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添香 第136章

作者:狂上加狂 标签: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阴差阳错 古代言情

  记得以前在京城里时,无论女儿再怎么挖苦她,这个苏落云也是装傻充愣绝不回嘴的。

  另外她手下的这些侍卫是虎狼成精了吗?这又不是生死战场,他们下手怎么这么黑?

  鲁国公夫人自知理亏,可是她护短成性,依然要强辩几句:“你这无礼的丫头!真以为嫁入北镇王府就……”

  可惜她还没有说完,就被鲁国公一眼瞪了过去:“别说了!还嫌不够乱?我们是来避祸的,不是来惹祸的!”

  训斥了夫人之后,他冲着苏落云一抱拳道:“世子妃也说了,都是误会一场,还请体谅小女丧夫之痛,心绪还未平复。你既然要回去,那老夫就不多留世子妃了,请!”

  苏落云也是见好就收,既然鲁国公肯说人话,她自然也是以礼待之。

  于是再次福礼赔了不是后,苏落云带着乌泱泱的侍卫们,再拉上看傻了的弟妹钱氏,就从容出了院子。

  等他们走后,方锦书气急败坏地嚷道:“父亲,你怎么能容那下贱女子对我如此无礼?”

  鲁国公也也没想到,女儿都已经嫁人生子,可是对韩临风的疯劲儿似乎还没过。

  他不愿意让郡国公府的人看笑话,只拉上妻女回了自己的屋院,这才沉下脸申斥道:“真是妇人短视!你们俩难道都没看出来,那北镇世子妃的身边都是什么人吗?”

  这些妇人自然是看不出门道。可是鲁国公也是曾经在兵部担着差的,他在兵营里做过几次督巡,自然清楚兵卒的门道。

  大魏兵营里的老兵痞们都有个习惯,战场上斩杀十人会在自己手背处,用墨针刺下一根牛角的形状,如此便可无声炫耀战功资历。

  苏落云手底下的那些侍卫们,手上的牛角最少的都得有三四个,领头打得最凶的那几个,手上刺青的牛角似乎都要连成一圈,变成手链子了!

  若他们不是在吹牛炫耀,那么这些人可都是些杀人如麻的战场屠夫啊!

  这帮子粗鲁兵痞们若杀红了眼,管你是什么勋爵贵女,都是一刀捅杀干净的事儿!

  所以在方才混乱的场面下,鲁国公才急急喝止住自己的夫人少逞口舌之快,好让北镇世子妃赶紧带走那帮子凶神。

  且不说方锦书捂着红肿的脸,气得哭啼不止,就是鲁国公夫人也从来没这么憋气过,只能也含着泪跟国公抱怨:“生逢乱世,居然要受这等没由来的闲气。可怜我那大女儿,跟着六皇子去了行宫,现在也是生死不明!”

  鲁国公也长叹一口气,久久没有说话,此时屋外闷雷响动,一场大雨又将来袭……

  再说落云与弟妹钱氏顶着雨,匆匆回到了现在暂租的院子时,正好与迎面出来的一个男人走了个顶头碰。

  落云定睛一看,不由得惊喜万分地叫道:“舅舅,您怎么来了?”

  原来来者正是舅舅胡雪松!

  他原本在水师营待命,可是无意中听闻有京城贵人前往茂林县,而且上面还要往茂林县派兵。他担心着归雁这孩子,就借着调兵之际,也跟过来看看。

  没想到,在河埠头见到归雁时,听他说落云也来了。于是甥舅二人便一路回来等落云。

  落云许久未曾看到舅舅了,这一下子又有说不完的话,倒是将方才的不快冲淡了许多。

  可是钱氏从小到大都没见过方才打架的情形,这一路顶着大雨回来,都没回过神来——姐姐的侍卫与鲁国公府大打一架也不是小事啊!

  所以这欢聚时刻虽好,她也不得不大煞风景,将苏归雁拉拽到一旁与他小声说了方才的事情。

  苏归雁听了,却是气愤填膺:“那个方家的二千金,还是这么胡搅蛮缠!是看我姐姐好欺负,就变着法磋磨人!”

  胡雪松也听到了这话,问清了事情的来由后,也认为打得好:什么国公贵胄?都如此乱世了,那就统统打回原形,真当他的外甥女是好捏的软柿子!

  钱氏没想到自己担忧的事情,这甥舅二人居然完全没有体会到,不由得幽幽叹了一口气,紧缩的眉头始终放松不下来。

  落云知道弟妹在担忧什么,倒是笑着宽慰道:“我与那瑞王妃乃是经年宿怨,若要得罪,老早就得罪了,倒也不差这一次。”

第109章

  不过钱氏并没有被宽慰到,反而心里更愁:“现在战乱,人人自顾不暇,都在茂林县还好说,若是等局势稳定下来,瑞王妃回京了,报复姐姐您该如何是好?”

  胡雪松却是冷笑一声:“她想回去?只怕难了!”

  胡雪松身在水军营,消息比周遭官署灵通些,自然更能了解到当前的局势。

  如今东平王登基的呼声越发强烈。就连周遭的兵营也在传,东平王已经占领了京城,又联合了诸王,马上就要即位了。

  若是东平王登基,便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还有方家两个女儿什么事儿?

  谁能想到,都以为方家当初稳操胜券,两个女儿中必定出个皇后。可是到了眼下的光景,凤凰贵女被拔了翎毛凤尾,只能躲到小乡里以求保住性命。

  不过就在前些日子,又一队人马入局。

  赵栋的北地部队也赶到了京城。

  虽然陛下就在行宫,可是人却被捏握在王皇后和六皇子的手上,若是贸然攻打行宫,很有可能会伤及陛下的性命。

  这也是东平王那些藩王入京,却包围行宫迟迟不攻宫门的原因所在——率军攻城与逼死为质的陛下何异?

  这是脸蛋上挂屎,遗臭万年的脏活。诸位打着勤王名号的韩姓藩王彼此谦让,谁也不肯做这个伸脸沾屎的出头鸟。

  原本赵栋是打算入宫面见皇后,以女婿的身份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只要皇后与六皇子肯安全交出陛下,他也可以作为交换条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了这母子二人逃亡就是了。

  不过那行宫除了驻地的守军外,还被东平王的人马包围得水泄不通。

  若是杀过去的话,势必又是鏖战一场。那东平王打得是宗室勤王的名号,赵栋也不好拿了他跟叛军一般处置。

  双方僵持之下,东平王提出要跟赵栋谈判一番。

  也不知当时谈了什么,只是赵栋回来时,脸色铁青,神色大是不同以往。

  而后,东平王居然开始撤军,而赵栋率军长驱直入,一路杀向行宫里去。

  驻守行宫的军队正苦苦支撑,据说宫门眼看就要攻破了,可是赵栋的兵营里好像被人大闹了一场,有人似乎揍了赵栋将军。

  然后赵栋突然又命令撤军,大部队呼啦啦啦就散去了。结果东平王不费摧灰之力,借了赵栋的东风之便,入了行宫控制住了王皇后和六皇子他们。

  不过东平王并没有迎陛下回京,而是借口陛下龙体欠奉,不宜挪动,继续让他在行宫“养病”。

  东平王也没有杀王皇后和六皇子,还是将他们跟皇帝一起软禁行宫,再以此为条件,转身与皇后代表的长溪王家谈妥了利益交换,换得长溪王家对东平王登基的拥戴。

  据说陛下正在拟诏,准备传位于东平王,那给东平王改龙袍的裁缝都开始量体准备改龙袍了。

  毕竟东平王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有了王家的支持,如此绝佳的上位机会怎能错过?

  落云听了心里顿时有不好的感觉。

  当初游山樾的信笺里让东平王不必担忧赵栋,说他自有法子。

  那个法子究竟是什么,而东平王又跟赵栋说了什么?

  现在眼看着形势渐渐朝着东平王的方向倾斜,游山樾颠覆朝纲的计策显然是要得逞了!

  现在落云在这里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只盼着快些传来关于铁面军的消息。

  不过很快,这小小的茂林县又陆续来了一些逃难的京城贵胄。他们也带了纷繁不一的消息。

  据说东平王那边似乎也不太顺利,也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支部队,也不打旗号,突然就冒了出来,伪装成了搬运行李的宫人,闪电袭击攻下了行宫,将陛下给劫持走了。

  过了几日,终于有消息从京城传来——陛下已经被迎回了宫中。

  王皇后的封号被陛下褫夺,六皇子也被囚于西宫偏殿。

  东平王等诸王更是一朝被擒。

  作为魁首私制龙袍,有忤逆之心的东平王,已经在皇宫午门前被砍了头。据说当天午门之前,血流成河,一批批尸体倒下,简直都没有下脚的地方。

  短短几日,京城风云变换如同天地颠倒,乾坤挪移。

  现在京城发下告示,陛下颁布亲自书写的贬斥诏书,昭示王皇后勾结东平藩王乱国之罪,以正天下视听。

  这告示一被贴出,茂林县的那些世家贵胄们简直欢呼声一片。

  毕竟能逃到这里的都是九皇子一党,如今王皇后和六皇子倒台,诸王叛乱平定,陛下也已经回宫,就表示这场叛乱已经彻底平息。

  他们也算是熬到了头,可以再回京城,恢复以前锦衣玉食的日子。

  一时间,鲁国公一家暂住的官署仿佛小小行宫,茂林县里暂住的那些公侯贵女们纷纷来祝贺瑞王妃守得云开见月明。

  九皇子原本应该被立皇储,却一遭惨死,而陛下已经是到了油尽灯枯的阶段,而长溪王家的罪责难逃,只怕要迎来一场浩大的清洗。

  九皇子的儿子虽然只是襁褓中的婴孩,却背靠着方家的势力,有众多方家族人的扶持,再没有比这婴孩更合适的皇储人选了。

  而刚成了寡妇的瑞王妃虽然坐不上皇后之位,却可一步登天,成为皇太后,扶持幼帝治理山河。

  这个节骨眼,逃亡到此的夫人们自然要好好朝拜未来的太后,联络一下情谊。

  方锦书这几日也算是看尽了人情冷暖。

  那东平王起初要称帝的消息传来时,那些贵胄们对她是唯恐避之不及,就算河边散步,都要远远绕行,若不是父亲的门生带兵相护,自己和儿子恐怕都要被人擒拿去谄媚新帝了。

  可是现在,听闻陛下已经肃清君侧,重新回宫,这些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们居然一个个又恬不知耻地说些阿谀奉承之言。

  方锦书冷眼看着她们谄媚的样子,只是冷笑不语。

  不过相比于她们的谄媚模样,方锦书更想欣赏一下那个胆敢命人掌掴她的商妇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的样子。

  茂林县不大,方锦书也知道那女人有早晚去河埠头看船打听消息的习惯,所以她特意选了时间,带着侍女仆人去与那个商妇偶遇。

  果不其然,一清早,她就看到那身着素衣的窈窕身影在河埠眺望远方。

  当方锦书走过去时,原本以为能看到这妇人惊慌失措的模样。可谁想,苏落云看到她只是如往常一样,眉眼不动,神色从容,向她施礼问安后,便准备扭头走人。

  “站住!”方锦书在她的身后厉声喝到。

  落云站住后淡然问道:“瑞王妃有事?”

  方锦书扯唇一笑:“你弟弟是县丞,应该早就收到了消息,陛下已经安全回宫了。你得罪了我,难道心里不慌吗?”

  苏落云眨了眨眼睛,有些不解道:“我为何心里要慌?天下平定了不是好事吗?若是这样,我公公和夫君也不必再为王室担忧,自可回去梁州继续过日子。不是很好吗?”

  方锦书不知道她是不是真蠢,居然听不出自己的话外之音,她忍不住要被蠢妇人给气乐了:“你应该知道,陛下其他的儿子皆不成器。更无世家扶持,而我的儿子却是瑞王唯一血脉,更有鲁国公府和峻国公府等世子的鼎力支持,你觉得我成为太后,你还能在梁州过太平日子?”

  苏落云笑了笑,淡淡道:“梁州一向自给自足,除了定期向朝廷纳税之外,不须得王庭太过劳心。日子太不太平,也要看老天是否赏赐甘泉雨露,庄稼是不是风调雨顺。就算是身居上位者,也不可任意胡来,再造生灵涂炭。再说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马而焉知非祸……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方锦书眯了眯眼:“你什么意思?”

  苏落云坦然道:“长溪王家之乱刚刚平定,陛下亲历了外戚专权之苦。此番王家败落,接下来会不会再出第二个王家?陛下圣心难测,我不敢妄自揣度。可是古往今来,也不乏去母留子的例子。纵观古史,总有幼主登基前,亲母突然急病去世。幼主虽然年幼殁母,但有二三可靠老臣辅佐,也可成一代明君……”

  “苏落云!你好大的胆子,你可知你到底在说什么!”方二的脸色青白一片,也不知是因为生气,还是别的什么。

  看着瑞王妃勃然大怒,苏落云也只是再次福礼:“不过是讲些古史而已,既然王妃不爱听,我自是告退了。”

  说完,苏落云转身离去。跟在她身旁的寄秋借着转弯的功夫,回头一看,发现那瑞王妃还怔怔立在原地,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寄秋转过头来,小声对苏落云道:“世子妃,您也真敢讲。若是那瑞王妃记恨这一遭可该如何是好?”

  落云一边快步走着,一边低声道:“不吓吓她,依着她的性子,明儿就能带着一群贵妇来给我使脸子刁难人。”

  她现在已经是身湿不怕雨淋,左右已经得罪透权贵,也不差再多一次了。

  现在她只能满心祈祷自己家的男人争一口气,没有卷入诸王之乱中。只要韩临风手里握着兵马,就像他说的,就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豪横地过日子,更是可以全身而退。

上一篇:我在东宫当伴读

下一篇:美人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