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多福 第89章

作者:庄小九 标签: 甜文 爽文 市井生活 轻松 HE 古代言情

  锦鱼一边小心留神脚下怕滑倒,一边看这粥棚。

  就见此处在街口,离上山的大路隔了不到两丈远。

  上下两层的木楼,挂着块木底黑漆的牌子,写着宏福客栈四个字。

  客栈前面,用几根儿臂粗的竹杆支出一个三四丈宽的草席棚子。

  棚下一溜放了七八张方桌子拼成一条。

  隔着桌子,地上又放着四五只热气腾腾的大铁锅,温暖的粥香在这大风雪中显得格外诱人。

  四五个和尚穿得跟灰色的棉猴子一般,嘴里大声嚷着“不要挤,都有都有。”一边顶着桌沿,用大长木勺子往排在前头的人碗里盛粥,忙得满脸通红。

  见他们来了,其中一个小和尚欢呼一声,扔下手里的大勺子朝她跑来。

  锦鱼见他生得细眉秀眼,单薄清秀,倒真是认识的,正是插花会上跑前跑后,照顾她给她领路的小和尚行慈。

  锦鱼也甚是高兴,先问候了老和尚。

  行慈便道:“雪太大了,师傅不好下山。倒有不少灾民听得说我们寺里大开山门,远近的都赶了来,寺里如今挤得很。”

  锦鱼不由暗暗叹息。又有些惭愧。当初开插花会,她还嫌老和尚会赚银子。如今看来,若是没银子,这些灾民进了寺,吃什么喝什么。

  又问除了她谁来了,行慈道都还没到。

  她见外面等施粥的人实在太多,便叫行慈继续去忙。

  进了客栈,就见楼下是个饭馆子,横七竖八地放着十来张长条的板凳,只有靠后头灶房前放了两三张方桌子,上面堆着米粮,地下堆着柴炭。

  她便又进厨房看了看,就见后厨也有四五个穿着灰色僧衣的和尚。

  老少皆有。

  有的在添柴,有的在淘米,有的在用长柄勺熬粥锅,以免米粒沉底。

  因只有两个火眼,所以只熬着两锅粥。

  锅上热气腾腾,粥香满屋。

  她们来宏福寺施粥,其实主要是出钱,一人要捐二百两银子买米买豆。

  毕竟是闺阁千金,出力的事,自然不用她们自己动手。不用在棚子里给人盛粥,便是后厨帮手,也大多由丫头婆子代劳了。

  这粥棚要过了十五才收。

  期间她们也不可能天天过来,大多只是腊八这一天过来看看。

  剩下的时间,便从家中各派两个管事婆子来值守。

  锦鱼看了一圈,见这些和尚明显都是做惯了的,她也插不上手,又见王青云与钟微都还没到,便问候了几句,便沿着厨房的楼梯上了楼。

  上了楼,只见尽头一间大房,两侧各有两间客房。

  离楼梯口最近的一一间房子,房门开着,中间放着一只大炭盆,盆前一张桌子,四把椅子,旁边还有一张木床。

  江凌背着手站在打开的窗前。风正好吹进来,呼呼地。

  她不由好奇,奔过去站在他身边。

  却见外面人群汹涌,都在朝前挤。有人摇摇晃晃东倒西歪,似乎就要摔倒。

  小和尚仍在声嘶力竭地喊:“莫挤莫挤,都有都有。”

  又听得各种人声在呼叫不要挤。

  也有人在怒吵。

  其中一个妇人的声音极为凄厉:“莫挤了!都挤着去投胎么!”

  锦鱼循声看去,就见是个三十上下的憔悴妇人,身上穿着一件看不出颜色的破烂棉袄,怀中还紧紧护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那小姑娘冻得一张小脸都成了青紫色。

  锦鱼看得实在不忍。可这样多的人,她也不能叫谁单给这对母女送件厚衣裳。便是送了,这种情形下,怕也遭人抢。

  江凌怕她吹着风,掩上了窗口,转身帮她摘下雪兜帽,道:“我刚才大约数了数,外头有七八百人。男女老少都有。这粥这样施下去,我看要出事。我倒有个想法。你听听。”

  话音刚落,就听得楼梯响,片刻听人朗笑道:“路上实在难行,我倒来得比你晚了。”

  却是王青云到了。

  锦鱼忙打开房门,果然就见王青云与王青山姐弟,俱都穿着皮裘,一红一白,风神如玉,只是脚上靴子都泥泞不堪。原来是因外面人太多,王青云又着急,他们便早早下了马车,一步步挤进来的。刚才她跟江凌都去看那混乱拥挤去了,倒没有注意到他们也在人群里。

  互相见了礼,王青山坐下,便问:“外头实在混乱得很。我刚才远远听到江兄在说有个法子,什么法子?”

  江凌道:“今天风大雪大,这些人都极贫穷,身上衣裳也不挡寒,在寒风中排队,自然着急,就怕一会子冻急了,不管不顾索性冲上来抢。再则,就算他们不来抢,就这天气,等端到一碗热粥,怕已经先冻病了。”

  锦鱼想起那对母女,深以为然。她们应该是争也争不过,抢也抢不过,也经不起这样的冻。

  王青云王青山都点头赞同。

  江凌便道:“我刚才算了算,以现在的施粥速度,大概一刻钟可施粥三十人。不如拿了纸笔,给他们发个号牌。上头标注大致的时辰,让他们到时来领,叫到谁的号牌,谁就上来领,也省得冻坏了。”

  王青云反应极快,道:“法子是好,可这些人怕没几个识字的。”

  江凌从容道:“王姑娘所言极是。号牌上不能写字,用彩纸。红色的什么时辰来领,绿色什么时辰来领……依次类推。”

  王青云点头:“我这一路上就担心,今日就我们姐弟过来。若是场面混乱,如何处置。来了果见这许多的人,真是前所未有。多亏你们夫妇两个来了。这份情谊,青云记住了。”

  锦鱼拉她坐下,摇了摇她的胳膊:“我倒要谢你,不然便是有心助人,也一时不知从何着手。我刚才听行慈说已经有了不少灾民。若这雪再不停,还不知会怎么样呢。”

  王青山看了一眼江凌,道:“你在户部,想必早知道了。如今这雪已经下了十来日,早已成灾。光是京畿附近便出现了冻死饿死者,房屋倒塌无数,受灾人口上百万。”

  江凌默默点头。一时说到灾情,大家的心情便都有些沉重。

  江凌伸手拍了拍锦鱼的肩头:“听说皇上近日就要下旨,着太子殿下亲自主持赈灾。户部正在想法子筹集粮草。想来情况不会太糟。”

  四人又商议了几句,江凌便拉着王青山两个下了楼,去办排队的事。

  见两人的背影消失在房门口,王青云低声对锦鱼道:“我还当你主持中馈,今日脱不开身。要来也是明日才能来。不想你家相公不但准你来,还亲自赔你来。你可真真是有福气。竟嫁得这样的夫婿!”

  锦鱼嘴角止不住上扬,却不好意思多言,只道:“我才看咱们只有两个火眼,只能熬两锅粥。按刚才我家三郎的算法,怕要施到半夜,才能把这些人都施完,还不用说,到了下午天气稍微暖和些,人自然会更多。”

  王青云皱眉不语,神色凝重。

  这时就听得楼下十分喧哗。

  两人忙走到窗前,开窗看去,就见一架金碧辉煌的马车挤在人群中不能动弹。后头还跟了三辆黑蓬马车。

  就见那金碧辉煌的马车门一开,一个华丽闪闪的身影先跳了下来,竟是钟哲。

  随后穿着一身红貂裘的钟微也下了车。

  锦鱼不由心上有些忐忑的瞟了一眼王青云。

  王青云转过头来,正遇上她的眼神,淡定地抬手抿了抿鬓角,眼中无光,道:“过些日子我便托个媒人,替我弟弟上钟家求亲。你也不用担心我。你也不用担心她。”

  锦鱼心中一恸,只觉得再多的话也安慰不到她,便伸开双臂,拥抱了她一下。

  王青云似乎并不习惯与人这般亲近,身体有些僵硬,却并没挣开。

  锦鱼故意磨蹭了片刻才松开她,伸手把窗户关上了。吩咐豆绿去找人从别的屋子搬几张椅子过来。

  一时钟家兄妹也上了楼。

  钟哲还是一副天下第一华丽公子的做派,黑发梢上还缀着金珠子。

  见到她们两个,钟微亲热开心得不成,挽着两人的手不放。好像有几年没见着似的。明明离上回国色天香园不过半个多月。

  钟哲倒是极从容地给她们行了礼问了安,才笑道:“我看他们在下头给人发号牌,是不是江三郎的主意?”

  王青云淡淡地半垂了眼眸没理他。

  锦鱼心里奇怪他为什么不猜王青山,但也没问,只是点点头。

  钟哲却并没看王青云,朝锦鱼挑了挑眉眼,行了一礼,问:“你们准备的米粮够支持几日的?”

  这话虽是问的锦鱼,可锦鱼便不知道,便推了推王青云的肩膀。

  王青云这才硬声硬气地道:“我们是按往年的惯例准备的。想着今年天寒,又加了三成。可没想到今天来了,才发现来求粥的人数比往年多了三倍不止。”

  锦鱼忙道:“那必是不够了。我回头看看我的铺子里能调出多少来。”

  钟哲眉眼一动,目光淡淡,朝她射来,却又旋即转开,语气极是平和,道:“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早准备妥当了。只是不能一口气全运过来。怕有饥民知道这里有大批的粮食,全往这里,若是哄抢起来,会出大事。毕竟这里不比京城。”想了想又道:“你既有一间粮油铺子,也该早做打算。多准备些库存。这雪我听说一路沿着京畿路往南。大半个北方都在下。到时候南方的粮运送不急,怕连京中都有短缺。”

  锦鱼吓了一跳,没想到这次的雪灾范围竟这样的广,忙点头受教。

  钟微便说着要到厨房帮手。

  锦鱼拉住她笑道:“我看现在也不缺人,就缺火眼和大锅。你不如去砌个老虎灶来。”

  钟微笑道:“你可小瞧了我。”说着抛开她的胳膊,挽住了钟哲:“我家哥哥这个金算盘从来不曾失算过。他早准备了。”

  “准备了什么?”

  钟微便冲到窗口,推开了窗。

  锦鱼与王青云也一起凑过去看,却见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正从黑蓬马车上往下搬笨重的大家伙。有圆腹三足的,也有方腹四足的。

  锦鱼回头:“你……你从哪里找的大鼎啊?”

  真是聪明。只要在鼎下直接生火就能煮粥了。倒不必再弄灶台。

  钟哲微微一笑,似乎不值一提:“我们自己家的。”

  锦鱼:……所谓钟鸣鼎食之家原来不是假的。

  就见陆续一共搬了四五只大鼎下来。

  王青云冷哼一声:“你若用鼎现煮粥,怕不要熬到明天去。”

  钟哲却淡淡道:“鼎里已经有煮好的粥。只要加热一下,便可施放了。”

  王青云顿时涨红了脸,怒瞪了他一眼。

  钟哲无奈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锦鱼:……

  论庶务上的聪明能干,确实没人能比得上钟哲。

  片刻后,就听得楼梯响,却是江凌与王青山上来了。

  江凌上来便冲钟哲弯腰郑重行了一礼,道:“钟兄大才。如此一来,施粥的速度可大大加快了。”

  王青山却一来就瞟了钟微一眼。

  钟微本坐在锦鱼旁边,双颊红红,也不知道是刚才吹了风,还是因为王青山,低了头朝锦鱼身后躲了躲。

  锦鱼不由觉得好笑又开心。她头一回作媒,看来是成了。

上一篇:养金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