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227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当下正统还是儒学。

  养不教,父之过!

  子犯错,父受过!

  很有诚意的道歉,主动询问甘明兰想要什么样的赔偿。

  甘明兰顺势提出了,想在骏马山西麓建一个野马牧场的要求:“野马不似家马,它们一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狂奔!”

  野马马群的事,赵牧云自然是收到了消息的。

  他唯一担忧的是:“西麓离漠南鞑靼太近了些!在这个地方养马养羊不是更方便他们打劫么?”

  甘队长霸气无比:

  “我既然敢在他们的地盘上建牧场,自然是会想好这些防御措施的!敢来,我就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行,鞑靼的地盘甘队长你想圈多大就圈多大,你想要什么都尽管提!

  朝廷如今是真管不了我们了,之前为你请功也一直没有回应。

  你放心,你对边城做出的所有贡献,本总兵与各位将军都不会忘记!”

  言语之中,暗示了甘明兰他会在适当的时机给她一个合适的官职。

  并承诺,甘明福和左文康这些有能耐的人,他也会给予足够发挥才华的空间。

  轻松过关且收获了建私人牧场特权的甘明兰,心情很是畅快。

  回到三十六号院才发现,医护队全体成员齐聚她家。

  佘氏等人见到她,如亲人一般欢喜:

  “队长,我们回来了!一个不少全都回来了!”

  “队长,这回我们没有给您丢脸,赵总兵都赞扬了我们好多回!”

  “队长,我一人就缝合了三百二十五个病号,他们都说我缝的伤口又细又均匀,伤口结痂看着就像一条缝!”

  “军医他们都是大好人,教会了我们处理箭伤、刀伤等不同类型伤口的技能,甚至还教了我们好几种止血消肿药的配方!”

  “队长,战场上真的好能磨练人的心性!死人、缺胳膊少腿的伤患现在搁在我面前,我都不带怕的!”

  “嘿嘿,打仗真的能发财!总兵大人给我们医护队一人分了好几匹棉布哩!也给您分了一份哦!”

  “......”

  甘明兰看得出来,这些人的精气神明显不一样。

  虽然都穿着灰扑扑的制式布衣,但说起自己学到的新技能脸上是满满的成就感。

  尤其是那几个受不住红帐之苦,抱着必死无疑的心态跟着上战场的。

  回到边城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她们这才有了些许踏实感。

  活着回来了!

  真的活着回来了!

第226章 卖身

  二十来万有待观察的难民,也就被观察两三日。

  在核查完这些人的户籍信息后,很快就被分流了。

  实在是这些人每日消耗的粮食,让军需官们大呼:养不起,真的养不起!

  去大草原上抓野兔的右卫营,才刚刚出发。

  这种青黄不接也不打仗的日子,全军上下每日也只得一餐饭吃。

  最先被分出来的难民,就是符合入伍条件的边军预备役。

  他们入了军籍后,马上被分配去了边城辖下的军田。

  赵牧云对这群人的定位就是职业种田人。

  既符合他们过去的职业,又能将边军们彻底解放出来。

  谁知道下一场战事什么时候会发生?

  还是得天天操练起来。

  被分流的第二类四万多人,是年龄从十三岁到三十岁之间的未婚女性。

  其中,带孩子的寡妇占了三分之一。

  当初带这群难民回边城的时候,赵总兵的目的很明确。

  这些女人几乎可以解决边城五大卫所,所有的大龄光棍们的老大难婚事。

  媳妇儿孩子热炕头,不就是这些边军们最向往的日

子么?

  与榆林卫守军交接完回边城的田玖等人,刚回边城就听到了这个惊天好消息。

  “甚?你们说甚?总兵大人给没成亲的光棍们发媳妇儿?还是不要彩礼的那种!”

  “嘿嘿嘿,田参将您可没听错!不仅不要彩礼,这回跟来的女人多得很,没成亲的兄弟们每人都能分到一个。”

  “还是论功行赏的,军功排在前面的就能率先挑!从明日起,就有大娘和大婶们会带着小娘子们来相亲呢!昂一定要挑个腚大个子高的!”

  田玖:“......”

  山猪吃不来细糠!

  就知道挑屁股大的!

  没法子,西北汉子们的心思就是那么的淳朴。

  屁股大好生养,个子高能干活。

  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死在战场上,家里的婆姨只有身强体壮且能干,才有可能养活一家老小。

  田玖的手下也是有好多未婚光棍的,他赶紧找人了解了一下这些待嫁女们的情况。

  情况是,人家确实不要彩礼。

  心疼闺女的人家,顶多要求女婿给自家闺女置办一身嫁衣。

  这要求,真的是卑微的可怜。

  究其原因,自然是这些难民们迫切的想融入边城。

  嫁人,就是最快捷的一种融入方式。

  且,闺女做了边军的婆姨,难道就不再管娘家了么?

  听说边城的军户日子好过得很。

  家家户户都有大院子!

  这里不像关内流民作乱。

  安全又富足,实在是个宜居的地方。

  人家求的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

  剩下的难民里除了刚入军籍的家属们。

  还有一万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没了父母的孩子们。

  总兵大人给他们专门划拨了一个暂住地,每日每人可以领取一个胡饼和一碗米汤。

  想要在这个没有战乱的地方活下去,老人和孩子们都想方设法的找活儿干。

  要问边城谁家买卖最红火,必然就是甘味鲜。

  甘味鲜羊肉汤馆,就这么被十六个十岁左右的萝卜头给赖上了。

  领头的小子刚满十一周岁,是这些人的老大。

  他带着自己的手下小弟们,在羊肉馆外很是仔细的观察了几日,就上门自荐:

  “好心的东家,求求您雇佣小的们来店里干活儿吧,我们手脚麻利不怕脏不怕累,个个老实又勤快!而且我们自知年龄小可以不要工钱,您让我们干活儿,每日管我们一顿饱饭就行!”

  “东家,我会刷碗!我刷得可干净了!”

  “东家,我最会烧锅!您家炖羊肉汤肯定得起早熬夜的,这活儿怎么能让东家夫人操劳呢?”

  “我会洒扫,擦桌子板凳!我还能帮着客人们端汤!”

  “少东家一看就是秀才公,放羊可真是太屈才啦!小子们别的本事没有,放牛放羊可会了!”

  “......”

  甘洪真夫妻起初是坚决不同意雇佣这些半大孩子的。

  结果这些家伙们,每日等到天亮城门大开,就跑来店里给他家帮忙。

  自从剿贼大军归来,中上层军官们很快就知晓了甘味鲜的大名。

  店里的买卖,确实比之前又好了很多。

  每日宰羊的数量,已经从十只到了十五只。

  几个包间和堂食大厅天天都满员。

  一家人是真忙不过来。

  这些半大小子们就趁机见缝插针的抢着干活儿。

  碗帮你刷得干干净净的。

  地上撒扫得看不到沙尘。

  一忙就是一个上午的,忙完转身就跑。

  不纠缠,也不闹着要报酬。

  如此坚持了六日,甘洪真夫妻终是没办法冷眼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