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朵黑心莲 第100章

作者:寒小期 标签: 打脸 爽文 宫斗 穿越重生

  因为谢昼答曰,他就是不想再看到那一张张上坟脸,这才借口皇后有要事找他相商,乘机走人的。

  安雪莲能说什么呢?她只能把话题扯到正事儿上,提到了中午她娘家母亲说的那桩事儿。

  “我也明白去书院不好带丫鬟,毕竟御学、国子监都没有这样的先例。可两者到底还是不同的,是不是可以适当的通融一下?”

  御学并非住宿制的,太子皇子们傍晚上完课都是要回到皇子所的,而皇子所是有宫女嬷嬷的。

  国子监倒是住宿制的,可说白了,会去上国子监的,都是一心想学的。就算是那些萌祖荫去了国子监,那只能代表国子监对这些人稍稍放宽了标准,而非由着他们胡来的。

  说白了,去国子监是真的想好好学习,可去四方书院就不一定了,很多人都是被逼的啊!

  “就算四方书院情况特殊,朕也不能让他们带着丫鬟去吧?”谢昼一脸的迟疑,其实带丫鬟倒是无妨,怕就怕这丫鬟当着当着,就变成了通房丫鬟。

  不过,对于这一点安雪莲早有考量。

  “那就带上嬷嬷怎么样?”

  谢昼:……

  啥玩意儿?!你说带上啥?!

  面对谢昼一脸的震惊,安雪莲很是认真的建议道:“皇上您不能否认,无论是小厮还是书僮,都是男子,注定会有些不太细心的。况且您也该体谅一下为人母的想法,像我,也会很不放心太子在皇子所里的生活。所以我才让一直伺候我的嬷嬷跟着去了皇子所。”

  身为皇后,跟前肯定是有几个贴身嬷嬷的,其中一个还是她从安府带过来的,曾经是她的奶嬷嬷,格外得受到重用。

  可也因为如此,她才将那几人送去皇子所照顾太子。不然,光凭宫女太监,她肯定不放心。

  这里的她,指的是原主。

  安雪莲才没有不放心,她儿子是太子殿下,不欺压别人就算不错了!

  她只道:“皇上觉得意下如何?其实,在我看来,宫女也好丫鬟也罢,都是十来岁的小丫头片子,做事儿难免毛手毛脚的,也不会管底下人。像我这边,锦绣是还成,可她也是嬷嬷们一手带起来的。其他的宫女,跟她比起来就差一截了,可见她并不太擅长带人。”

  谢昼就觉得吧,安雪莲说的很有道理,可再有道理,他还是异常震惊。

  不是,哪个大老爷们会让嬷嬷伺候啊?!

  对,太子跟前是有嬷嬷,可那嬷嬷是管事兼管人的,她不负责太子贴身事务!

  代入一下自己,从睡梦醒来,睁眼一看,一个满脸褶子的老嬷嬷端着洗脸盆冲着自己笑……

  有画面了啊啊啊啊!!

  谢昼觉得,他今晚肯定不会梦到丽妃了!!

  只因为皇后描述的场面,比丽妃还要吓人一百倍!!

  “皇上意下如何?”久久不曾听到谢昼回答的安雪莲,又问了一遍。

  谢昼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想了想,书院其实没有明文规定说不准带丫鬟,只是担心丫鬟变成了通房丫鬟,有辱斯文罢了。但如果将丫鬟换成了四五十岁的嬷嬷,那就不用担心了。

  再说了,皇后看起来只是担心她弟弟,也是好心嘛。

  最最重要的是,朕又不上书院的喽!

  “成,就按皇后说的办。”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反正风评被害的不是她!

  皇帝:反正朕又不上书院的喽!

第096章

  虽说这事儿确实是跟四方书院有关的, 可到底仅仅只是涉及到日常生活琐事,若是由谢昼亲自出面, 就显得太慎重了,免不得就会被有心人解读出新的内容来。

  为了避免造成这种局面,谢昼没多犹豫, 就将这个功劳给了安雪莲。

  建立四方书院已经是足以名留青史的功绩了,谢昼觉得他还是别跟安雪莲争这种芝麻绿豆点大的小事儿了。最关键的在于, 他不想让人觉得他有病……

  让嬷嬷来贴身伺候什么的, 光是想想就忍不住头皮发麻。

  压根就没有这种先例的好吗?!

  谢昼浑然不知, 在很多人心目中, 他就是有病,确诊了的那一种。

  好在,哪怕谢昼还有一些偶像包袱,可安雪莲显然是没有的。她压根就没觉得让嬷嬷贴身伺候有什么不对的,自然理解不了谢昼的顾虑。

  只这般,在次日她就告知了前来鸾凤宫的宗妇命妇们这一特大喜讯。

  “……皇上也跟本宫一样担心前来四方书院进学的那些人, 不擅长生活琐事。为了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的安心进学, 皇上特别恩赐允许带嬷嬷入学,当然也可以带书僮和小厮。”

  “至于人数,本宫和皇上商量了一番, 就暂时限定在三人。这可真是皇恩浩荡啊!”

  安雪莲是真心认为谢昼是个善良的好皇帝,起码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这样的。

  别看她本人在末世中生活了好些年,可她也是经历过和平年代的,谁还没上过学呢?别说有人贴身伺候了, 她连上学都是腿着去的。毕竟学校离家很近,她长得也很安全,又是遍布监控探头的大马路,她爹妈挺放心的。

  哪怕是和平年代的大学好了,再牛逼的人也没听说随身带着两三个仆人上学的。更何况听谢昼说,四方书院的住宿条件还是挺不错的。

  据说,书院里头都是院套院的,每个院子大概会住八个人,有单独的卧室、会客室,还有书房。至于下人,则是统一住在倒座房的。

  当然,这肯定还是不能同皇子所比的。在皇子所里,每位皇子都有一个单独的院落,且皆是二进院子,前后十余间房,伺候的人更是至少也有十几二十位。

  可那些二代们,本来就不能同皇子们相提并论啊!

  四方书院这个条件,比国子监好多了,那头都是一人一间屋的。

  为了表达对善良皇帝的喜爱之情,安雪莲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表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谢昼干的,她就是个人形传声筒罢了。

  对此,没人会存在质疑的,很显然一直以来,安雪莲传声筒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如此这般,即便安雪莲没真正对外宣传这事儿,通过这些宗妇命妇们的口,该知道的也就都知道了。至于没资格接触这些人了,自然也不可能有资格申请入学并被通过了。

  此时,不过才正月初二。

  从除夕宫宴到如今,区区几天时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不过,兴许是有除夕夜打底,那些个饱受摧残的王侯重臣们,在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竟无一人感到惊讶。

  或者更准确的说,惊讶肯定还是有的,但他们绷住了,并不曾喜怒形于色。

  可就算他们是绷住了,也有人绷不住啊!

  就譬如说,那些个已经出现在四方书院录取名单上的倒霉蛋们。

  从得知自己被录取之后,他们就再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倒也没人逼他们做什么,毕竟还在年关里,这大过年的也确实不好打骂孩子,又想着过完元宵节他们就要去书院了,感觉也没几天好日子了,就随意吧。

  家里的父兄们是不管他们了,可他们反而活不了了。

  遥想去年这个时候,他们不是策马游街,就是推杯换盏。有些家里管得不是那么严的,还可以去某些秦楼楚馆里找乐子。美人在怀,美酒入喉,再配着悦耳动人的曲子,人生苦短,不及时行乐还等什么呢?

  还有像什么,谁家摆酒开宴了,谁家请了戏班子来家乐呵了,谁家的某某准备正月里纳个小美人等等……

  放在以前,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儿,可如今想想却是恍如隔日。一想到自己不久之后即将入读四方书院,他们的心就拔凉拔凉的,尤其听说四方书院一个月才放一天假。

  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又是什么呢?

  他们并不知道,这所谓的一个月放一天假,都是谢昼良知未泯的结果了。要知道,在最初谢昼是打算直接执行积分制度,想放假想回家都是要拿积分来换的。而积分这玩意儿,花起来容易,挣起来可就太不容易了。

  比方说,看一本大儒所写的书,并且写上一篇有理有据的感想,就能拿到一个积分。

  可相对的,放假一天,却需要足足一百个积分。

  当然还有其他挣积分的途径,无论是上课主动回答先生的问题,还是按时完成先生布置的课后作业,亦或是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等等。

  途径当然有很多,可现实中挣钱的途径有更很多啊,你能挣到钱吗?

  或许是担心直接把人吓到了不利于四方书院以后的招生,谢昼临时改了规矩,规定每个月都可以回家一次。

  免费的。

  然而,这个规矩是他很后来才改的。是什么启发了他呢?

  当然就是除夕宫宴早些时候,安雪莲倡议的考试制度。

  多亏安雪莲提醒了他,原来考试不仅仅只有岁考,还可以有开学考、随堂考、旬考、月考、半年考等等。

  那就简单多了,他大可以规定四方书院每个月下旬都要考一回,等成绩公布出来了,让广大学子们带着成绩单回家去。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且先等等,四房书院给你们的惊喜和意外还有很多很多呢!

  别的就不提了,光是正月初二这一天,由宗妇和命妇们带回家的这个消息,就震惊了所有即将入学的四方书院准学子们。

  可以带三个人入学哦。

  虽然皇后娘娘没明着说,但她的意思就是,一个书僮,一个小厮,还有一个是嬷嬷。

  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安排也挺合理的。

  书僮嘛,就单单负责书房里的那些事儿,在书院里,是需要有人在固定的时间去领取笔墨纸砚的,这个是不会额外收费的,而是包含在那高昂的学费当中的。别的不说,这年头的纸都是一大张一大张的,用的时候需要有专人裁纸。别以为这个就很简单,放在书僮身上当然简单了,放在那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二代们身上,搞不好就演变成流血事件了。

  小厮的任务就更简单了,像一些粗笨的活计,类似于打扫院落、领取日常生活用品、去大厨房里提膳、提热水壶等等,全都是小厮的活儿。

  至于嬷嬷嘛,当然是代替贴身丫鬟的存在了,除了不能暖床之外,但凡小丫鬟能做的事情,嬷嬷们都行。

  女眷们这边的态度挺极端的,像年岁长的,类似于安母这一辈儿的,就觉得这招太狠了,也太亏着孩子了。可若是再年轻一辈儿的,听了这个消息后,心中只有痛快。

  该!!

  痛快之后就是挑人了。

  书僮好办,爷们书房里没有就没有女子伺候这种说法。当然,不排除个别人还是会让丫鬟在书房伺候的,横竖是在自家府上,别做得太过了,没人会咸吃萝卜淡操心,管这些琐碎事情的。但甭管怎么说,书僮总归是有的,让爷们自个儿选去,选谁都无所谓。

  小厮也不难办,挑特别机灵会来事儿的就成了,毕竟就算名义上是干粗笨活儿的,但书院自身是有粗使下人的,他们要做的也就是提壶热水、拿个膳盒,没啥的。

  最难以抉择的是嬷嬷的人选……

  当家主母们,纷纷将目光瞄向了自个儿身边伺候的人,决定在心腹里择一个最好的出来。也有那心大的,直接让哥儿的奶嬷嬷去,横竖当年挑选奶嬷嬷时,就已经查清楚了,有啥好不放心的?

  当然,会让奶嬷嬷去的,本身哥儿年岁就不大。像安雪莲的小弟,今年刚满十五岁,他的奶嬷嬷也不过才四十岁,刚合适。可若是像安雪莲的大弟……

  她大弟就比她小了两岁,奶嬷嬷都快五十好几了,是还在府里伺候着,可人家老早就不干伺候人的活儿了,人家是管事嬷嬷,跟前还有小丫鬟伺候着呢!

  甭管怎么说,这些人家最终还是择出了合适的人选来,并按照安雪莲的要求,提前将名单报了上去。

  四方书院那头,专门负责住宿这一块的人,也临时调整了方案。本来是所有的下人都住倒座房的,如今当然也还是。不过倒座房却分成了两部分,一半住嬷嬷们,一半住书僮和小厮们。

  你说人数不对等?那有啥呢,嬷嬷们两人一间屋,书僮和小厮们四人一间屋,不就得了?多大点事儿呢!

  于是,该悲伤的更悲伤了,总觉得明年的正月十六,就是自己的周年祭了。

  至于安府那边……

上一篇:恶毒后娘的亲儿子

下一篇:朝花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