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第121章

作者:方一宇 标签: BG同人

“以前住王府,馨儿还常来玩,现在也不常来了。”黛玉想起在王府的时候,一面叫来雪雁,“我之前那一套扳指,拿出来,给馨儿送去。”

一时见雪雁捧来一个黄花梨百宝嵌水仙梅花纹匣子,打开里头共盛七枚扳指,材质分别为白玉、碧玉、水晶、琉璃、翡翠、虬角、和火烧玉。

萧霆钧看了一眼:“哟,这可是好东西呢。”

这一组扳指把玩佩戴皆宜,比如其中那块水晶扳指外壁雕琢纹饰,与水晶的天然晶体纹理相结合,雕制山水纹,更显其层次丰富,晶莹剔透。

“这是前些年父皇年节赏的,如今馨儿跟着五弟妹学了射箭,给她倒是合适。”黛玉让雪雁送去,顺便向长公主说,接高馨进来玩几天。

雪雁出去了,黛玉就说起自己的担忧:“卢状元年纪这么大,一没有娶亲二没有订亲,指不定有些缘故,等会儿我去母后那儿打听打听。正好把琮儿接回来。”

现如今皇后把宫务交给黛玉,反倒是经常来把琮儿接过去。

皇后听了黛玉问起状元婚嫁之事,感叹一声:“倒不是什么不能向外说的,里头有个故事,我也是前些日子才听嫂子进宫时候讲起来。”

第268章 提及往事退婚风波

皇后向黛玉讲起这一位卢家状元的故事。

卢文治,虽然其爷爷与皇后娘娘生母是表兄妹,其实已经是隔了两代人的表兄妹了,关系其实挺远的。

加上卢家这些年发展并不是特别好。尤其是这些年,卢家先头一位族长去世后,这一代族长为人昏聩,一味偏帮自己兄弟,对卢家其他几房人一直不怎么管。

加上近些年,卢家整个家族,也没有出什么人才,就靠着祖上传下来的那点儿田地,在蜀地都只能算是普通人家了。

卢文治的爷爷去世的早,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其父亲是家中长子,早早放弃了念书,出来承担家庭责任。和母亲一起养大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娶了同村的米氏,有了卢文治和他妹妹。

虽然家里条件清苦,但卢父还是坚持让儿子念书。卢文治倒也争气,十三岁那年入童试,取生员,小小的人,戴了方巾,着蓝衫进县学读书。岁考名列第一等,于是进秋闱,脱颖而出,中正榜举人,彼时也不过十六岁。

这时候,有冰人主动上门,向卢家提起一门亲事。

提的是县令家的姑娘,这一位何县令在当地虽然不是什么人人争讼的好官,但也不像有些贪官污吏那般只知道狠狠捞钱。勉强算是个普通县令。

何家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是老来子,最得宠爱。长女次女相继出嫁,此番提说的,是第三女,年纪比卢文治小一岁半,打小念书识字。

卢母倒是机缘巧合见过一次那位何家三女,当时那姑娘梳一个垂鬟分肖髻,发间点缀了几枚珍珠花钿,还插着一支鎏金步摇,穿了一件藕荷色的交领袄裙,衣襟处绣着细密的缠枝花纹,裙摆处则绣着几朵含苞待放的荷花。腰间系着一条淡紫色的丝绦,更衬得腰肢纤细。

论容貌,的确与儿子很是相配,但自家穷了些,卢家有几分犹豫。

哪知冰人倒是直接:“令公子已经是举人老爷了,何家看重的,就是令郎这份才气。要是在意家世,就不会让我来打听了。”

女方家里都主动提说了,卢家父母一合计,觉得这门亲事也不错,虽然家里穷,但还是准备了东西上门提亲。

双方订了亲,亲朋好友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原本两家说好,孩子们年纪都还不大,也不必太着急。将婚期定在了两年后。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年多的时候,何家竟然提出了退婚,卢家全家都惊呆了,就连族人也全都惊动了。

依着规矩,必须在一方有重大过错时候,另一方才能退亲。何家此番完全没有道理,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卢家如今可没人做官。何家不仅仅有何县令,听说何县令的亲哥哥,还在陕西那边做提刑按察使司的副使。

当时,族人的确有人提出,该去求一求李家,不能让何家这么欺负了。但卢父觉得,两家关系已经很远了,不好去攀关系。再者,李家出了皇后娘娘,不能让人觉得,是李家借着皇后娘娘来压人。

更何况,卢家打听到,何家之所以是会毁亲,是因为何家攀上了都转运盐使司同知,这位同知的老婆一年前死了,如今正要续弦。

何家赶着使人去同知大人家提说起来,见同知大人有意,这就急忙来退亲。

说到底,何县令当初觉得,卢家哥儿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将来只怕前途不可限量。

但现如今,已经有一个四品官在那儿,卢家哥儿将来就算进京参试,能不能中还不清楚,就算是中了,也不见得就是个会作官的。

更别提,都转运盐使司这样重要的地方,那位同知年纪也就三十出头,只怕将来还有的升呢。

思前想后,何县令决定退亲。

虽说退亲会惹来很大非议,但长远来看,对何家是有好处的。自己还有个小儿子呢,将来若是能得姐夫提携提携,也就受用不尽了。

卢文治从一开始听到对方要求退亲,再到如今了解了退亲的缘由,从本来的生气伤心中,反倒是恢复了过来,冷静的到父母跟前,说了一番话。

“何家如此势力,爹,娘,倒不如爽快答应了退亲,这样的人家,就算是结了亲,将来说不定反倒是结仇了。”

“再者,如今儿子一心准备考试,想的是先立业后成家,将来考的好了,自然姻缘也会有的。”

听完儿子的一番话,卢父卢母一直担心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被退亲虽然让他们难过,也觉得面上无光,但更多的还是对儿子的担心,若是儿子因此一蹶不振,那才是最令人伤心的事情。

于是卢家这边同意了退亲,一年后,那何家三姑娘就嫁给了同知大人。

因当初卢何两家结亲的事儿,乡里乡亲的全都知道,这会儿自然就少不了有人要指指点点。

但卢文治也都不放在心上,专心备考。

“其实中间几年,也有人提他说亲,到底也是个举人了。但他都没答应,一口咬定一定要等着春闱之后再说。”皇后讲起来,还有几分感慨,“其实说起来,虽然卢家的族长管理家族不行,但有一点,倒是从未想过要去攀附哪一家人。我母亲与他们到底也是亲戚,但他们却觉得,不能让我哥哥他们难做。这一点,倒是比很多人强了。”

黛玉听了,倒是想起父亲那边的族人,林家的族人跟黛玉他们这一支也是有些远了,但也没有出五服。

林家人那些族人也不见得都过得好,却也没想过,要来攀附。

“陛下若是只是想让状元给瑛瑛何悦悦做先生,当然没有问题。但若是大姐要选孙女婿,只怕就要多考量一番了,毕竟我也只是从嫂子那儿听了一些。”

黛玉点头道:“可不是如此,到底卢状元比馨儿大了那么多。而且,儿媳瞧着,馨儿那丫头,跟着五弟妹学了骑马射箭的,不知道会挑个什么样的。”

黛玉不知道的是,就在她来向皇后打听的时候,天子那儿,也正考教卢状元呢。

天子还不是一个人,还带上了瑛公主与悦悦。

第269章 乘船游湖采莲获赞

天子带着两个孩子,在曲池边见了卢文治。

天子开口问卢文治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朝政的。

“若有一日,你发现朝中有重臣贪腐,但此人权势滔天,甚至与朕亲近,你当如何?”

卢文治几乎是不假思索,声音清朗:“陛下,臣以为,贪腐之臣,无论权势多大,皆为国之蛀虫。臣若遇此事,必直言上谏,即便触怒龙颜,亦在所不惜。因臣深知,陛下乃明君,必不容此等祸国之人。”

天子眼底闪过一丝赞许,却还追问:“若朕因私情包庇此人,你又当如何?”

胡德禄在天子身后,都不禁替状元郎捏了一把汗,这问题可不好回答呢。

哪知道状元郎果然初出茅庐,也几乎立刻就回答了天子这个问题。

“陛下,臣相信陛下乃天下之主,心怀万民。若陛下一时受蒙蔽,臣愿以死谏之,以唤醒陛下之清明。因臣深知,陛下之圣明,必不容天下百姓受苦。”

卢文治这话掷地有声,虽然在天子看来,不是一个满分答案,却是一个很让人高兴的答案。

然而天子脸上却没有笑容,而是缓缓点头:“好一个以死谏之。你可知,此言一出,朕若真包庇贪腐之臣,你便再无退路。”

卢文治坦然答道:“臣无惧。因臣深信,陛下之圣明,必不容奸佞横行。”

天子这才哈哈大笑,而后道:”朕希望你为官之后,还能记得这番话。“

说完后,就带着两个孩子登上了早就停在那儿的一艘小艇,还邀请卢文治:“朕今日带着公主何郡主游湖,卿一起来吧。”

卢文治还一头雾水,他可不知道天子要给小公主和小郡主挑先生的事儿,但天子有令,他就得遵从。

上了船后,天子拿出围棋来,哪知道悦悦一看就皱起了鼻子:“皇爷爷,不要下围棋,不好玩。”

“下棋多好呀,都说琴棋书画诗花茶,你母亲可是什么都会的。”天子怜爱的刮了刮小姑娘挺翘的小鼻梁。

“我不要下棋。”悦悦偏头,“瑛姑姑陪皇爷爷下棋好了,我要去采莲。”

说到采莲,她就兴致勃勃起来:“昨儿皇祖母教我背了一首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我今日不用偷采,我要大大方方的采莲。”

与悦悦活泼好动不同,瑛公主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她已经接过棋盒:“女儿只是堪堪学会,父皇不要嫌弃女儿笨。”

天子喜欢悦悦的伶俐,也喜欢女儿的懂事,听了这话心都柔软起来:“当然不会,我们瑛瑛最聪明了。”

二人果然开始对弈,说是对弈,更像是天子教瑛公主下棋。

悦悦没兴趣,走到了船舷边,卢文治见状赶紧跟上,一旁的小太监们也都小心翼翼,要是小郡主掉下去了,他们可就要受罚了。

“你是状元?”悦悦不认生,方才皇爷爷说了,今儿邀请状元郎游湖,这会儿见卢文治跟着自己,悦悦直接就问。

“是,微臣卢文治。”卢文治今日穿着一身素雅的青衫,眉目清秀,神色温和。

“我听爹爹说,我外祖父是探花,你是状元,那就是比探花还厉害?”悦悦又问。

“不能这么说,臣虽然有幸被点为头名,但这只是一次考试的结果。何况,为官也好,做人也好,并不是考试就能评判高低与成就的。就好像,小公主喜欢下棋,郡主乐意采莲,不能说哪个更好,而是各有各的好处。”卢文治十分坦诚。

他用下棋和采莲打比方,悦悦听了连连点头。这时候,悦悦看见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当即试图伸手去够,发现自己胳膊太短够不着,也不扭捏,直接回头看卢文治:“你能帮我吗?”

卢文治当即上前,伸手一摘,就将荷花带着长柄摘了过来,然后双手捧着给小郡主。

悦悦接过荷花,笑得眉眼弯弯:“真好看,我送给皇爷爷。”

说着悦悦捧着荷花,想要插花,却没有看到瓶子,一时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天子余光注意到了,故意不吭声。他想看看状元郎要如何应对。

卢文治看见小桌上的玉雕蝙蝠莲叶形笔洗,玉质温润,造型别致,整体以荷叶为形,叶边向上卷曲,筋脉必显,一蝙蝠攀于一侧,似欲探头,于极静中显露动感,动静相映成趣。

于是他上前提示小郡主:“插花不一定用瓶子,郡主,有时候别的器皿,兴许更好呢。”

悦悦顺着卢文治的目光,看到了那笔洗,想起母亲秋日里,曾用五峰笔架山插着芦苇,父亲曾夸母亲是自成一派,别有一番意趣。

于是悦悦就有了主意:“你能帮我,再取两支荷叶。”

在卢文治的帮助下,悦悦用了六柄大小不同的荷叶、一枝盛放的荷花加上一柄花苞,插出来一幅画。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卢文治由衷夸赞。

“把从岸边到水中的环境变化插出来,让观者有如身在岸边观荷的感受,果然是插花的境界。”天子看了也不禁赞叹起来。

“瑛瑛,悦悦,让这位卢状元,当你们的先生,怎么样?”天子对卢文治今日的表现,很是满意。他对着悦悦的时候,表现出了耐心与机敏,就凭借这插花,也看得出来,卢文治不会是一个古板之人。

悦悦一听当然很开心,毫不掩饰的看着卢文治道:“好呀好呀,先生方才说,按荷花的自身特点和生境来插,爹爹也说过,插花和画画一个道理,以点滴之水、咫尺之树,表现江山万里。”

瑛公主看着那笔洗插着的花,又看了看桌上的棋局,然后转头看天子:“父皇,我和悦悦一起念书,那,琼南呢?”

天子一愣,悦悦也在一旁点头道:“是呀,如果一起念书,可以叫琼南姐姐一起吗?”

天子看着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不禁有些汗颜:自己这个做爷爷的,反不如小孩子。

但也可见,瑛瑛和悦悦打小,都被教的很好。

只不过嘛,卢文治真的成了小公主和小郡主的先生后,才明白这任务可不轻松了。

哪知道,天子派人去将琼楠接来跟瑛瑛悦悦一起念书,倒是惹出来一段风波。

上一篇:穿成蛇队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