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直播系统 第106章

作者:王非梦河 标签: 灵异神怪 惊悚悬疑 无限流 系统 悬疑推理 直播 穿越重生

  针筒内壁上都是细密的气泡,明显里面注有内容物,他将针筒倒提起来,顶端的出口又溢出了一滩凝胶,流淌在实验台上,质地一如浸透电脑的玩意。

  空气中忽然浮起了一股清新的酸涩气息,像是柠檬,或者其他什么酸酸的植物。

  “刚刚就是这只针筒,卷在实验台的杂物中间,由于针管朝下,所以里面的凝胶有一大半都淌出来了。”沐朗说道。

  可是,距离实验室关闭已经时隔几十年,就算有什么凝胶液体泄漏,怎么可能到现在都没干透呢?毕竟针筒并非全封闭,这台折叠电脑又不是密不透风的。

  这也太巧了吧。就像有人提前挤在这里似的。

  “是055号僵尸熊。”林棋冰说道。

  这话让实验室里的众人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055号僵尸熊具有相当程度的智慧,如果是它切断电路的时候,顺手做了些添麻烦的事情,那也未可知啊。

  侯志无语望天:“我还是不能接受,说它懂很多捕猎计谋我信,可核辐射变异也不管精通电脑啊, 055怎么会知道这电脑里有重要信息?还蓄意毁坏?我可不认为它识字。”

  侯志的否认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在此之前主播们都没来过这里,能打翻针筒的人只有055号。

  “或许它就是路过的时候恰巧碰到了。”陈界平说。

  林棋冰看了一眼实验台上和地上淌得到处都是的凝胶,没问到有什么特殊气味,只是那透明液体甫一和空气接触,里面的小气泡就自动游移起来,甚至震动着在液面外破裂。

  这东西真的没问题吗?

  她将凝胶针筒倒立起来,防止继续渗漏,又用几张数据纸盖在已经渗漏的胶质上。

  林棋冰做完这一切,在昏暗中站直身体,还是感觉心中有些不安。

  另一边,沐朗还在研究被凝胶浸透的折叠电脑,那座古早的大家伙缠人极了,可并非无法可用,经过他的一番努力,还是在内存盘的角落找到了一个可以打开的文件夹。

  确切地说,是一份电子日志笔记本。

  “咔嗒。”沐朗点击日志图标。

  屏幕上的光影切换,图标开始加载,一幅白色页面框出现在众人眼前。

  只是随即弹出了一段系统提醒:内置硬盘出现故障,日志信息损坏,请问用户是否需要加载残余信息?

  沐朗的动作顿了顿,还是点击了“确定”。

  确定被按下后,电脑屏幕整体一暗,随即主机引擎的噪声响得更大了,几名主播陷入了等待的煎熬,就像在烧坏主板的前一秒,电脑显示屏再次亮起。

  这次,浮现在一行人眼前的是一行行爬虫般的字体。

  由于原有的排版和分页已经损坏,他们只能在堆在一块的错序字符中间寻找,试图分辨出有效信息,主播们费力地眯着眼,终于找到了一行可辨的字。

  “x年x月x日,第一次实验。”林棋冰轻轻读出了声。

  上面虽然没有标注,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有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所谓的“第一次实验”,指的是0767号的第一次实验。

  她继续往下读:“实验如意料般不成功……受伤严重……可能具有某些副作用……还待继续研究……”

  大约是被文件损坏所影响,第一次实验的日志也不完整,句与句之间存在跳行和断义,显然是缺失了很多字词。

  随即,他们找到了其余几次实验的日志,都是些只言片语,而且如档案记载一样,时间日期上存在严重的错乱和混淆,不知是否是文件损坏的缘故。

  “这份日志并不是严谨的科学记录,而是做实验者个人的心得与体验,更接近私人日记。”林棋冰总结道。

  一行人很快看完了残余的文档,事实上,那些断句用不了很长时间。

  哪怕言语不多,但是整份日志的记录过程,经由想象补全,大体上跃然于众人的脑海中。

  “虽然分不清时间顺序了,但是从记录的口吻和词句来推断,0767号实验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的。”

  陈界平拿过鼠标,将文档上滑至出事位置,点头道:

  “而且总得来说,几次日志记录呈现出一种趋势,那就是实验环境越来越安全……”

  侯志眨眨眼:“越安全?”

  “没错。”迟一婉指了几处段落,说道:“你看,实验时间越接近现在,记录的口吻就越平和,而且用词也显现出具有良性的结果。”

  “而最早的日期时间记录中,则只有很短的字句,甚至生涩犹豫,能看出记录者的思维混乱。”

  林棋冰肯定地轻声说:“这和0767号的档案是相符合的。”

  的确,他们在档案室里查阅到的0767号实验档案,无论从文字还是照片中,都体现出和电子日志趋同的变化特征。

  0767号人体的照片,不就是最早期时濒死重伤,越到后续实验记录,就恢复得越好吗?

  “可惜电子日志里的很多篇章都无法恢复了。”沐朗遗憾地说:

  “最后一篇日志肯定是最有价值的,它能告诉我们实验室最后发生了什么,可是现在根本找不到。”

  林棋冰还记得,虽然电子日志的最后一篇已经不存在,但是纸质档案中有过照片记录。

  在最后一次实验之前,0767号留下的照片记录,是一具伤到不成人形的可怕躯体,也是实验体从好转中陡然恶化的证明。

  如果那次就是最后一次,那么到底会发生什么,使0767的残躯彻底被消耗殆尽,只剩培养舱中可怜的一小片皮肉呢?

  林棋冰凑近了电脑屏幕,忍着眩晕感再次阅读了一遍。

  “这里好像可以拼成句子。”她忽然指向文档末尾的一大段乱序字码。

  几名同伴都看了过来,林棋冰在脑中重新排序,缓缓读出了她的线索:

  “我是一个……手上沾了几十条人命……的刽子手……”

  “但是……我必须这么做……更大的利益……永远幸福……”

  “希望有一天……如果你……带走我的性命……能继续这项研究……拜托了……”

  林棋冰的话音落下,空间里陷入了沉默。

  这显然是实验室运营者——起码是0767号项目的运营者的心声。

  如果只是出于某些邪恶目的,像疯狂科学家一样,为了“更大利益”和“永远幸福”而奋斗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对方为什么会说出“拜托带走ta性命的人来继续这项研究”这样的话呢?

  林棋冰正当思索间,就听见侯志啧啧惊叹道:“妈耶,这哥们自曝报销了几十条人命,这可太吓人了吧?”

  迟一婉也有类似的疑问:“可是档案里记载过的人类实验体,不是只有0767一个吗?前面的都是动物,而到0767这,所有研究也都停止了。”

  “莫非这科学家哥们入行以前是连环杀手?”侯志搓了搓下巴。

  迟一婉的想象力明显更丰富些:“又或者之前的动物实验体,其实都是人类变的?”

  她随即否定了这一点:“不可能哇,就算人能变异成动物,可有据可查的档案足有好几百个,不可能'几十条人命'就涵盖了呀。”

  陈界平的表情忽然严肃下来,她看向林棋冰等人,提了一个令人寂静的问题:

  “有没有可能,实验室记录者所说的'几十条人命',是指核电站事故中身亡的员工?”

  林棋冰的眼瞳颤了颤,这个猜想不是没有可能性,他们一直在调查核电站事故和实验室的原因。

  如果真的是实验室科学家为了研究,蓄意导致了核电站事故,那么……

  “先记住这个疑点。”她说。

  话还没完,就听见不远处的沐朗“啊”了一声,似乎被什么事情惊吓,“完蛋了!”

  林棋冰看过去,发现沐朗正捧着一个巴掌心大的东西,是从腰带上解下来的兔崽。

  他垮着脸看向林棋冰:“冰淇淋,糟了糟了,这小东西要命不久矣了。”

  这话倒不令人惊讶,那兔崽本来就看着不健康,是林棋冰顺手才带上的。它别说一动不动,就连眼睛都虚弱得睁不开。

  ……等等。

  林棋冰微微俯身,在沐朗胸前对上了一双晶亮晶亮的小黑豆子。

  这黄毛兔崽子,不知何时居然睁眼了?

  “嗨哟,这不看上去挺欢实的吗,怎么就命不久矣了?”侯志跟过来凑了句热闹。

  沐朗将兔崽子捧给他们看,指着那毛绒绒的三瓣嘴,此刻还一动一动地,看不出在咂吧着什么东西。

  而兔崽的嘴角,赫然还挂着一滴晶莹的胶质液体,散发出淡淡的柠檬味,被粉嫩嫩的舌头一卷,全都合着空气一起咽下去了。

  “它趁我转身的时候,吃了实验台上残余的凝胶。”沐朗欲哭无泪道。

  而那奶茶色的小兔崽,竟然完全醒了过来,此刻还扬着小脖子,拼命从沐朗手里往实验台上拱,显然是还想要品尝那些奇怪的凝胶。

  “那东西和洗洁精一个味,对它来说很好吃吗?”迟一婉蘸了一滴凝胶,往小兔子嘴边喂去。

  “啪!”“啪!”两只手同时将她打落。

  沐朗不忿道:“万一有毒呢!”

  林棋冰淡道:“小心咬手套。”

  小兔崽子唇缝中露出寒光闪闪,果真是钢牙变异兔,还在幼年期就显露出了极具攻击力的特征。

  实验室的辐射水平不高,但这个房间因为0767荧光残骸的存在,一度让盖革计数器爆表,在这被咬穿护具的危险程度的确不小。

  迟一婉心有余悸地退远了些,谁知那小兔崽闻到凝胶气味远离,竟着急地扭着小身板“唧唧”大叫起来。

  “哎呀。”侯志叹了一句,“刚才还半死不活的,现在都能闹腾了,那凝胶莫非是十全大补的营养品?”

  林棋冰看向那些凝胶物质,挑了挑眉,不管是毒药还是营养品,这东西肯定对生物体质有一定激活作用,而且它的气味绝对非常吸引动物,就像什么百里飘香的绝顶美味似的……

  这时,陈界平的身影从房间另一端出现,她从脚踩的箱子上走下来,提了一句:

  “在那边好像有一道天窗,应该就是通往外界的出口了。实验室的线索已经看得差不多,055和其他变异动物还在窥伺,我们可以快速离开了。”

  林棋冰表示同意,刚准备召集同伴们,她的脚步忽然僵住了。

  055号僵尸熊……其他变异动物……

  那些倾洒的凝胶液体对动物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快走!”她忽然说出这句。

  几名同伴看向林棋冰,正当这时,仿佛为了印证她说的话,天花板上骤然响起了沉重的摩擦声。

  “咚……咣咣……吱呀……”

  “咚……咣咣……吱呀……”

  声音十分刺耳,好像是金属互相摩擦,又好像有东西挤迫在某种管道里移动,使空腔撑裂,发出巨大的噪音。

  “实验室处于地下,是头顶的地皮传来的声音吗?”侯志问道。

  陈界平首先摇头:“不可能,我们头顶的泥土和岩层大概有五、六米厚,这声音要近得多。”

  林棋冰仰望着天花板,抄起实验台上的手机,急急道:“通风管道!”

  实验室具有相当发达的通风系统,而位于吊顶上的通风管道也并非被土石包裹,而是与建筑结构顶部的空腔为伴。

上一篇:在骨科医院开饭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