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随身海岛 第65章

作者:挽星霜 标签: 种田文 末世 玄幻仙侠

黄一峰断然摇头:“我和易君哪会养鸡,我看那些以前年年都养鸡的人家,今年养的鸡也是又瘦又秃,还中暑死了好几只,天气这么热,鸡也受影响,我还是到时候在村里收几只养好的鸡宰来吃。”

梁衔月说:“行,黄叔,那你别忘了继续帮我收粘虫。”

梁衔月把这些粘虫带到空间里喂鸡鸭,她带着长筒手套,做好了心理准备,一把把桶上的盖子掀开,先把盖子在栅栏上敲了敲,上面附着的玉米粘虫就纷纷掉落,鸡群一拥而上,眨眼睛就把盖子上掉落的虫子吃的一干二净。还争先恐后的把头伸出栅栏,想去啄栅栏外的桶。

梁衔月眯着眼睛往桶里看了一眼,五斤的粘虫才装了个桶底,五六公分高的模样,只不过桶边也爬着不少。她提起桶掂了掂,把桶壁上的玉米粘虫震下去,然后拿了一个长柄的大勺进去舀了一勺,也没怎么看清楚,直接倒进鸡食盆里了。

她干脆利落地把盖子盖上,鸡就喂完了,剩下的是鸭子,鸭子同样喜欢这种肥肥的虫子,争抢起来都恨不得踩在前面鸭子的头上,嘎嘎叫个不停。

梁衔月估计着收来的这五斤玉米粘虫就算省着点吃,也只够家里的鸡鸭吃上一个星期的。主要是鸡吃得多,现在的鸡群数量比原来翻了一倍,有新孵出来的十七只小鸡,还有原本的八只母鸡和三只公鸡。

小鸡现在还分不出公母来,为了每天获得足够数量的受精蛋拿出去换玉米粘虫,三只公鸡也不敢轻易杀了吃肉,就这么养起来了。

甄敏听说梁衔月收了不少玉米粘虫给鸡鸭补营养,又不知道该收多少,怕收多了不好处理,帮梁衔月出主意:“新鲜的不好存放,就晒成干,虽然肯定没有活着的营养价值高,但是能放很久,将来也能拿出来给鸡鸭加餐。”

梁衔月被提醒了,赶紧去数家里这几天存了几个受精蛋,数来数去只有九个,这还是两天才攒下来的。

按照这个受精蛋积攒的速度,也来不及换多少粘虫,除非人家愿意赊账。梁衔月正着急呢,从黄一峰那里又传来一个坏消息,在他这里收玉米粘虫的人又多了几个,而且是拿小鸡仔换。

这应该是真正的养鸡大户来了,给鸡喂虫子能增加产量,这也不是什么难想到的事。

还有些零零散散的村民,也是家里养了鸡,想收些虫给鸡吃,粘虫不再是梁衔月一人在收,价格也上去不少。

人家要么付了报酬,让黄一峰做中间人,要么在交易展板上写明了自己家的地址,让捉了粘虫的人直接到家里交易,黄一峰也不能在中间捣乱,不让其他人收玉米粘虫。

“唉,价格高点就高点吧,也能给受灾严重的人家弥补些损失了。”梁衔月感叹到。只是收粘虫的人多了,就更没人愿意接受自己赊账。她得找些别的东西来换才行。

她跑到海岛的储藏室里,先去了地下一层,这里粮食比较多,垒成墙的米砖和面砖、用麻袋装着的红薯和土豆,还有各种杂粮。

这些东西比起别人拿出的鸡仔,好像吸引力不够大。她又跑到上面一层的储藏室,在货架上翻找起来。

甄敏正在一旁踩缝纫机,梁衔月给她换的真丝布料他很喜欢,颜色和花纹雅致,触手生凉,正准备把布料做成一件睡裙。她脚下的缝纫机也很有年头,比梁衔月的年纪还大,是甄敏的嫁妆,那个年代的物件就是结实耐用,到现在还能正常工作,就是笨重了点儿,所以被放在了储藏室里。

“月月,你跑来跑去找什么呢?”

梁衔月站住脚步,苦恼道:“我也不知道在找什么,有人拿出小鸡仔换玉米粘虫,我怕拿出来的东西不好收不到虫子,又不知道该拿什么出来。楼下都是米面和红薯土豆,米面换平常的东西还行,换粘虫就差点,红薯和土豆都是上个月收的,别说它还不如米面,就算有人要我也不敢拿出来,村里人种地这么多年,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东西刚成熟不久,到时候没法解释。”

“那你说起红薯,我想起来了,过几天记得和你爸做红薯淀粉和红薯粉条,不要留那么多红薯放在储藏室里,会发芽的。”甄敏面前的缝纫机咯哒咯哒,发出有节奏的响声。

“妈,你别想着那红薯了,帮我想想拿什么去换粘虫好。”

缝纫机停下来了,甄敏琢磨了一下:“把你爸偷藏的那两箱啤酒拿出去吧,这么热的天,去地里干完了活,回来喝口在井里冰镇过的啤酒多舒服。就算村里那些汉子不舍得把所有抓来的粘虫都拿来换啤酒,也忍不住要换一瓶尝尝的,你让老黄辛苦点,一瓶一瓶的换出去,积少成多,也能换不少虫子。”

这个主意好。梁衔月眼睛一亮,她冲到货架边,拿了些薯片软糖火腿肠辣条这些零食,这都是当初甄敏假借开小超市的名义向供货商订购的,梁衔月吃了一些,但是没吃完,还剩下不少。甄敏前几天还催他多吃点,省的东西放着过期。

“你拿这些出去,谁能跟你换?”甄敏有些不解。

“小孩子啊,”梁衔月信誓旦旦,“你不要小看了老人心疼孩子的心。”

————

“奶奶,我要吃薯片。”

王秀莲正在做饭,饭菜很简单,早上煮的白粥热一热,焯一把青菜蘸酱吃,再把冬天腌好的萝卜切一盘做凉菜。天气热,她也不爱做饭,家里人也不爱吃,这几天都是这么糊弄着过去的。

她被锅里的热气蒸得满脸是汗,小孙子又来缠她,弄的王秀莲十分烦躁。“去,哪热往哪凑,不怕中暑啊?家里哪有薯片给你吃。”

小孙子站远了点,又说:“小超市有卖薯片的,圆圆上午就吃到了,我也想吃。”

王秀莲本来想发火,地里的玉米被虫吃的没几棵好的,今年冬天怎么过还不知道,全家人每天半夜就起来,天蒙蒙亮就出现在田里捉粘虫,孙子一点不体谅不说,还和人家攀比起吃的。

可是一抬头看见孙子渴望的眼神,不住抿着嘴唇仿佛自己已经把薯片吃到嘴里,看到自己不善的眼神,还怯懦地往后躲了躲,王秀莲的气又消了。

天灾不断,可怜的就是这些孩子。他们这些老家伙好歹过了几十年的太平日子,可这些孩子才刚记事没几年,就跟着大人吃糠咽菜,现在连学也上不了,能不让人心疼吗?

虽然这么想着,可王秀莲还是板着一张脸:“现在换薯片吃,这个月就没有冰糖水喝,你要是想好了,就去找你爸带着米去小超市。”

小孙子皱着脸,烦恼要失去甜甜的冰糖水。可是再一想,圆圆吃的薯片也不是用大米换的呀?

“奶,我也去抓虫子,换薯片吃。”

“虫子能换薯片吃?”王秀莲不相信,又怕孙子偷偷跑出去抓什么虫子,“你现在去地里捉虫子,非把你晒糊了不可!”

“那我明天早上和你们一起去。”小孙子都想好了,早上不热,他个子矮,就捉下边叶子上的虫,等捉完了回家,正好路过小超市,换了薯片回来吃。

王秀莲听了他的话不像是骗人,难道小超市真能用粘虫换薯片了?要是这样的话,让小孙子去地里也好,到时候捉的虫子不够换薯片,自己就给他补上,顺便也能让他知道大人每天多么辛苦。

“那我明天三点半叫你,你可别不起来。”

“放心吧奶!”

————

薯片和啤酒成功帮助梁衔月在好几个养鸡大户的包围下杀出了一条血路,陆陆续续收上来二十六斤虫,晒干了也有十五斤,海岛上的鸡鸭短时间内都不会缺加餐的零食了。

在吃上加餐不到一个星期,鸭子就开始下蛋了!

梁衔月在草堆里扒拉出一枚白白的鸭蛋,小心地捧在手心里,终于可以攒鸭蛋——孵出新的小鸭子——吃掉公鸭子了!

第48章 下雨

经过村民一个多星期的努力,玉米粘虫的规模终于得到了控制。一方面,是村民们通过各种防治方法减少了成虫和虫卵的数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玉米被啃咬的差不多,玉米粘虫又称行军虫,一片土地上的作物被啃噬得差不多,就会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村民有的直接在田里补种了其他作物,像是农业站工作人员免费发下来的南瓜和冬瓜种子,也有不少人干脆把活不下去的玉米拔掉,改种了土豆和红薯。今年从三月份就开始高温不断,现在也不过五月初,要是冬天来的不太早的话,还来得及种一茬土豆。

因为天气热,梁衔月在空间里待的时间越来越长,顺便把之前积攒下来的工作都做了。

在安城早市上换来的莲子,梁衔月按照种植的要求先进行破口,莲子外面的壳很硬,芽不容易发出来,梁衔月把莲子有小凹点的那一头在水泥地上来回磨,直到破了一个小口才收起来。

然后是漫长的浸种和出芽,浸种需要一周,出芽以后还要养上一周再移栽,到现在莲子还养在家里,没有移去鱼塘。

不过鱼塘那里已经准备好了,在靠近小院的那一侧,梁衔月把原来挖鱼塘的泥土倒回去不少,荷花可以生长的水深在80-110cm左右,但是新用莲子培育出来的嫩苗只能在较浅的水里生长。

除了培育莲子以外,梁衔月还和父母处理了堆在储藏室里的几百斤红薯。

这些红薯的种苗一部分来自于梁康时在路边田里随手买的,这些红薯的品种比较普通,但是产量高一点,种了差不多三分地的红薯,收了六百斤。

另一部分是去四爷爷家要的种薯,这个红薯绵密甜糯,就是产量不高,四爷爷家种薯也不是很多,梁康时去要了拿回来种,还特意在地上做了标记,分清楚哪块是这种优质红薯,最后这种红薯才收了四十几个。

产量高的红薯用来做红薯淀粉和红薯粉丝。这个工作要把红薯磨成渣,家里有料理机,但是太慢了,几百斤的红薯得打碎到猴年马月去,于是他们三个采用的是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一边用料理机打一边用人工磨,谁磨累了就去料理机边负责添料。

最后用五百斤红薯做了七十斤的红薯淀粉,剩下的红薯要留来做种和日常吃,然后又拿出十斤的淀粉做成了粉丝晒好。红薯经过这样处理以后,能储存好几年。

至于品质更好的那些红薯,大部分都准备继续留下作种,也拿出来六七个在锅上切成片蒸了,放到太阳底下晒干,做成红薯干密封进袋子里。梁衔月因为嘴馋烤了几个来吃,扒开外皮以后里面的瓤金灿灿的,甜的流油。

大青和小黑也很爱吃,梁衔月分给它们几块吃了还不够,悄悄把梁衔月扒下来的红薯皮也吃了。

梁衔月瞪这两个小傻子,小黑就咧开嘴,一脸无辜地傻笑,大青最近在立耳,它懵懵懂懂的看着梁衔月手里的烤红薯,头歪过去,两个大耳朵也啪叽一下朝着那边倒去。

原本一脸严肃的梁衔月立刻破功,笑着把它的耳朵扶起来,恐吓道:“你要是立耳失败,两个大耳朵就这么耷拉下来,就不是威风的小狗了,变成小傻子了!”

大青的耳朵抖了抖,站起来没几秒又倒了。

————

就在大青的耳朵彻底立起来这天,梁康时到空间来喊梁衔月,告诉她家门口的洋姜花开了,叫她出门去看。

梁衔月有点奇怪:“海岛里的洋姜花早就开了,我天天都看得到,确实很漂亮。”

当时在化肥厂换化肥时,农业站的工作人员发下来很多洋姜块茎,叫村民们拿回家里种。梁衔月在大门外种了一些,把其他的带到海岛空间里来,找了块含沙量比较大的土壤种了下去。前几天已经开花了,花朵很漂亮,是向日葵的颜色,形状像是放大了的小雏菊,柔软的金色花瓣像是流淌着阳光,让人看了心情都变好了。

至于种在家门外的那些,可能是因为缺水又高热,才比同时在海岛空间里种下的这些晚了一个多星期才开花。

梁康时还是催促她出门看看:“不止是咱们家门口,全村的洋姜花都开了。”

他这么一说,梁衔月立马行动了起来,她出了海岛,抓起帽子跑出门去。看到大门外一丛丛洋姜花热烈的绽放着,背后的围墙上爬满了丝瓜藤,也开出了柔软的黄花,小喇叭一样的花朵躲在丝瓜五边形的叶片下开放,而叶子仰首挺胸的为花朵遮挡烈日。这些植物从前在烈日的灼烧下无精打采,如今倒像是习惯了一样,能顶着阳光舒展枝叶。

只是梁衔月观察以后才发现,地上的很多野草和路边的树木都产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比如叶片变厚,表皮泛着一层略带蜡质的光泽等等。

她招呼坐在屋里从窗户往院里看的甄敏:“妈,你快出来,我骑自行车带你出门看看。”

甄敏说:“这么热的天骑什么自行车,再说要去哪儿看什么呀?”

梁衔月坚持:“我刚从海岛出来,不觉得热。你要是热我给你装一杯冰水,我们去村里逛逛,看大家种的洋姜花。”

甄敏其实有点心动,早上她发现门口的洋姜花开了,在附近站了好一会,那些颜色鲜亮的花朵好像也点亮了人的心情,越看越叫人爱不释手。

“等我换个衣服!”

甄敏坐在女儿的自行车座后面,头上戴着大大的宽檐草帽,手里捧着装着冰水的保温杯。

梁衔月蹬起自行车带起的风吹乱了她脸上的纱巾,甄敏竟然觉得,也没有那种热到难以忍受的感觉,可是刚刚出门前还看了温度计,足足有45℃,难道她也像那些植物和昆虫一样,渐渐习惯了这种高温吗?

“妈你看!”路过一家洋姜种的比较多的人家,梁衔月赶紧让甄敏去看。

这户人家一定精心伺弄了这片洋姜,洋姜丛开的极盛,高高低低,里面还间或掺杂了几棵其他的花朵,应该是以前种在这片空地上的花发了出来,蝴蝶和蜜蜂穿梭其中。远看就像一匹辉煌的刺绣画布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

“真漂亮……”甄敏喃喃地说,嘴角忍不住的上扬。

梁衔月骑着车在梁家村的大街小巷穿梭,带着甄敏看过了整个村庄开遍繁花的景象,虽然汗流浃背,但心里很开心,甄敏担心她中暑,催促她返程,梁衔月这才调转车头回家去。

甄敏的目光扫过脚下的柏油路,忍不住回想起从前夏天走在这条路上,那时的柏油路质量不好,上面的沥青总被日光晒得半化不化,穿着拖鞋走在上面,走几步就要把拖鞋就被路黏住。后来翻新修了更好的路,在现在这个天气也没再融化了。

她看到一个深色的圆点出现在柏油路上,然后这圆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甄敏都有些不相信的伸出手去,凉凉的雨滴落在手心里,她大声喊道:“月月,下雨了!下雨了!”

梁衔月的第一反应是要骑的快点,赶紧回家去。等到附近的村民家里都开始爆发出欢呼和此起彼伏的“下雨了”这样的呼喊,她终于停下了自行车。

“下雨了?”她一把摘掉帽子。

清凉的雨点滴在脸上,这不是错觉,真的下雨了!在梁家村已经有三个月没有下一滴雨,烈日把大地炙烤的干裂,井水的水位快到到底的时候,终于下雨了!

道路两边的村民们纷纷跑出家门,走上街道,就这样沐浴在雨里,脸上都是惊喜的笑容。梁衔月推着车子走在其中,也觉得心里一阵轻松。

感觉到发丝有些潮湿,梁衔月和甄敏还是戴上了帽子,继续往家里走去。梁衔月真心真意的祈求道:“希望这场雨的时间久一点,下的大一点。”

甄敏伸手感受着雨丝从细如牛毛变成淅淅沥沥的小雨。“如果能选的话,我希望是一场时间长的小雨,润物细无声。”大雨会很快会成水流流到地势更低的地方,往土里渗透的效果反而没有小雨好。

“只要下雨就很好了。”她补上一句。有了这场雨,梁家村村民补种在田里的作物就能抽条和开花结果,快要干涸的井水水位也能稍稍上升,要是能把持久的高温也一并带走就更好了。

这场雨果然如甄敏所说的那样源源不断,淅淅沥沥的下了两天。这两天杨家村的村民在路上看到人,脸上都带着笑。

雨停了以后,气温并没有期望中的大幅下降,中午一样保持着45度以上的高温,只是早上变得清爽了些。

这也代表着早上能起床做活的时间变长了,大家又开始积极的种菜种粮。原本玉米粘虫的肆虐让很多人都心灰意冷,连后来的补种也没抱多大的希望,觉得这一批作物也不会有什么收成,伺弄也敷衍了些。

现在一场雨又让他们心里希望的嫩苗破土而出,这就又收拾出家里的空地,种起了萝卜白菜,山上的田地最近也在忙活着上肥。

“真好。”梁衔月抱着半个西瓜,手里拿着个长柄勺子把中间最甜的那一块送进嘴里。

村民觉得生活又有了奔头,开始忙碌起来,连带着黄一峰的小超市生意都好了不少。他和梁康时又往市里跑了几趟,搬回来不少商品。前段日子,尤其是玉米粘虫爆发最严重的时候,小超市门庭冷落,村民们都害怕冬天的粮食不够吃,不敢消费。

甄敏和梁康时也拿着西瓜在吃,夸道:“别看这西瓜个头不大,还挺甜的。”

这是海岛上今年种下的西瓜种子结出来的西瓜。梁衔月从西瓜结果膨大以后就每天都去瓜田看上一眼,期盼着早点成熟,吃到甜滋滋的西瓜。梁康时总说还没到时候,不必去看的那么频繁。

上一篇:开局一把刀

下一篇:三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