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第81章

作者:方一宇 标签: BG同人

邢夫人这会儿看宝钗简直像看亲女儿一般了:“到底是宝丫头有心,哪像那没心的短命鬼,怪不得她克死了她爹娘。”

这话当日然说的是黛玉了,宝钗听了这话倒是灵机一动:下一次瑞郡王妃要是再找自己出主意,那么,制造一个太子妃命格不好的流言,也是好事儿。

不过当下,宝钗要趁机多多和大房搞好关系——国公府爵位横竖也轮不到宝玉头上,还是全力支持二皇才是要紧的。

做了太子,可不见得就能做皇帝。

同时,宝钗还关注着贾兰那头。不得不说兰哥儿厉害,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还像个没事人一样,每日去书院,今儿还进宫去了。

贾兰进宫,自然是因为收到了六皇子的邀请,除却贾兰,收到六皇子邀请的还有李科,皇后的侄儿,其父亲是当今吏部尚书。还有一个少年叫周城,是昌远侯府上的公子,另有一位陆仲祥,是陆昭仪的一个远房侄儿,本人在文章上头相当有天赋。

六皇子的生日宴摆在了清江园内,这儿有乌臼已红,银杏正黄,一片红与黄的交错之下,则盛放着数百种菊花,让人目不暇接。

此番六皇子过生日,得了天子和皇后的嘱咐,又是自己当太子妃后操办,黛玉原本以为宋惠兰等肯定会趁机找茬,却没想到无论是宋惠兰还是葛夕佳都相当沉默。

反倒是吴贵妃在看见贾兰后,笑道:“本宫记得,这孩子是太子妃的表侄儿吧?”

说完后,吴贵妃又立马道:“哟,瞧我这记性,这孩子还是贤德妃的侄儿呢。”

元春在旁笑了笑,心底却是十分感慨的:往日里她最看重宝玉,没料到如今有出息的却是贾兰。她回家省亲的时候都不曾单独与贾兰说过话,姑侄二人十分陌生。

反倒是黛玉在一旁笑道:“贵妃好记性,也有好些日子不见,云涛书院果然是好地方,兰儿真是越发成熟起来,如今举止也颇有风度了。”

六皇子在一旁忙道:“三嫂偏心眼儿,难道我没有风度吗?”

这时候到来的天子听见这话,哼了一声:“你倒是个爱自夸的,这会儿又有乌臼又有银杏的,你倒是写一首好诗来,让我们瞧瞧你的长进?”

天子身后跟着太子和皇子们,众人赶紧行礼,天子抬了抬手,笑着看着六皇子。

“父皇可真是的,今儿是儿子的生日,父皇偏要接儿子的底。论作诗,儿子自然比不过贾兰,但跟周城比那还是旗鼓相当嘛。”六皇子道。

“那就考考你们,朕瞧瞧,谁写的最好,朕有赏。”天子看了一眼四个少年,从得知六皇子请的人开始,天子就查过,不论出身,这四个在云涛书院都各有长处,小六交友倒还不错。

一听天子考校,胡德禄赶紧让人送来笔墨纸砚等,皇后则领着后宫众人去赏花,将地方留给他们。

四个少年今日能进宫,自然也做过准备,比如若是天子问话该怎么回答之类的。这会儿只是让作诗,虽然心中有几分忐忑,却也能很快冷静下来。

能在云涛书院念书,诗才都还算不错。顷刻后含六皇子在内的五人都提交了自己的诗作,天子一一看过来。

也让几个皇子一起品鉴,天子没说自己的意见,反倒是问皇子们:“说说,你们喜欢哪一首?”

兄弟几个都先看萧霆钧,他现在可是太子了,当然得请太子先发表意见。

“儿臣喜欢这一首,乌臼银杏和菊花,全都写进去了,一句‘剪得秋光’,这个剪字实在是很妙。”萧霆钧夸的,是贾兰的诗。

二皇子萧霆锴则笑道:“儿臣觉得六弟的诗很不错了,长进很大,一句满地翻黄也很有意境。”

理郡王萧霆锋则喜欢的是周城的:“这个好,银杏雨形容的很生动,大风起的时候,可不就是下银杏雨嘛。”

诚郡王萧霆钊却感叹一句:“儿臣觉得都好,起码比儿臣会写,儿臣的诗文,父皇是知道的。不过儿臣也喜欢这一首,将晚秋风景描绘的神形兼备外,还有大雁,方才就有一群大雁飞过呢。”

他说的也是贾兰的。

二皇子心底看不起老五:现在老三当了太子了,老五简直是巴结的不行,当然,老三也会拉拢人,将给六部设大膳房的事儿交给老五,这可是能安插人手还能捞一笔的。

天子也点了点头:“朕也最喜欢这一首,黄花地,乌桕红,碧云天,雁阵行,格局不错。”

而后叫了贾兰上来问话,听闻其父早亡,不由得感叹了两句,如今荣国府的世袭罔替爵位已经被天子夺了,皆因天子看不惯这些躺在祖宗功劳簿上混吃混喝还为非作歹的人,如今见了贾兰,倒是能加恩。

于是天子当即吩咐胡德禄:“将那竹节形绿豆沙澄泥砚、沽酒图行书临古帖、文渊阁诗墨、白玉连中三元笔舔,拿来赏给他。”

贾兰赶紧跪下谢恩,天子另选了花鸟纹圆形漆砂砚给其他三个少年。

六皇子嘟嘴:“父皇,也该赏点儿给儿臣嘛,好歹儿子过生日呢。”

“你还真敢要,得了,这黄玉金蟾玉佩,给你吧。”天子随手解下来,给了儿子。

而后第二日,天子还赏赐了贾兰之母李纨——天子夸其为夫守节,悉心教子,赏赐了蜀锦、云锦、湖缎、云纱各两匹,还赏赐了王之羽款竹雕牧童骑牛香筒、竹雕狮子戏球摆件。

对于天子此番心思,黛玉倒是看的很明白,她向萧霆钧道:“陛下此番,不只是做给荣国府看,也是做给其他勋贵之家看。不要总想着依靠祖上那点儿功劳,要自己去挣前程。读书科举也好、武将上阵也罢,总归要上进才是。”

“玉儿此言甚是。”萧霆钧夸道,“不过贾兰的确有些本事,一言一行温和有礼,难得是在天子面前也不卑不亢。”

黛玉看得透,但不代表别人也看得透。

荣国府内,因着贾兰母子受赏,再对比贾赦被罚爵位被夺,众人自然态度就很微妙了。

反倒是宝钗却因为另一件事,更是高兴起来:听说,瑞郡王要纳侧妃,选的还是自己舅舅家庶出的姑娘。

第180章 体贴圣意皇后技高

不只是宝钗,就连黛玉也听说了瑞郡王要纳侧妃而且选中了王子腾家庶出的姑娘的事儿。

黛玉之所以会听说,完全是吴贵妃母子的计谋比皇后差太多了。

一开始吴贵妃想亲自给儿子挑侧妃,恰逢天子心情不好直接说他会给儿子选人,吴贵妃就开始不放心起来:如今老三都被册立为太子了,天子那颗心就偏的不得了,只怕不乐意选个高门大户的姑娘给老二做侧妃,万一选个小门小户小家子气的,那可怎么是好?

当王子腾生了两江总督后,萧霆锴就动了心思:听说王子腾另一个女儿还嫁到了保龄侯府,史家如今一门两侯,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还都是有能力的。

既然如此,若是能迎娶王子腾的女儿做侧妃,那就更是拉拢了王子腾,还同时拉拢了史家。

王子腾这个人简直是个狐狸,这么些年宦海沉浮,最是懂得站队,还会跳船反水的那种人,别看他现在支持自己,若真觉得自己不行了,只怕跑得比谁都快。

既然如此,那索性利用姻亲关系套牢了他,王子腾的侄女儿王熙凤,还在平安州,那边史贾府旧部,兴许能用得上。

更何况,王家有钱,自己如今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宋惠兰她舅舅外祖父出了事,瑞郡王府的收益少了很多。

如此算来,给出一个侧妃之位倒是很划算的,只不过王子腾如今剩下的两个女儿都是庶出,自己也只能选庶出的姑娘了。

细细分析之后,萧霆锴就进宫跟他母亲通了个气,吴贵妃现如今有几分有心无力,但为了儿子前程,还是要想想法子的。

天子那儿她肯定不能再开口了,想了想于是求到了皇后跟前。

“皇后娘娘,说到底还是给老二选的侧妃,俗话说得好,一家子幸不幸福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侧妃又比正妃敏感些,选来的孩子若是不能和正妃和睦相处,反倒是叫人看皇家的笑话呢。”吴贵妃一通说辞,说到底还是希望天子在给老二选侧妃的时候,能听听老二的想法。

皇后听后笑着点头:“贵妃这话很是,这事儿本宫得空问问陛下的意思。”

见皇后如此爽快应了,吴贵妃反倒是有点儿呆住,她本来还准备了很多话来说服皇后的,毕竟她现在觉得,皇后是一心一意支持老三的。既然皇后支持老三,那肯定不希望老二选一个太好的侧妃。否则就是助长了老二的势力呀。

更令吴贵妃吃惊的是,皇后还真的向天子开了口,而且是当着吴贵妃的面,一派中宫的大度模样:“陛下,眼看也到年下了,您提过给瑞郡王选侧妃,怎么忽然又没了动静?”

天子听后扫了一眼旁边的吴贵妃和徐淑妃,片刻后才说:“这事儿,朕正想着和你商议商议呢。”

天子对皇后,一向是格外尊敬的,这种事儿也一向是要和皇后商量的。

皇后当即就笑道:“知道陛下自有考量,只是这孩子们成家,也该听听他们的意思,侧妃虽然比不上正妃,但进了门也就是一家人,若是闹得不愉快,陛下您疼爱孩子们,反倒是要忧心,您说是不是?”

听了皇后这话,天子越发肯定,自然是吴贵妃在皇后面前说了什么的。还真是不死心呀,天子对吴贵妃母子,如今是越发挑剔了。

不过嘛,天子现如今觉得,虽然老三当了太子,自己也会尽力培养,但还是太嫩了,所以他打定主意要平衡各位皇子之间的势力,让其他儿子作为磨刀石,试验试验几位皇子的真本事。

老二就是个很合格的磨刀石嘛,要是他真能扳倒老三,那只能说老三自己不如人。这万里江山,必须要交到一个有能力的人手上,否则,便是死了,也怕见列祖列宗。

于是天子微微一笑,皇后看到天子这一笑,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天子的心思了——虽然册封了太子,但平衡手段是所有天子都要采取的。

所以其实在皇后看来,吴贵妃母子并不需要担心,天子绝对不会给老二选个出身太低的侧妃。

“那么,老二自己可有什么想法?”天子这话,当然是问吴贵妃了。

这么容易?吴贵妃想起自己上次被天子驳斥,今日皇后什么都没说,天子的态度就变了,果然,别看以往天子宠爱自己,实际上,天子心里皇后比自己重多了。

不过她来不及感伤,生怕机会错过了,忙笑道:“老二哪有什么机会去认识姑娘家的,倒是老二媳妇,和荣国府一位少夫人交好,这位少夫人是王子腾的侄女儿,向老二媳妇引荐了她舅舅家的姑娘,没成想,老二媳妇倒是和那姑娘很是合得来。”

言语之间,吴贵妃密切关注着天子神情,见天子似乎不反对,这才继续道:“侧妃入门,能和老二媳妇合得来,就是一桩好事儿。因此臣妾倒是打听了一番,那姑娘年纪相当、言行品质都很不错,又是个庶出的姑娘,臣妾就想着问问陛下的意思。”

王子腾家的,还真是有意思。王子腾如今是两江总督,又和京中大家族之间有着密切往来。

只是老二还是目光短浅了,满眼看到的都是现在,朝廷这些官员,哪个是一蹴而就的呢?

“既然如此,那就选这个姑娘吧。”天子淡淡说了一句。

这就成了?吴贵妃整个傻眼。

于是这事儿,圣旨还没下,但已经不少人都知道了。

黛玉知道后倒是促狭一笑:“宝二奶奶素日和二嫂子关系最好了,如今侧妃也是宝二奶奶的表妹,到时候万一正妃侧妃的起了争执,宝二奶奶该帮谁呀。”

萧霆钧见她香腮粉红,巧笑倩兮,着实可爱,伸手就将她揽在怀里道:“你这是迫不及待要看笑话呢。”

黛玉立马推他:“又作死,大白天的,母后让我帮着安排年节宫宴,等会儿膳房的人要来呢。”

萧霆钧只好从善如流放开了妻子,摊了摊手:“这么一比,倒是王府自在些。”

话音才落呢,赵秉信就来请:“陛下请殿下到三思殿去。”

萧霆钧赶紧理了理衣衫,走到门口了又不忘回头叮嘱黛玉:“宫宴的事儿你也别累着自己了。”

黛玉点头,萧霆钧这才出门去了。

这时候紫鹃进来,悄悄在黛玉耳边道:“听闻理郡王府上,春梅去世了。”

第181章 皇后培养黛玉理事

黛玉听见春梅的消息,呆了呆:当初进宫,也曾见过几次这位徐淑妃身边的得用宫女,后来被赐去了理郡王府,再到她怀孕,后来孩子没保住。

再到现在,竟然连她都去世了。

虽说黛玉很不赞同徐淑妃的做法,但春梅到底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所以这会儿听见这消息,还是十分唏嘘的。

“所以呀,再怎么样也不能去给额人家做小。”雪雁在一旁也是很有感触,“不然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行啦,死呀活的没个忌讳,再说了,就你这么伶牙俐齿的,也没人敢要你做小。”黛玉摇了摇头,反倒是看了看紫鹃,这丫头已经二十二了,在黛玉要被册封太子妃前,黛玉还问过几个丫头,要不要跟着进宫,一旦进了宫,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比如紫鹃,如今已经是做了正七品的校书女官,宫中都称呼她本姓,也就黛玉雪雁等才称呼她紫鹃了。

而一旦如此,那就要等到年满二十五岁才能放出宫去了。

然而几个丫头却都很忠心,全都要跟着黛玉进宫来。

黛玉正胡思乱想呢,春雨进来说茶膳房的管事到了,黛玉便命请进来。

进来了两位内监,一位是膳房总管,姓朱,一位是茶房总管,姓黄。二位进来后先向黛玉行礼。

“今儿请二位来,是为着年前陛下在瀛洲台设宴的事儿。”黛玉口中的瀛洲台设宴,也被称为茶宴,是先帝开启的传统,在小年这一日,天子邀请肱骨重臣共同品茶一日。

因朝中文臣武将如过江之鲫,所以能被天子邀请到瀛洲台品茶的,自然是天子心腹,朝廷栋梁了。

上一篇:穿成蛇队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