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第61章

作者:方一宇 标签: BG同人

宋慧兰哪里听不懂黛玉的意思:东南战败,瑞郡王有责任,虽然天子没有惩罚,可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如今画堂春绣的诰命夫人们,心中对瑞郡王和瑞郡王妃自然也是有着不满的。

宋慧兰看着黛玉那一脸替自己考虑的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脑子一热想也没多想就反击:“三弟妹如今真是了不得了,伶牙俐齿极了。哦,是了,三弟如今就在兵部,这东南要是在有事儿,万一又打败了,三弟和三弟妹,就不怕下场更惨?”

这话说的太失水准了,就连一旁的左江秋都忍不住想:原以为二嫂子是个聪明的,户部尚书宋家在一干文臣当中算得上有些年头且家风一直不错的人家了,可如今悉心培养出来的长房长孙女,说话实在是太没有脑子了。

黛玉倒是没吭声,偏偏长公主过来了:“你们几个说什么呢?很热闹的样子。”

宋慧兰还在窝火,看着长公主心里就更郁闷:也不知道为何,自己处处讨好,长公主这个大姑姑对自己一直平平,怡郡王妃什么都不做,好像长公主对她就格外的好了。

她一晃神没来得及抢先开口,就听见小郡主高馨在一旁,声音稚嫩:“二表婶说三表婶伶牙俐齿,二表婶还说,东南还要打败仗。”

长公主的表情立马沉下去了,她一双犀利的眼睛牢牢盯着宋慧兰。在那探究又充满了压迫感的目光中,宋慧兰只觉得脊背发凉,赶紧替自己辩解:“姑姑,不是这样的,我只是说,如今三弟在兵部,可要好好计划,前车之鉴就摆在那儿。”

长公主哦了一声,盯了宋慧兰一会儿之后,收回了目光,而是看着高馨:“你小小年纪,大人的事儿不许插嘴。你二表婶可是皇子妃,也是郡王妃,断然不会说还要打败仗这种话的。今日之事,自己回去抄写一遍《内训》。”

高馨听了祖母的话很是不高兴,明明二表婶就是这么说的嘛,可她也知道,祖母是家里最权威的人,虽然平日里宠她,但一旦祖母说了要罚,那就乖乖领罚。

高馨本就被黛玉牵着,这会儿有些不安小手都微微用力,黛玉牵着高馨向长公主道:“方才馨儿还说向左姑娘学骑马呢。”

长公主闻言点头一笑:“这倒是像我,我比她还小的时候,就跟皇考要小马驹了。回头呀,我去跟你舅公说,咱们去御马场挑一匹温顺点儿的小马。”

高馨见祖母笑了,知道祖母没有真的生气,这才放心起来,赶紧说:“那我要一匹白色的小马。”

“为什么一定是白色呢?”左江秋很好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高馨童声朗朗,念的是李白的《白马篇》,“所以我就要白马。”

长公主听后摇头笑道:“你这学诗,学了个徒有其表了。回头看看,有白色小马就给你挑白色。”

“不仅仅骑马,还有打马球,我看书上写,大唐女子都爱玩,我们也可以。”高馨看过一幅画,画的就是唐朝妇人们打马球的情形。

“好哇,我也喜欢玩,可惜总是凑不够人。”左家是武将世家,左江秋打小学习骑射,而且还曾经有幸跟随大伯娘一家去了西北呆过两年,那边民风更是开放许多。

“好呀好呀,等我学会了,就要跟五表婶一起打马球。”高馨更是高兴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爱玩,如今老了,玩不动了。”长公主想起当年的情形,倒是冲着黛玉道,“你这方面就比不过你娘在的时候了,你外祖父疼她,她也是打小学骑马的。”

黛玉很是意外,她记忆里面,母亲都是斯斯文文的模样,很难想象母亲骑马是什么样子。不过想一想,母亲出生在国公府很鼎盛的时候,那时候外祖父是先皇倚重的武将,学骑马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这有什么,表婶跟我一起学不就是了。”高馨拉着黛玉的手晃了晃,“我们还能作伴。”

“那行呀,我们可就说定了。”黛玉心中是羡慕像长公主这样能文能武的女子的,不过,她对学骑马反倒是不太有信心——要是她也像高馨这么大,当然没问题。

“那左姑娘,可就有两个头疼的徒弟了。”长公主向左江秋说了一句玩笑话。

宋慧兰在一旁听了个全程,心下越来越憋闷:方才长公主虽然没有说自己的不是,还罚了高馨小郡主,可宋慧兰很清楚,自己这一次明显的让长公主不高兴了,还得罪了这个小郡主。

细细一想,还是自己太沉不住气了,怡郡王妃说那些话,摆明了就是要刺激自己,自己却还真的上了套。

可后悔也没什么用了,这会儿她们的对话,简直像是故意说给自己听得一般,就连还未嫁给老五的左江秋,都更受长公主的青睐。

宋慧兰看着怡郡王妃眉眼含笑,忽然想起来一个人。

薛宝钗。

那位宝二奶奶每次提起怡郡王妃的口吻,又是嫉妒又是怨恨的,如今宝二奶奶赶着跟自己交好,那得好好想一想,从薛宝钗处,看看还能不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宋慧兰恍惚的时候,听着左江秋在一旁道:“家里有锤丸,不会骑马也可以玩,可以请你们一起玩。”

是了,长公主府不是自己家,做什么都不方便。

宋慧兰一个想法已然成形,回去后立刻派人去给荣国府的宝二奶奶下了个帖子。

第134章 宝钗痛悔接受邀请

收到帖子的宝二奶奶,最近又痛又悔——当初贾母让她给宝玉房里放个人,宝钗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带过来的莺儿是最好的选择,这丫头一家子卖身契都在自己手里,不用担心会背叛自己。

可现如今的情形,莺儿倒是没有背叛自己,但却让宝钗狠狠吃味:宝玉和莺儿的相处,才更像是一家人。

自打自己嫁给宝玉后,二人形同陌路,原本探春在出嫁前对着宝玉说的那些重话,宝钗还以为能点醒宝玉,可似乎毫无作用。

一开始决定将莺儿给宝玉做姨娘,宝钗还担心宝玉不乐意。可没想到的是,半个月都不到,宝玉的眼里好像就只有一个莺儿了。出门让莺儿准备衣裳鞋袜,回家有什么事儿也是找莺儿,基本上晚上也是歇在莺儿房中。

当初宝钗为了展现自己是个贤妻良母温柔大度,将自己和宝玉小套院内的一处名为“萱草堂”的屋子给了她们。一孔月洞门将萱草堂和原本的院子隔成内外两进,类似于院子里再有一个小院子。

虽然萱草堂只有十来步径深,但有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所以才取名萱草堂。

宝钗却没有料到,自己的温柔大度形象,换来的是宝玉和莺儿如胶似漆。倒春寒的时候宝钗忍不住好奇,故意找了个借口去了一趟萱草堂。

因为是倒春寒有些冷,窗台上和地砖上全部结了青霜,宝钗一进去却先看到的是那小花圃里头,竟然开着几枝迎春花,黄色的小花平日里四毫不起眼,可这会儿见着却感受到一种活泼,是大院子没有的劲儿。

“奴婢可不会画画,不过奴婢会画花样子,宝二爷想要什么花样子?”宝钗不让人通传,听见屋内传来的声音,很显然是莺儿的。

“我看你画的松鼠就很好,你要做什么呢?我可以帮你。”这很显然,是宝玉的声音。

“奴婢给二爷做一双鞋子,不用二爷帮忙。我看二爷用剩下的浆糊,奴婢能用吗?”莺儿说。

“当然可以,你用浆糊做什么?”宝玉不懂。

“糊鞋靠子。”莺儿坐在那儿。

宝钗透过窗户纸,看到的是两个挨得很近的影子。明明是没什么内容的对话,但宝钗从里头听出了感情来。

夫妻之间,是不是就是这样呢?宝钗对父母当年还是有那么一点儿印象的,可似乎也不是这样子。

宝钗心堵的厉害,当初选择莺儿,是她做主,可宝玉怎么就接纳了她呢?

“二奶奶!”出来拿东西的小丫头荞麦,是宝钗拨给莺儿使唤的,她看见站在月洞门的宝二奶奶,吓了一跳,赶紧上前。

屋内的人显然也听到了这一声宝二奶奶,宝玉没动,莺儿倒是很快就出来了,迎上前来,准备将宝钗迎接到屋内坐。

看着莺儿规规矩矩,比看着她像赵姨娘当初那样耀武扬威还要让人难受,更别说,这会儿莺儿明明是客客气气请自己进屋,却让宝钗有一种,莺儿是这个小院子的女主人,自己反倒是成了外人的感觉。

“我想起来还有点儿事,先不进去了,莺儿你等会儿空了,过来一趟。”宝钗找了个借口,离开了这儿。

接到瑞郡王妃的请帖,让连日心情不好的宝钗,顿时高兴了起来:瑞郡王府如今不太得意,但也就只有这种时候,自己才有机会。

宝钗已经听说了,现在天子十分重用怡郡王夫妇,可宝钗却不能站到黛玉那边去:当初哥哥出事黛玉已经把态度摆的很明确了,黛玉恨她和薛家。

所以如果怡郡王胜出,那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何况,宝钗存了跟黛玉比较的心思,如今黛玉是怡郡王妃,她就是拍马都赶不上。

但,万一怡郡王输了,那么,黛玉这个怡郡王妃,只怕有没有命都还难说了。

而且,宝钗很清楚,舅舅是支持二皇子的。

东南战败,宝钗还犹豫过,然而天子压根儿没有惩罚瑞郡王,可见瑞郡王在天子心底,还是有地位的。

不能太计较一时得失,宝钗细细分析一遍,怡郡王有两个舅舅帮忙,但瑞郡王这儿,吴贵妃母族吴家、瑞郡王妃母族宋家,两家势力加起来比怡郡王就大多了。

于是当瑞郡王妃给她抛出橄榄枝,让她帮忙花房策划的时候,宝钗很积极。

所以现在收到瑞郡王妃的帖子,宝钗眼里闪过一丝喜悦。

郡王妃邀请她去赏花,还真是难得。虽然帮了瑞郡王妃几次,可这样下帖子邀请她,还是赏花宴,王妃的用词又很客气,让宝钗越发心喜。

宝钗叫丫头文杏:“替我将那一套金松鹤纹绸缎偏襟褙子和橘黄百褶裙拿出来,另外就用银点翠头面。”

文杏应了去箱子里取出来,心底却是感叹:二奶奶对于去瑞郡王府做客很是在意,平日里很少用的银点翠头面都拿出来了。

文杏却不大喜欢去瑞郡王府,她作为丫头陪着二奶奶去过一回,瑞郡王府的丫头都是势利眼,可看不起人了,上一回对着那什么廖夫人的丫头就客客气气,对着自己就凶巴巴的。

但这些话,她可不敢在二奶奶面前说。

可这一次,文杏发现与上一次可很是不同,首先是王妃居然在二门内迎接宝二奶奶,而后还很热情的携着二奶奶的手,说是一起赏花说话。

更让文杏惊讶的是,此次好像只邀请了二奶奶一个人,上次见过的什么杜夫人廖夫人都没有来。

文杏当然猜不透,就是宝钗自己,在听完瑞郡王妃的话之后,也有一瞬惊讶:瑞郡王妃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让宝钗替她出出主意,陷害怡郡王妃。

宝钗不知道为何,想起一件旧事来:那一年在滴翠亭,自己张口就把偷听的罪名,扣在了黛玉身上。

可此一时彼一时,瑞郡王妃这个难题,很难解。宝钗也终于明白,为何瑞郡王妃会单独邀请自己,还特意下帖子了。

“别人我也不信任,只有你,最聪明有智谋了。”瑞郡王妃见宝钗似乎有犹豫,加重了砝码,“听闻你夫君不爱读书,王爷那边能给安排个位置,虽然不高,但你我这么要好,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宝钗更犹豫了。

第135章 心思恶毒算计黛玉

宝钗在听见宋慧兰想要算计黛玉一次的时候,一开始是很高兴的:如今怡郡王深受皇帝重用,这事儿就连宝钗这个内宅妇人也听说了一二,她想起当初黛玉出嫁时候,贾母说什么,若是太子妃,顶冠金约的织锦缎上就有十二颗珍珠。

宝钗不相信,她林黛玉一个孤女,还能做到太子妃。

所以宋慧兰想要陷害黛玉,宝钗顿时就觉得应该赞成。但当她听完宋慧兰的话后,却犹豫了。

瑞郡王妃没想好怎么设计怎么布局,反倒是要她来帮忙出谋划策。出谋划策,有时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

这和花房不一样,这可是陷害人的大事儿,稍微不留意,反倒是会惹出麻烦来。

甚至,万一陷害黛玉不成,阴谋被识破,那瑞郡王妃指不定就要把罪名扣在自己身上。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瑞郡王妃是堂堂郡王妃,她要是到时候将自己推出去当替死鬼,自己一个小小荣国府家的少奶奶,在大人物眼里只怕是死不足惜的。

所以宝钗得考虑的很清楚才行,她不想放过一个能对付黛玉的机会,但也不会把自己陷入险境。

“她现在为了拉拢左家和长公主府,可会做人了,你也知道她那弱不禁风的样子,却还要陪着去学骑马,还说去京郊马场,这拉拢人心也做得太难看了。”宋慧兰一肚子气,而且也知道薛宝钗嫉妒怡郡王妃,说话也故意夸大其词。

宝钗听见京郊马场的时候,略动了心思:“郡王妃可去过京郊马场?那是属于皇家的地方吗?”

“去过,不过好多年前了,就是去玩。那不是皇家的马场,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能去玩。怎么?你也想去玩?”宋慧兰的确是好多年前去过了,她不爱骑马之类的,所以不感兴趣。

“妾身倒是有个想法,王妃听听看如何?”宝钗的意思呢,就不要将陷害黛玉这种事儿弄到瑞郡王府里头了,“在王府出了事儿,不管是不是王妃您的手笔,只怕不少人都会认定就是王妃故意的。既然马场不属于皇家,那么,要动手脚,只怕也不是难事。”

宝钗想着,马场跟她就更扯不上瓜葛,到时候真出了事儿,就算查也查不到自己头上。

再则,马场出事,黛玉那身子,定然凶多吉少。

宋慧兰这下才明白薛宝钗的意思,顿时眼前一亮:“还是你聪明,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若是真的在我的府里出了事儿,我就有嘴都说不清了,但如果在马场,她们要查也不容易。再说了,左家那个,我看就是想巴结老三夫妻,要是你说,左家那个叫老三媳妇时候出了事,老三和老五之间,日后就成了敌人了。你这计谋妙啊,一箭双雕。”

宝钗见宋慧兰同意了自己的提议,松了口气的同时,忙补充道:“但马场那头,还是要好好沟通好,不然真出了事儿容易有后患。”

宋慧兰点头道:“这个你就放心吧,马场那头我自然有法子。”宋慧兰想到了自己的舅舅。舅舅作为内务府总管,跟马场那头很是有些关系的。

这事儿,自己这个郡王妃还是不要亲自出面了,宋慧兰从薛宝钗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于是开开心心携着宝钗的手逛她们的园子。

“我听说你们府上,有个大观园,景致很美,可惜不得一见。”宋慧兰心情好,就愿意恭维一番宝钗。

“那是宫里贤德妃娘娘回家省亲时候盖的,如今园子里又出了个怡郡王妃,我们就不好住在里头的。”宝钗虽然不是头一次来瑞郡王府,但这般细细游览还是头一回。

上一篇:穿成蛇队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