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374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城外的关军在沙尘暴退却后的第一时间,就赶来了总兵府汇报:

  “哈密卫今年新垦的九万亩麦地和一万多亩甜瓜,没了,全没了!”

  不是地没了!

  而是这些耕地被沙墙给填平了!

  刚长到筷子高的麦苗和瓜地上面,沙子堆得比成年人的膝盖还要高几寸。

  两天前还是满眼翠绿的田野,又变成了一片沙漠。

  似乎在嘲笑,哈密卫数万人辛苦了一个多月的屯田行动,付诸东流了。

  不说垦荒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畜力。

  就说这种下去的小麦种子!

  九万亩,光麦种就用了小两万石。

  都够七万多人吃一个月的了!

  众将军还没从这个噩耗的打击中喘过气来。

  紧接着,又有传令兵前来报告说:

  “哈密河、伊吾河还有坎儿井的蓄水池、明渠都被沙子堵塞了。”

  老天爷!

  这是继庄稼被毁之后,又要让他们渴死在这里的节奏吗?

  要知道,火州和哈密卫每年的降水量都是极低的。

  百姓们还有水浇灌耕地和果园,依赖的是西汉时间就开凿的地下水渠。

  坎儿井。

  原理就是把雪山上的积雪融水,通过引流的方式引进人工开凿出的地下水渠里。

  没有坎儿井,就没有火州的葡萄和哈密的甜瓜。

  只不过,西汉时期留下来的地下水渠,因常年失修断流了一多半,关军们到了关西后,才又疏通了其中几条。

  现在,好不容易才疏通的水渠居然被泥沙堵住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能冰。

  再听到有急匆匆的脚步声,将军们脸上的痛苦面具更甚。

  随着推门声响起,“报,一号马场的外围的栅栏被大风刮倒,三千多匹战马不见了!正派人四处去找。”

  好好好!

  马也在这个节骨眼上反水。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又有人来:

  “报,羊圈里的羊被埋进沙子里,死了五千多只怀了羊羔子的母羊......”

  要了亲命了!

  哈密卫今年怀上羊羔子的母羊,拢共也就两万多只。

  一下就死了四分之一!

  军需官心中不住的哀嚎:

  他的羊羔皮啊!今年还打算自己做雪地靴呢!甘露川去年年底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羡慕死个人!

  损失不可谓不大。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

  “报,城外沙洲卫军属们所住的地窝子,有大半都被沙尘埋了!”

  再没人敢抱有一丝侥幸。

  熊总兵扶着桌子摇摇欲坠,在倒下前咬牙迅速下了一道军令:

  “救人,不惜一切代价先救人!

  向甘露川、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发出救急的消息,请各卫所的千夫长们各带两千关军,分别赶去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救援......”

  卫所的军属和移民们七成以上住的都是地窝子。

  不敢想,这回有多少人被埋在了沙底下......

  军令传下去只不到一个时辰。

  甘明兰就带了鼠大王,还有一千五百个先锋营的队员赶来了哈密卫。

  哪怕受影响最小的甘露川,在哈密卫被沙尘瀑洗礼的时候,天空也笼罩了一层黄纱,像末世最常见的雾霾。

  能见度不超过五百米。

  异能实力强大如甘明兰,在这等大面积自然灾害发生之时,也是什么都做不了。

  只得按捺住性子等到沙尘暴结束后,才带人来帮忙。

  他们这一来,就看到了哈密城城外数万人挖沙的场景。

  二话不说,就迅速加入了救援中。

  掏地窝子面上沙尘的活儿也不是瞎干和盲干的。

  需要确认好位置才好挖。

  且还要注意,怕掉进了流沙中。

  哈密卫的沙鼠大军在鼠大王的带领下,在这次地窝子搜救过程中,发挥了比人类还要能干的作用。

  哪里有人的气味。

  它们就往哪里钻。

  救援队跟在后面,一挖一个准......

第383章 再次计划种植防风带

  被沙埋在地窝子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又闷、又热,呼吸不畅,直至失去意识......

  幸运的是。

  这些地窝子都是照着甘将军强调的标准建的。

  屋顶有梁木支撑。

  还在用土夯实的屋顶上,铺了一层厚厚的草皮。

  一年下来。

  草根已经扎入了泥土里,妖风都没能将这层草皮给吹起来。

  关闭房门,沙子几乎进不来。

  只是地窝子里留的窗户通常都不大,外面被沙子埋住后,屋内就没有流通的空气了。

  也因救援来的足够及时。

  哈密卫数千个地窝子里扒出来的人,缺氧窒息死亡的不超五百人。

  反倒是。

  同样住在这片绿洲上的游牧民族,当天听到的伤亡数量已经过千,还在增长中。

  如此一来。

  遇难者家属们真没人抱怨住地窝子不安全。

  难道住城里就安全了吗?

  不见得。

  总兵府的木质的窗户给给刮跑了。

  瓦片被刮走了大半。

  府里的奴仆七死三十一伤......

  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的千夫长,三日后才来总兵府汇报工作。

  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的伤亡率和哈密卫不相上下。

  救援与被救援的众人都是一阵唏嘘。

  都活着,就好!

  生者不能为死者停留。

  眼下还有诸多令人操心的事需要

解决:

  “现在几个卫所日常吃的麦粒,能不能做种子?”

  “如果可以做种,被埋了的地能不能补种?”

  “假若不行,甘露川、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种出来的粮食,够不够补给哈密卫、沙洲卫、赤斤卫、火州卫?”

  一串串问题,砸得人心慌慌。

  大部分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甘明兰。

  甘明兰只得道:

  “番商的麦种就是从这些种子里挑出来的,普通的小麦可能发芽率会低一些。

  但是,把耕地上面的沙子清理完还得一个月,火州和哈密卫如今的气温已经是盛夏了,盛夏能种麦子吗?最好是找本地人来问问看!

  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开垦的地有多少我不知道,甘露川今年种的小麦有三万亩。如果今后没有什么特大灾害,收获够六到七万人一年的口粮应该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