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丁奶昔
可喜悦过后是莫大的哀伤,这场等了许久的雨,却有很多人看不到了。
雷安虎抱着一团血肉模糊的人从屋里走出,看不出面目的头靠在他胸口,血液渗透衣服黏糊糊贴在皮肉,这样的感觉十分难受,可雷安虎早已习惯,他轻柔将死者放下,小心翼翼将对方的头摆正。
就在这时有什么冰冷的东西落在他手背。
雷安虎迟疑地抬起头,就见到细密的雨水落下。
……
狄辉自从决定避开黎默言起,驻军地便从星光村附近的海边,转移到奇山县更靠北的地方,看不见就是不知道,此后黎默言的一切都与他无关,随着疫病肆虐,奇山县城中十室九空,人已经不用救了,只需挨家挨户地搜查,将病死之人的尸首从中抬出集中烧毁。
就在狄辉点火之际,手中的火把刺啦晃动,随后火焰变得极不稳定渐渐熄灭,他用拇指擦去面颊的凉意,听到手下的兵失声喊‘下雨了’,脑中没由来冒出一张脸,而脸的主人有一充斥着双野心的眼,会是因为她吗?
“大人,”一个兵凑过来,“要趁雨势不大,先烧毁尸体吗?”
狄辉望着天空却没动手,“不了,让他们看完这场雨吧。”
……
黎默言不知道奇山县各地的人,因为雨引发的种种事,只是欣赏着村民因为雨水喜悦的神态。
虽然雨只下了一个小时,微微打湿地面,这却是个信号,之后的一段时间,每到夜晚时分都会下一场暴雨,随着丰盈的雨水滋润,万物渐渐恢复生机,甚至树木都反季节长出一点嫩叶,曾经褐黄的泥土被青草覆盖,直到领地中多出一条小河,她才知道原来还有另一处水源。
只是小湖仍旧没能蓄上水,孙红艳沿着上游追寻一日,没能发现截断水道的原因,便没再继续追查下去,而是先回来告诉她结果,这事就被她放到一边,此刻看来湖水干涸,的确不是天气的缘故。
不过有小河是好事,减少对小湖的需求,村民可以去小河中取水洗衣。
随着雨水丰沛,农田对雨师蝶依赖减少,这只蝴蝶明明有人那么大,却让人感到弱小可怜又无助,总之大可怜从繁忙的造水中解脱出来,有了休息时间,望着对方挂在屋顶,走得十分安详模样,黎默言难得升起一点愧疚。
还是把自来水以及农田灌溉系统搞起来吧,现在旱灾结束,天气恢复正常,有开建的条件了。
她打算先搞农田灌溉。
对于这个黎默言还是很有心得的,即使不用自动洒水器,也能让农田自己浇水,省下不少人力,毕竟最近雨多,草就嗖嗖地长,几乎一天一个样,村民需要花比平时更多的力气,处理掉农田中的野草。
她先去往高处,瞭望农田的走势,果然是西高东低,这样水也会从西流向东,只要在按照这个走向挖出水渠,经过各块农田,水就能通过水渠壁上的小孔,源源不断流入农田之中。
等水浇灌满后,就可以用石头等杂物,堵住水渠的小孔,这样水就不会再流入农田中,需要时搬开石头即可,如此一个自动灌溉系统就完成了。
这法子不是黎默言想出来的,是千百年来农民的智慧结晶,所以修路班的人一听大人要建造水渠,当即明白该如何建造,不需要再解释。
知道这个消息最激动的人,自然是村子里负责农田的农民。
近来他们真是多灾多难,就水稻倒伏那事,即使之后救回来收到稻谷,也把他们吓得够呛,哪怕现在下雨,可白日里的太阳依旧火辣,遮阳的麻网还是要拉,等这秋老虎过去,才能把遮阳的麻网收掉。
黎默言思考挖水渠的细节,首先得在附近找到合适的水源,这倒是不难,那条小河同样是自西向东,就是最适合的取水地。
反而水渠如何分布却是个难事,毕竟村子的农田实在太多,面积也大,想要全部覆盖不容易。
而且之前为多种点食物,农田的位置非常零散,她拿出地契仔细观察,十亩以上的农田可以保留,剩下的就不要了,改成别的建筑,不如在西边这大块农田旁,开辟新田地。
既然用一条水渠太难,而且水也会太湍急,可以多建两条,她决定将农田分成三片,用三条水渠贯穿。
黎默言思索间,也找来竹纸和炭笔,在上面修修改改,努力让水渠蜿蜒穿过全部的农田,最后又汇入小河之中,等完成后她活动僵硬的身体,才发现画了整整一天,好在成果是斐然的。
……
星光村最近喜气洋洋,村民走在路上,也能突然好心情放声高歌,唱得好能赢来一片掌声,唱得不好,自会有嗓子更亮的人把他挤兑走,被压下去的人也不恼,只是摸摸鼻子,暗中下定决心好好练,下次再来找回场子。
反正大家做啥都高兴。
而现在还有更加高兴的事,那就是黎大人准备拉水渠。
这可是大好事啊,有了水渠,以后农田浇灌,就不用他们一扁担一扁担挑水,费时不说,主要还是累,肩上磨出老茧倒也还好,不会再磨破皮,就腰和膝盖实在受不了。
修路班的人也知道他们的期盼,干起活来是又快又好,水渠的水道眨眼就挖出老远,由于挖之前便已定好位置,修路班的人分成三批,去挖那三条不同的水渠,有人提议边挖边砌石砖,这样等挖到底,前面的渠道就干了,能省下不少时间。
但这事被黎大人否决,大人的意思是先将水渠挖出来试试,看看水能不能通,万一不能把全部的农田灌溉,还能及时修改,省得砌上石砖不好改动。
修路班的人听着觉得有道理,更何况这还是大人说的,他们自然不会有异议,于是农地里的村民鲜少能瞧见人,还是头次瞧见其他班主的人过来,他们拔草拔累了,或拄着锄头休憩时,就会朝修路班的人望上一眼,偶尔还会聊上两句。
沙一峰注意到一件事,“老丈,你这块田好啊,杆子都比别处粗。”
说到这个,老姚就满脸得意,“是吧,我这稻穗生得重啊,可杆子半点不弯,大人都夸我种得好哩。”
旁边几丘田的人闻言,忍不住接口道,“真不知道他是怎么种的,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除去每日八十文的工钱,大人还立几个奖项,谁的地种出更多稻子,就能额外拿一笔奖钱。”
“这个钱啊,”这几人纷纷叹气,“是抢不过他啰。”
“他这双手也不知是咋生的。”
“是啊,都一样的拔草灌肥,偏就他的田长最好,嗨,你说气人不?”
老姚愈发得意,可他得意归得意,话语中却带着疑惑,“这我也不晓得哇,你们问我咋种的,我都老老实实说咯,没半点藏私。”
“要不是平日里都待在一起,你这话我还真不信。”
“居然真没藏私啊,”沙一峰好奇道,“那你们的田怎就不蹿个呢?”
“不明白。”
“就是说啊。”
“这只有老天知道啰。”
沙一峰想到一种可能,“会不会是天赋?”
说到这个,就连老姚都开始叹气,“之前我们都是这样想的。”
想到那时的激动,到后面发觉不是的失望,他忍不住又叹了口气,“可惜没有那么好的运道。”
听到他这样说,旁边几丘田的人反而开始安慰他,“没就没吧,本来就是少数,人呐,不要太贪心。”
“你和我们比至少有奖钱哩。”
听到大家这么说,老姚笑骂道,“得了,我就这点奖钱,你们都念叨多少回。”
“哼哼,那是能念叨到死啰。”
几个人齐声笑起来,这个轻松的氛围连带着沙一峰也开始笑,这么一分神,锄头下的触感竟然不对,他低头一看,发现地上有什么在扭动,吓得大喊一声往旁边跳开。
沙一峰的动静引起其他人注意,大家纷纷看过来,就瞧见半截像是蛇的玩意在地上打滚。
“这是啥蛇啊,花色我没见过,咋灰不溜秋的?”
“也不是灰吧,背上不是有道红痕吗?”
“这蛇我头次见啊,你们有认识的没有?”
“啥蛇啊,你们凑近点看,光溜溜没鳞没甲的,怎么可能是蛇。”
“我就说嘛,那条蛇只剩下半截,还能跳这么欢这么久?”
众人这才意识到不对,壮着胆子凑过来,这一看就看出不对,那‘蛇’身上还有粘液,靠近不知是头还是尾的地方,有一圈颜色浅淡的颈环。
老姚一拍大腿,“地龙,这是地龙啊!”
其他人恍然大悟,“难怪没有鳞甲,少了半截还活蹦乱跳,只不过这么大的地龙……”
众人低头看向比他们手腕就细一点的地龙,不禁咂舌,这也太大了吧,“莫不是成了精?”
很快,黎默言就得到消息,农田那边发现一条巨大的地龙。
饶是她听到这个消息,都结结实实吃了一惊,龙?居然能发现龙?只是怎么会在农田那边?
她隐约感到哪里不对,可来不及细想,就骑上十二号火速赶过去,远远就看到一群人围着,只是那个圈瞧着比预想中小,不是说巨大的地龙吗,这么小一个圈,围在中间的东西大不到哪里去吧?
等村民给她让出路,看到最里头四处乱拱试图钻入泥土,却总是被人用树枝挑出的蚯蚓,她终于明白是哪里不对。
原来是这个地龙啊。
黎默言感到失望,不过秉持着来都来了的原则,凑近大蚯蚓看了看,随后就发现这真是一条……肥美的蚯蚓,其实她也不想用这个词,只是见到蚯蚓后,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形容词就是这个。
太胖了。
幸好她的承受能力比较强,换成其他现代人来看,瞧见这么胖这么大的蚯蚓,可别看出心理阴影。
但说到底只是地龙而已,被村民围着那么久,也没表现出攻击轻响,只是慌慌张张想要逃走,并不是什么危险的东西,她便没有在意,正想要驱散村民,余光忽然从里面瞄到一个熟悉的人。
那个姓姚的老丈,黎默言很有印象,因为他的田种得实在是好,一样的种法,产量就是能比其他田多小半,她曾经想要效仿老姚的手段,推广给所有人,增加农田的产量,结果却失败了。
神奇的好像是老姚这个人,并不是他种菜的手法。
可找赵金隅过来看,也没看出老姚有天赋,既然是好事,黎默言便没揪着不放,只是此刻她心思一动,“这是你的田?”
缩在人群里的老姚没想到大人会和他说话,愣了两秒才忐忑道,“是是。”
黎默言冲他笑了笑,“老丈别紧张,我就随便问问。”
老姚还真放松下来,面容又开始得意,大人这是记得他呢。
黎默言重新看向地龙,之前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似乎有了解答,既然丰收不是人的原因,能就可能是地的缘故,或者说是土地中的某些生物。
她拜托官差将这半条地龙带回来,弄了些堆肥的鸡粪猪粪,将这地龙放进去。
它一接触道粪土,就很有活力地拱动起来,黎默言赞叹地龙的生命力顽强,少掉半截身体没有任何影响,等过了一晚回来看,她发现猪粪的刺鼻臭味淡去不少,而且粪土变得干燥许多,瞧着竟是发酵好了。
怎么会这么快?
原本她是打算把地龙养一养,状态恢复后放到其他农田,试试会不会提高产量,之前她知道牛粪养地龙很好,不过牛粪她没有,就用猪粪试了试,却有了意外的好收获。
黎默言感到惊喜。
猪的数量上来以后,猪粪的处理就是非常大的问题,处理不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比如影响水源,尤其是土壤,猪粪里面含有微量元素和重金属,这些金属留在土壤中富集,到最后甚至会导致土壤硬化,影响作物生长甚至是减产。
如果金属被作物吸收,最后又被人吃下,金属就留在人体中,危害村民的健康。
对于猪粪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将它完全发酵后,作为肥料用于农田,不仅不用担心猪粪的污染,还是非常强效的肥料。
可这又引发了新的问题,该怎么堆肥,毕竟猪是杂食,猪粪发酵要比牛羊难,时间也慢,黎默言让人试了几次,发酵的效果都不如意。
她一度为这些问题十分头疼,怎么村子都和粪山有不解之缘。
只不过第一次的蜥兽粪山是好东西,而这次的猪粪山就完全是大困难了。
结果烦恼这么久的东西,全被这条粗如蛇的地龙解决掉,而且看它的状态,完全不怕发酵产生的高温,可以迅速而大量处理掉猪粪,同时解决村子内肥水不够的问题,加上地龙本身就是宝,能喂鸡喂鸭,又是上好的饵料,简直是一本万利。
黎默言眼中光彩连连,正好老姚的这片田今天刚收割,她让人先不要栽种,领着一帮子人在田里挖掘,果然挖出不少背上生有红线的地龙。
她如获至宝,将这些地龙统统抓回去,弄到养猪场附近的猪粪处理屋,让它们帮忙解决堆积如山的猪粪,而地龙也完全没让她失望,原本需要几个月发酵的猪粪,经过一个晚上就被解决掉一小部分、
这还是数量少,要是地龙多上几倍,搞不好一个晚上就能处理干净。
原本负责发酵猪粪的洪婧雪头都大两圈,每天望着越堆越高的猪粪山,她都怕倒下来把自己压死,愁得不停揪头发,就在发丝要被揪光前,大人带来了救星。
赞美大人!
洪婧雪蹲在猪粪前也不嫌脏,徒手抓了一把最上面的,这些猪粪干干燥燥,几乎闻不到异味,她抖抖手中的干猪粪,后者就松散地落下,已经完全发酵好了,完全不用怕烧苗,是最上等的肥料。
上一篇:我在欢乐游戏里赚生活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