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今天登基了吗 第51章

作者:布丁奶昔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基建 网游竞技

  很快黄二流就领着一个人进来,乍一看这两人气质有点像,可仔细一瞧就能发现黄二流就跟身上没骨头似得,时时刻刻想找个地方靠着,而后面那个人气质虽然轻佻,可主要是他长相风流,人则是器宇轩昂十分精神。

  黄二流冲黎默言挤眼睛,“大人,这位是从京都来的赵公子。”

  赵金隅一掀下摆,对她结结实实鞠躬,“金隅这厢有礼了,多谢黎大人的救命之恩。”

  黎默言很少看到如此实诚地鞠躬,腰都折成九十度,可以算是大礼,她仔细打量这位赵公子,对方面容俊俏,手指修长没有劳作痕迹,身上穿的布料,她虽叫不出名字,可一瞧就是好东西,这样一个世家公子哥,为什么要对她如此恭敬?还叫自己黎大人?

  她看向赵金隅的名字,竟是代表友善的绿色,而且颜色非常浓郁,黄老五的名字也就是这个色了,这人对她态度好到惊人。

  黎默言皱眉,见到人后的疑惑不仅没少,还越来越多。

  于是她开门见山道,“我什么时候救过你?”

  赵金隅直起身,“您还记得前不久的京都之行吗?”

  虽然那次旅程去了很远的地方,可路上见到的人却很少,她能够清楚确定,自己并没见过这个人。

  赵金隅眼露追忆,“当时我就躺在太医院的研馆里,疫病缠身即将毙命之际,是黎大人带来的药救下金隅的命,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居然是这样吗,难怪对方如此友善,黎默言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样的缘分,可救人总是让心情愉悦的好事,她灵光一闪,“你家中有人是太医?”

  赵金隅诚心夸赞,“大人真是聪慧,的确,外祖父正在宫中当值,他曾向大人送过一枚升功丹以示感谢,可他到底是宫中之人,有着诸多限制,才只能通过那些手段将药送到大人手中,请您不要介意。”

  黎默言:“我理解的。”

  要是被旁人知道太医送如此贵重的东西给她,被打上通敌叛国的名头怎办,确实要小心行事。

  赵金隅叹息道,“大人真是善解人意。”

  黎默言不由望了他一眼,这个赵金隅气势不凡,从骨子里散发着文气,这样一个人说什么都好像特别真心,尤其是他夸赞自己还抑扬顿挫,特别得真心实意。

  她有点别扭,想对此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只能忽略过去,说点别的引开注意力,可她才见赵金隅第一面,实在不知道聊些什么,总不能问对方躺在病床上等死,是什么心路历程,被她救了后有多感动吧。

  前者太欠抽,后者就太自恋,都不适合拿来闲聊。

  这时,她忽然想到一件事,这赵金隅瞧着很有学问的样子,也许懂那些艰涩的古代文字。

  黎默言眼睛一亮,用木棍在泥地写下一字,充满期待地询问,“你认得不?”

  赵金隅看清那字后略感惊讶,接着又是一句夸赞脱口而出,“大人实在博学,竟认识吴启国文字。”

  别夸了别夸了,你过来除去介绍自己的话,剩下的都在夸人,她都快被夸得飘起来了。

  黎默言努力压下自己的嘴角,接着反应过来,等等,赵金隅连这是哪国的文字都知道,说明他认识啊。

  她望向对方名字的颜色,确认这人好感度超标,绝对不会背叛自己,咬牙将那张图纸拿出来,“快看看,这是什么?”

  赵金隅接过羊皮纸扫过,“众民庙。”

第48章

  黎默言重复着这个名字:“众民庙?”

  赵金隅点头,娓娓道来,“吴启国是千年之前的边陲小国,身处十万大山之中,鲜有平原且妖兽众多,国民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就在即将灭国之际,吴启国有圣人出世,立下宏愿保家卫国,直至流干最后一滴鲜血。”

  “天神被其感动,降下众民庙,圣人的血肉身躯变为庙中神像,守护吴启子民,从此吴启国在十万大山中立稳脚跟,繁荣昌盛百年,曾一度入主中原,只可惜吴启的国主昏庸无能,受奸佞蒙蔽烧毁众民庙,直接烧断吴启国运,自从世上再无吴启。”

  黎默言久久回不过神,她对故事里的圣人感到由衷敬佩,可一想到最终吴启国还是覆灭,就连文字都已没多少人认识,又感到唏嘘,那么宏大的一段历史,到最后能够体现它真实存在过的,只有这张沉入大海,不知道漂泊多久的图纸。

  “所以这就是众民庙的建造图纸?”

  赵金隅惊叹,“大人冰雪聪明,一点就通。”

  够了,她说够了。

  饶是黎默言被夸得暗自高兴,听到这句话也是脸上发红,稍微动动脑子就可以想到的事,就不要夸了!

  黄二流一直没有出声,但他也没走,就靠在旁边看热闹,就见这个京都来的公子哥,不到十分钟,夸了他们大人不知多少次,眼神顿时调侃起来,朝黎大人挤眉那个弄眼。

  黎默言瞧着都想给他眼珠子扣下来,不过她能感觉出赵金隅的态度很单纯,就是因为自己救了对方,所以在赵金隅那里,自己做什么都对,很纯粹的亲近而已。

  她瞪向黄二流,后者一惊立刻收敛嘴脸,连身体都站正了,她不再打理这个人,“你和我说说上面都要哪些材料。”

  赵金隅的长相虽然风流,人的性子倒是很板正,“庙宇只有一间正殿,没有偏殿,长十米宽十米,高还是十米,所需石料两千吨。”

  黎默言才听到第一个石料的用量,就觉嘴中发苦,等等她没听错吧,所需的石料真是两千吨,而不是两千斤吗?

  赵金隅的话还在继续,“木料布料和杂料若干,这些没有特别要求,重点是圣人像,需要万山土烧制而成。”

  黎默言:“万山土?这是什么?”

  赵金隅的确是博学多才,这都没难倒他,“就是取每座山泉眼出的土。”

  黎默言大惊,泉眼这个要求还算正常,可万山该不会是要她找一万座山吧

  这得找到什么时候去,就算动作快点,一天找到两座山,那也要五千天,就是十三年多,更何况真找起来,前往山峰的路途,就要花掉不少时间,要是不幸点,他们找到山没有泉眼又该怎么办?

  这次她口中就不再是发苦,而是连心脏都不跳了,走得十分得安详,当问题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就无所谓了,哈,反正一样都是做不到。

  赵金隅适时解释道,“虽然说是万山,其实只用取一百座山峰的泉眼泥即可。”

  梦想褪色的黎默言恢复颜色,只是一百座山峰的话,那就容易多……个屁咧,按照她刚才想的那样,也得一个多月才能收集到,而且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不,其实仔细想想,星光村附近本来就多山,应当能凑出一百座,只要多派些官差出去,一天五座十座也不是难事。

  这样一想就好接受多了,黎默言振奋起来,开始着实这个庙宇建设,除去那个麻烦的万山土,还需要两千吨石料呢。

  她已经开始修村子前往大海的那条路,这条路大约八公里长,所要用的石料也非常非常多,搞不好能直接挖空一座山,不过这倒不是大问题,主要两边都在施工,村民感觉……好像又不够用了。

  黎默言感觉头大,明明每日加入进来的流民这么多,她前几天还觉得工作有点饱和,怎么就人又不够用了?

  不过众民庙建肯定是要建的,当初吴启国那么糟糕的地理环境,山地能用的耕地建地面积少,还有数不清的妖兽,居然都能靠众民庙飞黄腾达,足以看出这间庙宇的厉害,别说是一百座山,就真是一万座,她也要咬牙做下去。

  算了,先暂缓修路的事吧,反正只要有人在做,快一点慢一点,狄辉那边应该不会说什么。

  于是在她的一声令下,村子的村民们犹如紧密的齿轮那般转动起来。

  ……

  卢义是星光村的一员,他跟着他爹加入星光村已有二十来日,正好赶在流民大爆发前进来,所以幸运住进木屋,虽然还没能抢到木床,只能在地板上打地铺,可坚固平滑的石砖,要比野外干净安全许多,有个能遮暑避阳的屋子,已经胜过千千万万的流民,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只可惜逃亡时,卢义为剩下食物给老爹吃,自己饿得太狠伤了根子,手上没劲站都站不稳,盛医师说他身体亏空厉害,需要慢慢养着,要不是来到村子,明早他就得死在半道上,卢义自己没什么感觉,他爹却吓得抚心口,不断念叨着大人保佑。

  之后他爹做事赚钱,他跟在老爹身边,帮忙递递石砖送下水,日子过得平凡又满足,这日中午他爹从人群中挤回来,和他说了木板的事,“不晓得写着啥,跟鸡刨似得。”

  卢义虽然惋惜没能抓到这个机会,但日子过得好,也没多少遗憾,可他老爹却不是这样的,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他还在念叨这事,“我也是学过字的,认识仁孝礼义悌,怎偏是这种鬼画符,要是别的字,我肯定认得出来!”

  卢义烦他,“好了好了,这事你都念叨多少遍了,别说了。”

  他爹却给他后脑一下,“臭小子,你以为是为谁,我活到这个年纪还嘴馋啊,还不是想让你吃上贝肉,身子能好得快些。”

  卢义抿唇,“那是贝肉,又不是龙肉,哪来那么多作用,我现在好得很,你还是多想想等会修路的事,免得分神被石砖砸到脚。”

  老卢气死了,从这个儿子嘴里就听不到半点好话,被这么一打岔,他不再想木牌的事,买早饭的时候,厨房的大娘忽然道,*“来筒贝汤?”

  卢义数铜板的手一顿,朝他爹看了眼,这小老头心心念念都是青贝,他还以为这几个月是吃不上,没想到话说完都还热乎,居然就有贝汤了,“哪呢?”

  大娘一指边上热气腾腾的汤锅,“喏,都是用鲜贝熬出来的。”

  卢义伸长脖子去看,不光是他,边上的其他人也同样垫起脚张望,那是一锅清汤,里面浮着葱花,一点点油晶子,虽然没看到青贝的影子,但贝味儿十分明显。

  众人顿时哇了一声,七嘴八舌问起来,“哪来的贝汤啊?”

  “好香好香。”

  “我要,赶紧给我来一筒!”

  大娘一边打汤一边解释,“大人前两日不是带着陈海忙活,就是在忙这青贝的事,养的虽然还没长大,却引来不少海贝,即使不够每人吃,但一口贝汤还是能喝上的,一筒就一枚铜板。”

  这么便宜啊,卢义忍不住数出两枚铜板,给他和老爹买来贝汤,一口热汤下肚,刚睡醒的身体顿时舒坦起来,这么会这么舒服啊,仿佛整个人泡在热水之中,不知不觉中贝汤喝完。

  其实这一筒汤的分量不多,用的是毛竹上半部的细小竹筒,几口就喝完了,他恋恋不舍舔着牙根,肚子里有什么温热的东西,不断散发着热气流入四肢躯干,冲散身体原本的软弱无力,他感到力量如源泉那般喷涌而出。

  他诧异捏着自己的胳膊,在旁边老爹震惊的目光中,手穿过人的咯吱窝将他提起,拎包袱似得上下抬了抬,手臂都没半点颤抖,十分稳。

  老卢:“???”

  等两秒后终于反应过来,老卢顿时暴怒,恶狠狠拍在儿子肩膀上,落回地上小心护住自己的贝汤,“混小子我看你是活腻了!”

  倒是旁人更先回味过来,“等等老卢,你、你儿子的手是不是好了?”

  追着儿子暴打的老卢猛地停住,还真是,他看向儿子红润的面颊,不是之前那种略到灰白的面色,他嘴唇抖了抖,紧紧攥住儿子的手掌,也是热气腾腾的,不像是以前那样,大热天都感不到丝毫暖意。

  就这样的大小伙子,肯定能长命百岁!

  老卢搓搓自己的眼睛,“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卢义搂着爹的肩膀,也是感慨颇多,但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难题已经过去,以后就是过不完的好日子。

  旁人看到这样皆大欢喜的一幕,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但也十分疑惑,“小卢这事不是一天两天,咋突然就好了?”

  “对啊,难道是这贝汤?”

  听到乡亲们的话,卢义回过神,“就是贝汤,喝完后我感到精神焕发,有用不完的力气,而且醒来还没吃别的东西,就是这贝汤没错。”

  “说起来刚才我也觉得精神更好,还以为是吃饱有力气,原来靠的是这筒汤。”

  “还真是。”

  “贝汤我不是没喝过,”说话的人不断抚着自己的胸口,“可从来没有这般神异的变化。”

  旁人笑话他,“黎大人的手段,岂是我们这些人能够弄懂的?”

  “就是,哪怕是普通的贝汤,到了大人手中,也会变为神物。”

  如此夸张且毫无逻辑的语言,居然把这个人说服了,他一脸理所当然,“也是,那毕竟是黎大人。”

  卢义听着不断点头,反正在他这里,大人做什么都对,伴有异象那更是天经地义,等吃完这顿饭后,他爹往南走,准备继续去修路,而他准备去黄公那登记,领活开始赚工钱,等找到老者,就发现黄公被人团团围住,他根本挤不进去。

  黄老五此刻焦头烂额,黎大人因为要修建庙宇,要调动之前修路的人,中途突然改变活计可不是容易的事,要知道现在村子可是有三千多人,想要一一通知到,就已经极其困难。

  更何况是从中分出一部分,留下继续修建道路,这部分怎么抽,又怎么精准通知到人,那更是麻烦中的麻烦。

  而黄老五还要处理流民加入的事,即使有陶铁生几人帮他,可登记还是得他亲手来,因为那些家伙都不识字啊,就是想帮都帮不了。

  现在黄老五左耳是流民登记,介绍自己特长的动静,右耳是问询自己去哪上工的村民,中间还夹杂着送石砖到修路点,却被告知换地方的搬运工们,所有声音挤在一起,都快把他的脑袋挤炸了,胸口更是涌上一股恶心。

  黄老五扶着桌沿晃了晃。

  这时,有只手扶住他晃动的身体,来人走到他的身前,替他挡住众人的质问,“各位,请稍安勿躁。”

  明明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霎那间就如春风拂面,吹散他们心底的焦躁,面容不由自主舒缓下来。

  吵闹的噪音消失,众人才发现原来世界能够如此安静,为刚才的争执感到脸红,虽说涉及到工钱,的确非常要命,但好好询问就是,何必像刚才那样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