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小媒人日常 第17章

作者:鹤鸣久久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

  第二天一大早,洛时节便匆匆去了城里。

  昨天一晚上都梦见自己没能促成章安儿和颜曲的事情,她内心很不安。

  到了城内,太阳已经升的老高,洛时节去章府一番询问,才知道章安儿已经遵照她母亲的意愿,出门和淮季逛扬州城去了。

  若是放在往日,章安儿定不可能如此乖巧的就顺了她母亲的心,想是昨天那件事情,让她不得以做出了让步。

  洛时节只好在城中没头苍蝇似地寻找,从西市一直逛到东市,也没有看到章安儿和淮季等人的身影,眼瞅着一上午就要这么晃过去,她着实有些着急。

  不知不觉逛到了南市。

  今日的南市格外热闹。虽然天气还是没有真正暖和起来,但扬州城的每一家酒楼店肆都已重新换了彩绸,布置一新,来自各地的文人墨客也开始下扬州或游玩,或访亲探友。

  扬州城的那一份诗意,才刚刚酝酿起来。

  洛时节拐进一家十分雅致的茶楼,茶楼的正堂上空,悬了好几副精心表过的字画。

  长长的画轴静静垂于淡雅的熏香之间,窗棂余光如碎银子般在室内撒下一地斑驳,赏画人漫步其间,别有一番韵味。

  茶楼一楼便是用来陈列字画的,二楼才是客人真正喝茶的所在,中间是大的穿堂,两边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小雅间。

  洛时节把靠窗的雅间都扫了一遍,偏偏好巧不巧,就看到了小玖和章安儿。

  真是一番好找。

  忙大步流星上了楼,隔着一扇镂空雕花的屏风,映入眼帘的第一个画面,便是小玖此刻那张憋屈的脸。

  茶楼雅间内,章安儿端着一副又天真又柔弱的面孔,对不远处坐着的小玖笑道:“小玖姐姐。”

  小玖被她叫得一个激灵:“怎,怎么了?”

  “我的木瓜雕好了吗?”

  “快好了快好了,实在是怠慢小姐了。”

  小玖边说,边别别扭扭想着:明明是我比你小,还喊我姐姐。

  一边手还在一刻不停地给一只削好的木瓜雕花。

  有钱人家的小姐就是瞎讲究,吃个木瓜还得雕成个牡丹花才肯吃,她咋不让雕个龙呢!

  天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自告奋勇,接过章安儿手里的小刀!

  手一抖,小玖在章安儿婢女不屑的目光下,把再次雕残了的木瓜放到一边,重新又拿起一块来雕。

  她的手边已经摆了一堆残次品了。

  章 安儿微微一笑:“有劳小玖姐姐了!”又看向淮季:“淮公子,你说要送我的同心结呢,做好了吗……”

  淮季从乱七八糟的红绳中抬起脸来,干涩的眼睛瞪得老圆,半晌才从一片混乱的思绪中反应过来:

  “马上就好马上就好,我觉得我已经理清头绪了。”他丢开一团已经绕的不成样子的红绳,又重新捉起两根纠缠起来。

  章 安儿还不忘在旁边鼓励他:“奴家不着急,慢慢来。”

  洛时节看着这个场景,忐忑了一上午的心瞬间放下。

  为章安儿操心,她真是想太多……

  小玖正雕着花,一抬头便对上了一双大眼睛——洛时节正看戏似的瞧住她,和她手里那朵雕了一大半的牡丹花~

  拿着雕花刀的人瞬间面红耳赤:“洛,洛时节,你怎么来了?”

  众人这才发现门口的洛姑娘。

  洛时节忙进去给章安儿和淮季行礼,笑嘻嘻道:“听说这间茶楼不错,我特意来转转,刚巧就看到你们了。”

  章 安儿一双冷漠的眼睛望向洛时节,好像是在无声的嘲讽:

  多此一举。

  此时放置于屋角的铜壶滴漏发出十分清晰的嘀嗒声,寺院里的钟鼓楼亦敲响厚重的铜钟。

  章 安儿算了算时间,百无聊赖地站了起来,问身边的婢女:“到午时了吗?”

  “回小姐,已经到午时了。”

  “那就好。”一开始还笑得一脸天真的姑娘,此刻早已换上冷冰冰的面孔,理了理坐皱了的裙角,不无嫌弃道:

  “回府。”

  小玖略呆了呆,一转眼一上午就过去了吗?

  “可是,可是我木瓜还没有雕好……”

  章 安儿听着,向小玖招招手,小玖立刻把雕了一大半的牡丹花端了过去,还没来得及说啥呢,就见章安儿捏起那朵精致漂亮的牡丹花,一口丢进嘴里。

  “不打紧,反正我也看不见。”

  小玖:“……”

  她方反应过来,自己居然被一个看不见的盲女耍了一上午!

  众人送章安儿回府时,洛时节像个狗皮膏药似地紧随其后,小玖拿白眼瞥了她许多次,她也只当没看见,随他们一起进了章家。

  “洛时节,你怎么还不走!”

  当小玖说要去拜会曹大娘子,洛时节还紧紧跟着她的时候,小玖彻底恼火了:

  “没见过像你这般没规矩的,拜会也总该有个先来后到吧!”

  “论先来后到,我可是先来的那一个。”

  洛时节脸皮极厚地辩驳,她可不想对方就这么顺顺当当见了曹大娘子,要见也得一起见。

  她得知道曹大娘子对淮季的看法。

  可偏偏不遂她愿,曹大娘子也正要找小玖叙话,看到洛时节也在,往日客客气气的表情早换成了漫不经心:

  “洛姑娘且先回去吧,你要保的媒我已经清楚了。”

  曹大娘子缓步上前,微妙地与小玖站在了一起。

  “只是我们章家再是富贵,也只是平凡的商贾人家,女儿要嫁也是嫁门当户对的,你保的那家,恕我们高攀不起。”

  “曹大娘子言重了,还请大娘子饶我片刻时间,我有话想对大娘子说。”

  然而曹大娘子却像是吃了称砣铁了心似的,不愿意再听洛时节劝说,又朝身边的老婆子使了个眼色,便客客气气把小玖请进了小客厅,独留洛时节对着一个老婆子,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洛时节心知不能像往日那样死乞白赖地赖着不走,来日方长,她若真把曹大娘子惹急了,这宅院深深,只怕再也不能进来。

  只好顺着曹大娘子的心意,出了章府。

  洛时节又去了一趟颜家,颜顾氏倒还是客客气气的,可当洛时节一说起章安儿和章家的时候,颜顾氏便还是昨天那句决绝的话,怎么也说不通。

  这两家人怎么就那么执着。

  不过归根结底,都是太疼自己的子女。谁不想自己的儿女能有一个美满的婚姻,而她所说的媒,恰是在摧毁他们美好的愿景。

  洛时节见过颜顾氏后,并没有着急走,而是依照第一次来的路径,一路来到前院,找到了颜曲的书房,奈何颜曲并未在里面。

  她正想寻个人问问,便看到正端药路过的罗松。

  罗松见到她,倒像是知道她会来似的,不紧不慢由着她追上自己。

  洛时节赶紧问罗松:“颜二公子可有何打算么?我这边若是按照往日的做法,恐不能成了。”

  她其实是想让颜曲去说服他母亲,毕竟能说服颜顾氏的从来不是她,而是她这个最心疼的儿子。

  罗松自然明白她的想法,只是:

  “祖训严苛,我家公子若屡屡违逆颜顾氏,颜顾氏会被家族老人诘难,公子若执意娶商贾之女,颜老爷的风评也会受到质疑。”

  颜家能在朝中立足百年不容易,颜曲的父亲近些年又十分得君主赏识,不定有多少眼红的小人,正巴巴地等着看颜家的笑话。

  洛时节有些受挫。

  罗松又道:“不过有句话我想告诉洛姑娘。”

  “什么话?”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理所必然。”

  她听得有些糊涂:“何意……”不能讲的再清楚一点吗?

  对方叹了口气,又多嘴一句:“自古东风压倒西风,强中自有强中手。”

  洛时节歪着脑袋:“虽然还是不知何意,但很明显,上面那句是你家公子说的吧,下面这句才是你说的吧。”

  罗松不惯咬文嚼字,只觉得自己似乎多言了不少,再多说一句,只怕于公子无益,于是对洛时节微微颔首,快步离去。

  回家的一路上,洛时节都在想着罗松的那两句话。

  什么叫做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理所必然,还有东风压倒西风,强中自有强中手……

  颜曲生在这样的家庭里,确实也挺为难,想娶章安儿,却又无法弃家族荣誉不顾,想为自己的未来争取一把,却又牵扯到太多人。

  况且自己久病沉疴,痊愈之期遥遥不可知。

  一想到这对惺惺相惜的有情人,最后真可能以分别收场,洛时节就打起十二分精神,拼了命地思索罗松这句话里隐藏的转机。

第18章

  梨棠村。

  洛时节抱着一个小竹笼回到家中。

  院子里,籽莲正专注地忙着捣鼓她的草木灰,近日里她为了贴补家用,又接了不少洗纱幔的活计。

  纱幔不比衣物,又大又难洗,所需用的草木灰也比平时多上了数倍。

  而院子西边,正有五六位乡邻围着莫辞彦,有说有笑地帮着他,把药碾子里的药粉舀进一个个小布袋中。

  洛时节好奇地问籽莲:“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籽莲正做草木灰入神呢,忽听到洛时节发声,这才发现自家姑娘回来了:

  “姑娘怎么才回来,晌饭吃了吗?”又道:“锅里给你留了饭,还热乎着呢,快去吃别饿坏了肚子。”

  洛时节答应着,又惊喜地看了看自家几个草屋的屋顶:“这才一上午的功夫,我们家的屋顶都被修好了吗?”

  西边一排四个草屋的屋顶全都焕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