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 第25章

作者:七月柒乐 标签: 破镜重圆 现代言情

  于是她问:“我有些好奇,对你来说跳出‘舒适圈’代表什么?” 也许是南漪露出求知的眼神,这大大激发了James的教育细胞。

  他说自己在悉尼的会计事务所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于是便毅然决然去别的城市开分公司,他的目光是放眼整个澳洲,而不是把自己的事业锁在一个城市。

  不得不说,听上去James的“格局”确实不算小,只是南漪并不感兴趣他的远大志向。对James来说,他的“舒适圈”是悉尼的事业,可在南漪看来,他的“舒适圈”却是一成不变的华人圈子。James的事务所从员工到客户群体都是以华人为主,澳洲本来就是一个不需要会讲英语也可以生存的国家。

  然而这种事情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南漪向来不愿跟别人争论出什么结果。

  她听完这番长篇大论,半晌后不疾不徐地说:“嗯,谢谢你,我会好好考虑的。”

  说完她脑中忽然又浮现出吴小言吐槽自己的老板那句话,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好为人师。

  手边杯中的水又见了底,James贴心添满,南漪道谢。之后James起身去洗手间,南漪则看着桌上放置的茶杯蜡烛发怔。

  这间餐厅格调偏黑色系,氛围是暖光,每桌都会配一个茶杯蜡烛,将气氛烘托得更加温和了。看着烛芯上跳动的火光逐渐有熄灭的趋势,南漪用手指碰了一下茶杯,紧接着,杯中融化的蜡油将烛火彻底熄灭。

  这时有服务员细心地察觉到桌上的情况,上前更换了新的蜡烛,询问南漪用餐体验。南漪慷慨给出很高的评价,顺便叫服务员把账单拿过来结了,并且给了10%的小费。

  澳洲的餐饮业不像英国,没有“强制”给小费这一说,只是有些餐厅会在周末和节假日加收10%左右的额外服务费。除去明码标价的额外费用,其他全凭客人心意,随性极了。而咖啡店更是只在收银台旁边放一个罐子写上“Tips”,看上去更像在对客人说,“你t爱给不给”。

  南漪通常出来吃饭没有给小费的习惯,而今天她是真心觉得这间餐厅的服务不错,至少眼力见满分。

  James出来后见南漪已经结好账,有些无奈,他笑着摇摇头,说南漪总这么客气。

  南漪也笑笑,没有拒绝James要送她回家的好意,在回去的路上对他说,她还是更喜欢目前一个人的生活模式。

  James流露出一丝意外神色,接着很快会意。他略表遗憾,两人在楼下告别,笑着和对方说下次见。

  然而这次两人的“再见”和之前的每次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

第25章 . 所有舒适圈本质上都是进进出出

  南漪回家的时候只有小贝迎接她,客房黑着灯。

  给小贝喂完饭,她仍旧陷在烦闷的情绪里。

  她不自觉脑中循环放映今晚饭局上的对话,胸口仿佛被吸了水的纱布重重闷着,总归是不太畅快。

  这些年来她凡事都自己拿主意,一个人独来独往惯了。吴小言和程了从不干涉南漪的任何选择,也很少在重大决定上给她泼冷水。然而今天James的话却让她陷入久违的沉思,毕竟上一次她接收类似发言还是从父母口中听到的。

  其实南漪父母不满意她的生活状态,他们说送女儿出来读了四年商科,最后毕业却跑咖啡店当服务员了,这是他们的原话。南漪父母始终无法理解女儿的选择,奈何距离太远他们也管不到那么多,只能在微信上时不时念叨几句。

  可跳出舒适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她忽然想找人倾吐一番。

  可惜她脑中蹦出的第一个人选,今晚被张弛接出去吃饭了。

  不过,今天James的长篇大论里有一句话她是赞同的。他说,人应该趁着年轻去创造更多可能性,也应该多听取来自不同方的建议。

  南漪想着,登录“Tell Me”,发了一篇吐槽贴。

  【悉大研究生毕业,现在在做咖啡师,今天被人说教了,说我应该找个朝九晚五的办公室工作,不开心TuT】

  发完帖子,很快有网友回复。看着屏幕上一条条肯定和安慰自己的留言,南漪终于怅然了些。

  她刷了一会“Tell Me”,忽然想到吃饭前姐妹群聊里的话题她忘记回复了,打开微信,果然是铺天盖地的未读消息。才吃了一顿饭的时间,她们就在里面聊了几十条。可令南漪没想到的是,群内话题从吴小言一周一度吐槽老板大会,变成了程了的狂躁周末。

  程了工作顺利,没有感情上的烦恼,能让她一秒暴躁只有她的爸妈。然而他们一家人每次争执的却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程了爸妈思想守旧并且控制欲强,奈何女儿早就“放飞自我”,于是他们看程了各种不顺眼,经常从早上一起床就开始念叨她,最后两方争执不下,闹到不欢而散。

  硬要把两个派别合并到同一屋檐下确实不合乎常理,所以南漪完全可以共情程了的处境,毕竟她和父母也有同样的问题,之所以现在相安无事是因为中间相隔八千公里。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和拍照是同样的道理。

  距离镜头远些,场景和氛围就可以自动修饰人脸的许多细节和瑕疵,可如果凑得近了怼脸直拍,那么照片放大后一定是你不敢直视的模样。

  南漪替程了头疼了会,继续翻看错过的聊天记录。

  【程了:我想自己搬出来住了。】

  【吴小言:了了,这句话从你毕业之后说了太多遍了。】

  【程了:你说的没错,I feel so sad for myself.】

  【吴小言:哎呀,你别这么说啦!那你这次好好想想嘛,决定搬出来之后我们去墨尔本陪你搬家咯。】

  【程了:可是跟他们提出来又会吵架,而且他们不会理解的。】

  【吴小言:那你还是要说出来啊,不然还真的永远跟他们住一辈子啊!】

  【程了:啊!我想到吵架已经开始头疼了。】

  【吴小言:所以你只是害怕吵架而已!别怕宝贝,跳出舒适圈!姐妹接住你!】

  看到“舒适圈”三个字,南漪打了个冷战,今天她的磁场可能和这个词犯冲。

  好在吴小言今天做了善事,说了几句贴心姐妹话,暂时稳住了程了的情绪。见问题被解决,南漪便没有再加入这个话题。

  可就程了这个问题看,“跳出舒适圈”又仿佛很重要。她忽然想到什么,在三人群聊的历史记录里输入——舒适圈。

  点击搜索,词条弹出,南漪发现在群里说最多这三个字的是吴小言。

  第一条还是在她们刚刚本科毕业的时候。

  【吴小言:完了完了,你们都要继续读研,只有我要跳出舒适圈了!】

  本科毕业那一年,吴小言不想继续读书了,她为了抓紧时间申请移民,边考雅思边到处找公司实习。谁知刚毕业遇到的第一个中介就踩了雷,险些耽误吴小言的签证,她一怒之下自己去查资料,查着查着竟然觉得有趣,于是就做了中介这一行。

  可所有工作做久了都是枯燥乏味的,一旦在自己工作得心应手便会令人感到舒适,做了一阵子吴小言又开始纠结起来。工作这些年,与她打交道的都是中国留学生和几个固定的学校,连和移民局来回发邮件都是那几句相同的内容,吴小言感觉自己很难进步。仿佛被困在一片温泉池水中,安逸又隐隐令人窒息。她想改变却又舍不得自己游刃有余的工作状态,毕竟活在夸赞的氛围中真的会让人得到满足。

  翻到时间更靠近些的记录,南漪又看到一条。

  【吴小言:你们说,我是不是该逼自己一把,跳出舒适圈啊?】

  看到这里,南漪想起来那是吴小言参加工作之后第一次生出辞职的想法,然而却记不清自己当时回了她什么。她点进去这条往下翻了翻,发现她和程了都是中立的发言。

  归根结底总结就是——无论你做什么我们都支持你。

  确实,这个风格很南漪。

  然而事实证明,吴小言真的跳出了舒适圈。

  差不多半年后,她和之前的老板发生了点矛盾,这个契机恰好推进她辞职的脚步。她去了更大的移民中介,不再只做关于留学的内容。她接触到了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拿到了比以前更高的佣金。吴小言用了三年的时间达到了她毕业给自己定下的标准,然而却又赶上了疫情,进入了近乎空窗期的三年。

  南漪继续检索,发现最近一条有关“舒适圈”的对话是一个月前的。

  【吴小言:姐妹们我服了!这沙雕老板刚开会居然有脸让我们跳出舒适圈???】

  【吴小言:卷生卷死还加班连个加班费都没有,他是怎么有脸说这是舒适圈的???】

  【吴小言:气死我了!要是老娘今年拿下移民律师的牌照,立刻就去其他公司投简历!谁还在这被他压榨啊!】

  翻看过去的聊天记录总会给人一种穿着皇帝新衣照镜子的感觉,尤其是当这件“新衣”还有具体的出厂日期和消费记录。

  南漪突然替曾经的吴小言尴尬了几秒。

  继续翻找搜索,南漪发现自己提到“舒适圈”的时候极少,基本都在附和吴小言。而她翻着翻着,却意外发现程了有关于这三个字的发言,奇妙的是那次发言居然和今天的场景重叠了。

  日期大概是三年前,程了刚回墨尔本参加工作,她说自己高中毕业之后好不容易跳出父母的舒适圈来悉尼,结果出来晃悠四年又跳回去了。她说自己是自作自受,群里气氛本来有些低沉,然而下一条吴小言紧接着蹦出来的危险发言又炸翻了天。

  【吴小言:了了,你的舒适圈难道不应该是母胎solo么?】

  【程了:Yea,对这个舒适圈我很满意,I don’t need a man.】

  然而接下来的聊天记录让南漪看着笑出声来。

  【吴小言:哦~你说的没错。】

  【吴小言:Stretch your comfort zone and have a sex, same same.】

  【程了:?】

  【吴小言:所有的舒适圈本质上都一样。】

  【吴小言:都是进进出出。】

  【程了:OMG】

  没想到时隔三年,南漪还是被这虎狼之词逗乐了。她不得不感慨吴小言在语言上绝对是有天分的,单说这个思路清奇的比喻她就想不出来。如果不做移民中介,她一定会建议她去试试说脱口秀。

  退出搜索记录,想到吴小言的发言还是时不时笑出声。看完这几段文字,她突然有点想跟姐妹们分享今晚的心情。然而一句话在聊天框内删删减减,犹豫到最后还是退出了聊天框。

  毕竟她以后也不打算和James见面了,吐槽他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了。t

  于是南漪放下手机去洗澡,吹干头发看了眼时间,已经马上要到十点钟。

  那个人下午的时候发消息说今晚去高中同学聚会,也不知道现在吃得怎么样了。

  自从那天小贝撞破了两人之间的暧昧,她便刻意和向野保持距离,生怕不小心越界。向野察觉出来之后也不气馁,每天仍旧没心没肺地咧嘴笑。南漪在家时就和她一起吃饭、看动漫,她上班去了就和小贝乖乖等她回家,这一点倒是和Pepper越来越像了。

  这几天有几个瞬间,让南漪恍惚有种错觉,两人回到了几年前朝夕相处的时光。习惯是很可怕的东西,南漪用了三年的时间习惯了独自一人生活,如今向野才住进来不到两周,她已经有些害怕孤独了。

  不得不承认,南漪在这一刻忽然很思念向野。

  她思前想后,去客厅给那人留了一盏落地灯,接着抱着小贝躺回床上刷手机。刷了几个直播间,她本来都生了困意,谁知在看到一条朋友圈之后立刻清醒——

  张弛发了一个视频,视频里向野正在跟人摇骰子。

  他坐在沙发上,沙发右边放着那根银色的拐杖,而拐杖和向野的之间坐了一个女生。

  南漪一眼就认出了她——向野的前女友。

第26章 . 体面的前任总会给对方留下无数值得回忆的往事

  向野回家时已经过了零点。

  南漪平时睡觉不算警觉,小贝在她身上踩来踩去都不会醒,可今天却在钥匙扭动门锁的时候便瞬间醒来。

  起身的动作把小贝吓了一跳,它眼睛猛地睁大,然后顺着南漪打开的门缝悄悄往外看。

  “哎?南姐你还没睡啊。” 张弛看到南漪出来,有些惊讶。

  “睡了,刚醒。” 南漪看向垂着头的向野,皱了皱眉,“怎么喝这么多?”

  张弛见南漪醒了便把人往里一扔,“老同学聚会嘛,大家好久没见向野了,就给他多灌了点酒。既然你醒了那我就走了啊!”

  南漪扶住东倒西歪的向野,点点头。正准备关门,张弛又突然折回来,“对了,南姐,你看到我发的朋友圈了吗?”

  “什么朋友圈。” 南漪脑中立刻蹦出那个前女友的样子,可她选择装傻。

  张弛露出失望神色,接着朝她灿烂一笑,“没什么,那我先走了啊!你俩早点睡,不用送了,晚安晚安。”

上一篇:温水炖青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