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天天想和离 第109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都说着大陈的小娘子,一个个的身轻如燕,姑母您可比那寒山寺的大笨钟还重上三分……不对!五分!”

  陈望书从四皇子背上跳了下来,“看不出来,你还有驮着钟跑的爱好。那话本子里,可不是有那千年老王八成了精,驮着个钟到处晃荡呢!”

  她说着,朝着四皇子指的方向看了过去,这一看,差点儿没有滑个五体投地。

  只见在不远处的陡壁上,趴着一个人。

  她穿着火红色的骑马装,身后的披风,像是彩旗飞舞,若是个近视眼来看,还当那壁上挂了一支断线的风筝。

  秦早儿看到陈望书,艰难的抬起了一只手,挥了挥,“望书你也来爬山啊,咱们可真是心有灵犀!”

  鬼想跟你们三个奇葩心有灵犀!

  陈望书恨不得抱头抓狂,在这大陈朝,在她的视线范围之内,分明只有她一个正常人!

  “你去救她下来吧,不然的话,我担心她成了壁上冰雕。”

  陈望书面无表情的吩咐倒。

  颜玦抽了抽嘴角,一个纵身,将贴在壁上的秦早儿,抓了下来。

  秦早儿一落地,腿一软,一屁股坐了下去,刚站起了一半的四皇子,噗的一声,又被压了下去。

  “秦早儿!我是脑壳进了雪,才跟你一起来爬山!你快起来!”

  四皇子吐了一嘴的雪,嚷嚷出声!

  秦早儿一听,顿时炸了,猛的站起了身,“我说的爬山,是登山道,慢慢的走上来。这里我没有来过十次,那也来了八回了。秋季的时候,半山腰那儿,有一大片的枫叶,好看得紧。”

  “也不晓得是哪个,说自己打小长在山里的,同北齐狗子在山中大战了八百个回合,光是瞟一眼睛,都知晓一座山的近道在哪里!”

  “从底上一路爬上来,到半山腰的时候,下起了暴风雪,我没有一弩戳死你,已经是看在自己不想守望门寡的份上了。”

  “你倒是倒打一耙了!”

  秦早儿小脸红扑扑的,不知道是气的,还是冻的。

  陈望书听着,实在是惊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就这山,一半是平缓的山坡,到了春秋两季的时候,是贵族小娘子安营扎寨郊游的好去处。

  另一面是悬崖峭壁,是狠心女婿把岳父岳母推下山的好去处。

  好家伙!四皇子同秦早儿小情儿私会,竟然爬悬崖峭壁……简直比颜玦带她大年初一滑雪吃冰来得奇葩万倍!

  四皇子见秦早儿真的恼了,哼哼了两声,艰难的爬了起来,他在原地跳了几下,抖了抖身上的雪,又揉了揉自己的老腰。

  小娘子重于泰山,差点没有把他给压断了!

  “爬山不爬,叫什么爬山!我们同北齐人打仗,别说这种山了,就是光秃秃的石壁,那也要变成壁虎,游上……”

  看到秦早儿的眼神,四皇子一个激灵,捂住了自己的胸口,“好吧……我错了。我本来想着,先跳到这块大石头上,缓一口气,就过去救你的。”

  “可没有想打,姑母从天而降……险些要了我的小命。这次算我错了,欠你一回。”

  秦早儿小白眼一翻,从袖带里摸出了一根红绳,果断的打了一个结。

  四皇子一看,又激动得嚷嚷起来,“你是不是耍诈,我怎么可能欠了你五回了?”

  秦早儿打着结的手一顿,“你说什么?”

  四皇子一愣,摇了摇头,“我的确欠了你五回了,我想起来了。”

  秦早儿点了点头,认真的看着四皇子的眼睛说道,“你既胸有大志,便知晓君子以诚信为本。这结绳之约,本就是君子协定。你若是认,它便有,你若是不认,它便没有。”

  “我便是框你诈你一百回,又有何用?”

  四皇子握着拳,捂着嘴咳了咳,掩饰了自己的尴尬。

  “那个,风雪太大,咱们靠里头去一些,能避避”,颜玦见众人安静了下来,方才开了口,“你们都是糙人,望书身子娇弱。”

  不等四皇子反应,秦早儿已经一把拉住陈望书,往山壁靠了过去,“你冷不冷?我把披风脱了给你挡着。我身子骨好得很,经冻。”

  陈望书摇了摇头,“别听颜玦的,我好着呢。木槿担心我,给我揣着暖手炉,一直都是热的。再说了,若是冷,我早让颜玦脱了。”

  秦早儿闻言,笑了起来。

  雪山里静悄悄的,只有她清脆的笑声。

  “我小时候,曾经有一段时日,我住在外祖家中。嗯,准确的说,是我母亲的外祖家中。曾外祖父姓沈,沈三舅……我送给你的那个小弩,就是沈三舅做的。”

  “沈三舅同我母亲,青梅竹马,本来有意结亲的。可谁想到,我阿娘遇到了我阿爹……我送你的那个小弩,便是我三舅做的。”

  “现在我自己个用的那把,是我做的。三舅手巧,常做一些这样的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那一回也是下这么大的雪,三舅领着我还有沈安表兄,一道儿上山打野鸡。”

  “就那小弩的本事!好家伙……你猜怎么着?”

  秦早儿说着,卖了个关子。

  四皇子先前讨了人嫌,自觉惭愧,立马找补起来,“把野鸡杀绝了?”

  秦早儿哼了一声,摇了摇头。

  陈望书嘿嘿一笑,“野鸡杀了一只,好家伙,替他摸针,摸了半宿!”

  “哈哈哈!我就知晓,望书你太有趣了!还真是!他那针上抹了药,结果野鸡我们不敢吃就罢了,那个抠门鬼,还非要把针一根根的找回来。”

  “那小弩控制不了方向,像天女散花似的……我同表兄灰头土脸的骂了他一路,最后请我们吃了一只烤羊腿,每人硬是讨得了一只小弩,方才罢休!”

  “那小弩后来跟了我好些年,就是送给你的那一个。”

第202章 机关沈氏

  陈望书听着,眯了眯眼睛,左右如今风雪大得很,不眯也得眯。不然就她这善良的大眼睛,都要装满雪了。

  秦将军修为浅薄,但功利心强,胜在识时务。

  当初秦早儿送她小弩的时候,她说她母亲孔氏出自寻常书香门第,在武将秦家活得艰难。又说她小时候常用弩来对付人……当真是处处违和。

  现在秦早儿提到沈家,那便说得通了。

  这沈家以前在东京,曾经有一段时日,非常有名气。这牵扯到先皇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桩风流韵事,更是涉及到一桩宫中奇案。

  话说先皇当年郁郁寡欢时,时常到城南的一家小酒馆里喝酒。有那么一日,在这里遇见了一位姓沈的江湖女子,两人一见钟情。

  先皇性子偏执,不撞南墙不回头,硬是同御史宗亲大战了三百回合,方才抬了那来历不明的沈娘子进宫。沈娘子也是个妙人儿,三千独宠了好一段时日。

  沈娘子当时随身带着一把伞,那伞能变环形状,颇为新奇。京城中流传,她背后定是有个厉害的大家族,有着祖传的手艺。

  沈娘子进了宫,却是乖觉,一不提家中,二不做机关,那机关术沈家,不过是人们嘴嘴流传的,做不得真。久而久之,便没有人再提及了。

  陈望书再听说沈娘子的时候,她已经落了大狱。

  听闻她设了一个局,以机关之术坑杀了当时宫中的两位高位嫔妃。具体之事,太过奇葩,宫中下了禁令,不得外传。

  陈望书当时年纪尚幼,是坐在祖父陈北的膝盖上,听他当做奇闻趣事,提及的。

  先皇迎沈娘子进宫,是不是觊觎机关术,她不知晓。

  可秦早儿的父亲,迎她母亲进府,十之八九,就是为了机关术。要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在秦早儿的母亲死后,又纳了她的姨母。

  能从沈家拿到小弩的秦早儿,地位便微妙起来。要不然的话,即便她这个人再厉害,也不可能打得她那后娘,毫无还手之力。

  “你那小弩能做上许多,送去边关用么?”颜玦突然出声问道,打断了陈望书的思绪。

  不等秦早儿回答,四皇子眼睛摇头了,“不能,我早就问过了。那小弩里头要用到一种罕见的材料……便是那材料够用,会做这个的,也没有几个人……早儿手中的这一个,她便做了一整年。”

  颜玦点了点头,不再追问。

  这种连武林高手都能放倒的神器,若是可以量产,大陈早就大败北齐了。敌我双方一见面,战鼓都不用擂,直接架着小弩就突突……

  方圆百里,寸草不生。

  “我这小弩,也就是给不会功夫的人用行,对于你们这种高手来说,还不如直接甩暗器。战场上我也想过了,基本上派不上太大的用场。”

  “我只学了我三舅的一点皮毛而已,除了这个,也不会做旁的了。”

  “风雪小些了,咱们下山吧,寻个地方吃烤羊腿去。”陈望书并不失望,这个她一早就想过了,倒是秦早儿开始说烤羊腿,让她有些馋了。

  颜玦一听,点了点头,蹲了下来,“上来吧,我背你下山,能快些。”

  陈望书佯装咳了咳,毫不犹豫的趴了上去。

  上山容易下山难,再说了,美人说的话,她惯常是听的。

  “你要不也上来吧,都是小娘子,没道理我姑母有人背,你没有人背。”

  秦早儿意外的退后了一步。

  四皇子瞧着不耐烦了,“你到底上不上!”

  秦早儿又退后了一步,对着手心哈了一口气,“我来了!”

  她说着,往前一跃,跳到了四皇子的背上。

  四皇子往前一个踉跄,“好家伙,你怎么那么鲁,不晓得的,还以为那寺庙里的和尚在撞钟呢!撞得我一口老血都要吐出来了!”

  秦早儿这次倒是没有恼,哈哈的笑了出声,“我高兴。”

  四皇子抿了抿嘴,掩饰了自己上翘的嘴角,往上托了托秦早儿,“扶住了,我要去追颜玦了。”

  陈望书一行在山脚附近的农庄里,吃了一只烤全羊,待到风雪停了,方才回城。

  等到了府中,已经是华灯初上,夜色欲浓了。

  陈望书躺在床边,远远的搁着火盆子,烤着头发,一旁的白瓷,忧心忡忡的拨着火碳,隔壁的耳房里,颜玦沐浴的水声,哗啦啦的作响。

  “姑娘,要不咱们别烤了,奴当真怕被烧着了,那是一刻都不敢离开眼睛。”

  陈望书翻了一夜话本子,拿了一颗梅子,含在了嘴中,“烤了也不错,能像羊一般,变成卷毛……”

  白瓷想象了一下羊毛生在陈望书头上的样子,猛的甩了甩头,“姑娘,奴不会给羊梳发髻。”

  陈望书噗的一声,差点儿没有被嘴中梅子给噎死,咳了好一会儿,方才红着脸喝了水。

  “明日初二回去拜年的礼,可都准备好了?”

  白瓷心有余悸,将陈望书的话梅全都收了起来,“都备好了。姑娘今日带回来的羊,还有栗子山蘑,也添补进去了。”

  陈望书点了点头,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状似无意的问道,“我三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唉,每逢佳节倍思亲,等明日回去,又要听三婶唠叨了。”

  “她一会儿骂我三叔是个混人,怕不是抛妻弃子,在外头有了新欢;一会儿又说他人品好,待她一片真心,定是被牵绊住了。一会儿又说,八九成是回不来了。”

  “说来说去,我都快记不得我三叔是个什么模样了。”

  白瓷有些迟疑,“奴也没有怎么见过。不过,奴听人说,三夫人这些年还一直在外头寻着。但是前年春上的时候,怕是得了三老爷的死讯,方才大病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