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第236章

作者:三水小草 标签: 女强 爽文 复仇虐渣 异闻传说 玄幻仙侠

  “卿,大启之恩人呐!”

  陛下都这么说,臣子又能如何?

  李方亦连忙跪下,却不小心看见了宁国公脸上的笑。

  “陛下言重了。”

  “若非得卿,朕愧对天地,愧对先祖!”

  陛下言辞恳切,李方亦却一直记得宁国公刚刚的笑。

  仿佛冷笑。

  接下来的一切都仿佛是一场表演,陛下要拉着宁

  国公同乘辇车,国公婉拒,陛下要和国公一起进皇城,国公婉拒,议政殿大门大开,穿着簇新龙袍的陛下坐回御座上,下旨封宁国公为宰相、太子太保,又加封上柱国、襄平郡王。

  群臣都高呼陛下圣明,唯有一直低着头领受赏赐的宁国公、不对,是襄平郡王一直没有说话。

  “陛下,听闻宰相梅舸身故于泯州,不知她的身后事,陛下有什么打算。”

  骤然听到“梅舸”两个字,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李方亦看向御座,虽然隔得远,他也能看见陛下的脸色和刚刚不同了。

  梅舸,满朝文武默认了她是罪人,恨不能将这数年来所有的仓皇和失败都堆到她头上,在刚刚回到繁京的时候,没人想听见她的名字。

  孟月池微微抬起下巴,她的目光从一干朝臣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在了御座上。

  “陛下,‘文正’二字,微臣觉得正和了梅相的风骨。”

  她仿佛在建议。

  却绝不是商量。

  说完这句话,孟月池就低下了头。

  静默的朝堂,经历了极为艰难的片刻之后,有人忽然开口道:

  “陛下,梅舸有功于朝,微臣以为,‘文正’二字极好。”

  说话的人竟然是御史中丞柳铉徵。

  她和梅舸之间争斗了数十年,梅舸几乎差点把她们这些女旧臣遗脉斩尽杀绝!

  谁能想到柳铉徵竟然会开口替梅舸讨要谥号?!

  “陛下,微臣也以为,梅相一生,值得‘文正’二字。”

  “陛下,梅相守正一生为国无私,当得起‘文正’做谥号。”

  一个人,又一个人。

  金吾卫大将军宋菲娘站出来了。

  大理寺少卿苏婉青也站出来了。

  户部员外郎邱熙悦也站出来了。

  李方亦从后往前看,心中忽然很是惊讶。

  什么时候,朝堂上竟然有了这么多女子?

  先帝提拔女子入朝堂,那时候也没觉得女子有这么多啊。

  现在,竟然有了差不多二分之一的朝臣都是女子?!

  不声不响,没有什么大张旗鼓的旨意,没有什么令人惊诧的动作,这一切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和李方亦同样惊诧的人还有许多,他们看看后面,看看前面,看见了好多的女子从群臣中走出,穿着裙子袍子或者裤子。

  她们的声音,让人听着有些陌生,好像之前关于梅舸的种种,她们都没有说话,让人误以为这世上只剩了对梅舸的口诛笔伐。

  此时,她们在等的就是此时。

  李方亦看向低着头站在群臣之首的女子。

  那些女人,她们在等的,就是这个女子站在这里的此时!

  她穿着一身紫色的绣袍,头上却只戴了素白的玉簪,与她如今的声势和现在的场合并不匹配。

  她只是站在那儿,就让很多女人张开了她们的嘴,发出了声

  响。

  李方亦的心中突然有种莫名的恐慌。

  他甚至说不出自己在恐慌什么。

  这些女人低着头,做出恭敬的姿态,言语也并无出格,却像是一把利剑,在这久违的议政殿里亮出了锋芒。

  万俟引看着这些女人,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孟月池的身上。

  “下旨,封已故宰相、文渊阁大学士梅舸为安国公,谥号‘文正’。”

  说完,他的脸上迅速堆起了遗憾的哀愁:

  “梅相是先帝赐给朕的恩师,朕一直想亲手为她写悼文……”

  “陛下,既然一事已经议定,不如再说另一件事。”今日刚上任的宰相孟月池打断了陛下的话,“天下久逢乱世,民不聊生,臣以为,陛下当下令重新丈量天下土地,以均分之地,安煌煌之民。”

  “……”李方亦缩了缩脖子,重新低下头。

  从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手里好不容易挣脱出来,又落入了另一个杀伐决断的女人手里。

  这天下还能好么?

  孟月池用了二年的时间告诉了所有人,这个天下落在她的手里是什么样子。

  从平卢到繁京,包括乱糟糟的淮水一带,在都在她的政令下变成了人间该有的样子。

  这位寡言手狠的“孟相”明明白白地用粮食、盐、漕运和恢复耕种的土地、被修葺和新建的水利作她新的刀剑。

  打天下,她孟月池会。

  守天下,她孟月池也会。

  只剩一个坐天下。

  就连朝中最死硬的“倒孟”一派都忍不住在想。

  孟月池,她走到了今天,到底打算什么时候去“坐天下”?

  孟月池不着急,升平六年,她收拾了河东节度使王怀义,又在江南十二州推行了土地新法。

  她麾下的“九判五鬼”几乎都被她放了出去成了一地镇守。

  无论是什么女旧臣遗脉还是寒门女臣、勇毅学宫出身的女夫子……这些人几乎被她用到了极致。

  一心想要编纂典籍的百里青衣在这一年成了平州司马。

  升平七年,孟月池在繁京建起了一座书院,名为“梅园书院”。

  繁京百姓盛传那里面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五月的一天,陛下万俟引突然有了兴致,让孟月池带那些古怪之物给他看看。

  这些年里陛下的小动作源源不断,却都被她以一力破万法。

  听着陛下的旨意,孟月池想了想,答应了。

  这一天是五月十六日。

  在她进宫之前,一个锦盒送到了她的面前。

  “给我做的新衣?”

  “是。”

  孟月池看着呈给自己盒子的老人。

  刘桂子,刘嬷嬷。

  她已经七十了。

  “嬷嬷,您说过,我身上的第一块襁褓都是您裹上的。”孟月池的语气很轻。

  刘桂子笑了笑。

  当年是她将遴选女官可以钻漏洞的事情告诉了梅舸。

  也是她抱着才出生的她家姑娘离开了鹿州。

  桂花开在梅前。

  梅玉娘的生父姓刘,正是她的伯父。

  “姑娘,让嬷嬷把新衣裳,给你披上吧。”

  衣裳,是耀眼的黄。

第153章 姑娘请披黄袍(三十九)

  深宫里的陛下最近喜欢上了摔跤,为了讨陛下的欢心,有人特意挑选了几十个北蛮和乌蛮出身的精壮武士送进了皇宫。

  其中有一个乌蛮武士名叫兀先达安,高大威猛,极受陛下喜爱,陛下为他起了个大启名字叫吴素忠。

  传闻这吴素忠有力拔千斤之能,恰好孟相的“梅园书院”里做出了一种车,无需牛马人力就能前进,能拉动数千重的木车。

  陛下很感兴趣,就让宰相孟月池带着这车进宫,跟他手里的乌蛮武士一较高下。

  在繁京的孟月池和在平卢一样,去哪里都是骑马,进宫也是如此。

  黑色的骏马,是她母亲柳朝姝为她选的,黑马金鞍,辔头上还悬着金铃铛。

  当难得有了些许的闲暇的孟月池骑着马去书肆看书,又或者去梅园,人们看见的就是一个衣着随性闲适雅淡的娘子,偏偏座下鞍鞯华丽,路过之时会留下一串金铃碎响。

  随着道路复通,繁京渐复繁华,外来商客和书生都多了,偶尔有人看见她这般,还会惊叹繁京风物实在非同凡响。

  然后,这些人就会被告知这人是谁。

  她是庐陵才高命薄的一轮明月。

  她是平卢坐看人相食的素手阎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