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幕幕
虞夫人原本是要陪她一起去的,但后来听说郑夫人不去,只让媒人带着那郑二郎去,虞夫人就在家想了又想,觉得人家表现得不在意,自己也不能太在意,虽然确实很在意,但她装也得装出不在意的样子。
所以她也不去了,让冯妈妈陪着虞璎去。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俩都不是头婚,一个孩子都有俩了,一个年纪轻轻成了两次婚,搞那么慎重属实没必要。
丰乐楼是京城最奢华的酒楼之一,因其内锦绣辉煌,菜品昂贵,所以虽赋胜名,但并非人满为患,正好很适合适龄男女相看。
禁足好几天的虞璎打扮一番,被放出来了,乘了马车往丰乐楼去。
到订好的雅间,却发现那郑二郎居然还、没、到!
天啊,虞璎怒了,这什么男人,老就不说了,竟然还敢让她等!
她当即就想掉头走,冯妈妈好说歹说将她拽住了,劝她再等等。
也就这劝的功夫,媒人与郑二郎过来了。
媒人一来便笑道:“这是虞小姐?我的天爷,我这做媒二十年,头一回见到这么标致的人,说虞小姐好看那都是委屈了虞小姐,这分明是天仙下凡!”
随后又马上道:“头一回见面就让虞小姐久等了,怪我,路上车马坏了,又另叫车,竟弄晚了。”
虞璎确实不高兴,但这周大娘太会夸人会说话,她心里的闷气也就散了一点,转头去看她带来的那人。
他站在周大娘身旁,三十多岁,却也没有很显老,没蓄须,白净的脸,很高,穿一身淡雅的牙黄色深衣,虽带着高官不怒自威的气度,但脸上神情整体是温和儒雅的,似乎是个性情不错的人。
乍一看,和程宪章比起来倒没有很落下乘,因为不矮不胖不猥琐,也的确称得上相貌周正,仪表堂堂,只是毕竟年岁在那里,眼角有几丝细纹,整个人没那么朝气,更多是沉稳。
郑泊如也在看着虞璎。
这番相看他本是不想来的。
虞家这位三小姐他早听说过,原先是嫁给御史台那位程中丞的,成婚一年多,就因与夫家置气而要和离,跑去了洛阳,又在洛阳迅速再嫁,夫死后回长安,眼下不过三个月,又开始议亲了。
的确周大娘说了,她再嫁那位是她表哥,姑姑却隐瞒表哥有脑疾之事,导致虞小姐守寡,所以如今两家略有嫌隙,因此这么快再嫁。
但不管怎么说,娶妻当娶贤,他想娶的并非如虞小姐这样的人。
薄情寡义,见异思迁,与贤妻良母靠不上一点边。
只是……
他早知她美貌,可真正亲眼看见她的美貌,那样的冲击与震撼比他想象得要大。
她是那种明艳张扬的美,方圆脸,浓眉杏眼,雪肤红唇,五官精致,轮廓分明,确实不温婉娴淑,只是美得勾魂摄魄。
就这,还是她只着素色、戴银饰的模样,若是盛装,都难以想象是什么样子。
郑泊如第一次理解那些热衷美色的人,确实欲罢不能。
周大娘给两边介绍,随后带人入座,郑泊如、周大娘、虞璎两对而坐,冯妈妈站在虞璎身旁。
郑泊如沉默,虞璎则是一边摇着团扇,一边微嘟了唇显露着心中的不悦,好似还怪郑泊如迟到,但美人生气,竟也像海棠花高高俏立枝头一样惹眼,分外妖娆。
两人都不开口,好在有周大娘,她是做媒人的,靠的就是一张嘴,起身给虞璎倒茶,看着她道:“就是摇个扇子,虞小姐摇得也比旁人好看。就虞小姐这神仙一样的人,也就如二郎这样的年轻才俊方能作配,换了旁人,那是真委屈了小姐。”
虞璎听闻此言又看了郑泊如一眼,心想媒人还真能给这人贴金,都三十多了,还年轻呢!
郑泊如仍是不语。
周大娘继续说话:“虞小姐五年都待在洛阳么?没回过长安?”
虞璎摇头,淡淡“嗯”了一声:“没回。”
周大娘说:“两地也不远,又是亲姑姑,怎么一直没回娘家?”
虞璎出门时被一再叮嘱要好好表现,媒人周大娘又是温声相问,她便老实回道:“最初是觉得长安是伤心地,不想回来,后来表哥身子不好,不便回来。”
这话倒是真的,后面两年多表哥一天都要头疼两三次,温絮与姑姑终日以泪洗面,她既不好意思说要回娘家玩耍,又担心表哥,便留在了洛阳。
周大娘听闻这话,便说道:“听说顾家那位表亲后面都只能卧床,全由小姐在一旁侍候,倒难为了小姐。”
一边说着,一边悄悄去看郑泊如。
虞璎想说她没怎么侍候,她顶多陪着年年玩,但冯妈妈在她后面轻拽了下她衣服,她也就不说话了。
周大娘又说起郑泊如:“二郎家的娘子也是病逝的,他两家是世交,算得上青梅竹马,婚后感情也好,女儿如今有十四岁了,儿子七岁,都在庐州老家。可怜两个孩子,娘亲早早离世,二郎都没再找,这回是夫人可怜两个孩子,专程从荥阳过来逼着二郎续娶呢。”
虞璎压根不想再嫁,更不想嫁面前的男人,所以对这些话都左耳近右耳出,不停摇着手中的扇子,嫌屋中不够凉快。
但此时冯妈妈却在背后又拽了拽她衣服。
虞璎迷糊了,这什么意思?
刚才是让她不说话,现在是让她说话?
说什么?说年年四岁么?还是说她也是被她娘逼的,因为不来相看就不能出门?
她还不解呢,冯妈妈已经忍不住了,笑着道:“敢问大娘,郑大人娶了新妇,是安置在荥阳老家么?”
周大娘很快道:“那看新妇的意思,二郎在京城有宅?,郑家夫人也和善,若新妇愿意待在荥阳就去荥阳,夫人自当善待;若愿意待在京城,就与二郎一同待在京城,只是那样的话,夫人就想将家中哥儿送来京城,夫人觉得儿子还是得待在父亲身旁,受父亲管束,要不然不能有出息。”
对这回答冯妈妈是满意的,客气道:“我们家娘子明白了,多谢大娘。”
周大娘又说:“二郎家那哥儿从前是少夫人带,现在是夫人带,乖巧懂事得很,不会闹腾后母的。”
冯妈妈也说:“不妨事不妨事,我们家娘子在洛阳那个闺女小名年年,便是娘子带大的,也是伶俐又乖巧,娘子带孩子可有耐心了。”
周大娘与冯妈妈一同笑。
年年对外称是嫡出,但她确实不是虞璎生的,这事顾家知道,虞家也知道,但冯妈妈不好说,说了郑家就要问,虞璎在顾家五年,怎么未有子女,不会是有什么隐疾吧?
这事可就不好解释了,总不能说什么假成亲的荒唐事,只能含糊认下,到时候再细说。
这两人一来一回,周大娘身为京城有名的官媒人,热心周到;冯妈妈为虞家仆妇,谦卑稳妥,聊得十分好,好似样样都合适,这婚事都可以订下了。
但郑泊如没说什么话,他依然不觉得虞三小姐是良配,娶妻当娶贤,纳妾才纳色。
虞璎呢,她百无聊赖,盼着时间快点过去,这相看快点结束,眼看周大娘与冯妈妈越谈越投机,几乎都要当场订下婚事了,她忍不住开口道:“我想和郑大人单独谈谈,你们先下去吧。”
周大娘和冯妈妈都愣住了,冯妈妈急道:“娘子你……有什么话要说,这,我与周大娘都是自己人,留在这里一样的。”
她就担心虞璎乱来。
虞璎露出不悦,转头皱眉看向冯妈妈,似嗔似怒。
此时郑泊如道:“那二位就先去门外吧,我与虞娘子单独谈谈。”
连郑泊如都已开口,事情再没有回天之力,冯妈妈又急又无奈,看一眼周大娘,只好离去。
周大娘也有些忐忑,但她不过是媒人,这桩婚事不成就不成了,就是少点媒人钱而已,不过她是真心觉得这婚事挺好的。
两人离去,郑泊如看向虞璎,虞璎长出一口气,从袖口拿出一片锦缎来,放到桌子上。
随后她道:“实言相告,我不想嫁人。不想嫁人还出来相看是我不对,但我也没办法,我娘说我不来,就不让我出门。”
郑泊如问:“所以小姐这是……给我压惊?”
虞璎点头。
“这不关大人的事,大人不必多想,您的确年纪大一些,但官位还不错,模样也没有很丑,肯定有很多人看得上大人的。想要长得好看的,多找找肯定也能找到。”当然,很难找到和她一样好看的就是。
虞璎觉得冯妈妈刚才那样说,态度好得不得了,这郑大人一定以为她是愿意的,此时被拒绝,定然难受,所以她多安慰了两句。
第7章 婶婶
郑泊如看着眼前的锦缎,倒有些说不出心中的滋味。
他一开始就只准备了锦缎,没准备钗子,因为他确认自己绝不会娶一个肤浅无德的女人。
最后是拗不过母亲,才勉强拿了只钗子。
却没想到面前的女子竟自己带了片锦缎来送他,他大概是满京城里第一个被送了锦缎的男人吧。
郑泊如不由失笑。
他伸出手,拿了那锦缎,“好,我明白了。”
虞璎问:“那……你带锦缎了吗?给我吧,回去也说没看上我,要不然我娘亲不会放过我的,说不定又要将我禁足。”
说到最后,她烦恼地皱起眉头。
郑泊如只好将备好的锦缎拿出来。
虞璎一惊:“你还真带锦缎啦?”
郑泊如忍不住笑,问:“小姐觉得我会只带钗子,不带锦缎?”
瞧他那样子,好像觉得她过于自信,虞璎抬起下巴,一边拿了锦缎,一边轻哼道:“那一定是你之前没见过我,以为我是庸脂俗粉,你如今见了我,肯定就知道自己之前想岔了,不过你后悔也没用,我是真的不想嫁人,不是针对你,是每一个男人我都不想嫁。”
她说得丝毫不羞怯,理直气壮,郑泊如没见过这样自负美貌的女子,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是对的。
他的确因她的美貌而震惊,甚至在刚才还有几分犹豫,是坚持拒绝这婚事,还是再看看。
他无声地笑,最后道:“多谢小姐宽慰。”
虞璎也觉得他挺好说话,说道:“那我们就此说定了,你回去就说没看上我,要是你娘亲问你原因呢,你可以说我长太好看了,一看就是妖艳货色,不是规矩持家的人,我以前婆婆就这样说,她们最在意这个了,保证不逼你。”
郑泊如觉得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他点头表示同意。
虞璎对郑泊如的态度十分满意,轻松道:“郑大人性情真好,我请大人吃雪酥山吧,他们这里的雪酥山最好吃了,樱桃味怎么样?”
郑泊如还是第一次被人夸性情好,在刑部时,他下属都腹诽他苛刻,过于吹毛求疵。
他不怎么吃甜食,更何况是那么冰冷的东西,但面前的女子兴致冲冲要请他,看着那双明亮的眼睛,他竟说不出拒绝的话,好似她请的雪酥山一定是非常甜美的东西。
他轻轻笑了笑,答应道:“好。”
虞璎便叫外面的冯妈妈。
冯妈妈与周大娘进来,就见两人神色轻松了许多,虞璎主动和郑泊如说这里的荔枝味雪酥山也不错,以及自己最爱吃这里的糖醋排骨,然后要店小二过来上雪酥山。
冯妈妈与周大娘都没多问,眼见店小二送雪酥山来,两人一人一碗,虞璎还给媒人周大娘也上了一碗,让周大娘十分高兴,觉得这事多半成了。
结果临走也没见郑泊如给虞璎插钗。
周大娘只好悄悄拉郑泊如以示提醒,郑泊如低声回答:“已经赠好东西了。”
周大娘再看虞璎头上,却并没有看见钗子。
最后郑泊如将雪酥山吃了小半碗,虞璎倒是将自己的荔枝味雪酥山吃了大半,要不是冯妈妈在旁边说少吃冰冷,她估计能吃完。
郑泊如心想,可见她真爱吃雪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