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松雪酥
不管文书房主事那不悦地打量着?他的神色,沈海抓起?自个的塔链撒腿就跑,在小黄门那取回了自己的官牌,他便一溜烟跑出了东华门,却发现御街前头,换了便袍的林大人正与?个胖和尚相谈甚欢,往前行?去。
真倒霉啊,怎的一出衙门就撞见上官!
而?且林大人不是日日都要?忙到天黑的么,怎么今日也和他似的,踩着?点儿便下值了。
沈海连忙刹住脚,他不想出了衙门还与?上官打招呼寒暄,他便鬼鬼祟祟躲在御街两旁的树后?头走,生怕被林闻安看见。
但走出御街后?,他便发现,不对啊,怎么林大人看着?也是去国子监呢?且马上要?拐进岔路,道?儿窄了,再无处可躲。
唉!沈海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打招呼。
林闻安侧头瞥他一眼?,心下也觉诧异。他念着?如意今日新?店开张,家中必定忙碌,加之?开印首日衙门里事务不多,便想早些回去瞧瞧,不想行?至御街,就遇着?兴国寺的和尚。这?胖和尚怕是得了梁大珰提点,又或是打听?过他与?姚家的渊源,一见他便满脸堆笑迎上来,说是正要?去姚家与?姚小娘子商议糕饼作坊的事儿。
虽不喜这?和尚前倨后?恭的做派,但糕饼作坊一直是如意心头大事,林闻安便由着?他结伴同行?,往夹巷去了。
这?快到国子监了,吃了他一半朝食的小吏竟然也来了。
于是一人行?成了三人行?。
沈海跟着?林大人进了国子监夹巷,好奇地到处瞧。说起?来他也是头一回来这?儿,他从前在辟雍书院读书,但也听?过国子监的许多风趣轶事,之?前他就听?说国子监的膳堂与?他们辟雍书院的膳堂差不多,都是难吃如泔水。让他听?了心里也略有些安慰。
所以知道?这?里头竟有铺子,便大为震惊。
而?等他晕乎乎地坐进了知行?斋的茶室,举目四望,室内雅致温暖,氤氲着?乳茶香气,诸多学子捧着?香甜糕点围坐读书、逗猫、对弈。隔壁是卖笔墨纸砚的文房铺子,对面?则是灯火通明的读书室,他隔着?窗子觑了觑,里头桌椅簇新?,更有老先生坐镇解疑,墙下还立着?一排书架可供借阅。
他嫉妒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凭什么……凭什么国子监的学子不用翻墙就能过得这?么舒服啊!说好的寒窗苦呢,那他以前读书时受得苦又算什么!
第50章 谈成了 一开门,那场面,差点没把姚如……
暮色四?合时,沈海觉着,果然是深冬早春的黄昏更美。无晚霞灼灼,也无川流不息的人流,天光收敛了最后一丝余晖,人便?也稀了,汴京城便?似褪了金钿玉搔头的仕女,卸下?白日里珠围翠绕的做派,慵慵然枕着山河卧下?了。
沈海长大了,便?喜爱冬春甚过夏秋,尤其如今这知行斋地处国子监夹巷,天然便?比外头冷清,他凭倚竹窗,把着一盏乳茶慢饮,几?枚梅花酥卧在陶碟里。竹帘懒懒卷起,他开了窗子,风虽有?些凉,窗外却是好景色。
窗框里是半角飞檐,屋檐之后,暮色晕染成深浅不一的紫,几?点早亮的灯笼悬在远处,落于他眼?中,便?成了一星两点的淡黄光晕,影影绰绰地映在同样模糊成几?笔剪影的街市之中。
竹编灯笼被风推得轻晃,巷陌深处犬吠声忽近忽远,更远还有?街市上的嘈杂,有?种大隐隐于市的宁静之感。
当值一整日,累得谁也不想理会,连家也不想回时,能坐在此?处喝喝茶、漫无目的地消磨着时辰,倒也很安抚人心?。他又抿了口?乳茶。这样的宁静是他小时不懂的,那时轻狂自矜,是个自大虚荣令人厌烦的小孩,做过许多自以为?是的蠢事,如今想来也是羞愧万分。
沈海感慨地又喝了一口?,再啃了口?梅花酥。
真好吃啊。怎么他读书时就没?有?呢?不过幸好没?有?,否则他要是知道?不过几?道?城墙相隔,国子监的学子日子过得这么好,更是要妒得夜夜挠墙。
他慢慢将一盏乳茶都吃尽了,才满足地起身准备离开。
下?回得空,他一定还来坐坐!
晨间虽蒙林大人赐过一盏乳茶,但今晚这一盏是他自个挑的口?味,好似唤作什么“兰桂”,这杯他更为?喜爱,不仅乳香与茶韵交融得恰好,还有?桂子的幽芬在口?齿间袅袅升腾。因是冬日,这茶室里卖得都是热饮,但沈海觉着,这样清爽香甜的滋味,冷泡想必也不错。
他小时其实没?怎么吃过牛乳,家里虽不算拮据的,若要吃也吃得起,但他娘嫌熬煮麻烦,他爹则嫌腥膻,家里便?很少得见?酪浆之流的东西。不过,他也是长大了才渐渐回过味来,为?何幼时他总觉着爹娘从不挑食,却总是斥责他挑食,就好比这牛乳,爹娘不爱吃的压根他们也不买啊!
后来自己有?了余钱,却也想不起特意买来喝。
如今喝一喝,倒是很合口?味。
也不膻啊,甜甜的。
他走出这茶室,天色尚有?几?缕余明,便?又去隔壁文房铺子逛了圈。方?才他腹中饥饿,一与林大人问明了乳茶的所?在便?直奔这茶室了。且为?了能进来喝茶,他还交了三文钱的读书费!
沈海怎么也没?想到,这儿竟不是正经的茶肆,实际是个供学子就学的读书室。但是么……沈海临出门又回望一眼?。
天快黑了,茶室里仍客满为?患。
灯火明暖,炭炉子供得足,学子们这一堆、那一丛的,有?的抱着猫不放,撅着屁股拿自己的衣带逗猫,被那肥猫挠成流苏了还兀自傻乐;有?十几?个聚在长桌那玩进来很风靡的阴阳牌;还有?几?人带了竹笛长萧,席地而坐,正低声和?唱着自己填的蹩脚词曲;另有?几?个倒是乖乖地窝在角落里看子集经义,但沈海凑近了一看,他外头封皮虽写着《中庸》,但里头的书页却绘有?粉颈香肩的美人图,一看他就懂了。
他心?里冷笑。
这偷梁换柱看闲书的伎俩,都是他从前?玩剩下?的!谁看《中庸》能看得满脸春色、眼?睛都恨不得黏在上头,八成是什么《俏娘子错嫁薄情郎》《金钗盟誓相思债》《芙蓉帐里云雨欢》之类的……
呵,他都看过了。
嗤笑一声踏入那文房铺子,只见?个垂髫小僮,抱着个比他脸还大的海碗,呼噜呼噜正吃汤饼呢,见?他进来,嘴里还含着汤饼,指了指门边一摞藤篮,说了声:“郎君自选,篮子在那儿!”
沈海好奇地取了个篮子,他还没?见?哪家铺子能这般取个篮子叫人自选的,还只派了个小童子看守,难道?这店主不怕有?人偷窃夹带么?
怀着这个疑虑,他逛了一圈,竟还真买了几?样东西:几?本装潢漂亮的小册子、几?根狗头毛笔,尤其那笔:笔杆顶端刻了凶巴巴的疤脸狗头,笔杆上还刻着“狗贼我是你?义父”,把沈海逗得当场大笑出声,乐得他当即抓了五六支。
他要买,一定要买!
且还要多买几?根,送给他那几?个迄今仍交好的老同窗。
他们见?了也一定会大笑的。
这一根二十文,笔墨向来也不是便?宜的东西,这也不算贵了。虽是普通的青竹笔杆,但锋毛倒还捻得不错,最妙的便?是那狗头了,凶巴巴张嘴咆哮雕得惟妙惟肖,沈海乐呵呵看了半天。
他去那小童子那结账,忽觉脚面温热,似乎碰到了什么毛乎乎的东西,低头一看,发现一个和?毛笔上一样的疤脸大狗头。
柜台边卧着只疤面大犬,它原一直躺着,见?他过来特意抬头起身,用鼻子把他身上嗅了个遍,似乎觉着他没?有?偷东西,才懒懒地又躺了回去,眯起眼?假寐。
沈海吓一跳,这狗真大,长得很凶,看样子是专门训出来的,鼻子灵得很,怪不得这店主不害怕有?人偷盗呢,有?这样的看门狗估摸着能比十双人眼?还顶用,谁敢偷盗?一准能被它咬出来。
吃也吃了,逛也逛了,沈海也准备回家了。走出这文房铺子,对面东厢灯火映着纸窗,疏落落伏着三两个学子苦读的身影。
还真是读书室啊,还以为?是噱头呢……沈海好奇地驻足看了会儿,望着他们努力读书的背影,他竟莫名有?些伤感与怀念。自打进了军器监,成日里应付着自己的公务杂事、逢迎媚上什么也不会只会拍马屁的主事、总推诿塞责自己不会便?将活计丢给他做的同僚。
若不是今日机缘巧合进到这知行斋来,他已好久没?有?想起自己读书时的那些事了,也好久没?有?想起……那种为?读书而全力以赴的赤诚了。
如今的他每日只想着:莫要迟到莫要迟到、廊下?内侍何时抬来午膳、午后茶点怎还未发放、终于熬到快下?值了赶快收好褡裢才跑得快……
不过,他以前?好似也不好好读书。
然读书一途便?是如此?,沈海想,天资明师尚在其次,要紧的是那颗澄明向学的心?。纵有?千般由头,不愿读时怎么着也读不进去,想读书时,只消一个念头,便?能熬过一年又一年。
这“知行斋”东西厢房两头的学子以及曾经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自己不就是现成的例证?
沈海轻叹,逝水难追啊,可惜人无法回到过去,否则,他真想对当时的自个说快别再浪费光阴了,快去读书,快快快!但那个年少顽劣的自己,想必也是听不进去的吧?
出得知行斋去,沈海还瞥见?斜对面的屋檐下?挑着两盏昏黄风灯,也挂着招子,似乎还有?个杂货铺。奈何天色已暗,若再耽搁,长车都要停摆了,便?没?有?再过去瞧瞧,只得加紧脚步往夹巷外去。
出这夹巷时,还验了一回腰牌才放行,令他有?些咂舌。
国子监总归是国子监,内舍生为?天子门生,果然不同啊。连条窄巷都遣兵丁把守,若非方?才随林大人同往,又佩着官凭,怕也要被那蓬头老卒拦下?盘问。下?回若再来怎么办呢?还得蹭林大人的光么?唉,这么好的去处、这么好的乳茶,怎么就开在这么一个麻烦的地界呢?
罢了,回头再说吧。
走出巷子,汴京城夜市早已灯火明煌、人流不息,各样混杂的气味扑面而来。他一怔,恍然若失。他仿佛刚从一处世外桃源走了出来似的,这外头喧闹拥堵的世道?才是真实的。
他回望了一眼?,那小小的夹巷中依旧宁静,杂货铺与知行斋的灯火在巷子里最亮,晕成两团亮黄,显得整条巷子皆是从旧日记忆中剥离出来的一般,晚风静悄悄,学子们读书声也散在风里了。
沈海怅然地收回了视线,终究还是赶着去马行街坐车了。
路上,他不断穿过叫卖的人群,忽而又兴奋了起来。
明日上值后,他定要与衙里同僚好生说道?这新奇的去处!
当年沈海读的是辟雍书院,书院是新造没?几?年的,学舍、学馆簇新明净,习武场铺着细沙,琴阁临着荷塘,处处花木扶疏、清幽宽阔,唯有?啄饮堂的饭食太差这一项缺陷罢了。
但他们那些曾就读于国子监的书吏,可是要既忍受十二人的大通铺、又要忍受几?十年老旧的学斋,连练习骑射的校场都坑坑洼洼。
而他们一考中取仕,国子监中便?有?了这样好的去处,茶室雅集,文房琳琅,会文夜读的书室灯火长明,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嘿嘿,那些国子监出身的书吏若知晓此?事,知晓如今的内舍生这般快活,只怕能呕死!
沈海猥琐地桀桀怪笑了起来。
***
姚如意还不知自己的读书室和?杂货铺都将成为?国子监各届新旧学生的网红打卡点,她此?时正襟危坐,在自家小院招待那兴国寺来的胖和?尚。
这胖和?尚与先前?压她价的并非同一人,生得面团团而白胖,眯眯眼?,一笑便?有?些弥勒佛的样子,言语和?缓温厚,仿佛事事都愿为?旁人着想一般,叫人看了便?容易心?生好感、放松警惕。
但此?时的她早已不是那被知事诘问得手足无措的姚阿蒙了!
筹备自习室这些日子,她恍若被投入一个商业谈判训练营一般,毕竟前?阵子林闻安陪伴她出去采买的日子,她几?乎每日总要会晤四?五个商行作坊,短短几?日,将形形色色的掌柜、店主和?行商的百般手段都见?识过了。
如今再坐在这胖和?尚面前?,不论他说什么,她都不慌乱了。不仅是她高强度刷过“经验”了,已能辨得对方?话中机锋,有?了应对的法子。
加之……林闻安就在她身边。
小泥炉子上吊着素茶,咕嘟咕嘟响,他闲闲而坐,只替她倒茶分盏、添水续汤,却并不干涉她与大和?尚的谈话,更不担心?她做不好,仍由她施为?。
姚如意便?十分安心?。
林闻安只管只静坐旁听,他未出言打断,亦未使?眼?色,她便?知自己与胖和?尚的所?言所?行皆无差池,也愈发有?了信心?。
她不必忧惧被胖和?尚算计,亦不须害怕言语有?失坏了正事,更不需低眉顺眼?屈从对方?条件。
最后与兴国寺的整桩生意,都是姚如意一人完完整整谈妥的,起初坚持的两成利、与成本持平的进货价也顺利被写进了契书中,林闻安正好在此?,他替她仔细看过契书后,以官身作保,作为?她这个“甲方?”的中间人,在契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姓名。
而大和?尚也自去寻了讼师作中,契书便?算成了。
虽未压下?姚如意的价,胖和?尚谈判不顺也仍神色如常,面上瞧不出这桩买卖于兴国寺究竟是盈是亏,只与她温言约了日后交方?子和?送来头一批零食的日子,便?微笑着合十告辞。
真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和?尚,这般滴水不漏的气度!姚如意暗暗记在心?里,想着自己日后也要修炼出这般宠辱不惊、叫人难测深浅的本事!
不过才将和?尚送出门,姚如意便?原形毕露了。
目送胖和?尚转过巷口?,她才惊觉自己一直绷着一口?气,此?刻人既走了,浑身筋骨也渐渐松快起来,一种“原来我也可以”的喜悦像是糖锅子里沸腾的小泡一般,细细密密地翻涌起来。
虽说与兴国寺谈成合作,多少借了二叔的势,若不是二叔进宫为?她争取来再次洽谈的机会,今日又在旁掠阵,她难以谈得这般顺遂,可……真正捉刀上阵、执棋落子的是她啊!
兴国寺的和?尚向不畏权贵,纵有?林闻安这四?品官在侧、也有?宫里人递话,他也不过言语间对她客气几?分,该争的利半点不让。后来是她镇定下?来据理力争,又领他去看知行斋茶室,回杂货铺请他尝了样品,他才慢慢收了慈悲面相下?的轻慢,带上几?分郑重与她商谈。
许多商事谈到最后,拼的便?是谁能扛住压力,是心?智的较量。她咬着牙挺住了,从先前?言语里摸准了胖和?尚的底线,死不松口?,果然叫她猜着了——她提的条件于兴国寺不过九牛一毛,他们并非在意一成利还是两成利,不过是惯了要将利益谋到极致,轻易不肯松口?罢了。
所?以今日才成了事。
她在门前?站了站,才转身掩上门扉回到小院。
昏黄烛灯下?,林闻安仍立在那片暖光里,眸中含笑。
那目光里,既有?为?她得偿所?愿的欢喜,也有?对她勇气与成长的赞赏。林闻安虽未言明,姚如意却只消触到他的目光,便?再也按捺不住,提着裙子便?兴奋地奔到他跟前?。
“二叔,我真做成了!”
“往后我再也不会怵这些场面了!”
林闻安垂下?眼?眸,微笑凝望她。女孩儿高兴得脸都红了,抑制不住地想要手舞足蹈,围着他跑来跑去、说个没?完没?了。
“那和?尚面上若无其事,只说‘这生意于兴国寺不过鸡肋’,我也不知怎的,忽然便?开窍了!瞧他眼?神闪烁,便?知这话是虚的,立时便?有?了底。我想我要的价必定不算高,若真是鸡肋,他何苦还坐在此?处与我纠缠?兴国寺的底线,必定还在我所?求之下?!”
“所?以我便?大着胆子又提了半成利,果然他忙不迭拒绝,但我就是故意抬价诈他的!还想要叫他知晓,我仅要两成利已算很好了!”
林闻安望着她,如意说起这些得意事时,眉眼?灼灼若星子,整个人都透着蓬勃的生机。他望着她,恰似在见?证一棵风雨中抽枝展叶的小树般,她在他面前?迅速地成长、拔高,长得亭亭如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