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 第14章

作者:月月捣药 标签: 情有独钟 系统 爽文 科举 穿越重生

  “科,乃类别之意,学,乃一家之言。古时常有人代指科举之途,但其并非纯粹的官场学问,乃是讲述人类对大自然以及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例如,太阳为何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潮起潮落,又遵循的何种规律?大海茫茫,要如何辨别方向?纸张的形成分为哪些步骤?分解聚合的研究、种植农具方法的改良、蔗糖要依靠何种方式才能制作成孩童食用的模样;哪种药剂更有利于治愈何种疾病;雷霆之力,又如何化为己用?”

  “大到填山造海之术!人与鲲鹏同飞,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小到移形换影,水中有多少种病菌无法察觉,土壤之间如何配比,该怎样增产、减产……这皆属于科学的范畴之内!”

  童启兴奋讲述着。

  一旁的清虚子和道童早已经听的愣住。

  这……这便是科学?

  能让人在天上飞?能看清肉眼所无法看到的微小之物?

  那与神仙之术,又有何不同!?

  清虚子满身激动,深感找到了毕生之道,当场便要弃道家,而改拜童启这一门派。

  吓得童启连忙拦住。

  “等一下!我虽遵循科学之道,可如今,却身负师命在身,并不主讲这些。主要还是以经营好这家书院,教授完学生们科举举业为重。你即便拜了我,也无用啊!”

  他倒并不是担心清虚子的年龄。

  毕竟他现在手下的学生们没一个比他小的,再来个更大的,也无妨。

  只是清虚子并不走科举士族之道,贸贸然进入华夏书院读书,除了掏点学费,没有任何点数增加,未免有些糟蹋了。

  可对方却误以为童启这是不愿收他,连忙将怀中所有的银两一股脑掏了出来,放在了桌子上,急切道。

  “您放心,我有钱!不需要您像其他的学生们一起教授我,只需要让我跟在身边,偶尔询问解答即可!”

  童启哭笑不得,“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他迟疑了一瞬,“只是我这书院暂时这一届不收学生了,倒是还差一个经义师父,帮助学生们讲解经义,辅助考试、批改试卷之类的,你看……”

  “我可以!只要管吃管住就行,不用工钱!但凡秀才以下级别,我还是绰绰有余的,您尽管放心!”

  清虚子拍着胸膛,一口应下。

  别的东西还有些说不定,但这些经义释文,总和权贵论道,怎么可能会不懂?

  他已经熟的不能再熟了。

  【叮,日常任务招揽名师已完成,奖励1000点声望值!】

  童启顿觉感动,欣慰的握住对方的手,甩了甩。

  这么上赶着不为金钱的打工人,可实在是不多,求求再多赐几个!

  简直令人欣喜!

  -

  伊川县,拙政园。

  听闻了县衙书簿被下狱的消息,王举人那是气愤不已。

  这书簿乃是他好不容易搭上的路子,章县令一贯佛系,不想管事,可饶不住身边却总有人想要平步青云,争取更多的机会。

  去年几个县收成不好,他名下的佃户又纷纷嚷嚷着要涨租,好不容易他和几家秀才、权贵商量好了,要将县衙里用不着的农具偷偷拿出来卖,谁料刚给了钱,半路便被柏盛青意外阻止。

  转头被吴家求上门,想联合吞并一家商户,回回血,礼都收了,人还未动

  ,却又被知府剁了爪子。

  简直可恨!

  “这华夏书院,到底什么来头?竟然屡次三番与我们为敌!不过一个商人之子,他们也要护着?可恶,既如此,以后的伊川县就不必再邀请童启参与任何文会了,简直敬酒不吃吃罚酒,哼。”

  王举人盛怒不已。

  一旁的学生连忙劝阻道,“嗨,年纪小,难免不知事,等他师父回来了,可有的惩罚呢,听闻前几日还有道家人不满他们打着道家的旗号,胡乱扬名,嚷嚷着要登门拜访,估摸着,马上就要斗起来了。”

  “哦?”王举人忍不住心中一喜。“那就让他们斗!最好斗个你死我活。柏盛青那边也没多长时间了,听闻朝中不少人已经上书,担忧柏大将军在西北拥兵自重,圣上已下了诏书,将其调回。没了兵权的武将,不过就是砍了爪子的猫儿,蹦跶不了几日的。”

  “还是师父明智,但凡挡了咱们的路的,哪里有什么好下场?”

  “就是,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温叶辞师弟的府试成绩,等案首的名次一出,谁还管什么童启、刘启?不过小打小闹罢了,不足为奇。”

  “正是正是。”

  王举人被徒弟们三言两语捧得开心,笑着搂紧了怀中的姬妾,继续观赏起歌舞来。

  好不快活。

  而另一边,浑然不知自己已经上了伊川文会的黑名单,童启此刻,正在和厨房做着斗争。

  自从知道短时间内八成搞不起来食堂后,他便学会了自食其力。

  先是雇人在宿舍楼旁边的空地上盖了一个简陋的厨房、灶台,然后特意在铁匠那里斥重金打了几口铁锅来,按照菜谱,一一手把手的教授厨娘要如何制作炒菜。

  什么东坡肘子、红烧排骨、酸菜羊肉、辣子鸡丁……

  能复刻的他几乎都尽量复刻了。

  连带着奶茶都制作出来了几份!

  让食堂按照专门的营养餐配比,每日轮换着来做,充分给学生们补足身体,强健大脑。

  托他的福,这段时间,华夏书院人人都胖了几斤!

  每日一到午食,所有人最期待的,便是食堂里做的饭菜样式。

  下课铃一响,常仕进率先冲出教室。

  “听闻今日有酸菜羊肉!快冲啊!”

  汪启元和刘卜温慢了几步,连忙把书往抽屉里一塞,迅速跟上。

  在他们看来,说童启是个神仙也不为过。

  不论哪个领域,但凡是你能想得到的,他都懂得一些,即便偶有不解,转日便能迅速找到资料佐证说明,现如今,竟然连菜都会做!不是说君子远庖厨吗?所有的社会传统逻辑,似乎放在山长身上,便统统不作数了起来,这人到底还有什么不会的?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教出如此全能的学生?

  到底天赋有多卓绝,才能如海绵一般疯狂的吸收进如此多的内容,仿若生而知晓一般的自然?

  这是整个华夏书院上上下下都颇为不解的事情。

  新鲜的酸菜羊肉端上来,大家吃的头也不抬。

  王厨娘只是尝了一口,便顿时知道为什么童启之前总是嫌弃自己的手艺了。

  这样的味道,哪怕是她曾经待过的五品官员之家也从没有尝到过的。

  怎么会如此鲜,如此嫩?

  整锅的羊肉,被吃的连汤都不剩,充分证明了菜肴的大获成功。

  清虚子抹了一把嘴,偷偷问向旁边肚子吃的滚圆的小徒弟。

  “如何?我就说留在这里的决定不错吧,光是冲着他这几顿饭,便值了!”

  谢羽打了个嗝,立马心虚的捂住嘴,看了看四周,小心翼翼翻了个白眼,道。

  “师父,你也太容易被收买了一些,只是几顿吃食罢了,未免下结论太早了点。不过……这个书院,确实有些非比寻常,多呆一段时间也好。”

  就连出身于著名权贵之家琅琊谢氏的谢羽都如此评价,可想而知这所书院带给两个人的冲击有多大。

  原本只是借势留下,可越住,却越觉得这山长有点东西。

  且不说那明亮、暖和、干净的宿舍与教学楼,就是一些和其他书院不一样的规矩。

  都充满了可研究之处。

  比如为什么让所有学生穿同样的衣服,不分阶级出身?比如上完两节课后为什么要让所有人一起打什么太极拳,强身健体?且那拳法浑然天成,隐含着一些玄理,确实和道家密不可分!可除了这个,书院其他的部分,又与道家毫无关系……

  况且那被栅栏死死围住的领域,也甚是诡秘。

  据说那里面是还没有修好的书院其他建筑,可无论他们如何绕道、偷窥,却始终像是蒙了一层雾一般,无法看清其内的东西,仿佛有什么无形的力量笼罩着这家神秘的书院似的。

  令清虚子和谢羽摸不清,看不透。

第14章 新任务

  然而不等他们再观察一段时日,一场突发事件,瞬间席卷了整个大奉朝的注意力。

  黄河决堤了!

  涝灾如破势一般,摧枯拉朽,迅速影响了几个州的百姓,破坏农田逾三十万顷,庐舍约数万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如同丧尸围城一般,大幅度涌入京城、北方等地。

  千里之内,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朝堂上吵作一团。

  几位皇子、丞相互相争执着是谁的责任,又辩论着到底该派何人去赈灾的事,六部忙做一团,连伊川等地奉上来的奏疏、新改良农具,都忽视了个彻底,无人理会。

  刚刚归朝不久的柏大将军冷眼看着文官们争论不休,心内急躁。

  他被叫回来,难道就是为了看这些事情吗?

  涝灾既已发生了,最重要的,应是及时派遣官员,下去赈灾!

  只是吵架,有什么用?

  眼看着几人互相踢皮球、谴责着罪处,连争了好几日,都没商讨个具体方案出来。

  柏大将军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憋不住,自请带兵,前往灾区。

  “圣上,”

  他冷静的站出位列中,恭敬的行了个礼,“诸位皇子与丞相说的皆有道理,但下官认为,如今最重要的应该是开仓放粮,避□□民北上。失去了理智的百姓,与匪患无异,不能让他们流窜集结到各个城池里去,而是应想办法统一管理,以工代赈,下官愿带兵先行一步,身先士卒,前往赈灾,还请圣上应允。”

  柏将军话音一落,几派势力已经纷纷叫嚷开来。

  “不可!”

  “怎能让武将前往?莽夫懂什么?”

  “从未有过这样的道理,果然粗俗匹夫……”

  他们挤在人群里,不敢大声,只敢小声蛐蛐着,可说的话,却听的一清二楚。

  柏大将军站定了,充耳不闻,只抱拳等待着皇上的意见。

  然而对方却只是坐在帘内,阴晴不定的看着他。