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宗门的白月光 第542章

作者:蕴沧玉 标签: 穿越重生

第569章 天地为笼

  润朝。

  神界一日,地上一年,自从金麓王朝彻底被推翻,润朝开启之后,整个凡界一改金麓王朝时的战乱、灾祸,虽说达不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地步,但已经是一个太平盛世了。

  希衡和玉昭霁要去润朝的文渊阁,文渊阁在金麓王朝,以及之前的朝代,就是凡界最大的藏书楼。

  后来金麓王朝虽然战乱连连,但是,京都是最后才乱起来的。

  希衡的军队进入京都后,也井然有序,军纪严明,所以并没有任何烧杀抢掠的行动。

  文渊阁作为最大的藏书楼,自然也保存了下来。

  文渊阁内,藏书数十万卷,就连几个朝代以前、还没有纸张时所用的竹简书、锦帛书,都堆了几百卷在这里,而且全都是孤品。

  希衡和玉昭霁来到润朝,并没有显露形迹。

  因为此时离他们在金麓王朝行使神职的时代,也就只过去了几十年,如果有那种曾经见过他们的人又在街上看见他们的模样,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希衡和玉昭霁隐了身形,他们走在润朝的大街上,避开川流的人群。

  偶尔会有人不小心要撞上他们,他们也能避开。

  润朝热闹的气息、喧哗的人群伴着阵阵摊贩的吆喝声,行人的谈笑声散开,在这其中,有一个说书先生的声音最为洪亮。

  说书先生在街边茶馆里,他惊堂木一拍,整个茶馆顿时寂静起来。

  说书先生中气十足道:“要说本朝的昭烈圣皇帝,那可真是,一生戎马天下,未逢敌手。无论是曾经的暴君天武皇帝,还是曾经王朝末年的群雄四起,都不是咱们这位昭烈圣皇帝的对手。”

  “当初,昭烈圣皇帝可谓是神人降世,未逢敌手,还有传言,说当初的金麓王朝末年,有地下的亡者复生,那可真是百鬼日行,全无王法!诸位看管可想想,若是你们,碰见了百鬼日行,拦路于前,你们会怎么做?”

  茶馆里的客人们纷纷道:“别说百鬼日行了,就算是一只夜行我也怕啊。”

  “对,大家想想,照理这些阴物,都该怕白天的太阳才是,能在白天出来的,得有多凶啊。”

  说书先生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再将惊堂木一拍,用神秘莫测的语气:“是啊,这世上,谁人不怕亡者?哪怕是咱们村里杀猪的屠户,大晚上路过坟场时也会觉得凉飕飕的呢,诸位说是不是这个理?”

  茶馆里的客人们不由得哈哈大笑。

  说书先生见场子已经彻底热了起来,就开始说正题:“可是这昭烈圣皇帝就不怕,什么百鬼日行,什么阴兵过境,在昭烈圣皇帝面前,那都是纸糊的老虎,一吹就散了。昭烈圣皇帝推翻暴虐的天武皇帝、弹压四起的群雄,诛杀日行的百鬼,这桩桩件件事情做下来,统共没有超过十年时间!这是多么大的功绩呀,诸位看官可能觉得,十年也不短啊,那你们可就想错了。”

  “昭烈圣皇帝的这十年,是从一无所有,到登临帝位的十年,而且,这昭烈圣皇帝从小,就有怪道想要杀她,她还是个女儿身,在当初的金麓王朝,女儿身可不好办事啊。”

  茶馆中,说书人饱含赞扬、甚至在希衡看来已经算得上吹嘘了……

  玉昭霁饶有兴致地站着听,希衡抚额:“说书人之语,恐怕也有本朝颂圣的考量,你知道,颂圣的诗文一向是夸大其词的,魔族没有颂圣诗吗?”

  颂圣,也就是褒扬皇帝。

  玉昭霁身为魔族之君,当然被许许多多的魔赞扬过。

  不过,他听着希衡被赞扬,又是另外的一种心境了,尤其是见到希衡还有些害羞,更让玉昭霁觉得有趣。

  玉昭霁道:“魔族虽有颂圣诗,不过……”

  他故意拉长语调:“魔族颂圣诗都是私下里作来呈上魔宫,倒不会这样在茶馆里,当着诸多人的面就……”

  “好了。”希衡连忙岔开此话,她望向别处,表面风平浪静,但是实际上耳根已经红完了,“我们快些去文渊阁。”

  说完,希衡就大步走开。

  玉昭霁急忙跟上去,他不再起逗弄之心,而是宽慰道:“你何必觉得不好意思,他们说的本来就是实话,如今四海升平,河清海晏,百姓们能坐在茶馆内听书,正是盛世景象,你该感到高兴才是。”

  希衡也知道玉昭霁说的后半段是正确的,但对于前半段,她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苟同。

  玉昭霁道:“这倒奇了,你从来就是被一路夸赞过来的,修真界人人夸你,神界人人夸你,你以前早就习惯,安之若素,为何今日如此的不好意思?”

  希衡轻轻叹息:“我在修真界和神界时,所有人同为修士、同为神,他们虽夸赞我,但我知道他们夸赞得事出有因,可我身为神明,来凡间行使一次神职,岂不如同大象来到蚂蚁群,这种情况下,我得到一些夸赞,我只会觉得汗颜。”

  因为希衡觉得神来插手人世间的事,本就算是降维打击。

  玉昭霁则不赞同:“当初你我来到金麓王朝,难道不是封印了修为和记忆?更别提后来还有鬼君、凌虚神君以及上古东海遗泽,这些事哪一件不棘手?”

  两人正说这话,文渊阁已经到了。

  文渊阁太过重要,有重兵把守。

  但是这些训练有素的精兵看不见希衡和玉昭霁,文渊阁门上的门神倒是看得见他们,但门神心知他们是谁,所以并不阻拦,一气放行。

  希衡和玉昭霁进入文渊阁。

  文渊阁之中藏书太多,两人分门别类寻找,很快找到了增强天地力量的只言片语。

  这些只言片语之中,还有好些是错误的。

  比如某一任国师记载的方法,就是朝神明借力——这样的方法怎么可能增强天地力量呢?

  这位国师应当是想借助神明的力量来维护帝王的统治,仅此而已。

  希衡和玉昭霁仔细看过这些记载下来的事例和方法,一条条的筛查,终于找到了一条靠谱的、也许能增强天地力量的方法。

第570章 演化成功

  希衡和玉昭霁看到这条记载时,意识到,这也许是唯一一个能增强天地力量的方法。

  这一任国师的方法说简单也简单,因为要大量移山搬海,对神明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可是,这一任国师服务的是人间的帝王,人间帝王也许能穷其心力挖大河,也能挖空几座山峰,但是,大规模的移山搬海,当时的人间帝王无法做到。

  所以,这一任的国师并没有受到重用,而且被人诬陷,卷入皇储之争,没多久就推出午门斩首了。

  他的弟子们虽然有些继承了他的衣钵,但是,卷入皇储之争的罪名实在是太大,包括国师的徒弟,也一个都没跑掉,全部被杀了。

  后来的国师、道人吸取了这位国师的教训,再不提什么移山搬海的法子了。

  所以,这个法子,还是一个从来没有付诸实践的半成品。

  这位国师的想法如下:天子要加强白帝力量,斩其余龙脉,可是,世间的发展生生不息,哪怕是今日斩了其余龙脉,但是,随着山川的演变,始终会出现新的龙脉,所以,这位国师认为,不能敌动而我被动。

  他提出,与其坐看山川的演变发展,不如自己插手世间山川的发展,让山川的变化全部随着自己的心意来动。

  比如说,将整个王朝境内的山川河流,整体打造成一个“笼子”的形状。

  河流就是笼子上的栏杆,非龙脉的山峰就是笼子的锁。

  这些山川河流一起,合力将王朝境内所有龙脉全部关在笼子里。

  这样的话,哪怕那些龙脉再怎么兴起、发展,也没法冲破整个天地为笼的束缚。

  当然,这位国师不是要关住所有的龙脉,他的方案之中,给当时王朝的那条龙脉,留了一个口。

  这条龙脉可以根据这条口,飞出天地为笼,也就不会受到制约了。

  希衡和玉昭霁看完这个方案,倒是颇为赞赏。

  希衡合上书籍,说:“这位国师的法子虽然不能完全阻碍世间龙脉的发展,但是,的确是一次胆大的创新尝试。”

  借天地之力为笼,锁住龙脉,这样的想法,不说是完全的开天辟地,但也算是千万中无一了。

  玉昭霁也认可:“此人可惜在出生在凡间,如若生在我魔族,定有一番作为。他这个方案里的一切漏洞,都源于不够了解天地。比如天地为笼,他只考虑到了地面上的山川河流,却没有考虑到地下的暗河,溶洞,也没有考虑到天上的云气。”

  地下的暗河、溶洞,也就相当于地面上的山川河流,都会导致龙脉的产生。天上的云气也是同理。

  所以,这位国师的缺点就在于,只考虑了平面,而没有考虑到立体上的东西。

  但也不一定是他没有考虑到,也许是他综合了人间王朝能做到的极限才写下的方案。

  人间王朝在地面上大面积移山倒海尚且不能,更别提关于地下暗河和溶洞的调动,至于云气,那更是没有办法。

  玉昭霁道:“他的方案虽无法用,但是,倒给我们提供了思路。他以天地山川为笼,来改变世间的气,达成自己的目的。我们也可以以天地山川为阵,用来增强天地力量。”

  希衡也深以为然:“如果将增强天地力量比作为让天地修炼,那么,无论是人魔妖修炼都是修炼自己,以自己的手脚眼神识等一切让自己修炼,对于天地来说,山川就是它的手脚,以山川为阵,的确能让它增强自己的力量。”

  当然,希衡和玉昭霁现在的想法只是猜测而已。

  他们向来有了猜测之后,就会付诸行动。

  希衡和玉昭霁当即找了一处润朝的深山,清幽之处,进去试炼。

  希衡展开了神域,她的神域没有那么多残暴的魔气,更适合做这方面的试验。

  希衡先是控制神域中产生出天地、山川、河流,然后就是风雨雷电,再然后就是万物生灵。

  她这样做,是为了模拟出一个相对真实的天地。

  当这方小天地慢慢运转,仿佛成为一个真实的世界之后,希衡开始着手布阵。

  她颇通阵法,在阵法一道的研究上十分有心得,只是没有剑术那么冠绝古今而已。

  希衡将这方小天地里的山峦、河流以及地下的暗河,地下重重复杂的溶洞,还有天上的云气全部运用起来,成为一套阵法。

  阵法之中,有聚灵阵,聚灵阵的作用是将天地之间那些逸散、浪费的灵力聚集起来,再通过风,输送到合适的位置,让这些灵力不要浪费,哺育天地。

  除开聚灵阵外,希衡还设置了生灵阵。

  生灵阵顾名思义,就是生出灵气。

  在合适的地方装上生灵阵,可以增加天地的灵气。

  生灵阵、聚灵阵相互配合,在理论上,可以增强天地的力量,但是,这一切只是理论上的,需要实践来证明。

  希衡和玉昭霁耐心等待着神域之中的发展。

  神域之中的时间流速,受希衡操控,希衡将神域内的时间流速设置为五百年。

  也就是说,外面正常世界一炷香的时间,相当于神域里边已经过去了五百年。

  第一个五百年过去,神域内的天地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天地太大,就像一个巨人,一切的反应都要花很久时间才能传遍巨人的身体。

  第二个五百年过去,神域内的天地开始变得更加繁荣,不是金钱的繁荣,而是生命的繁荣,因为聚灵阵和生灵阵,天地之间的生命有了更多灵气,哪怕是无法修炼的凡间生灵,也变得更加唇红齿白、延年益寿。

  第三个五百年过去,神域内的力量在增强。

  这也就意味着,希衡和玉昭霁的试验成功了。的确可以通过移动、改变天地山川,通过以天地为阵,来增强整个天地的力量。

  试验取得成功后,希衡和玉昭霁也没有立即终止试验。

  他们还需要观察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这些阵法,会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比如,修士们还能正常修炼吗?

第571章 创造精灵

  神域天地之外,希衡和玉昭霁全神贯注,观察神域天地内的景象。

  幽山之中不时有鸟雀鸣叫,然而,原本平静的鸟雀叫声忽然变得尖锐起来,扑腾翅膀,惊起一滩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