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任都是男神 第56章

作者:风不起 标签: 西方罗曼 娱乐圈 爽文 轻松 BG同人

  “这三部电影的票房让好莱坞制片厂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爱情电影了。”

  用一个暑假档狂澜5亿多美金票房的nineteen,挥舞着票子想要投资的公司更多了。

  而在HBS进修一年的莉莉决定接受投资,使nineteen更高速地进行扩张。

  在此之前,莉莉自己先开了一家投资公司。

第63章

  在进入HBS后不久,莉莉的同学们就建议她开一家投资公司,以便更好地将资产利用起来。

  当时莉莉没做,因为她不是很会金融玩法,前世见识过互联网公司的疯狂玩法后,她也觉得自己没那群人心黑,但经过学习一年后,莉莉悟了,朝着更心黑的资本家进化了。

  之前莉莉不太想接受投资是因为她的话语权会随着投资的增多而减少,这条路她经历过,也不是不好,但偶尔想做点什么大动作就要被限制的感觉让她很不爽。重来一次,有更多经验了,她就不想带着投资方一起玩了。

  关起门来自己玩,对她来说很好,对nineteen的发展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而在HBS得到进化后,莉莉开了一家名为Gypsophila的投资公司,随后Gypsophila变成了nineteen最大的投资方和股权持有者。

  莉莉私人持有的股份从100%变成20%,剩余的股份被华特迪士尼公司及二十一世纪福克斯公司用美金瓜分。

  有了更多钱,那当然是立刻花出去。

  内部机构进行重组,对现有的职能进行细分,增添了电视部,招聘和挖了更多员工。买了一块地皮计划修建新的大楼和新的制片工厂,计划收购一家电影公司,买了更多的剧本和电影版权。

  《我的盛大希腊婚礼》的成功,公司内部一致看好的另一部音乐剧《妈妈咪呀》的制作立刻就提上了日程。

  迪士尼和二十一世纪福克斯还对nineteen开放了他们剧本库里的一些爱情片,计划借nineteen爱情电影大卖名声,一同打造一系列低成本高质量的爱情电影。

  不说像是之前那样大赚,但还是很容易回本,毕竟除了票房、碟片和卖版权,这种电影还很容易打广告,不说《公主日记》的彩虹糖,《吸血鬼》系列在拍摄前接到的广告费,就已经让制片成本回血大半了。

  而莉莉的投资公司Gypsophila除了实际控股nineteen,现在也是福克斯出版社的最大股东,相比电影公司那边的动作,这边就更有创新性了。

  莉莉拿出了一个电子书网站的新项目,开发网站,对书本电子化并收取下载观看费用,后续还可以鼓励作者在网站上直接连载,让书粉付费观看。

  美国的书很贵,特别是工具书。知识产权方面也要更好一些,莉莉觉得小说网站感觉比在国内还更有搞头一些。

  在买下出版社时莉莉就有了这个想法,网站建立的难度比公司官网难,但技术也没高深到哪里去,莉莉先请了几个人做了一个简陋的网页,里面的电子书还只有她自己的《吸血鬼学院》,她就拿着这个简陋的网页当做她的结业作业在全班讲解了。

  “电子信息技术可以让全世界的书都聚集在这个网站,而相比将书印出来运到各地书店,成本将降低很多,能用更低廉方便的方法看到书本内容,我相信这能够吸引不少用户。”

  二十一世纪初期,电子信息时代到来的讯号已经被不少人听到。莉莉HBS的同学们对她画得这个饼相当感兴趣,听起来又大又圆又香又甜的,特别靠谱。nineteen那边的投资还未敲定时,这边的项目就已经迅速拉完投资,在福克斯出版社下新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开发名为FoxBook的电子书网站项目。

  前期这个项目基本上就是在烧钱,除了建立网站,他们花费了大量版权费购买书籍并进行电子化。

  两边都拿了大笔投资的莉莉忙疯了,基本是洛杉矶—波士顿来回跑,已经开始在百老汇登台表演的詹姆斯麦卡沃伊也难以经常见到自己的女朋友。

  每次见面还都是第一时间被扑倒,开展疯狂的**交流活动。

  一次两次没什么,次数多了詹姆斯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他们之间的聊天少了,做得最多的事情变成了做爱——他没有不喜欢,实际上他非常享受,但他们是情侣,不是炮友啊!

  现在这状态明显不健康。

  察觉到不对劲的詹姆斯在时隔一周再次见到热情扑上来的女友时,第一次躲开了她的热吻。

  而亲空了的莉莉退开几步,眯起眼睛打量自己的小男友,穿着舒适的休闲裤和套头衫,头发蓬松,看向她时眉眼舒展,清澈的眼中带着爱意。

  确定人没变心后,她不开心地问道:“怎么了?”

  詹姆斯压住见到女友后忍不住上扬的嘴角,摆出严肃脸:“我觉得我们得谈一谈。”

  “你想要谈什么呢?”莉莉往沙发后背一靠,抓住他的手把玩的同时表示自己有在认真听。

  “我觉得我们最近聊天太少了,想要增加每天的沟通时间。”手被另一双细腻的手一点点的揉捏,詹姆斯不得不省去前调,快速进入主题,他苦恼道:“我现在不知道莉莉你每天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新认识了什么有意思的人,你好像也对我每天的生活失去了兴趣,这让我感到不安,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增加一下感情联络。”

  也许是音乐剧表演多了,一长段话下来有种特殊起伏的音调,莉莉想笑,忍住了,解释道:“我没有失去兴趣,只是太忙了。”

  “但我们不能忙成炮友。”他认真道:“比起身体,我更想了解你的其他。”

  莉莉的小动作停了下来,顿了顿才故意调侃道:“是觉得自己身体吃不消,想要更多休息时间吗?”

  “我不是在说这个,不要转移话题。”想掰回话题的詹姆斯还是忍不住为自己的男性能力辩解:“而且我很行,吃不消什么的,以这个频率,完全没有,或者说太少了。”

  “那看来某人是不满每日活动变成每周了呢。”莉莉坐到他的腿上。

  严肃正经的谈话秒变不严肃不正经的交流。

  这次的交流虽然以同样的活动结束,但还是有效果的。实在很忙怎么办呢?情侣们变成了电话和短信联络,清晨、中午、晚上,莉莉总能抽出一点时间给对方打电话或者回复信息。

  全是工作的日常也没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莉莉就和詹姆斯分享八卦,还附带吐槽。

  独角兽

  “某某明星吸毒裸奔,感觉他脑子吸出问题了。”“某个电影公司高层女儿和他的老对家搞在了一起,不同意两人私奔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某个导演和妻子的侄女鬼混被抓奸了,那个女孩还没成年这家伙要去坐牢了。”“有个演员为了上位一个一个去睡制片人生冷不忌、也不怕得病......”

  詹姆斯听了一堆八卦,但他现在好歹也是好莱坞的泛边缘人物,这群人搞出什么骚操作他都不奇怪,他把重点放在了最后:“这种人很多吗?”

  “什么?”

  “就是为了角色……”说着,詹姆斯闭嘴了,哪能不多呢?想起有几次他都在莉莉旁边,他们的手亲密地牵着,但依旧有人当做看不到他,直接和莉莉明示暗示。

  当面就这样,那么背后又有多少这样的人呢?

  莉莉也十分坦然道:“非常多。不过不用担心,我还是很挑剔的。”

  听到莉莉的话,詹姆斯并没有轻松起来,甚至对拍摄了《KillMe》,他隐隐感到有些后悔。

  他好像做了一个不好的决定。

  最初只是两个好久不见的男女相遇,春风一度之后都有些感觉,些许的情愫通过手机隔着半个地球的距离连接反而逐渐浓密,但不足以打破遥远的距离,爱情犹豫中男女主在外人的刺激下互通心意在一起了,男主还搬到了女主所在的城市,如果故事断在这里也算是happyending。

  但詹姆斯麦卡沃伊的人生又不是电影,会停在恰当的时候。

  搬来波士顿是一时上头,也是因为他的合约到期了,想要在异国闯荡试试。

  而来到这里之后,莉莉又不仅仅只是再遇时漂亮有魅力的女人,她是畅销书作家、打造了吸金巨兽《吸血鬼》系列的制片人、是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

  而他只是一个参加过她节目的小人物,身份的差异,让詹姆斯不可能感受不到压力。

  但这差异也吸引着他,在昂扬地忙碌学业、电影、公司的莉莉,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名利场的莉莉,甚至抽着烟不修边幅地在电脑前打字的莉莉,都远比仅仅作为漂亮女人的莉莉更吸引他。

  没有人不喜欢比自己更强大耀眼的人。

  不可避免地,詹姆斯就想更了解她,融入她。

  所以,在莉莉说“我们一起把这个不讨喜的作品拍出来吧!”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没有想那么多,他们只是在玩,詹姆斯也十分乐意陪莉莉玩。

  玩拍摄也确实让他们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一段时间,拍摄想法一致时的相视而笑,让詹姆斯感觉到他们灵魂的契合。

  《KillMe》不仅是玩具,还是他们的感情升温器。

  特别是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脸时,詹姆斯心中对莉莉的情感简直要澎湃成河。

  如果只是到此为止,这就只是小情侣的闺房之乐,但偏偏,阴差阳错下电影被不少人关注到了。

  一开始还好,不就是制片人给小男友拍了一部制片成本都没超过百万、一分宣传费用都没有的电影吗?明眼人一看就是逗乐的。

  但逗乐的电影票房接近千万、引发了影评人大骂架后,詹姆斯麦卡沃伊明显感觉有什么开始变了。

  之前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回怼‘小白脸’‘靠莉莉出头’这样的言论,他确实没有接受过莉莉的任何资源,但现在这种理直气壮消失了。

  詹姆斯拒绝了电影有了影响后找上门来的一些资源,老老实实地在百老汇表演舞台剧。

  而他的女朋友已经在运作这部电影冲奖了。

  《KillMe》运作冲奖这件事莉莉之前是没想过的,毕竟是玩乐之作嘛,而影评人热闹的骂架让她想,为什么不可以呢?

  除了商业上的成功,一家好的电影公司也需要带着奖杯光辉的好作品。

  成功的运作能让《莎翁情史》打败《拯救大兵瑞恩》,她家《KillMe》不奢望奥斯卡,得几个影评人奖还不绰绰有余?

  在和迪士尼即将成为“一家人”的蜜月期,莉莉带着自家人和他们专业运作文艺片的团队聊了聊。

  “只运作影评人奖体现不出这个作品的深度啊!《KillMe》起码能得到几项奥斯卡提名吧?”人家表现得比莉莉本人还自信,说道:“评价两级分化也是一种优势,有争议代表有深度挖掘的地方啊!更何况我们还能去参加其他国际电影节,总有好这一口的。”

  莉莉点头,出口转内销,还能卖版权,挺好。

  “那么你是想主推最佳影片还是最佳导演?不同的侧重,有不同的资源倾斜。”

  “最佳男主角。”莉莉回答道。

  于是运作第一步,莉莉将男主演的片酬全捐给慈善机构了。

  10月底,莉莉和詹姆斯一同飞往东京,他们的电影《KillMe》提名了第1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及最佳男演员奖。

  而詹姆斯自从知道提名后就一直处于踩在云端上,轻飘飘的感觉。直到踏上东京的土地、又被颁奖人叫出名字时,才落到实处。

  “恭喜。”莉莉为自己的成功鼓掌。

  即将成为最佳男演员的人用力抱了一下莉莉,这个拥抱久到台上的主持人又说了一遍:“最佳男演员奖的获得者是詹姆斯麦卡沃伊。”

  现场响起了善意的笑和掌声。

  被叫了两次的最佳男主演这才忍住波涛的情绪向舞台走去。

  短短距离,詹姆斯想了很多。

  最终站在台上的想法落在——他好像打开了一道不应该开启的大门,他让大家知道了,做莉莉福克斯的男朋友能很快从无名氏变成国际影帝。

  台上的灯光闪耀万分,台下之人变得模糊不清,拿起奖杯的那一刻,除了欣喜,詹姆斯麦卡沃伊更多的是一种茫然。他隐约感觉到,他将亲眼见证自己爱情的逐渐消亡。

  但至少此刻,他光明正大地说:“感谢我的女朋友莉莉。”

第64章

  台上的人思绪万分,台下为男友拿到最佳男主演而鼓掌的莉莉没想那么多,只是单纯的感到高兴。

  不仅仅是为了男朋友,还因为这个奖杯证明了她高薪挖来的运作团队不是白拿美金的,通过这件事,她隐隐看到了奥斯卡向她打开的大门。

  颁奖礼后的采访,记者们像是闻到血的鲨鱼,扑向了新晋影帝。

  新人第一部电影就获得了最佳男演员,电影还是年上女友拍的,这位姐姐的前夫还是国际巨星,无论哪个点都够头版新闻了。

  “詹姆斯,得到最佳男演员的感觉怎么样?”

  “第一部电影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会对下一部感到有压力吗?”

  “因为是导演莉莉福克斯的男朋友,所以你才能参演这部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