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第196章

作者:三水小草 标签: 女强 爽文 复仇虐渣 异闻传说 玄幻仙侠

  铠甲既然是为当时的太子所制,自然精美之极,甲片也并不厚重,放了二三十年,依然银光璀璨。

  看见孟月池将自己从前的甲衣穿在身上,万俟玥仿佛得到了一件极有趣的玩具,她端详片刻,又让女官取了梳子,给孟月池戴上了一顶银冠。

  穿着纱袍的孟月池看起来有些文弱,穿上了铠甲却丝毫没有违和,见她认真被人摆布的样子,万俟玥几次笑出了声。

  “好,这身铠甲就赏你了,你会骑射?把我从前用过的弓也拿来,马也牵来。”

  孟月池在内殿里足足呆了两个时辰,还被得了赐膳,等她离开皇城的时候,所得除了一身银铠、一张包金牛角弓、一匹御马,还有几箱金银赏赐另十几件身绫罗衣裳。

  送她出宫的女官被称作兰姑姑,身穿紫袍玉带,生得细眉细眼一团和气。

  “孟娘子如今可是住在官舍?”

  “得陛下召见,入了繁京不敢去旁处,只将些许行礼放在官舍就来了。”

  “既然见过了陛下,孟娘子自可先在繁京寻个落脚处,绫儿,你跟着孟娘子,待孟娘子安顿好了再回。”

  一位跟在后面的女子连忙上前两步领了对牌,正是之前引着孟月池入宫的那位女官。

  兰姑姑转过身来,笑着对孟月池说:“繁京城里人多事杂,孟娘子奔波跋涉,倒不如关上门好好歇息几日。”

  听出了话里的提点,孟月池对着兰姑姑点头:

  “姑姑说得对,实不相瞒,我骑马到现在,腿还是疼的。”

  “哈哈哈,孟娘子真是直白可爱。”兰姑姑将手敛在袖里,面上的笑意真切了几分。

  “如今这些赏赐是陛下怜惜孟娘子年少为国,智勇双全,陛下对孟娘子很是喜爱,言大人和各位大人还没入京就先在内殿召见了孟娘子。至于论功行赏,待各位大人都来了繁京,廷议之后方有论断。孟娘子年少建功,家中父母定然欢喜。”

  她语气亲近,仿佛是看孟月池从小到大的长辈似的,孟月池想起自己的母亲,脸上多了些笑。

  “母亲早就给我写过信,骂我莽撞,又怕我坏了平叛一事,如今知道我安然,大概要把一城的庙都拜遍了。”

  “她只提了母亲,没说父亲?”内殿里,万俟玥看着手中的折子,上面早就写了孟月池从小到大的生平。

  “是,孟娘子是庶女,倒是跟她嫡母亲厚。”

  “她母亲柳朝姝是柳朝妤的姐姐,嫁了个不顶用的男人,倒是挺有儿女福分。柳朝妤、柳铉徵、薛重岁,她还去过朔州,在勇毅学宫外给那些稚童授课,看出身是实实在在的女旧臣之后,行事为人倒是丝毫不迂腐。”

  万俟玥看向一旁一份已经写好的圣旨。

  在见到孟月池之前,她已经想好了孟月池的去处,从五品的骑都尉爵位给一个,再封个太学博士,就跟那群女旧臣一般留在繁京罢了,过两年放到外面去做个学官,清贵又无权。

  现下她已经改了主意。

  “孟月池,确实是个将才,十八岁,真是个好时候。”

  听见陛下的话,兰姑姑想了想,接了一句:

  “孟小娘子看模样真是干净漂亮,行事却和旁人不同,她穿着陛下从前的银铠,还真有几分从陛下身上借去的威风。”

  “从朕身上借去的威风?”

  万俟玥抬头看向自己的御前女官。

  兰姑姑低头浅笑:“要不是得了陛下之威,她年纪轻轻又怎能在原平那等地方招揽人心立下功业?”

  “你倒是会拍朕的马屁。”玩了几个时辰的万俟玥心情奇佳,看着折子里说柳朝姝为了女儿求学带着女儿离开孟家,她说,“这柳朝姝倒是挺有本事,养了个好女儿,既然孟月池那爹不成器,我就先给她个脸面吧,封个正五品的散官,朝议大夫。”

  越过其父擢升其母的事在明宗朝的时候有过不少,可是像这样直接给一个没有功名的女子赐散官也是极少见的。

  兰姑姑怔了下,连忙让人去拟旨。

  夜里,伺候了陛下歇息,兰姑姑守在殿外,那个叫绫儿的女官悄然站在她的身侧。

  “姑姑,孟小娘子没有住柳家宅邸,而是另外赁了一处院子,付了半月租金。”

  “还真是有副玲珑心肝,一点就透,不跟那些女旧臣牵扯。”兰姑姑点点头,就见绫儿将一个锦囊呈了上来,“这是什么?孟小娘子给你的赏赐?你留着就是了。”

  “姑姑,这是孟小娘子特意给您的。”

  兰姑姑打开一看,不过是个银质的平安锁,精巧是有几分的,在见惯了金银财宝的御前女官面前就平平无奇了,也不算什么值钱物件儿。

  “孟小娘子说这里面装了一点晒干的万家供粟,是她离开时候齐州百姓送的,她听您口音有一分像是德元人,知道您确实是齐州德元县人之后便取了这个。”

  百姓们将嘴上省下来的一点粟供奉在神前三日,再赠给了孟月池作临别礼,自有为她祈佑平安的意思。

  垂着眼眸看着手里的银锁,片刻后,兰姑姑点点头:

  “我提点她确实是因为她也算是救了我家乡父老。这位孟小娘子确实是聪慧,难怪能得了陛下的喜欢。”

  “姑姑,之前不是说……”

  御前女官们都知道陛下不喜女旧臣一派,尤其是不喜欢柳铉徵,孟月池就算有功,光是身份就折了一截。

  怎么如今兰姑姑却说她得了陛下的喜欢?

  “她生在了好时候。”兰姑姑轻声说,“生在玉衡元年,在陛下眼里她不是女旧臣之后,而是咱们本朝的少年英才。为了她,陛下连柳铉徵的亲甥女都愿意抬举。”

  说完,兰姑姑抬头看看月亮。

  庐陵明月是美名,在陛下这儿可远不如素手阎罗的名号。

  能杀人的孟小娘子只要一直如今日一般在陛下面前稳妥坦荡,福气还在后面。

  天上一轮残月当空,照着巍巍皇城,也照着坊间一处不起眼的屋舍院落。

  “姑娘,今日得了这许多衣裳,明日您出门可要穿?还得早点去置办东西,咱们从齐州出来也没带什么送人礼,总不能到处送那些万家粟呀。”

  看着那些在灯光下辉光隐隐的绫罗锦绣,刘嬷嬷轻声问自家姑娘。

  “明日不出门拜见,咱们就去书肆书院那些地方看看。”

  看信的孟月池轻声说。

  “不拜见?”

  刘嬷嬷有些惊讶,她们还在原平的时候就收到了柳大人的信,信上写了一堆柳家的故旧,怎么姑娘竟然一个不见么?

  抬头看向自家嬷嬷,孟月池笑着说:

  “如今繁京城里都叫我是素手阎罗,我若真去拜访那些柳家故旧,少不得得听些指教,说不定原本的亲近也淡了。”

  “素手阎罗?这繁京城里的人是些什么毛病,怎么能这么称呼姑娘你?”

  “这称呼多好呀,比旁的强多了,至少能让我在陛下眼里格外不同。”

  想起今日之事,孟月池甚至想感谢为自己起这外号之人,不管那人是如何想要败坏她的名声,还是让她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几日皇城里大概还会传召我去,咱们出门之前得跟前面守房人打声招呼。”

  “好,这事儿我记下了。”

  刘嬷嬷活动了下筋骨,连着骑了这么久的马,连孟月池都吃不消何况已经快五十的她。

  孟月池注意到她的动作,将手里的信放在了一旁。

  “嬷嬷你脖颈又疼了?来,我给你抹些药油。”

  “姑娘,这等事哪里是你该做的?”

  “我还有什么事该做不该做?您在原平的时候不也上阵杀敌了?那柳生尘都说嬷嬷真是敏捷有力。”

  刘嬷嬷哪能说得过自家姑娘,只能转身,低着头让姑娘在自己的脖子上抹药。

  “幸好琴姐姐不在,让她看见了,能唠唠叨叨把咱俩说三天。”

  孟月池从朔州出发往齐州来的时候琴嬷嬷刚好病了,她就只带了刘嬷嬷一人,一别至今,她已经走了数千里路,从朔州到并州,从并州到齐州,再从齐州到繁京。

  “等我得了官,安顿好了,再把琴嬷嬷接过去。”

  “嘶……姑娘您说话的时候手上轻些。”

  “轻了您的脖颈可好的慢。刘嬷嬷,要是我得了一地的武职,你要不要也领个武职?”

  “嘶,我个老嬷嬷了,也……姑娘,要是老婆子我不答应,您是要把我的皮搓下去呀。”

  孟月池轻轻笑了下。

  “嬷嬷照顾我这些年,也该为自己打算了。”

  刘桂子低着头,任由自家姑娘拿捏着自己的脖子,没说话。

  繁京不愧其名,果然靡丽繁华之至,大概是知道了叛军已经被平定,原本离开了繁京的各地客商又纷纷回涌,朱雀门内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孟月池没骑马,带着刘嬷嬷在路上一路逛下来,见所未见的稀奇之物几乎要撑满她的眼睛。

  在书肆,看着各式的话本,孟月池没忍住,拿起了封面很是精美的一册。

  “《茉莉留香传》,这么个名字怎么里面竟是个男子之事。”

  孟月池翻到书的后半截,恍然大悟。

  这书上写的是一个男子科举入仕,来到繁京,宦海沉浮,朝堂争斗,最后因为被明宗看中,成了明宗的入幕之宾,便得青云直上,遇难成祥。

  孟月池:“……这种留香啊。”

  放下这本书,又拿起了一本《茉莉集香传》,孟月池深吸一口气,这本书肯定也是讲一个男子如何得了明宗青眼的。

  果然,这书上写的是一个世家子弟体弱多病,又在朝堂争斗之中家破人亡,却因为少时和还是公主的明宗有一段牵扯,后来旧情难舍,重回朝堂……当然也成了明宗的入幕之宾。

  一共找到了七八本《茉莉X香传》,孟月池大开眼界。

  “怎么这些故事里这些男子都得了明宗恩宠,却不曾写他们是如何争宠呢?”

  书肆的伙计路过,听见她的自言自语,连忙说:

  “有有有,今年春闱推到了明年,士子们都来了繁京,这种书卖得极多,客官你看看这本。”

  “《群香集》?”

  孟月池翻了两页,觉得这本比其他的都有趣。

  正在她津津有味看几个男人比着给公主写信寄信物的时候,突然旁边传来了一阵嘈杂声。

  “一派胡言!杜通政、裴将军都是青史有名之人!自然是以其才学勇武折服明宗,怎能写他们是这等争宠媚上之辈?”

  说话之人大概是个应考举子,穿着一身青袍,神色极为愤慨。

  “尔等这般羞辱明臣雅士……”

  书肆内外人来人往,不少人驻足看向那举子,那举子自以为得意,大声道:

  “情爱争宠这等事,怎会是男子所为?这些不堪之书定是女子所做,满纸荒唐,不堪入目!”

  “这位兄台,你可听过杜家茉莉园?当年杜行舟为了明宗在平溏外修了茉莉园,汇聚天下茉莉名花,明宗去后不久,他便在茉莉园里服毒自尽。他去后遗书刊载在邸报上,字字情真,如泣如诉,后悔自己当年为了自家家事离开了明宗陛下,兄台你不会是没看过吧?”

  一个穿着绣花蓝裙的女子头上戴着帷帽,掀开了面前的轻纱看着这说话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