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宋,吃瓜勿扰! 第40章

作者:南伍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炮灰 BG同人

  “什么?我们这边能不能装一个打印机?”章得象有些不明就里,“打印机是什么?”

  “嗯,是印刷!我们不是已经有了印刷铺吗外面,但是我觉得,枢密院这样的秘书岗,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打印机!”

  苏景和看着章得象,心惊肉跳的,期待着自己的事儿被老大同意。

  嗯?怎么一副慌慌张张的样子?

  章得象想了想,“你不会家里小孩启蒙,想要从这里带东西回去吧?”

  【当然不是!】

  一句话给苏景和逼出心声来了,情绪也是相当激动了。

  “不是,我就是想了解了解,前段时间听说了有个人印刷很快,就想要知道是不是真的。”苏景和嘴上委屈巴巴,心里活泼太多了。

  【哎呀我记得印刷术改革的那个毕昇就是宋仁宗时期的啊,好像也是很晚了才开始推广出去,他研究还被人说是玩泥巴。】

  嗯?改革印刷术!

  章得象的眼神变暗,雕版印刷已经让文字的保存和传播得到了高速发展,要是再改革变得更快……

  【活字印刷让文字变得更平民化,普通百姓也能买到更便宜的书,这样学院里就能免费给买不起书的孩子额外提供书了!】

  啊,原来还是为了家里。

  章得象对苏洵有印象,苏洵的文章里面写的都是很大的家国大事,他都不用想,要是进了朝堂,这个人很大概率就是在建言献策。

  结果会让他帮忙去能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出乎了章得象的意料。

  更意外的还是,章得象给了他一系列名单,汴京城的国子监、太学,甚至连江宁府的也给了,不少可以学院、学府的名额也给他看过。

  最后苏洵选择了一个新在汴京试点的学堂。

  是苏景先那个学校的原本资源整合,去了一个更为偏僻的山头,建立新学校。

  至于原来那个地方,已经被改成了一处羊毛清洗的小作坊,大隐隐于市。

  大宋的羊毛产业也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有知道他在哪里嘛?哪个地方传出来的?我去让吕夷简那家伙找找,他最近一直在说很多人打表格也不会,准备统一定制一批专门用来打表格的纸,这下我之前劝他,给中书门下装打印机。”说到最后的时候章得象挑挑眉毛,“顺便给我们装,就很合理了,不走我们的钱。”

  精明,太精明了!

  苏景和点头,“我听说是在淮南路那边!好像是在一个叫做直河乡的地方。”

  【出生地在这里,啊啊具体哪里工作的我也不清楚,叫毕昇,毕竟的毕,日升东方的日升,可恶我要是介绍到这种程度,那我是不是就不是道听途说,得是自己认识了?但我也不知道人家有没有开始研究活字的……现在应该已经在印刷铺子里当手工印刷的工人了吧?要是没开始研究找不到怎么办,白白浪费人力物力好像也不好。】

  可以了可以了。

  章得象拍了拍苏景和的肩膀,手动停下了心声。

  “淮南路直河乡,知道了,我们吕相公是无所不能的,他可以找到。”

  【太好了!还得是吕相公!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

  本来在认认真真办公,想等着苏景和的心声给章得象闹出点幺蛾子来,让这个家伙也没办法摸鱼的吕夷简,此刻听到心声。

  已经能够想到章得象是怎么安抚担心找不到人的苏景和的了。

  什么烂摊子都交给我?这不合适吧!

  吕夷简内心暴怒。

  但对上众人的目光,还是端住了一国宰相的威仪,神色不变,像是心声里说得不是自己一样。

  什么好事,下次能不能再让我多找几个人!

  大约是花了有十天,吕夷简就把这个人找到了,而且正好,是他在研究活字印刷已经做出来一套成品的时候!

  吕夷简的人现场体验了一下活字的排版,当场就把人拖家带口,全家老小都带到了汴京。

  现在吕夷简已经拥有了相当快捷的全套新表格样式的纸张,可以让那些懒得打格子或者格子打的歪歪斜斜的人直接填表!

  可以,爽了!

  【太棒了,研究出来了,下一步是不是官方卖便宜的书?挤压一下现在的市场?还是官方免费送书?赶紧普及一下吧,能够让万民受惠!】

  官员们听着苏景和叽里咕噜的心声,一下就听到了重点“万民受惠”,岂不是要流芳百世!

  一下子犹豫的也变得想要支持了,损失一点钱,也能用另外的借口赚回来。

  【正好辽国那边要汉化,给他们搞一点复杂礼制这样的书过去,让他们学学看,每天忙着标准的、复杂的宫廷化礼仪,总能消耗掉一部分人的精力吧?】

  这真是个好主意!宋仁宗眼睛亮了。

  便宜但没那么好看的书很快就进入了市场,在稍微有点钱的人那边,它的外貌就被pass掉了,但正好是让穷人有能力买书看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太厉害了,我们大宋真的太厉害了!”苏洵所在的惠山学堂里得到了一批来自官方的捐赠,他了解了始末之后,对陛下、吕相公在乡野之中学到了能够改良雕版印刷术的毕昇感到相当震惊,且钦佩。

  “一心为民,这才是一心为民。”

  苏洵比划着新来的书,它们占据了供给借阅的图书馆里面一小部分的地方,但是众多孩子的未来!

  “对了……”苏洵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程嘉敏,还有孩子们,调整了几次,还是开口了。

  “我学堂里面有一个孩子,我很想资助他,不知道……”

  “什么?你有了一个孩子?”苏景和刚走了会儿神,就听到这么劲爆的消息,给他吓了一跳。

  “咳咳咳!胡说什么呢,我有个想要资助的孩子!不是我的!”

  苏洵赶紧解释,同时和家里的三小孩一婴儿讲解这孩子的不容易。

  “他是乡下出生的孩子,家里穷,没什么钱,省吃俭用自己赚钱上学,每天都会出去勤工俭学,晚上就睡在学堂的教室,特别可怜。”

  苏洵已经不是第一次说这个孩子了,他执教快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回来和程嘉敏说了这孩子七八回。

  “哦,就是那个叫做薛家闻的孩子?”程嘉敏的神色意外冷淡。

  苏洵正要继续说呢,突然听到了声音。

  【薛家闻?我看看?什么啊,什么自己勤工俭学,明明也是一个啃家啃老的,家里排行老二,小时候和大哥一起去学堂,他靠卖可怜让老师收了他,大哥之后就在家种地。现在每天出去,是去大哥摆的摊子那边加餐,吃饱了再回学堂睡!】

  什么?薛家闻是这样的人?

  不对?哪里来的声音?!

  苏洵震惊地站起身,四处张望着声音的来源。

第22章

  苏洵看了又看没有发现有什么人藏在周围,才放心地坐下来。

  但坐下来之后,那声音也没有停止。

  【真是奇葩啊这个人,一路靠着卖惨得到了不少资源,就一直卖惨了?在学院里和同学也卖惨,得到了不少善良的同学的好心帮助……什么?一天三餐都是吃的别人的?结果他晚上会饿,于是选择放学的时候去找他来城里打拼,摆摊卖吃食的大哥,白吃白喝不给钱,也就糊弄给点好脸色?这也太……不要脸了吧?】

  究竟是谁?

  苏洵听到这声音,整个脸都皱着,不仅仅是声音里面说的人和他了解地薛家闻一点都不一样,他现在还觉得薛家闻是一个好好学习只是还没掌握学习方法,认真刻苦勤俭持家,如果有一个更好的家庭一定会靠自己双手获得更好的未来。

  这声音莫名其妙的出现,诋毁他认识的小朋友,也太奇怪了。

  苏洵的皱眉让程嘉敏他们都有了错误的理解。

  “爹爹,你想要养别的小孩,是因为我不听话吗?”苏景和原先以为问这句话的会是苏轼。

  “不是不是,没有,你爹他只是脑子不好。”程嘉敏一把搂住坐在她左右的两个孩子,虽然苏轼没有情绪敏感,但也一块安抚了。

  “就算没有爹爹,娘亲也会和你们一起生活的,娘亲养你们。”

  “不是不是,我……”苏洵也没时间管声音不声音的事儿了,凑到程嘉敏的旁边,左右都没了位置,只好站在她身后开始讲。

  “不是要养别人,就是资助,资助而已。”

  “从景先到国子监开始,我们国子监的夫人团就牵头办了助学基金,提供的范围就是汴京这边的没钱读书但有读书想法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把人送过去领取助学金?”

  这办法还是苏景和想的。

  那时候正好苏景先、程嘉敏都有点对学堂过激反应,这种办法,一方面能够让程嘉敏和班里的其他孩子家长有联系,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国子监的氛围里。

  说来也奇怪,本来苏景和以为这件事怎么都要忙个一两个月的,长的话两三年也不是没可能,结果最后联系人加上一起办这个基金会,到基金会选址,有了正式的办公场所,一起加起来都没有超过二十天,特别快就结束了。

  这当然……

  苏景和不知道的背后,家里有小孩在国子监上学的大臣,知道了这件事,一个个都努力让自家夫人好好办呢。

  也就是限制了只能是夫人们的助学基金会,要不然这些人能够自己来。

  吕夷简吕相公在人前提的!说创意不错,爱民政策值得推广。

  太有吸引力了,要是办好了还能在吕相公这里露脸,到要干别的事情的时候,不就能想到优秀且能干的自己了吗?

  总之阴差阳错地,国子监夫人团体们共同出资的助学基金会就这么办了起来。

  而会办基金会的另一个原因——

  “就连方文瑞都通过了审核,这人难道会通过不了吗?”程嘉敏抬头看着丈夫,不理解为什么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几次三番地回来夸这个孩子多好、多可怜,他有多同情他。

  方文瑞就是那个苏景先帮助,但是在苏景先反被排挤的时候默默隐身的同学。

  程嘉敏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刚刚分娩,疑心病很重,才会这样疑神疑鬼,没办法和平地接纳丈夫做一些自己不理解的事情。

  苏景先这会也不说话了,只默默地看着前方发呆,像是又陷入了自己的世界一样。

  苏家现在这两位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很稳定,这才让苏景和萌生了让他们办基金会,帮助别人的时候会收获快乐、满足,也能让他们没时间内耗。

  苏景和看他们状态不好,赶紧过来劝。

  “没事的小婶,小叔他也只是年轻,涉世未深被人骗了,不是真的想要照顾别人家的小孩,我们自己家的还照顾不来呢对吧?”

  然后又安抚苏景先,“外面的小朋友我们大宝也是乐意照顾的对不对,只是爹爹没有提前说,大宝不知道对方小朋友是什么人,所以大宝有些紧张,来,跟着哥哥深呼吸,对,就这样……”

  也是被他这么左右安慰着,两个人都恢复了状态。

  太可怕了。

  古代也会有抑郁,阿不,我在想什么东西,抑郁又不是现代人的时尚单品。

  苏景和一屁股坐下来,才喘口气,发现不对劲。

  “唉唉唉?别打别打,打我干什么啊?”苏景和这边是好了,另一边苏轼已经追着打苏洵了。

  苏轼人小,但吨位在这里,加上吃得多力气大,直接头锤撞苏洵,给人疼得嗷嗷直跑。

上一篇:系统是黑化超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