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那是对方在反击。
火绳枪队在给垒墙的同袍打掩护。
那些垒墙的,褡裢一个接一个的传递。
哪怕顶在前面的被射死后,后面的士兵马上又自动补位。
甚至还有几个大聪明,在叽叽咕咕一阵商量后。
还将死去的同袍尸体也往沙袋上垒。
两米宽的泥沙袋墙,迅速增高到了两米五。
直把城楼上的众关军,看得那叫一个目瞪口呆!
既然知道这些口袋怕火,守将倒也没了之前的那般无措。
西关门内,马上架起了数口大锅。
卫所里的油罐子全都搬了来,还有士兵已经挨家挨户通知让军属们将油罐子送来西关门。
等到几大锅里油,烧到了滚烫后。
守将就让下属用大木勺,舀了滚油顺着城门楼。
就往墙根上那已经堆到三米高的口袋墙上浇。
浇完两锅滚油,顺势再给上几只火箭。
“轰”的一声。
火苗一下就蹿到了一米高。
滚油沾上的地方,瞬间就烧成了一片。
被用来筑墙的尸体也都陷入了火海中。
城门口,亮如白昼。
所有的喀什噶尔汗国骑兵,都暴露在了火光中。
趁势,城墙上的关军们又发起了新一轮的射击。
顺利击杀胡军近百人。
喀什噶尔汗国骑兵被压在墙根底下打,向城门上回击,对方躲在里面不露头。
杀伤力,只能说是几乎为零。
打了一个寂寞!
作为天主的士兵,不怕死不怕痛,但也不能当傻子。
总不能真让他们拿尸体堆成墙吧?
主要是对方动辄燃烧同袍尸体这个行为,有违伊斯兰的教义。
带队的小首领迅速发出撤退的命令......
天色大亮后。
守城关军迅速换了新一轮的防守。
随着昨夜参战的人回去休息。
关城内的军属们,很快就得知关军昨晚击退了敌军的好消息。
此前那种对胡人骑兵天然的恐惧,烟消云散。
甚至,关城内的好几家早点铺子都开了张。
伴随着买卖的吆喝声,热腾腾的烟火气。
关城内的百姓们,终于三三两两的出了家门。
看到邻居和熟悉的友人,又凑在一块相互打听着昨晚的战况。
眼下,所有人最关心就是,胡军是怎么搞夜袭的,我军又是如何迎击,并杀死敌军多少人。
幸好有一大波军属为大伙儿解答:
“那些胡人大大的狡猾偷袭也不走寻常路!人家千里迢迢还带了口袋来,就用那口袋装着泥沙用来搭墙呢。”
“你问最后怎么着?听说他们忙和了一个晚上就把墙堆到半城门高!
结果?结果就被我们的守将大人先泼油,后来又用一把火把装泥沙的袋子都给烧了。现在西门关口外头,就剩一堆干泥沙啦!”
又有人不解:“只用了火攻么?我怎么听着响了大半夜的枪声呢?难道是胡军在反击?”
“都用枪了,我军用的是火铳,胡人用的是火绳枪!不过,我军都是躲在城墙门楼里往外射击的,半点伤亡也没有。”
“不对,有人受伤,在泼油的时候,被油星子烫到了手背。”
“哎呀呀,那赶紧用上好的药膏抹一抹,就怕耽搁久了,那伤口都好全乎了。”
“哈哈哈!你们就皮吧!咱们金州关可是历经千年考验的关隘,岂是区区胡人轻易就攻破的?”
“就是,大伙儿用不着跟着担心受怕,该干嘛干嘛!”
“对对对,我这就回家让家里的婆姨们多烙一些饼,回头给卫所的娃子们送些去。”
“这个主意好!咱也把家里的油罐子给他们送去!既然滚油好用,让他们用这些多杀几个胡军!”
“走走走,赶紧家去,家去....
..”
一个个抠抠搜搜的老爷们儿。
平时家里的婆姨就是煮菜多放了两滴油,都要被他们骂上三天的。
现在倒好。
心甘情愿且积极主动的表示,要将家里的油罐子全送给关军们。
那真是发自内心的不心疼。
白面饼子,也就家里的小娃娃们偶尔能吃上一顿的。
现在非得给关军们吃!
就该吃得饱饱的,才有那力气打胡人!
哎哟喂,不费一兵一卒就射杀了对方几百人。
怎么想,就怎么美!
再遇到街坊邻居,又将刚才听到的好消息给他们分享了一轮。
一个个的听得喜笑颜开。
胡人来袭的第二日,整个关城内竟是一片喜气洋洋。
街铺,尤其是那茶馆中更比平日要热闹上数倍。
与城外相比,简直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第120章 不起眼的阿古柏
除了不让所有人出关门。
关城内和以往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这么说,也不准确。
至少以往那些奇腔异调的西域胡人,关城内的军属和百姓们就再没有看到他们出来摆摊了。
此时,卫所数间之前是营房现在被当做监狱的房间内。
一百多名被关押起来的胡商,正忐忑不安,战战兢兢。
这个群体里有半数以上的商人,最近几年,一年之中最少有三个月都住在金州关。
他们中还有几人租了铺子,做起了长久买卖。
虽然金州关离西域比较近,来这个城池做买卖的行商人数众多,比去西京城的利润相对要少一半。
但附近几个州府的陇商,来金州关进货和卖货的也不少。
汉人尤其喜欢在过年前,进行大宗采购。
每年在过年前的那个月,就是他们西域行商出手压箱底货物的好时机。
最好的貂皮、灰鼠皮、狐狸皮,还有用质地最纯净的彩色宝石制作的饰品。
只要不是太过贪心,就没有卖不掉的!
每年到了这个月,他们熬了大半年的资金就一次回流到位。
在西域行商们的采购清单上。
金州关的绢帛不是最佳选择。
邶国的蚕桑地主要集中在江南与川蜀,这些地区的制造技术也最先进。
运到金州关来贩卖的绢帛,已经被中间商加了几回价。
他们最心仪,也最愿意带回西域的商品是陇瓷。
浊河对面六百里外的平凉府,有大大小小的瓷窑数百个。
据说在前朝,就烧出了被指定为朝廷贡品的青花瓷。
虽然比不得陶阳镇的官窑出名,但运回西域的售卖价格也不低。
还因离西域比较近,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路上的耗损。
就这么一卖一买。
回去后,手里的金银又能翻上好几倍。
所以。
上一篇:画风清奇小师妹风靡修仙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