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第153章

作者:方一宇 标签: BG同人

贾母虽然对黛玉的婚事没能如愿,但她很快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不过,还有一事,我今儿舍了这张老脸,倒是想求一求姑爷。”贾母提起元春,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恳求,“那孩子年纪不小了,宫里耽搁了几年,如今又……林姑爷交游广阔,不知您那头,可有合适的人家推荐?”

贾母心想,甄家都被抄家了,京城只怕要变天,那些所谓的四王八公世家,太好的看不上元春,不好的那些,只怕结局不会比甄家好多少。

她希望元春能寻得一个可靠的归宿,不至于再重蹈覆辙。

想来想去,林如海科举出身,又担任户部左侍郎,结交的都是清流和实干派,只怕有合适的人选呢。

林如海对元春没什么成见,觉得那姑娘进宫耽搁几年,都是荣国府处理不妥,倒是一口答应下来。

林如海想到自己当年同窗,李骏如,如今是湖北粮道,听说他的小儿子已经过了乡试,还是乡试头名呢。

这孩子因母亲过世守孝,又立志读书所以略微耽搁了时间,年纪倒是和元春还算配得上。

去信湖北问过后,林如海给贾府回话。

贾母一听倒是十分满意,当即叫来了元春。

但万万没料到,元春一听,脸色就不大好。

第0章 番外皇后重生——迎春的亲事和皇后的赏花宴

元春一听是个四品小官的儿子,心里顿时升起一股强烈的不满。

林姑父认识多少一二品大员,却偏偏给自己介绍一个四品小官的儿子,何况,上头还有嫂子,这将来也不能是自己管家啊。她心中暗暗鄙夷,面上却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

元春故意露出犹豫的神色,轻叹道:“老太太惦记,姑父慈爱,孙女儿感激不尽。只是……如此一个男子,这般大了还没订亲,只怕是有些缘故吧?”

贾母微微皱眉,解释道:“你姑父不是说了嘛,一来,他本来订亲的女子,因病去世了;二来,他母亲三年前病故,他守孝三年,可不就耽搁了。”

元春听了,心中更是不乐意。她垂下眼帘,声音低沉道:“孙女儿想着,这辈子是个福薄的,老太太费心送进宫去,却没能有个好结果。看来对方命格过硬,孙女儿只怕是压不住,只怕会冲撞了人家。”

贾母见元春这般不乐意,心中自然不高兴。她好不容易开口求了林如海,没想到这丫头竟然这般不知好歹,枉费了自己一番心意。

“何况,老太太,前两日我回舅母那边,舅母已经在帮着挑选了,就不劳老太太费心了。”元春见贾母脸色不好,干脆直接搬出了王子腾夫人来。

贾母眼神凌厉地看着元春,心中虽然恼火,却也不好再说什么。王子腾如今正受皇上重用,元春既然提到王子腾夫人,她也不便再强求。

“行吧,既然你舅母出手,想来能挑到好人家。”贾母挥手让元春下去了。

贾母正准备打发人去跟林如海那头说一声,哪知道王熙凤带着平儿来了。

“老太太这是怎么了,脸色不大好呢?可是哪儿不舒服了?”王熙凤一进门就察觉到贾母的不悦,赶紧上前关切地问。

贾母便把林如海给元春挑选的人家,以及元春看不上眼的始末,都说了一遍:“……哪知你大妹妹看不上,没法子,只能我派人去给姑爷道声恼。”

王熙凤眼珠子一转,顿时灵机一动。

她赶紧开口道:“老太太,孙媳妇倒是有个想法,您瞧着那李家公子,家世清贵,品行又好,二妹妹迎春……虽说二妹妹小了点,又是庶出,但到底也是国公府的姑娘,且正经论起来,咱们老爷才是承袭爵位的,所以这么一算,只怕也能配得上?”

贾母呆了呆,她倒是从未想过将迎春嫁给李家公子。

王熙凤见贾母没有反对,便继续说下去:“老太太也知道,咱们老爷和太太的性子,对二妹妹的亲事一直不上心。与其让他们随意指一门亲事,倒不如趁此机会拜托林姑父。就算这一家不成,二妹妹的婚事,也还是拜托林姑父更妥当,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王熙凤又补充道:“老太太,不如,我回去跟二爷说一声,让他亲自上姑父那边去问问。成不成的都看姑父的意思,二爷亲自走一趟,也是咱们的一片心诚。”

王熙凤心里乐开了花,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要是能接住最好了,就算接不住,也得在林姑父那儿表现表现,让林如海知道,她们夫妇才是真正疼爱兄弟姐妹的。

贾母听了,觉得这门亲事要是能留住最好,毕竟李家底子干净,李公子也确有才华。留不住,也不是她去开口了,索性就交给王熙凤去办。

王熙凤得了贾母的吩咐,赶紧回去向贾琏说了一番。贾琏听了,也觉得是个不错的机会,便抽了时间,亲自去了林家。

贾琏来到林府,斟酌着将大妹妹不大乐意的事儿说了,又提到二妹妹年纪也算合适。林如海听闻后,沉吟片刻。

其实,李骏如前些年不能升官,跟曾经得罪了太上皇时候的老臣有关系。如今新皇要重用人才,李骏如升官只怕也不久远了。

而李茗,不只书读的好,人品也是一等一的。

说来也巧,李家二郎李茗,正好要来参加今年春闱,如今已经进京,住在外祖母家中。

林如海想着,倒是可以问问茗儿的意思。虽然迎春比李茗小了差不多四岁,但迎春性子沉静,不爱争抢,说不定,正是良配。

李茗这几日正在林如海府上请教文章,他见林如海不仅仅悉心指导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十分上心,心中十分感动。

尤其是在林如海引荐下,他先认识了贾琏。他见贾琏容貌气度都不差,言谈举止也颇为得体,心中想来,他那位胞妹迎春,也该不差。

“内人还说,贤弟这般读书人,我们家两位老爷最是喜欢的。若是可以,可否请贤弟到咱们家坐坐,喝杯茶,也好认识认识?”贾琏这话,是王熙凤提出来的,为的是让李茗和迎春能远远见上一面。

王熙凤笃定,二妹妹迎春那头绝不会有意见,而李家这哥儿,只怕见了迎春,也会乐意。

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真真是靠缘分的。

就在皇后娘娘的赏花宴前,李家和迎春的亲事反倒是约定下来,只等着李茗春闱之后,李家便上门提亲。

贾赦平日里压根儿不关注女儿的婚事,如今听闻迎春竟然能嫁给一个读书人家,还是个举人,心中很是满意。

毕竟,现如今荣国府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还没想卖女儿呢。

贾赦甚至还主动夸赞了贾琏一番:“瞧着你倒是成长了,知道替妹妹着想,提携妹妹了。不枉我平日里教导你!”

这番话让贾琏听了哭笑不得,心中暗道,这哪里是您的功劳,分明是林姑父的“点拨”和媳妇的“精明”啊!

春暖花开,皇后娘娘的赏花宴,就在明日了。

赏花宴前一天,皇后特意将公主萧琳和黛玉都叫到了自己跟前。

“明日的赏花宴,来的人多,那么些小姑娘,只怕我都记不清,你们两个可得在旁帮忙,将诰命夫人和她们带来的姑娘都仔细记下来,我要是忘了,你们就提醒我。”皇后笑盈盈。

“母后放心,我虽然脑子不灵光,但林姐姐可厉害了。”现在长公主认了黛玉做干女儿,萧琳就直接叫黛玉姐姐了。

到了正日子,各家诰命自然就携带女儿进来给皇后请安叩首。

然后被宫人引往寿安殿偏殿,略作歇息。

黛玉和萧琳就一直侍立在皇后两边,将京中有头有脸的诰命和适龄的姑娘家看了个遍。

公主就不说了,天子唯一的女儿,怎么疼爱都不为过,且公主的婚事,也不是这些人家可以肖想的。

所以黛玉能跟在皇后身边,进宫的命妇们便都对她另眼相看。兼之黛玉品貌本就出挑,许多家里有儿子的夫人太太都忍不住盘算起来,准备瞧着要是过两年,皇家无意,那这样的女孩儿求到自己家该多好呀。

贾母带着探春也来了,得知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因此不少诰命夫人们就都来向贾母打听。

终于所有人都见了一遍,皇后得了个空闲,才笑着问萧琳和黛玉:“可都瞧见了,对哪几个姑娘印象深些?”

公主先开口:“个个儿都是好的,女儿眼睛都看花了呢。”

黛玉笑着赞同公主的说法:“娘娘,这里头有我的表妹,所以本来就认识。”

皇后记得,这个姑娘前世可是嫁去了东南,为朝廷立了大功。

皇后挑了三家的姑娘,依次是督察院副左都御史于家的姑娘于然、太医院院判刘家的姑娘刘莹、以及礼部尚书孙家的姑娘孙宁。

:=

“对这三个姑娘,可有印象?”皇后特意问。

黛玉和萧琳多少都知道,皇后娘娘有意给太子选妃的,所以冒然不会发表意见,但是皇后问,二人便将方才的感觉直言了。

“行,去,请这三位姑娘过来,你们说说话。”皇后让雪花带着人,去将这三位姑娘请来。

皇后这一宣,偏殿众诰命也就明白,自家的姑娘只怕已经没戏了。

毕竟这一次,除了太子,也就二皇子年纪大些,这一次都叫了三个姑娘过去呢。

薛宝钗这一次是跟着王子腾夫人进宫的,神色沉静稳重大方:她心里清楚,皇子正妃本就不是她能要的位置,她的目标也并不是皇子正妃。

第0章 番外皇后重生——敲定太子妃

今日,王子腾夫人便带了宝钗进宫。她的目的也很明确:皇家定然不会挑他们王家的姑娘,这她心知肚明。

而其他的诰命夫人,她家姑娘在各种宴会上已经见过了。

反倒是宝钗,生的容貌姣好,举止端庄。虽然指望她能当上皇子妃不现实,但若是能在这儿得些名头,回头一些高门大户的庶子还是有可能的。

毕竟姻亲姻亲,也不能只盯着风头太过的。

所以,见着黛玉一直陪伴在皇后娘娘身边,王子腾夫人就提点宝钗:“宝钗,等下开宴,有机会呀,你就去寻林姑娘说几句话。到底你们都在荣国府住过,姐妹间的情分这个时候正好用上呢。若是皇后娘娘能点你说上一两句话,你这名头也就有了,日后总归有好处的。”

宝钗哪里不懂,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罢了。

与此同时,被皇后娘娘单独召见的三位姑娘——于然、刘莹以及孙宁,正与公主萧琳和黛玉一起说话。

三个姑娘中,刘莹属于温柔娴静的美人,举止得体,言语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于然则带着几分清冷气质,眉眼间自有傲骨;而孙宁则是活泼明媚型,笑容灿烂,毫不做作。

皇后娘娘让人拿来一些珠子宝石,让她们选了自己串着玩。

“不必拘束,大家随意些。串好了就带走,全当是宫中送给大家的薄礼。”皇后娘娘温和地说道,她天然有种神奇的魅力,说的话无端让人信服,让人觉得亲近。

一时间,果然雪花领着小宫女送上来好几个小匣子,里头装着碧玉、白玉、红宝石等各式各样的珠子,全都打好了扣眼,还送来各色丝带,让她们自己发挥。

“林姑娘的手真巧!瞧你这打绦子,我都不会!”孙宁看着黛玉很是娴熟地用丝带编织着复杂的绦子结,不禁赞叹起来,她也丝毫不在意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小缺点,显得十分真诚可爱。

公主萧琳也接了一句,娇憨道:“我也笨手笨脚的。孙姐姐,你平日在家,都玩什么呢?”

“投壶,踢毽子,骑马也是会的呢!”孙宁笑呵呵地回答,神采飞扬。

“我和林姐姐都正学骑马呢,虽然咱们不如林姐姐手巧,但是骑马肯定比她厉害!”公主玩笑一句,又转头问另外两个姑娘。

黛玉倒是瞧见了刘莹腰间挂着的一个香囊,上面绣着一朵出水芙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忍不住赞叹起来:“刘姐姐的香囊绣得真好,这芙蓉花仿佛活了一般。”

皇后娘娘在一旁听着她们小姑娘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不时露出慈爱的笑容。

皇上很关心这次赏花宴,亲自赐了几道御膳过来,赏花宴结束后,皇帝还赶着来到凤仪宫,迫不及待地问皇后娘娘情况怎么样。

皇后娘娘此刻正让如意馆的画师,将那三位被她单独召见的姑娘的样貌都画下来,听见皇上问,她便忙不迭地将今日的情形大致说了。

“陛下,臣妾瞧着,这三位姑娘都不错。臣妾特意叫来同公主和玉儿一起玩耍,都是知书达理的姑娘。”皇后将三位姑娘的家世和性子都介绍了一遍,言语间不乏溢美之词。

皇帝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看向皇后:“那皇后觉得,哪一个更适合锐儿?”

“臣妾私心,更喜欢刘家姑娘。”皇后语气温婉,“她心灵手巧,温柔大方,臣妾听她和玉儿讲起诗文,才思敏捷,学识渊博,竟也不输给玉儿呢。”

皇后此言,也算是故意的。她觉得太子妃本身的品行和才情,比出身更重要。

上一篇:穿成蛇队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