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 第62章

作者:漫漫行 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这是被发现的,那不被发现的事情还不知道会有多少。

就在众人将目光投向沈邦靖请他息怒时,只见原本站着的女孩,双膝下跪,对着上首沈邦靖和淑惠长公主叩了一首。

“阿娘和大哥二哥的心意,阿皎明白,但今日的事情,确实就如父亲所言,阿皎都知道,不是因为好奇,从昨日起我就知道今日思贤楼中的比试会不同寻常。”沈皎觉得这个时候再隐瞒已经没有意义了,看他父亲的样子俨然已经知道了今日思贤楼中各方势力的争斗。

“今日的比试,我也看得很明白,各方势力的搏斗,我也清楚。回宫后,皇舅舅召我前去,也是考教我对今日思贤楼中所有事情的认知。”沈皎看着眼前的父亲,沉声说道。

“你知道?那你倒是跟我好好说说,特别是你跟陛下说得话,都再我面前说清楚,不准再有所隐瞒。”沈邦靖看着女儿从容沉稳的表现,他知道这个女儿也许在他没有注意的地方,已经成长起来。

沈皎听到父亲的话,知道他愿意给自己一个让他正视自己的机会,她知道这会是一个不错的开展。

随着沈皎说得越多,沈邦靖的心中更为复杂,他实在是没有想到,他的女儿对朝局的了解如此之深,特别是对今日的分析,让他很是震惊,他的女儿所想到知道和了解的比他还要多,还有对天和帝对晋王和九皇子的心思,比朝臣看得清楚的多。

而这样的能力,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想到这,他的心中更为复杂,他连自己的女儿什么时候开始涉及这些朝政都不知道,真可谓是身为父亲的失败了。

一旁的淑惠长公主完全没有想到,平日里在她面前撒娇的女儿,从容不迫地分析这朝中的局势,充满了震惊。她之前一直以为她的女儿真的只是好奇使然,却没想到和自己所想的截然相反。

她自认身为公主,在先帝时期,为了皇兄母后和她自己,她对前朝也算略有涉猎,但终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了解这些,也是只求不给母后和皇兄拖后腿罢了。

现在的她,嫁给自己的丈夫,孕有二子一女,除了对后宫妃嫔和夺嫡中的皇子之争还继续关注外,其余的前朝之事,有她的皇兄,母后,丈夫和儿子在,她不想也没有心思过问。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女儿截然不同,虽然她对前朝涉猎不多,但仅凭她丈夫的神色,也知道她的女儿没有说错。

想到这,她的心中更惊,脸上的震惊怎么也掩饰不住。

一旁的沈长冀和沈长映也是如此,他们以为需要他们保护的妹妹,却比他们两个步入仕途,支撑家族的男子想得更深远,对朝局和皇帝心思的了解也高于他们。

沈皎在讲完后,发现屋内陷入了寂静之中,她规规矩矩地跪着,将腰挺得更直些。

良久,沈邦靖才悠悠叹了口气,问道,“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朝局的?”

“再五年前刺杀受伤之后,女儿想学,皇舅舅也开始派人教授,一直学到现在。从大齐的官制和各个官位的职能,到官员的考课制度,再到一些官员的背景身份,最近一年才开始被皇舅舅允许接触朝政。”沈皎没有隐瞒地说道。

五年前,眼前的女孩才五岁多,不满六岁,他不明白如此稚龄的女儿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身为帝王的天和帝居然也会同意。

“这些年一直瞒着父母兄长,一来是皇舅舅的意思,”说道这,沈皎顿了一声,心中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据实说出,“二来,是我自己不愿说。刚开始,我的年纪太小,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坚持到哪一天,若是中途放弃,告诉阿爹阿娘也没有意思,反而会产生一场是非。

后来,我觉得等自己有了能让阿爹阿娘认同的能力后,再说出来。却没有想到,会是今天这样的情况被您发现。”

“这些年,女儿也对阿爹和阿娘的想法有过试探,您们愿意给女儿最大的庇护,让女儿和普通的贵女一样,幸福无忧地过完这一生。

可,女儿终究踏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辜负了阿爹阿娘对女儿的慈爱之心。”

说到这,沈皎又对着沈邦靖夫妇叩了一首。

沈邦靖知道,有些话,女儿没说,但她心中明白。比如,她要是在一开始就跟自己说,自己也不会同意的,正如女儿所说,他对其的未来确实是这么打算的。

不过,现在事情终究是已经成为了定局。

他悠悠地叹了口气,现在很多的事情都没有了追寻原因的意义,但有件事情他还是要问得,“阿皎,后悔走上这条路吗?”

后悔吗,沈皎在心中也问着自己。

第70章 不悔

淑惠长公主府正院

沈邦靖看着跪在下方的女儿在自己的话落后,陷入了沉思, 他继续道, “阿皎, 你要知道,你走上的这条路, 充满了困难和阴谋,有时候一步走错,就会满盘皆输,更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还会牵连家族。

你是女子, 而且不是皇家人。你要知道,就是历代的皇后和太后想要摄政,这其中真正成功的也不过是了了几人,其余的不过是一些门阀世家争权夺力的傀儡罢了。可就算那些剩下的成功的女子,即便她们做出了什么政绩,可最终还是要背负着牝鸡司晨这些骂名,这样的名声你能承受的住吗?”

说到这, 沈邦靖更加语重心长, “阿皎, 你要知道,你的身份本就是臣女,走上的这条路, 是从没有人走过的。说实话, 阿爹也不知道你的志愿究竟在何方, 是想玩弄权术,做一代为帝王信赖的权臣;还是想名流青史,这些你可要想好。”

听到沈邦靖的话,沈皎陷入了沉思,她的阿爹终于将她走上这条路最严重和致命的后果,也是她一直逃避,而不想面对的事情讲了出来,那便是——

连累家族和背负骂名。

屋内,陷入了久久地沉寂之中,满屋的目光都落在沈皎的身上。

良久,沈皎朝着沈邦靖和淑惠长公主再度叩首,“父亲,母亲,女儿走上了这条路,就不会后悔。”

“父亲说得骂名女儿怎会不知。便是前唐武氏皇后登临帝位后,依旧有骆观光作《讨武曌檄》对其大骂,更何况女儿。”沈皎接着答道,“女儿既然选择了,就会让自己有能力去承受这天下的骂名。”

“不过,请父亲放心,女儿日后定不会做出危害家族和有辱门风,残暴不仁的事情。

女儿也知道,一旦自己参与朝政的事情暴露出去,家中的姐妹也很可能受女儿连累,在名声上有所牵连,亲事上也会艰难几分。”

她知道,虽然大齐的民风开放,但对于女子的名声终究是看重的,她相信只要自己参与朝中的事情被众人所知,她终究会被套上一个野心勃勃,牝鸡司晨的名声,和这个时代所要求的贤良淑德截然不同,而家中的姐妹也没有她这样高贵的身份,想必在亲事上会艰难很多。

这是她对家中姐妹的亏欠,“父亲,母亲,若日后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女儿愿尽己所能庇护家中的姐妹。”

“至于若是女儿日后连累家族的事情,女儿请父亲母亲再给女儿一段时间,让女儿处理一下,定不会让沈家为了女儿的事情陪葬。”沈皎一字一句地说道,她对于此事已经有了决断,她不会这么自私,让她的父母兄长和整个沈氏一族的族人,为她所牵连。

“阿皎,你想做什么?”淑惠长公主在听到女儿的话之后,不待沈邦靖答话,便开始声音惊慌地问道,她从女儿的这句话中听到了不一样的意味,她只有这一个女儿啊。

“阿皎,作一个普通的贵女不好吗?每日穿着漂亮的衣服和姐妹朋友一起开心的游玩,你会有父母兄长的庇佑,再加上你对陛下的两次救命之恩,和足够高贵的身份地位,富足的封地,这些足够你无忧的过上一辈子,即便是在你出嫁后,凭着你的郡主身份,任何人也都不敢对你不敬,你会一直过得很舒心,这样不好吗?”沈邦靖也知道女儿刚刚的意思,他在妻子讲完后,心中更加复杂,他看着女儿,再次问道。

“父亲,母亲,见识了更广阔的天地后,阿皎的心已经收不回来了。”沈皎知道,虽然一开始她是迫于体质,想要活命,被逼无奈才选择这条路,可现在她已经不这么想了,她觉得自己对朝政充满了兴趣,哪里还能将心思再收回内宅。

也许,她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野心的人吧。

沈邦靖和淑惠长公主听着女儿的声音中的沉稳坚定,和眼神中的坚毅,是他们从来不曾见过的光彩,这一刻,他们清楚自己的这个女儿,他们终究是不了解的,他们的阿皎也终究是不同于平常的女孩的。

一旁的沈长冀和沈长映兄弟两个,看向沈皎的目光中充满了震惊和不可置信,他们一直以为需要保护,身体娇弱的妹妹,早已在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成长起来。

他们自问,他们在不满十一岁的年龄,是不可能在父亲的压迫下一点都不露怯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还如此的从容淡定,更不要提对朝局的认知和对家族的思考,他们的妹妹远比他们两个支撑门面的男子要优秀的多。

他们的努力远远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