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65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又或者是这群人在肉里放了什么神仙水!

  萍水相逢,也是一种缘分。

  再说今日的肉确实不少,他们就是放开了肚子吃也吃不完。

  黄姓头目很是大方的表示,给山民们分上一锅解解馋!

  石头寨是男人们迅速将那一大锅,连肉带汤的包圆了!

  钟老汉代表山民们,一再表示了感谢,并称赞道:“老汉我这一辈子的野猪肉算是白吃了,你们这里头是有御厨传人呐!”

  不要钱的好听话说了一箩筐。

  只把两个头目夸得心情飞扬。

  就和老汉在火堆前拉起了家常来。

  毛姓头目:“你们可知现在山上和山下,是个什么情况不?”

  钟老汉:“这片山脉的树木不多,每逢大暴雨泥巴和山石就会被洪水从山顶或半山腰给冲到山谷中。

  看样子,这片峡谷里的山道一年半载的是不能再用了!

  我们那个山头能看到茹河水暴涨,山下就是白茫茫的一片!莫说村子,附近的几个县城都被淹了,还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早就做了绕路准备的两个头目傻眼了:“县城......县城都被水淹了?”

  钟老汉摇头:“茹州山高河也多,不止是县城,府府城的地势更低。”

  黄姓头目心急如焚:“我们之前本欲穿过这片峡谷走近道的,听老汉你这么一说,岂不是绕道也不好绕了?”

  钟老汉眯着眼点头:“现在到处都是水茫茫一片,你们就是下山也是找不到路的!还得等,等雨后天晴洪水退却,才能有道可寻。”

  一想到还不知要被困在这个洞里多少日,两个头目就越发的如坐针毡。

  但是干着急,也没啥卵用。

  又是齐齐叹气,苦瓜脸。

第62章 逃荒躲徭役

  集体emo了好半晌。

  毛姓头目问道:“你们石头寨被泥石淹了,还能住人么?”

  问到这个问题,钟老汉却是一扫之前的愁苦。

  眉眼中还有几分高兴:“不住了,不住了!那山高坡陡的还回去干啥?我们打算躲过这一阵暴雨后,逃荒的去哩。”

  两个头目齐齐惊呼:“逃荒?你们要往哪里去?”

  钟老汉一副很有经验的样子:

  “照这个雨势,越往南走,洪涝就越厉害!我们打算回祖籍北地,北地人少土地多,说不定还会给我们分点荒地种种。”

  黄姓头目给他泼了一瓢冷水:

  “茹州的这一场暴雨该是冲垮了不少的河堤和路段,官府接下来肯定要大征徭役。能让你们离开茹州去逃荒?”

  钟老汉却丝毫不惧:

  “因着官爷们都是从外地来的,老汉才敢说几句掏心窝的话!

  咱们朝廷,如今是年年变着花样为难老百姓啊!

  田税去年都征到了十取一!

  山下那些有田有地的富农们,日子都不见得有多好过。

  除了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更是一年两征。

  别的地界儿服徭役是个什么规矩我们不清楚,反正我们茹州这片服徭役的,是体力越好的,死得越快!

  我们就是想花银钱抵徭役都寻不到门路,石头寨年年都要死上五六个壮劳力!

  眼看着今年的秋粮都被暴雨淹没了,还不知道这会儿州府里一两银子能买多少斤米面呢。

  我等就是想着趁徭役没摊派下来之前离开,谁要当傻子留在此地等那三五斤救济粮活命,肯定就走不脱啦!”

  徭役话题有些沉重,官差们自是知道其中的蹊跷。

  大名府这等富庶的中原之地,世家、富户们都是用银钱找关系抵徭役的。

  贫民家庭一年存的铜板,都不够抵一个名额的。

  修路、修城墙、修河堤之类的都是苦力活,死人是再平常不过的

事。

  全国各地估计都差不多。

  谈话的三人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尴尬之后。

  黄姓头目生硬的转移了话题:“说到你们茹州这个地界儿,山是真险真多,爬完一座又一座,没完没了!”

  钟老汉:“茹州位于南河府与阳南府之间,地形上就是两山夹一川,最是易守难攻,也是自古兵家的必争之地。”

  毛姓头目忍不住吐槽:

  “易守难攻也不全是好!外敌进不来,你们茹州人出去也难啊!”

  钟老汉哈哈大笑:

  “官爷此话一语中的,茹州归阳南府管,每年收到秋税粮都要往阳南府运,往返都要走上千里路!

  咱们这地儿的民谣就有‘阳南送回粮,小孩会喊娘’的说法哩。”

  这是要走几个月?小孩都能喊娘了!

  毛姓头目也将眼下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老汉,我们今后下山,若是绕开这片山脉去南河府的阳城,还要走多少里?”

  钟老汉掰着指头,算了好一会儿:

  “绕着走,那就不好说了!你们要是方向寻对了,能走个二百里,要是走岔道或者遇到山洪堵路之类的,估计能走出四百多里来。”

  又比原计划多出了好几倍距离!

  两个头目耷拉着脸。

  钟老汉是个很会看脸色的,他道:

  “去阳城也要路过南河府,我们的方向都是一致的,不若结伴而行如何?老汉年轻的时候,年年都要去南河府卖皮子,对附近的山路还是很熟悉的!”

  “那感情好!那感情好!”两个头目连连点头。

  他们想的是:

  石头寨的壮劳力多,今后可以帮着一块儿开道。

  钟老汉识得去南河府的路,还可以做活地图用。

  有他们这些官府衙役在,山民们也能免去很多被盘查的麻烦。

  互惠互利!

  三人正在为合作一事进行友好的磋商。

  山民小孩们啃了大骨头,又喝完美味的骨头汤后就坐不住了。

  在大名府府关押期间,左氏九族中所有十岁以上的姑娘们都提前嫁人了。

  大家族的女孩子普遍定亲都早。

  人祸之际,嫁人是最好的出路。

  故而,这一支流放队伍中。

  十岁以内的男孩子有五十多个,小姑娘仅有十八人。

  且年龄都低于九岁。

  哪怕这两个月流放路上的日子并不好过,个个都晒黑了不少,也瘦了很多。

  但石头寨里阳盛阴衰的情况太严重了,男娃子们从未见过这么多小姑娘。

  还是穿着粉嫩衣裙,扎着花苞头的小姑娘。

  一时间,竟都看呆了。

  惹得石头寨里的汉子们各种打趣:

  这个逗自家侄儿:

  “鹿三,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是不是想娶媳妇儿啦?城里长大的小娘子是不是比山里的好看?”

  那个笑话家里幺弟:

  “哎哟哟,刚刚不还跟抢猪食一样么?现在怎么都变哑巴啦?”

  还有单身汉嚷着:

  “哈哈哈,瞧他们那不值钱的样子,眼珠子都不会转了!劳资当年要是和他们一样开窍得早,还愁娶不到媳妇么?”

  “......”

  山里的男孩子都很皮实,被嘲笑了也不恼怒。

  甚至还有那胆子大的,故意跑到小姑娘面前打转转。

  惹得左氏一族的男孩子们直瞪眼。

  在大人们没有看到的角落里,双方的未成年男孩子们已经用眼神掰头了一轮。

  等到甘明兰她们从河边洗好了碗回来,肥仔就颠颠儿的跑到他娘跟前告状:“娘,他们坏!”

  甘明兰将一个黑透了的桑葚偷偷塞进儿子的嘴里,问道:“他们是谁呀?”

  小家伙不满的情绪,马上被甜甜的桑葚果抚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