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当家 第38章

作者:潭子 标签: 女强 BG同人

  “有什么事,看我面上,多担待些。”

  “嗯!”

  李纨在贾珠温柔且多情的目光下,渐渐红了脸,小声道:“我都听你的。”

  他们成婚也不过才半年。

  夫君比她刚开始以为的还要好。

  只是……

  看着越走越近的荣禧堂,她的眼睛又慢慢暗淡下来。

  夫君身边的丫环,不是老太太的人,就是太太的人。

  她这个当媳妇的,在很多事上也是一丝儿碰不得。

  李纨特别无奈。

  但这话又不能跟夫君说。

  那些丫环也是陪他一起长大的呢。

  李纨慢慢把手从贾珠的手上拽出来,在他不解的目光中,轻声解释道:“太太还病着。”

  贾珠:“……”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难过。

  成婚半年了,因为种种,他们慢慢都知道母亲不喜他和媳妇走得太近。

  比如拉手这事,真要看到了,不仅会敲打他读书为重,不能太过儿女情长,肯定还要找由头发作他媳妇。

  贾珠用眼神无声的表示了歉意,大踏步走在了前面。

  “珠儿!”

  “母亲!”

  王氏看到儿子,早早就免了礼。

  她就猜儿子会回来陪她吃饭的,“快坐!”

  朝也要行礼的李纨摆摆手,直接吩咐道:“快上菜吧,大爷一定饿了。”

  “儿子不饿,倒是母亲……,”贾珠微笑,“气色看着倒比早上的时候好了许多。”

  去东府请罪被驳,以他娘的性格,这一会还不知道要讴成什么样呢。

  倒是没想到……

  贾珠的目光闪了闪,总觉哪里不对。

  “太医开的药很对症。”

  王氏当然不会跟儿子说,要不了多少天,那个欺了她的人,老天会帮她收。

  “听说你去学堂了,那新请的两位先生,学问如何?”

  “很好的。”

  贾珠道:“方先生善四书,陈先生善破题、承题、起讲,有他们二人在,说不得要不了几年,贾家就会多出几个秀才。”

  这样啊!

  王氏并没有多少欢喜。

  考了秀才,那肯定要考举人、进士。

  他们都在她儿子后面,一时帮不了儿子不说,还不知道要麻烦她儿子多少。

  “唔~”

  王氏叹了一口气,“其实你代儒爷爷也不是很差的。”

  贾珠:“……”

  少时先生有事回乡的时候,他跟代儒爷爷读过书。

  那位爷爷是个死读书的。

  他自己读的都很艰难,教小孩子就更难了。

  但母亲这样说,他也不想反驳。

  毕竟那位爷爷都被珍大哥划出族谱了,母亲再说也没用。

  “你珍大哥做起事来,一点余地都不给人留。”

  王氏道:“以后有机会,你还当把他家再写进族谱。”

  待到贾珍出事,夫君和儿子就当收买人心,正好把贾代儒再捞回来。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看看母亲的病容,贾珠到底没说其他,“母亲,琏二弟不在家,大伯那边有什么事,您不要太计较。”

  “放心,你娘不傻!”

  王氏笑,“你大伯的事,有你祖母在呢。”

  贾赦和邢氏从来就不在她的眼里。

  “倒是琏二……,你说家里这么多事,他还不懂事的去管学堂杂务,是不是太本末倒置了?”

  王氏知道他们兄弟感情好,“回头你也说说他,这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他这一离家至少两个月,可让我们怎么办?”

  “……姑母出嫁多年,始终未回,老太太惦记,父亲他们也惦记,难得能趁着这次的差事,去给姑母和姑父请安,说他做什么呢?”

  贾珠小时候,还曾被贾敏抱在怀里认字,对这位小姑姑很喜欢,“再说家里不是有二弟妹吗?”

  王熙凤管家理事很有一套。

  “只要休沐我也会回来的。”

  远不到老的老,小的小的时候。

  “你呀……”

  王氏无奈的在儿子额头点了一下,“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读书,家里的事,轮不到你操心。”

  说话间,拎着食盒的丫环们已经开始上菜,一小会的工夫,桌上就摆满了。

  “是!”看到都是自己平日喜欢的,贾珠不动声色的按了一下胃部,他在学堂吃的忆苦思甜馍,特别管饱,“母亲,宝玉呢?不把他抱来一起吃吗?”

  “他闹的很。”

  大儿子难得回来,王氏只想好好陪陪大儿子,“等晚饭的时候,再一起吃吧!”说完她就指挥起李纨,“快,先给珠儿盛点火腿鲜笋汤。”

  饭前一口汤,养胃又养身。

  “这笋子啊,还是你大舅舅今个带来的,可惜他事忙,要不然肯定要见见你的。”

第37章 灭口

  一顿饭吃的贾珠很难受。

  母亲总觉得他饿着,不停的夹菜,他又不敢说在学堂已经吃过忆苦思甜饭,只能强撑着吃下。

  这也就算了,他在这里撑的难受,他媳妇却没吃着几口,要服侍他娘,要顾着他,他娘放下碗筷的时候,她也要放下碗筷。

  曾经母亲在祖母那里受过的,现在又加倍落到了他媳妇身上。

  他还不能求情,一求情……完蛋了。

  “母亲,”贾珠只能不看媳妇,漱了口道:“儿子还和同学约好去书店看看有无新书,您……”

  “去吧去吧!”

  王氏这一顿饭吃的非常好,摆手时又想到了什么,“诶,你等一下。”

  她匆匆进到里屋,没一会儿又出来了,“拿着,”两张银票被她塞到儿子手上,“看到什么想要的只管买。”

  贾珠:“……”

  两张轻飘飘的一百两银票,这一会却好像重若千金。

  “母亲,哪用得了这么多?”

  外面都传赖家跌倒,贾家吃饱。但还了国库十几万两银子,哪怕还有些剩余,家里这么多人,也要防着点以后,适当俭省。

  “儿子还有公中月例呢。”

  十两银子的月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于他绝对够了。

  “给你就拿着,跟娘客气什么?”

  王氏昨天还挺愁钱的,但今天嘛,完全没有这个忧虑了。

  贾珍倒了就等于东府倒了,贾蓉还小,沈氏肚里的孩子更小,他们能不能平安长大在她。

  毕竟东府一直子嗣单薄,若突然之间断了,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尤氏……

  随便哪个院子一关,让她礼佛便是。

  到了那时东府的一切还不都是她家的。

  有老太太在,她不愁不是她家的。

  王氏估算过东府的银子,那绝对比他们家还要丰厚数倍。

  除了子嗣单薄,只有嫁进来,没有嫁出去的外,长房还管着好多族田呢。

  “娘的银子都是你们兄弟的。”

  准确的说都是大儿子的,毕竟老太太那里的都是小儿子的。

  等到族田捞过来,那收益就归她的元春了。

  反正族里的这些蠢货,别想只得到不付出。

  想要沾她女儿的光,族田的收益就必须交上来给女儿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