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今天登基了吗 第96章

作者:布丁奶昔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基建 网游竞技

  瞿平青点头:“是的。”

  黎默言怀着激动的心情,亲自前往钱庄,一进入庭院,就觉阵阵金光闪得眼睛发晃。

  原本只有膝盖高的发财树,此刻已经长到人胸口,枝头也从稀少的两根,变为还算多的十五条,并且每一条枝干和叶片,就连刚刚冒头的嫩芽,都是黄金打造,闪烁着足以刺瞎人眼的光泽。

  黎默言见到这棵发财树,就不自觉露出笑,她笑了一会想起自己不是来欣赏富贵迷人眼,而是过来取黑金的,上前轻轻摇晃发财树,于是原本空无一物的空气中,出现大大的小金粒掉下,被她眼疾手快接住。

  这些金粒大多米粒大小,唯独在这阵金雨快要结束的时候,一枚犹如小拇指指甲大小的金子掉下,惊喜落在她的掌心,重量和其他金米相比,简直能用沉甸甸来形容。

  好大一块!

  黎默言下意识颠了颠金子,不知这样一块,够不够做阵法。

  等她回到玉棉树那,瞿平青正把一枚指甲大小的翡翠埋入地下,她望望这处,又扫过其他地方,并没找到挖掘痕迹,“一共埋了多少枚?”

  “四十九枚。”

  这么多吗,完全看不出痕迹啊,不过这样也好,免得镇民发现土被挖过,好奇挖开导致阵法失效。

  虽然每日凝结出的黑金不多,可从钱庄建起到现在,已经有不少时日,所以黑金也积累出一小袋。

  她把袋子递到瞿平青面前,“够吗?”

  瞿平青扫过,就很肯定开口,“够。”

  说着,他从袋子里取出三粒黑金,这次却不是埋入地下,而是闪现在玉棉树旁,将黑金刺入树身,他挑的位置也有讲究,取树顶最高的那处枝丫,树根和树干中心。

  随着最后一枚黑金刺入树身,玉棉树轻轻颤动,树叶不断摩擦发出沙沙声,就是很寻常的声音,她居然从中听出喜悦来。

  这时树根居然冒出墨蓝色,那色泽就像是白纸上晕开的墨,随后迅速蔓延,汇聚在枝头的花苞上,一朵又一朵墨蓝色的花绽放,浓郁的花香几乎要把人香晕过去,附近的人纷纷抬头,“好浓的花香,啥开了?”

  “真香啊。”

  “咋是黑的,不过也好看,咱以后是不是能有别色的衣服穿?”

  “好啥呀,踩了一脚黑。”

  “这有啥,指不定你脚上的黑泥更多。”

  “谁看你脚板?”

  黎默言心思一动,她没想看法阵还会带来这样的变化,既然开出墨蓝色的花,那么结出的玉棉会不会也是墨蓝色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有墨蓝色的衣服穿啦。

  ……

  孙月牙是被冻醒的,她用力裹紧身上的外衣,可寒气还是从领口袖口,每一道缝隙源源侵入,冻得她浑身冰冷,猛地睁眼睛。

  外面天还是黑的,不知距离天亮还有多久,她使劲挫着自己冷冰冰的面颊,往手心里哈气,可依旧冷得厉害,只能将所有衣服翻出来穿上,这才暖和回来,僵硬的手脚也有了知觉。

  脑子终于能够转动后,孙月牙立刻想起阿爷,急忙推推不远处的人,入手一片冰冷,差点没把她魂给吓飞,好在手下的身体很快动了,她这才抖着嗓子开口,“阿爷你冷不冷?”

  阿爷先是低低咳嗽两声,随后才低低说了声冷。

  孙月牙闻言更加放心,快要冻死的人感觉不到冷,只会觉得热,还要把自己的衣服脱掉,阿爷感到冷,说明他没有大事。

  她把窗户推开,前两日,大人叫人来给他们糊上纸窗,挡住外面呼啸的寒风,此刻一开窗,风立刻灌入,吹得她用力哆嗦,急忙就着月光,翻出阿爷的衣服,给人裹严实,关掉窗以后这才松了口气。

  不知是被寒风吹醒,还是因为太冷,屋子里的其他人居然也都醒着,隔壁的钱婶问,“月牙,你爷没事吧?”

  “没事,就是冷得慌,穿上衣服就好了,”孙月牙急忙开口,“婶子,蜜罐咋样?”

  她隔壁睡着徐家四口,徐蜜罐是个抱在手上的奶娃娃,他们这些大人冷还能咬牙撑一撑,可娃娃却撑不了。

  几乎是她话音落下的同时,隔壁的帘子里就传来婴孩的哭声,钱秋义赶紧抱着小孩轻声哄,后来干脆站起来来回颠,还是没能哄住,娃娃伤心的哭声在深夜传出去很远,钱秋义急得硬是冒出汗,而她的丈夫徐厚福一个劲向全屋的人道歉。

  “对不住对不住……”

  一连串道歉声中,婴孩的哭声越来越大,钱秋义的公公徐大福爬起来,想从儿媳手中接过娃子,“我带她去外面。”

  钱秋义下意识避开公公的手,外面那么冷,风刮过带起呜呜动静,娃娃本来就冷,再去外面岂不是要冻出毛病?

  可听着屋子里其他人越来越多的动静,钱秋义也不好意思留下去,吵得旁人睡不着觉,她抓起放在旁边的衣服,一层层给女儿裹上,一边朝屋外摸索,“还是我去吧。”

  屋里的人听到他们的话,急忙开口,“钱妹子别去,太冷了。”

  “是啊,没事都要冻出事来。”

  “娃子娇嫩,这么冷的天她受不住啊。”

  钱秋义听着眼酸,“可是……”

  “听我的就留在屋里,不就是奶娃娃哭,又不是妖兽。”

  “没有可是,本来这个点我就醒了,娃娃哭不碍事。”

  “蜜罐平日很乖,从来不哭不闹,这次这样哭,只能怪这贼老天太冷了。”

  说到这,所有人都沉默下来,是啊,越来越冷了,眼见着冬日就要来临,他们却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别说是厚实点的衣服,就是连双厚点的袜子都没影,都不知道这个冬日要怎么过。

  难以言说的焦躁弥漫开,所有人都是心中一沉,为不远的将来开始担忧,本来以为能好好过日子,活到寿终正寝,没想到第一个冬天就要熬不过去了。

  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真到寒冬腊月,他们怎么办?尤其是身子骨弱的老人,真能撑过去?

  孙月牙想到这,就觉喘不上气,她扯了扯领口,自我安慰一样,“没事的,这种情况黎大人肯定知道,她一定有办法的。”

  其他人听到这话,绝望的心中果然涌出一股希望来,对啊,黎大人都还没出手,何必那么快绝望呢,实在不行,他们多买几件轻薄的衣服穿上,也能御御寒,或者找些稻草塞在衣服里。

  这一夜不知道是怎么熬过,等天色亮起旭日升起,咚咚的钟声跟着响起,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天亮就好,天亮就暖和了。

  孙月牙搓着阿爷冰冷的手,望着缩成一团的老人,附在对方心口听了听,心口声抚平她的慌张,可那略显微弱的动静,又捏紧她的心脏。

  孙月牙咬牙,即使今日从别人那高价买毛衣,她也得弄些御寒的东西回来,只是行动前,大人先找他们编麻棉被。

  麻面被啊!

第83章

  孙月牙跟着什长,来到一处阳光明媚之处,暖阳驱散身体中的寒气,麻木的手脚渐渐生出知觉,又酸又涩的让她很不舒服,不住甩动手脚。

  附近有不少人和她一样,大家都是一副深受寒夜折磨的憔悴模样,有人困得眼睛都睁不开,眼底下的淤青大得仿佛挨了一拳,就连眼皮都肿了。

  孙月牙起初瞅着好笑,随后却是深入骨髓的惶恐和后怕,她双手交握,止不住地颤抖,昨夜她和阿爷好运度过,可如果再多来几次,恐怕不是每次都能这么好运能扛下来。

  她想到这,紧紧攥住阿爷的胳膊,老人似乎感受到她内心的慌张,粗糙的手按在孙女手背,安抚地拍了拍。

  孙月牙心中稍缓,突然旁边传来撕心裂肺地咳嗽声,她扭头看去,发现是位和她爷年纪差不多的老人,对方面色惨白,嘴唇哆嗦着,喉咙中卡着什么,叫老者喘气十分粗沉费劲,正难受敲着胸口。

  而附近像这样的老人并不在少数,甚至一些正值壮年的人,都捂嘴咳嗽两声,还有小孩一反常态地面颊通红,看来患上风寒的人并不少,不过那个咳嗽的老人格外严重。

  孙月牙心中一紧,然后升起浓浓的担忧,准备过去问一问那老人,免得出大事,就见一群人从食堂的方向过来,四个人抬着两个大木桶,后面还有人推着推车,里面装的全是陶碗。

  宋大口见到这群人立刻招呼起来,“天寒日冻,大伙喝碗姜汤暖暖身子——”

  随着这句话,宋大口将木桶的盖子掀开,里面的热气蒸腾而起。

  在寒冷的清晨,这样一桶热汤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孙月牙回过神时,她已经扶着阿爷排到木桶前面,厨房的宋大厨和另外三个帮厨开始装汤,他们速度很快,队伍不断前进,没过多久就轮到望眼欲穿的孙月牙。

  她不着急喝,先捧着陶碗,滚烫的热汤不断温暖着她的手,孙月牙眉眼下意识放松,端起碗才凑近,就嗅到浓郁的生姜味,原本还有点堵塞的鼻腔瞬间通畅,她痛快地大口大口吸气,接着一口喝下姜汤。

  姜味非常辛辣,哪怕进入肚子,喉咙还刺辣辣的,吐出来的气都带着姜味,也不知宋大厨放了多少生姜,才煮出这样一锅姜汤来。

  孙月牙只是皱着脸想,其他人却是直接问出口。

  宋大口闻言哈哈大笑,“这可不是普通的生姜,是黎大人行商路上发现的姜黄,这个是药材,味比生姜更浓更辣。”

  怪不得呢,孙月牙吐着舌头,话都说了一个来回,她还没能从辛辣中缓过来,不过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僵硬的身体瞬间活过来,抚平因为寒冷而抽疼的肚子,源源的热感从腹部升起,扩散到四肢,她舒服地叹气。

  等这一碗热姜汤喝光,孙月牙瞅着身旁阿爷的面色,只见老人双颊发红,和之前灰白僵硬的模样不同,她提起的心彻底放下,冷不丁想到一个人,朝那咳嗽老者的方向看去,本以为对方早已走开,没想到老人还站在那喝姜汤。

  对方双手捧着陶碗小口小口抿着,这么辣的东西,他却像是在喝什么珍馐,几口下肚呼吸不再粗重,老人面上全然是轻松,和刚才缩着脖子,满脸难受的模样不同,眼见着精神不少。

  孙月牙见此,也是心中轻快,她又观察一会,见老者虽还会低低咳嗽两声,却不似刚才那样严重,仿佛要把五脏六腑咳出,她彻底放下心来。

  这一碗姜汤真就是救命仙丹,喝完以后众人脸上都有了笑容,等热气腾腾的青菜瘦肉粥喝完,所有人面色红润,任谁来都看不出他们之前被冻直哆嗦。

  孙月牙甚至觉得热,将身上多余的衣服脱掉,正想回趟木屋,就见什长抱着一堆麻绳走来,这场景十分熟悉,上一次给农田做遮阳网,也是差不多是这样,也是全镇一起上阵,只不过这次当然不是编的遮阳网,而是给他们自己编麻被套。

  什长在前面演示,“就是不留空别打结,咱一层层往下编。”

  孙月牙凑过去看了会,她脑子灵活学得很快,不一会就从人群里钻出,领来麻绳边编边教阿爷,“对,这根从下面穿过去,对对就是这样,你来试试。”

  老人尝试上手,顺着孙月牙编出的地方往下编,虽然动作笨拙,可顺序居然都没出错,跟着编出一小段,见自己真成功编出来,老人特别高兴,忍不住看向孙女。

  孙月牙望着阿爷孩子般高兴的眼,又夸了一句,“我爷真厉害。”

  老人得意抬起下巴。

  孙月牙想从阿爷手中拿回麻绳继续往下编,阿爷却不肯松手,她只能重新去领麻绳,编另外一条麻被套,刚才什长说了,要编足七尺,宽六尺,编完后去他领奖钱。

  编一条除去今日的工钱,还额外有八十元奖金呢,大家摩拳擦掌都想多编几条。

  陆续有编织好的麻被套被送到周银环这,严阵以待的她领着八个学徒,跟其他六十名裁缝,拿起针线对着被套缝制,忙得热火朝天,三面的缺口缝住两面,最后那个口子留着塞玉棉,等棉花塞满后,再把这道口子缝住,一床简易的麻棉被便制作出来。

  裁缝和学徒负责缝制,至于塞玉棉还有其他人来做,在这样井然有序的分工下,一条条麻被制作成功,被搬运的镇民抱上独轮车,送往各个住宅区。

  黎默言翻着一条被子,又躺下盖在身上亲自感受,白天温度高,她顿时热出一身汗,想来夜晚盖着一定非常暖和,但缺点也很明显,黄麻扎脖子,玉棉没经过弹制,薄厚不均匀,也不够蓬松,并且不好固定会跑棉。

  不过这只是用来暂时过渡,等后面玉棉大规模生产,有专人弹制棉花,就能将这些麻棉被替换掉。

  之前为遮阳,她种了很多黄麻,都已经剥皮制成小麻绳存在仓库里,此刻拿出来就能用,只是填充的玉棉数量不够,所以今日编出来的麻棉被还不够全镇人使用,可这不是问题,剩下的村民可以靠炭火取暖。

  如果还是不够的话,她还有别的办法,只是不太好用,希望别到这一步。

  ……

  孙月牙编好一条的麻被套,迫不及待站起走了两圈,活动着胳膊,眼见着太阳就要下山,气温又开始骤降,她心中又开始担忧今晚咋办。

  要不去弄点稻草?

  孙月牙思索着,以前冬日他们也是这样熬过来的,说是穿着棉衣,其实就是件破单衣,里面的棉絮早就流*光,都是塞些稻草,白日里再去山中砍柴,剩下的就看自己造化。

  熬得过去就活,熬不过去,那就是命。

  孙月牙想到这,正想去仓库问问稻杆,就见他们编好送走才没多久的麻被套,居然又被送了回来。

  不对,被套里鼓鼓囊囊,像是塞了东西,不再是单纯的被套,这难道是棉被!

  其他意识到这点的人纷纷涌过去,眨眼将就走来的人围个水泄不通,被堵在里面的小贩高声喊,“别急别急,都有,大人说了都有!”

  虽然是关乎性命的事,可黎大人的名字一出,所有人都本能相信大人的话,既然她说每个人都有,那就肯定有人,不用着急去抢,蜂拥的人群安静下来,甚至朝后退开两步让出位置。

  带着被子过来的小贩见此,不由送来口气,他招呼众人排队,“一条麻棉被五块钱,人多事情紧,你们先把钱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