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玉纳珠 第49章

作者:狂上加狂 标签: 古代言情

  说到这,老姑娘萧珍儿发自内心替自己感到悲凉,竟然一下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玉珠看着五姐哭得这么伤心,只能无奈地摇头道:“好好的清秀模样,怎么会没人要,平白要嫁给屠户?娘那么说大约也是气气你罢了。只是娘有一样说得对,五姐也不能太挑了,一心只想嫁入官宦人家,你看二姐,能入皇宫是何等风光,可是内里冷暖自知,也有一番说不出的苦楚,所以平民子弟中若是有情投意合,待人真诚者,也是良配啊!”

  萧珍儿小声抽泣着,心内却不以为意,这姐妹间最怕攀比,方才她哭得那么伤心,也是想到了自己的一个姐姐嫁给了皇上,一个妹妹将要嫁给权倾朝野的太尉大人,这是何等风光?枕头一吹,对那些个文武百官都手握生杀大权!

  可自己若真嫁给了屠户,将来能说了算的,大约也就是沽卖猪肉的时候,对肥瘦如何搭配手握生杀大权。

  这两厢一比较,便是人间惨剧,叫人痛不欲生。

  当下抹了眼泪道:“六妹,你且先不要管玉石的买卖,给我选个好夫家才是正经,太尉手下的才俊甚多,可还有没娶正妻的?给我介绍一位才是正经!”

  玉珠有些哑然失笑,所谓将随主帅。尧暮野的那些个部下她可是见过的,虽然大都是平民出身的武将,但是个个都眼高于顶,身上带着与尧太尉一脉相承的高傲气势,似乎对于太尉青睐一个下堂小商妇颇不以为然,眼神间多带打量,若是自己贸然保媒拉纤,大约也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尘回来。

  不过五姐这里又一时回绝不得。按照萧家现在的情形,五姐的确是姻缘困难。若是有合适的人选,她还是愿意替五姐牵一牵姻缘的。

  随后的几日,倒是仿若又回到了以前的旧日时光,玉珠潜心雕刻,那五小姐时不时打岔,倒是能叫玉珠休憩一会,免得累坏了眼睛。

  只是每次五姑娘一脸兴奋地扑入作坊里时,都是有兵营的将士给玉珠的院子送来米面鱼肉的时候,尤其是有精干的兵卒在院子里劈材的时候,那两条健壮的臂膀,直叫萧珍儿看得脸红心跳。

  只是这日,五姑娘扑入屋子里时,声音都是微微颤抖,直拉着玉珠低声道:“好……好妹妹,那个在你院子门口的停下的公子可是旧识?若是他的话,就算是他毫无功名身家的竖子平民……我……我也愿意!快别琢了!快去看看他是何人?”

  玉珠的刻刀都没来得及放下,就被她一路拉拽着带到了院门口。果然见一辆车马停在门口。

  有一个仪态不凡的公子站在马车上与守门的兵卒说话,并给他看了自己的路牌文书。

  当看见玉珠出来时,那位公子温文尔雅地一笑道:“六小姐,好久不见。”

  萧珍儿一看六妹的确认识这位公子,立刻兴奋地偷偷捏着玉珠的手。

  玉珠却是微微苦笑,她的五姐啊,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品味高人一等呢!

  只见眼前立着的这人,正是与尧家比肩的世家白家的大公子白水流。

  若是单论品貌身段,抛开世家的身份不提,白少也是一等一的极致珍品,那等世家里将养出来的气势,在西北的确是曾见过。

  可是让这位一等公侯的世家公子娶了五姐,恕她这尚未开张的月老,阅历不足,无能为力啊!

  于是她一阵苦笑后,上前施礼道:“白少不是去西北公干吗?怎么赶巧路过了此地?”

  白少因为侍卫不让进,是以费了些唇舌,却并没有恼火,依旧温温和和,此时见了玉珠,便笑着道:“也是因公来此,打听到六小姐暂住于此,便路过问候一声,贸然叨扰,还望小姐见谅则个。”

  玉珠身为主人,自然要讲究待客之道,见礼后,便请白少入内饮茶一叙。

  萧珍儿的眼睛都亮了,只觉得自己的姻缘就在眼前。

第89章

  白水流落座的时候倒是扫了一眼,正坐在一旁看着他羞怯含笑的五小姐,白少自然不会主动打听陌生女眷的名姓,淡淡地将目光调转回来,温言道:“本以为会在此处与尧太尉一叙,不知他可否在征关?”

  玉珠道:“太尉军务繁忙,不曾在征关逗留,屋舍鄙陋,拿不出什么好茶,还请白少担待……”

  白水流微微一笑,瞟了那一旁的五小姐一眼道:“在下有一事需与六小姐讨教,不知这位小姐,可否回避须臾?”

  萧珍儿没想到这美男子一张嘴便要哄撵自己,不禁春心龟裂了几道缝隙,不待玉珠开口便气哼哼地起身走人了。

  等到五小姐离开后,白水流才开口从容道:“此番前来除了公干外,还要向六小姐当面致歉……”

  玉珠微微挑起眼梢,形状美好的双眸愈加动人,轻声道:“不是白少因何而要致歉?

  白少坦然道:“先前在下以为六小姐与太尉情缘已尽,抑制不住思慕之心,向小姐袒露了爱慕之意,然君子不夺人所好,既然小姐与太尉情缘犹在,在下自当按捺住思慕,静看小姐安泰顺遂……希望小姐不要即因此而对白某心生怨尤……”

  玉珠想了想,大略是明白了白少的意思。此番他前来征关,大约可能是公干,但是特意来到自己的府上,却并不是为了探望好友尧暮野,而是来揩拭一下自己留下的风流“脏屁股”!

  这白少不愧是尧太尉的至交,二人睁眼说瞎话,颠倒乾坤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高妙。

  那京城里的威胁之言,转眼间成了情窦初开般纯洁的思慕之心,白少这次,是来收拾此前狼狈的夺美落败战局,更是暗示着玉珠不可以此来向尧暮野妄言,挑拨了至交的关系。

  其实不用他这般暗示,玉珠也绝不会自找麻烦,去打翻尧太尉的积年醋坛。不过玉珠心念一动,倒是开口道:“此事白少不提,玉珠自然也不会再提起,只是有一事希望白少能妥善处置,既然白少已知白小姐心系他人,想必一定会成人之美,不知能否请白少想出稳妥的托辞,在不伤及尧小姐的名声下,解除了你们二人的婚约?”

  白少没想到她竟然会提突然开口提及此事,眸光又是一黯,显然是没有料到玉珠竟然这般为尧小姐的名声着想,俨然已经是一副家嫂的架势了。原以为不过是尧太尉一头独热耳,现在看来,这女子也是尽心为尧府着想的架势……

  当下他眉头一松,面带微笑道:“这是自然,在下再遇到太尉时,自会与太尉提及此事……在下心里一时情伤,恐怕一时再难涉及情爱,自然也不会去耽误了尧小姐的芳华……只是成全了他人之美,却不知今生可否有幸,能等得在下倾慕的春花绽开,再有树下同席而赏的那一天……”

  这种前一刻表示朋友之妻不会欺,下一刻继续言语撩拨满脸憾然,恨不得离世而去的本领,叫西北没见过市面的小妇人不能不感叹,京城子弟真是好一身风流的本事!

  也难怪各个府宅里的丑闻不断,一时成为了那些世家之间的风尚。

  一时间玉珠自觉不能弥补白少的今生憾事,又不能直白地说,请白少死心殉情吧!便再与白少无话可说,只微笑用言语暗示着白少该走了。

  白少也甚会看人脸色,自然不会再无趣叨扰,便起身告辞,在临行的时候,白少似乎是想起什么,笑着说道:“不知小姐与太尉的婚期打算定于何时,白某到时也好做些准备……”

  玉珠正暗自心烦尧暮野出尔反尔,听白少这般一问,淡然回到:“战事期间,不宜提及这些儿女小事。”

  白少点了点头,也很认同此时不宜操持那些个婚事,于是又开口道:“还有一事忘了跟小姐说,我的母亲很是欣赏小姐的技艺,已经请家父奏明了圣上恩准将慈云庵定为皇室国庵,并请六小姐为慈云庵的玉佛细雕,至于粗雕的部分,将有胡玉石完成,还请小姐莫要在西北多耽搁,早些回京城完成圣谕。”

  说完之后,便笑了笑,上马车一路绝尘而去。

  对于白少这等将要紧的事情放到最后才说的行径,玉珠自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既然自己无法从白尧两家的乱局里摆脱出来,那便要顶下心神,见招拆招了。

  再说白少从征关出发后,便一路奔赴北地大营。

  在军营外停下马车时,一眼便看到了一个刚刚卸下铠甲的年青人,打了一桶水正在洗刷着铠甲上血迹尘土。

  当那年轻人抬头看见白少时,却是一愣,因为这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偷偷离家从军的白家七少。

  白水清没有想到竟然在这边关大营里正撞见了自己的兄长,是以立刻有些忐忑。

  白水流淡淡地扫了一眼自己的弟弟,也没有同他说话,只是命令兵卒通报尧大帅,朝中的委派的督军史白水流已经到了军营之中。

  过了一会,尧暮野的副将陈鹏武前来亲自迎接白侯入营。

  就在方才,魏军派出的骁骑兵刚刚出击,击溃了北人的进攻,此时军帐之内,尧暮野正与一干武将探讨接下来的战事。

  见白水流进来后,尧暮野便示意着一干武将退下。

  仔细算一算,二位好友已经许久没有这样,两人独处静心长谈了。

  此时在北地相聚,二人却也不能再似从前一般,开怀大笑,无所顾忌的闲谈京华风云。

  尧暮野抬起凤眼,看着白少道:“听闻白少取道征关而来?”

  白少笑道:“因为有圣旨口谕需要传给六小姐,是以在六小姐的府上耽搁了片刻……”

  对于白少毫不掩饰的行为,尧暮野微微冷笑:“白兄似乎是对在下的未婚妻甚是多加照拂,不知我该如何谢过白兄?”

  白水流微微一笑:“爱美之心,世人皆不能免俗,就如同我的七弟,明知尧小姐乃是我没有过门的妻子,不也没有阻挡他的逐美之心?”

  见白少这般的开门见山抖落出这段隐秘丑闻,尧暮野倒是没有心生意外,只是镇定地点了点头道:“白家的家风的确是该整治了,见了别人之物便想索取,当真是不是世家该有的风范。”

  白少听了他的反讽,笑着摇了摇头道:“好了,尧兄,难不成你我就要因为一个女子生出龃龉?以前这等事又不是没有过,也不见你这般冷言厉色。”

  的确,在尧少以前的风流中,也有女子与尧少相交后,转而思慕白少的事情,尧少向来是不闻不问,更不会拿这些儿女的私事来苛责过好友。

  毕竟女如衣衫,友若手足。太过小气,也只不过是失了自己的气度风流。

  可如今,尧暮野却觉得白兄这种跟自己屁股后面捡食吃的行径可恨以及!

  他冷冷开口道:“白兄也知先前的不过是几段风流,而这次是我尧暮野昭告天下的未婚妻!还请白兄以后离得她远些……”

  白水流自是笑着举拳:“尧兄,且忘了这一遭,以后在下自当敬了六小姐如嫂嫂一般……咱们要不要放一放这些个儿女私情,且谈一谈正事?”

  尧暮野的神情一凛,自然知道白水流口里的正事所谓哪般。

  朝中用兵,向来是关系民生根本的大事。如果大军势如破竹,便朝中尚且同声。

  可是一旦战事吃败,难免军心动摇,朝中杂音四起。

  先前因为温疾才大败的消息,已经让朝中的异议纷起,现在眼看战事拉长,辎重军饷渐增。朝中主和派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大。

  在主和派看来,重复大魏昔日的光辉固然口号响亮,可是到底比不是维系现在社稷的安稳来得重要。

  大魏历经数代,好不容易维系了现在的安康大局,可是尧暮野贪图丰功伟业,一意打破了与北人的平衡,引来边关的战事,若是前方战事不利,那么大魏的千秋便要一遭毁在他尧暮野的手中。

  是以这些时日来,朝中议和之声不断,更是有人频频直谏圣上,是尧暮野独断朝纲,乃是一代佞臣!

  那些个奏折虽然都被圣上刻意压下,但是明眼人都清楚,只要前线再次发生大的溃败,那么尧太尉的宦海生涯也必定掀起难以估量的惊涛骇浪!

  果然白少再次开口,便是代为传达了圣上的旨意,圣上虽然表面上没有对群臣显露圣意,可是他心内的意思,却也是不欲战事再绵延下去,是以命白侯代为传达秘旨,命尧暮野适时寻找机遇,与北人议和。而接触北人的密使,一早就已经出发去了北地。”

  听完了白少转达的圣旨,尧暮野面无表情,半天没有说话,只过了半天,才冷冷开口语道:“那么白兄你呢?是主战还是主和?”

第90章

  白水流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直视着太尉道:“我主大魏千秋万代……尧兄,尔非圣人,总要有人在你行得太远的时候,警醒你一下,不要在错误的道路行得太远,想要回转都难了!”

  尧暮野沉默了良久,看着这位挚友的眼神慢慢变得复杂:“还记得我们当年周游烽火旧台时,立下的誓言吗?”

  白水流自然记得,那时他不过年十四,却对当时已经初初建功立业的尧家二少甚是仰慕。在闹市花街,与北人来使起了言语冲突,几个人俱是拿巾布过了脸,将那欺压汉女的北人来使一顿好打,本是几人不约而同的侠义之举,所谓不打不相识,就此二人结为忘年之交,那段时日,他经常逃了学堂,与这大魏意气风发,风头正健的年轻将军一起胡混。

  一次趁着醉酒他竟然跟着尧暮野和几个将军,一路快马奔驰来到了京城郊外,旷野的烽火旧台之上。当时尧暮野看着这长满了荒草的高台,望着北方扬声道:“终有一日,烽火重燃,振我大魏雄风,重整山河壮美!”

  那时正值年少,立在高台眼望远处山峦重叠,白水流的叶热血不断在燃烧,只是一遍遍地与尧暮野一起高声呐喊,震起一群群歇息的飞鸟……

  现在回想,真是年少固轻狂,不知经风浪……

  想到这白水流微微地叹息着:“那时我不过是学监里的学子,而你也不过是个统领镇北万人的将军,肩上未见沉重,自然可以随心畅想,勇发豪气,可是如今你我皆是朝中重臣,肩上背负不光是当年的豪言壮语,还有千万大魏黎民社稷啊!”

  尧暮野的心慢慢变冷。

  若说好友与自己争抢女人,只需要俩人寻了无人之处,抡起拳头打透了一架便好。可是这等政见相左,背弃了当初的志向,便再无安坐饮酒的可能。

  尧暮野定定地看着自己多年的好友,道:“卿沉浸宦海,学得一身使舵本领,如今看来,你我间,倒是显得我少不更事,沉迷旧梦不能自拔……”

  白水流摇了摇头:“尧兄,你不过是太过固执,不肯直视现在朝中……”

  “送客!”尧暮野不再看他,猛然喝道。

  白水流被尧暮野下了逐客令,倒也不慌神,圣命难为,现在朝野中皆是达成了共识,就算尧家声势冲天,可尧家内部也是尽有不赞同他尧暮野之人,又岂是他白水流一人而为之?

  于是他只是向尧暮野抱了抱拳,便告辞离去了。

  大魏的尧暮野,绝非言语所能说服打动的了,只有用铁拳一样的事实狠狠击打在这不可一世的男人身上,叫他认清穷兵黩武会是怎么样凄惨的下场,才能让这个在世家里振臂一呼,万人响应的男子低下高傲的头颅!

  白水流转身的时候,面上的笑意减退,带着说不出的冷意,大步离去。

  尧暮野一人独坐帐中,浓眉紧拧,看着眼前的沙盘,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人自然不会晓得沙场的瞬息万变,眼下战局虽然焦灼,但是熬度了这道难关后,便可换得大魏边关长久的安稳。

  北方的狼群总是要吃肉的,若是不能一次打得这些恶狼苟延残喘,再也不能进犯中原,那么狼群再次集结之时,大魏那些朝堂上侃侃而谈,要保住什么现世千秋的臣子们可能抵挡住北狼的再次入侵,难道当年九五之尊成为阶下囚的国耻还要再一次上演吗?

  一时他走出了军帐,远处灯火阑珊,是前哨的灯火,再翻过一座山,便是故国的远山,从他年少时便在书卷里学到,那深山里尽是珍药奇兽,是大魏开国帝王带领群臣骑马射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