎摇头道:“我只是想要知道大齐律究竟有多少是落到了实处,有多少是荒废的,有多少是正确合理的, 又有多少是不正确需要废除的?”

“我认为法律应该与时俱进,调整不合理的地方, 规范出现的新问题,这才是法律能够逐渐完善的过程。另外,我大齐虽然也向唐朝的《唐律疏议》一样, 有修订成册的法典,但是这些律法却并没有普及到百姓, 正所谓知法才能守法,只有百姓守法才能够安定和谐,所以律法的普及对于百姓,对于大齐来说都极为重要。”

“可是让百姓知道律法又岂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大齐百分之八十的百姓都是目不识丁的,让这些人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去知法懂法,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 虽然难,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是施行得当,定然会有这么一天。”沈皎说道。

天和帝听到沈皎的话,便知道她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不由笑着问道:“说说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不过是三个,第一,之前我们创办了学堂,不应当只是让百姓明白礼义廉耻,比起礼义廉耻,让百姓懂法,宣讲大齐律我想应该不难。”有了学堂,她的很多想法都可以顺利地进行,毕竟教育是一切的基础,这就是当初为什么她排除万难,也要在大齐建立学堂的原因。

“第二,便是利用戏曲的作用了。”沈皎笑着道:“这和当初我们废除那些迷信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多排练这方面的戏曲,让百姓在娱乐中认识律法,懂得做什么会触犯律法,知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知道违反律法的后果,相信百姓每当心中升起歹念的侍候,都会有所顾忌。律法的作用,比起审判,我认为更多的给人以警告。”

“当然,除了戏曲之外,还可以让人编制一些脍炙人口的民谣,让百姓传颂,相信这样会更方便和直接一些。”

“第三,也是最后,就需要个地方官府在这方面的大力扶持工作了,让官员多下到地方,和百姓交流,为百姓解答律法方面的困惑,同时也可以倾听百姓对于律法的呼声和想法,以便促进律法的改进和完善。相信有了官府的出面,百姓对于律法的了解会更加放在心上。”

“当然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条。”沈皎看着天和帝思索的神情,继续进言道:“以前的朝代,就算是想要实现这件事也无法,因为他们没有地方去宣讲律法,但是现在不同。皇舅舅筹建了学堂,就应当将学堂的作用发挥到及至,不然岂不是一种浪费?”

“将这些想法拟个奏本给朕,朕会和朝臣商议后在做决定。”天和帝点头道。律法的明确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朝廷来说更是一件好事,毕竟罪犯的减少才是盛世清明的写照。

沈皎知道天和帝对于她的这个建议是愿意考虑了,连忙高兴地应是。

“有件事,朕希望你能清楚,修律不是这么好修的,你要多听多看多学,再将大齐的律法研究透了之后,才能去修律,不然在这之前,你想都不要想。”天和帝警告道。

“元嘉明白,谨记皇舅舅教诲。”沈皎应声道。她当然知道修律的事情关系重大,但是她更清楚这个朝代的律法中存在极大的问题和漏洞,修律势在必行,但是却是要慎之又慎,一不小心,便会酿成大错。

“这件事情不急,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比起这些,如今朕这里倒是有一件着急的事情,需要问一下你的意见。”天和帝说完后,也不待沈皎答话,便直接问道:“你对卫赜怎么看?”

“赜表哥……”沈皎听到天和帝的话,话语一顿,问道:“赜表哥学识渊博,能力卓绝,对我体贴照顾,自然是很好,皇舅舅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也老大不小了,这婚事也该定下来了。”天和帝拜拜手说着自己心中原本的打算,道:“原本朕是想要给你找一个家世好品貌佳的青年来匹配朕的元嘉,左挑右挑总是不和心意。”在他心目中,他的元嘉便是天下最好的儿郎也不一定能配得上。

“原本朕还想要再等一等,但是燕王这次给朕提了个醒。”天和帝感叹道:“一来燕王的心思不正,而太子也磨练地差不多了,是时候积累威望了,燕王再在朝堂上如此下去就不像话了。”

“而燕王又对你存有敌意,但是你却是在为朕做事,朕若是以后不再了,你的处境会更加艰难,这些都必须一早就准备起来。”

“皇舅舅……”沈皎叫道,她没有想到天和帝会为她考虑的这么深远。

“燕王误会了你,不要紧。但是太子不能误会你,若是想要日后的太子重用你,联姻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卫家的人朕挑了一遍,虽然卫家子弟优秀,但是有了卫赜的存在,这些人便不过是萤火之光了。正好卫赜还没有成婚,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是剩下的却是无可挑剔,是一个不错的仪宾人选。”

“当然,选择卫赜也不只是这一个原因。”

第319章 定下

天和帝看着下面的外甥女继续道:“随着你现在不如朝堂的时间越长, 你得罪的人就会越多, 政敌也会越多。”

“只单单是沈家, 这个并不足以震慑得住众人。特别是沈家多是武官, 在国策方面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所以给你找一个可靠的家族支撑很是关键。”

“而且这个家族必须不能拖累你, 还要给你支撑得依靠,纵观整个朝堂并不多,卫家和太子联姻, 对你未来有更大的好处, 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卫赜本人能力卓绝,在朝堂上绝对不会给你拖后腿, 更会和你守望相助, 这点是很多朕之前挑选出的世家子弟无法比拟的地方。”

说道这, 天和帝叹了一口气,道:“之前朕不是没有想过,给你找一个只会听话的丈夫,但是随后就让朕否决了。你走得这条路, 太苦,也太孤独, 一个人走未免太过艰难,还是两个互相扶持着走更容易一些,也能坚持地下去。”

他之前不是没有想过给元嘉找一个才情好, 寄情山水文章的世家子弟,通俗地来说, 就是找一个花瓶,可是随后他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他是帝王,最是能明白孤家寡人的滋味,他不想要他一手培养长大的孩子也经历这种痛苦的一生,太子是未来的帝王,是不得已,但是元嘉却是没有这个必要。若是夫妻能够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他觉得会让原本孤独的心中多些温暖和寄托,所以他选择了现在这个决定。

“特别是你和卫赜是从小的交情,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朕记得在崇文馆的侍候,卫赜特别照顾你,即便是后来,你们也有书信往来。朕觉得比起旁人,卫赜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天和帝看着沈皎问道:“你觉得如何?”

“赜表哥自幼对我照顾颇佳,我和赜表哥在他回来后,也是相谈过一番,在证件上并无不和的地方。”可以很直白的说,若是他和卫赜存在政见上的不和,即便是她对卫赜有仰慕之情,她也会果断地放弃这段情感,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天和帝听完沈皎的话,再次问道。

“全凭皇舅舅做主。”沈皎微微低头害羞地道。

饶是她脸皮再厚,在天和帝面前谈论卫赜,直接承认这门婚事也是有些害羞的。

天和帝看着沈皎脸颊微微有些泛红,脸上少有的出现少女的娇羞,不由开心地笑了。元嘉能够看中卫赜自是再好不过,若是元嘉看不中卫赜,他也不会硬逼着元嘉同意,毕竟婚事可是女子一辈子的大事,万万马虎不得。

对于元嘉的婚事,他原本是想要让元嘉自己去选,但是一来看元嘉没有这方面的心思,二来如今时局变动,最终演变成了现在的这副样子。虽然卫赜是人中俊杰,但是到底是年岁有些大了,也不知道身边有没有留人,天和帝觉得自己回头还是亲自敲打敲打卫逊,问问卫赜这方面的情况。

沈皎完全没有想到天和帝的脑中已经连卫赜是否有房中人的事情都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