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383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不说孩子们有多喜欢新居,就是那些个大老爷们都激动得哭了半晌。

  除了住宅区的安逸和商业区的热闹,最早落地的学堂和医馆,名号也是响当当。

  关西九卫的将军和千夫长们,都是各种巴结讨好甘将军。

  只一个要求,想把家里老人和孩子送来甘露川新城定居。

  一个商都御医世家坐镇的医馆,但凡儿子孝顺有出息的,都想尽办法要给送来疗养。

  甘露川的学堂也是最好的。

  不是自家卫所的秀才和举人们教书不行,而是这里学堂学的东西,它不一样!

  尤其是女校教的那些技能,可不要太实用了哦。

  对同僚们的这些请求,甘明兰是真的没法拒绝,送来的,她也都尽可能给安排了。

  搞得刚搬家不久,那些自家卫所千夫长们挑剩下的二进院和三进院,不到半个月就被抢了个精光。

  主街和辅街的院子,甚至有人出价五千两都买不到。

  大伙儿蜂拥至甘露川的原因还有一个。

  那就是妇科圣手黄御医调制出来的养颜促孕的药酒,经过大半年的市场发酵,口碑炸裂。

  家资不菲的妇人们,无人不爱。

  不仅有它养颜的奇效,更惊喜的是,每晚一两,持续饮用半年的,怀上孩子的概率提高到了五成!

  可不要小看这五成。

  对那些年过三旬的夫人们而言,堪称奇迹。

  普通药酒在甘露川的酒坊售卖,出坊价是一斤三十两银。

  饮用半年,大约要花五百四十两。

  银钱花了,带给这些夫人们的是旺盛的体力和透亮红润的好肤色,甚至还有可能是一个孩子。

  就问,谁会嫌贵?

  那些汇聚在瓜州卫和哈密卫的商贾们,也纷纷跑到了甘露川进货。

  别看关内打得热火朝天。

  从关西到河西走廊,再到怀庆府和边城,买卖做得那叫一个红火。

  尤其是和吃喝有关的,最好卖!

  这些商人们一到甘露川,看见这城内到处是小桥流水和绿树成茵,都恨不得住进城来。

  但历经一年半才建成的甘露川新城,允许买卖的主街和辅街的商铺院子,他们用尽各种办法,能租到一间铺子都是极其不易的。

  人家这里的军属,竟然不嫌弃商贾低贱,自己的商铺自己做起了买卖来。

  卖什么的都有。

  都是甘露川特色。

  就比如,甘露川最顶级的奢侈品——云锦,浑然天成,成品不低于五千两白银一匹。

  但一年的产量不超过一百匹。

  还有甘露川的棉布。

  因为左文康设计出来的流水纺棉车,大大提高了纺棉的效率。

  或轻薄柔软,或结实耐磨,且颜色异常丰富,仅百文一匹的棉布,一经推出,差点没垄断关西的布料市场。

  当然,甘露川牲畜市场也很火爆。

  常年收购,量大价高。

  先前在甘露川附近放过牧的牧民们,都习惯来甘露川卖牛羊。

  这个牲畜市场都设在城外的草原上。

  这些牧民们不知道的是,半数以上的牛羊都被甘明兰给买下了。

  除去留给卫所的,余下的都陆续送去西麓牧场。

  甘味鲜,一个以羊汤鲜美,美名整个西北的羊肉汤馆,去年冬天继拳头产品羊肉汤后,又推出了吃一口香上天的酱牛肉和牛杂汤。

  赚到的银子,真的海了去了。

  如今身家已是边城首富。

  而让甘父甘母操心的好大儿的婚事问题,在今年夏收后,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看着甘明福扭扭捏捏,面红耳赤的模样。

  甘明兰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甚?赵染让你找媒人上门提亲?王爷同意这门亲事吗?王妃娘娘怎么看?”

第394章 甘家娶儿媳的诚意

  你问西北王怎么看这门亲事?

  军阀混战打到今年,还剩下了三家。

  都是吞并了其他势力的,相互较劲,拼的就是谁的家底厚。

  兵马钱粮,西北王样样都缺。

  而未来女婿所在的甘家。

  不仅靠着一家饭馆、三家烤兔店的调料配方和一个大到没边的西麓牧场,稳坐边城首富的宝座。

  最关键的是,未来女婿一家出人才啊!

  这小子在关西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给他汇报过,能力和学识都没得说。

  就连他那个被西北男人们称之为吃软饭的姐夫。

  人家养出来的七彩野蚕,设计的织锦机与织布机,哪样不是香饽饽?

  当然,甘家最大的财富还是甘将军。

  武力非凡是关西守护神的她,又给他赵牧云送上了大惊喜,一年可种两季的高产麦子。

  还有她那个把关西打造成西北王的粮仓和马场,甚至给他托底留后路的计划,已经被熊总兵转告过了。

  被下属支持到这个份上,再拿不下江山就没天理啦!

  赵牧云在信里,是这么给自家王妃说的:

  “不说甘明福这个小子文武双全,本身就是个品性和能力难得的小子,想要把甘将军这一员福将彻底绑在咱家这条船上,再没有比联姻更好的法子了。”

  最重要的是,自家闺女稀罕人家小子。

  怀庆府最近两年来了好些个江南才子,自家王妃为此举办过好多次相亲宴。

  结果,赵染她一个都没有看上!

  再这么蹉跎下去,真的要变成老姑娘了。

  总不能等要等他夺了皇位,给女儿册封为公主后,再在全国内选驸马吧。

  而且,谁能保证选出来的驸马就比甘明福优秀?

  至于甘明福现在不过是一个千夫长职级,这都不重要,有他这个亲亲老丈人在,未来女婿的前程就不可能差!

  王妃姜氏对上信里的内容大翻白眼:“......”

  她当然不会阻拦这门好亲事。

  闺女的脾气,她这个当娘的还是清楚一二的。

  面上嘻嘻哈哈,心里比谁都有主意。

  要是敢强迫她嫁一个自己不中意的,说不得就能搞出逃婚的戏码来。

  离家出走的事,她又不是没干过!

  更何况,甘将军去年给她送了十坛(一斤装)顶级药酒当年礼。

  她才喝完两坛,生完儿子赵垚造成的一些后遗症就彻底消失不见了。

  说是仙酒都不为过!

  她陆续送了两个江南世家的贵夫人,如今这两个世家已经旗帜鲜明表态会支持她这个王妃。

  总算是手里有了和吴越倪氏抗衡的力量。

  而这些,都是甘将军送她的造化。

  未来女婿有这么一个有能耐的好姐姐,那些所谓的门第啥的,真的不重要。

  边城。

  甘父和甘母收到甘明福和甘明兰的来信后,差点煮坏了几锅汤。

  信里的内容反复看了几十遍。

  字面上的意思,看懂的。

  消化了一个下午也还没有消化掉。

  甘父忍不住的咋舌:

  “老婆子,信上提到的大儿媳可是王爷的嫡亲闺女,现在是郡主说不定不久之后就是公主,真能下嫁到咱们老甘家?不会是想招赘吧?”

  甘母内心戏一点都不比甘父少,正激动呢,听老头子来了最后一句,气不打一处来:

  “你个糟老头子瞎说些甚?儿子不靠谱,咱闺女总是把稳的吧?而且闺女和王妃的交情还不错,和未来儿媳妇也是一直有书信往来的。信里说的可是娶妻,娶!人家西北王府不缺儿子。”

  再是公主,她的儿子都不能给人家当上门女婿。

  家里有钱,子女个顶个有出息。

  甘母腰杆挺得笔直。

  甘父深吸一口气,“所以,咱家真的攀上一门贵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